回到明朝当海盗

给您添蘑菇啦

首页 >> 回到明朝当海盗 >> 回到明朝当海盗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亮剑:我只打硬仗喋血盛唐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鲤岛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忠虎传:凡人不修仙
回到明朝当海盗 给您添蘑菇啦 - 回到明朝当海盗全文阅读 - 回到明朝当海盗txt下载 - 回到明朝当海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293 中华盛世(大结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旧时代落幕,新时代开始。

嘉靖长达四十四年的统治宣告结束,闭门修道,再无一臣子探访。

新君裕皇定年号隆庆,大赦天下。在张居正的建议下,大开“平反”之门。

平反,即推翻上一位统治者对罪人的定论,也是新统治者收拢人心的重要方式。眼前的平反,自然是去为那些被严嵩残害的忠良平反,即便徐阶斗倒了严嵩,却因嘉靖在位始终无法给这些忠臣猛将一个说法。

张经后人,王世贞兄弟一一递上文书,进京平反,仅半月之内,张经、王忬两位总督曾经的罪状便被推翻,得以正名,后人加官进爵,弃官的王世贞更是直抵浙江都司担任开海要职。

与此同时,隆庆大开谏言之门,公开表示可以改进前朝旧政。随着时代的变迁,朱元璋的那一套越来越故步自封,只是子孙不敢背负违背太祖这个不孝之名,始终死守,隆庆却对此不以为然,东海盛世与朝廷的窘迫已经体现了一切的事实,新政不可再耽搁分毫。

张居正沉浸国子监十余载,一系列的野心与新政就此开始践实,东南大开关,浙江沥海、福建泉州、广东澳门设市舶开放民间贸易,效仿东海王府抽成提税。

借此良机,“一条鞭法”落实而下,将各州县田赋、徭役通通综合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免去折粮的繁冗复杂,规避了征收中的各类猫腻。东南粮食歉收?没关系,缴银就对了,银子就是一切。

东海贸易之风吹来,内陆银本位确立,停滞了近百年的明朝经济瞬间腾飞,大明一盘死水被张居正以一人之力盘活。国富民强,故人平反,名士大儒得以栖身,隆庆将天下交给聪明人的方针至少此时是成功的。

东海王镇守东海,外夷倭寇闻风丧胆。强敌化身成为封疆大吏,朝内势头大盛,国库充盈,东南将领作战多年亦已成势,一批批调往北方。

戚继光虽断一臂,本该沦为废人,然张居正力排众议,封其为蓟辽总兵,统帅北方,配以南北强将,举国之力,逐步向俺答汗施压。

蓟辽,再不是俺答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历史的天平也终于改变了倾斜的方向,大明正值隆起盛世,鞑靼部落内部却因家事展开纷争。

明廷恩威并施,戚继光大军不断北上,施压却不开战。

大明兵精粮足,虎将强兵,因家事而苦恼的俺答终于低头,闻大明许诺开市集互通贸易,永世结好,俺答终至大同,称臣纳贡。

大明与鞑靼数百年的纷争,在隆庆盛世之时,终于以和平结束。

自此,再无南倭北虏,张居正一手推隆庆坐上龙椅,一手扭转内政的窘迫,一手威逼百年大敌称臣,于皇帝,有登基之功;于百姓,有富足之功;于国家,有灭敌之攻。立下三重大功,不过两年时间。

历史总是公平的,在被大明第一奸相严嵩祸害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迎来了大明第一能相。

一荣俱荣,盛世总会更盛。苔湾引入的土豆、玉米等农作物涌入内陆,贫地山地皆可耕种,亩产稳定,无南倭无北虏无内乱,国泰民安盛况之下,中华人口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爆炸,大航海时代的利好,终于轮到了中华。

盛世之下,隆庆又封东海王为四海王,统御四海,征疆卫国,公爵之位,世袭居之。

至此,除四海王发行“中华币”外,双方所有的矛盾都化为利好,即便每年依然有数十万百姓投靠四海王,但对于数百万出生量的明廷来说,也不过九牛一毛。

四海王杨长帆坐镇苔湾府,两年之内南征北战,吞飞龙国,于南洋占新加坡,更名“新威海”,垄南洋东西方贸易之利。

美洲,四海王除占秘鲁银矿,由东太平洋公司疯狂掘银之外,再无与西班牙人正面交战,只专心开辟北美新浙江。北美西岸,新苏州淘金大热,移民充盈,带动其余工业发展,王府借势扩张,先后拓建新绍兴,新宁波、新温州几座府城,大肆推广种植香蕉、棉花、玉米等作物,民间也于当地建立公司工厂,制棉制丝,不仅向西班牙人出口,甚至会反哺东海。

百业俱兴之下,海外的政治理念同样会折射回内陆,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总会集思广益,与隆庆共同分析商议四海王府的各类举措,甚至会定期派出学士官员出海“监政”。当然,名为监政,实为学政,旨在把这些奇技淫巧之中的真知灼见吸纳回来。

中华民族的迅猛崛起,也粗暴地压榨了两大海洋帝国最后的生存空间,葡萄牙引以为傲的东洋花园沦为失土,西班牙自恃金银充盈在欧洲疯狂树敌,此时随着荷兰、英国、法国的强大,比利亚两国在欧洲同样开始经受失败。

欧洲新贵荷兰在这样的势头下成功独立,英国“占上风口”的海战策略与更为灵活的新盖伦船则帮助他们以少胜多,战胜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最后的武装力量,两个时代的宠儿正虎视眈眈,伺机向四海发力。

至于杨长帆,则彻底投入了“奇技淫巧”之中。

“嘭!!”

苔湾科学院,实验室中的可怜气缸承受不住压力,又一次爆炸。

杨长帆与几位学者工匠,无奈地凑上前去,看着一堆废金属。

“这铁还是不行啊。”杨长帆挠头道。

旁边一位学者指着面前这台机械的其余零件道:“齿轮也坏了。”

“还是坏在更基础的东西。”杨长帆摇了摇头问道,“玻璃试验怎么样了?”

“已经能成型,只是还有杂质。”

杨长帆叹了口气:“再努力,再努力。我给的化学方程可能有问题。”

“王爷。”身旁学士尴尬道,“荷兰舰队已经到马六甲了,新威海开战在即,您真的不关心么?”

“荷兰人很弱,英国人来的时候我再关心。”

“可是这样……”学士再次进言道,“那些夷人已经开始嘲笑您了,都管您叫炼金术师,整日研究奇妙的配方。”

“他们说他们的,我炼我的,炼金可比海战要重要。”杨长帆擦了把脸上的黑污笑道,“只要让我炼成,咱们就可以造铁船了,不用帆,也不用人力来划桨,无视风向和洋流,普通的炮弹再也别想砸沉我们”

“……”学士叹了口气,王爷是真的走火入魔了。

可任杨长帆如何走火入魔,每天饭后都会和孩子们在一起,而不是去那个实验室。

这个晚上,徐文长也来到了王府大厅之中,他本该与杨长帆私议的事情,却被要求在孩子们面前讨论。

这是一个法律问题,一直以来的法律问题。

四海王府,没有宪法。

四海王府,也不遵从大明律。

大到王位继承,小到偷鸡摸狗,都没有太多的明文规定,更多的是由各地总督定夺,治安管理根据公认的尺度裁决,这也就造成了法律尺度的混乱,人情与贿赂占据更大的比例。杨长帆在工业方面起草了很多标准,在依法治国方面却几乎止步未行。可以说王府治下至今的稳定局势,几乎全靠人治,虽然大多数官吏尽量公正,但在利益面前,总有执法不公的。

“所以说爹,我们要起草一份《大明律》么?”刚刚成年的杨必归跃跃欲试问道。

“什么大明律!该叫四海律!”杨乐在旁笑道。

更小的杨必远纠正道:“这你们就不懂了,我们是王府,不是属国,应该叫《大明四海律》。”

看着孩子们叽叽喳喳,徐文长欲哭无泪:“船主,还是咱们进去谈吧?”

“无妨,让孩子们也想想。”杨长帆瘫在他自制的绒皮沙发上,“未来是孩子们的,要让他们多思考。”

“那咱们只讨论一个根本的问题。”徐文长坐到杨长帆身旁,轻声问道,“咱们究竟是国,还是府,你究竟是皇,还是王。”

杨长帆挠头道:“真是个麻烦的问题。我其实已经不在意了,你又提出来。”

“不确定这个问题,宪法如何起草?”

“再拖一拖吧。”

“不能再拖了,新浙江那边已经开始乱了,很多土地说不清到底是王府的,是你的,还是东太平洋公司的。”

“……”

“长帆,你早该有自己的考虑吧?”

二人正说着,却听杨必归颇有气势地冲弟弟妹妹们说道:“这关系到我们是要走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还是自由主义道路!”

徐文长更加欲哭无泪。

杨必远在旁问道:“这三条道路上,都可以有王爷和皇帝么?”

“这……”杨必归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望向父亲,“可以有么?”

杨长帆看着朝气蓬勃的孩子们,看着无可奈何的徐文长。

他只瘫坐在自制的绒皮沙发上,露出闲散的微笑。

“未来是你们的,去自己寻找答案吧。”

(全文终)(未完待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回到明朝当海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王出狱我的名模总裁我只是成了个婚,竟然无敌了?我有一座全自动炼丹炉祖宗们,请进我游戏传播华夏历史夜深人静的雨声碧蓝航线界限主公一你的谋士又挂了向阳处的日娱蚂蚁的方言高武:左手雷电,右手空间!万古神帝堕仙食宴洪荒:我的徒儿们实在太惊艳了!光暗主宰快穿:好孕宿主她又被宠折腰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娱乐:太优秀,美女明星疯狂倒追火影:萝莉道和小南都是我的
经典收藏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高贵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在女尊世界成了香饽饽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洗尽铅华大明凰女传嫡女归我的大秦幻之盛唐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易,三国穿越红楼之贾芸擎天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大明:开局三千龙骑,震惊老朱三国之纵马十三州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
最近更新三国大军湿家红楼:玩主天下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明末之我若为王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弃婿崛起之路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秦末苍穹之变大晋霸主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江山百美图什么!越娶妻越强狂魔战神杨再兴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回到明朝当海盗 给您添蘑菇啦 - 回到明朝当海盗txt下载 - 回到明朝当海盗最新章节 - 回到明朝当海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