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风中的失落

首页 >> 大明政客 >> 大明政客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汉宫秋邪王追妻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三国:最强谋士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大明训龙师帝王之名山河相制
大明政客 风中的失落 - 大明政客全文阅读 - 大明政客txt下载 - 大明政客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化敌为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济尔哈朗秘密进入了京城,尽管身为大清国的亲王,可这次肩负的使命太过于重要了,好在辽东的通行很是方便了,济尔哈朗对大明京城也是非常熟悉了,所以说来到大明京城,不算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要说满人进入到大明境内,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头发,不过进入十月之后,天气渐渐寒冷起来,戴上帽子,也不会令人疑心的。

皇太极的认识,总是朝前一些的,也正是凭着这些睿智,能够得到满人权贵的拥护,能够被努尔哈赤确定为接班人,能够被草原诸多的部落拥护,登基称帝,成立大清国。在与大明朝廷联合的事情方面,皇太极就表现出来了不一般的认识。

绝大部分的满人权贵都认为,苏天成登基称帝是最好的机会,大明的实力将要遭受到极大的损害,这个时候从辽东方向展开进攻,就能够获取到最大的好处,可惜皇太极不是这样的看法,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皇太极也想着能够从中渔利,但经过了认真的思考,皇太极否定了这样的观点,而且要求多尔衮率领大军,返回到耀州和海州一带,准备与苏天成率领的江宁营作战。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化敌为友的举措,可不是轻易能够做出来的,满人权贵的顶尖阶层,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辩驳之后,终于接受了皇太极的观点,这也是因为诸多的满人权贵,的确知道了苏天成和江宁营的厉害,若是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导致大明王朝轰然倒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在直接帮助苏天成和大晋王朝,就会导致大清国遭受到更加严酷的打击,这种违背自身利益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

济尔哈朗是从内心里面接受皇太极的意见的,其实最早的时候。他就提出来了这样的观点,恐怕要采取联合的态势。

济尔哈朗参与了连续几次的谈判,对于大明朝廷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在大明京城的时候,也听到了很多的议论,同时也搜集到了一些情报。对于苏天成的所作所为,济尔哈朗只能够用恐惧来形容,苏天成进入到大明朝廷之后,所过之处,老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赋税就能够增加。特别是在满目疮痍的登州和莱州等地,创出一片富庶的局面,这种能力,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出来的。

了解情况的济尔哈朗,同样认为大清国最大的敌人就是苏天成,也就是如今的大晋王朝,至于说大明王朝。能够维系的时间不多了。

济尔哈朗与皇太极和豪格秘密商议了好几次,对于采取联合大明朝廷,对付大晋王朝和苏天成的观点,是高度统一的,但这里面也有微妙之处,也就是在联合的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措施,才能够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大清国臣服大明王朝,前面签署的有协议,故而这次济尔哈朗到大明京城。是非常低调的,不可能张扬,这也就表明了,这一次的谈判,不一定非常的顺利。大明朝廷不一定会答应联合的主张,甚至会直接要求大清国出兵攻打苏天成,如此的情况,济尔哈朗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面子上的失去不算什么,关键是如何进攻,从哪个方向进攻的问题。

谭泰和贾吉涵搜集到了很多的情报,这些情报表明,江宁营的主力全部都集中到了南直隶一带,包括山东等地,复州、宣州和盖州等地,驻扎的军士不是很多,而且苏天成的主要精力,也就是在占领南方之后,朝着北方推进,进而统一中原的。

这里面就有机会了,皇太极命令多尔衮返回到耀州和宣州,其实就是选择这边作为进攻的方向,至于说迎战江宁营的主力大军,那是大明朝廷的事情和任务,与大清国没有关系,这样大清国就能够从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了。

而且这样的部署,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大明朝廷可以调动辽东边军参与厮杀,不管怎么说,近三十万的大军,也足够苏天成头疼了。

苏天成面对的是两线作战的可能性,就算是江宁营骁勇无比,可要面对这样的局面,也难以应付。

至于说大清国,从这里面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大明朝廷与苏天成展开了绝命的搏杀,两边都会受到致命的伤害,而且辽东的防御空虚了,不管是大明朝廷获得了胜利,还是大晋王朝将要统一中原,休养生息的大清国,完全可以出兵占领整个的辽东,甚至是趁着机会,在苏天成喘息养伤的时候,开始对大晋王朝的征伐。

这就是皇太极的全部打算,是皇太极和大清国所需要追求的最大利益,也是济尔哈朗这次到大明京城来的目的。

济尔哈朗来到大明京城,携带了大量的财宝,通过这些财宝,他很快就见到了大明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和周延儒见面之后的交谈,情况并不是很好,济尔哈朗从周延儒的言行之中就看出来了,周延儒对这个计划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也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

这其中的难度,济尔哈朗是非常清楚的,皇太极之所以要求他来到大明京城,之所以还是要求他采取卑躬屈膝的态度,骨子里当然是为了大清国的利益,所以说,只要周延儒愿意见面,这就是胜利了。

接下来见到大明内阁次辅陈新甲,态度就有些不一样了,陈新甲听得很是仔细,虽然对于联手的方案未知可否,但济尔哈朗能够从陈新甲的态度之中,感受到明确的不同之处的,这令济尔哈朗的信心大增了。

济尔哈朗来到京城之后,所有的行动都被朝廷掌握了,济尔哈朗能够顺利的见到周延儒和陈新甲,其实也是皇上的安排,若是没有皇上的点头,如此的非常时刻,济尔哈朗就是带着金山银山来到大明京城,也不可能有多少的路子可走的,毕竟牵涉到生命的安危,没有谁会过于的看重钱财了。

紫禁城,养心殿,朱由检正在认真听取周延儒和陈新甲的禀报。

周延儒和陈新甲两人的意见有些不大一致,与济尔哈朗接触,从目前的局势来说,还是绝密的事情,朝廷不可能议论,内阁也不可能讨论,至于说后面应该如何的决定,朱由检也没有仔细考虑,且走一步看一步。

周延儒的态度是坚决的,认为与后金鞑子的合作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不要说朝廷内的文武大臣不会允许,就是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同意的,毕竟后金鞑子是异类,反叛了朝廷这么多年,自立为王,给大明朝廷和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与之合作,从感情上是说不过去的,再说了,与蛮夷合作,也会令朝廷掉了身价。

陈新甲的态度不一样,相对来说务实一些,陈新甲也没有立刻认为联合可以应允,不过认为这个建议值得考虑,从形式上来说,后金鞑子不是与朝廷合作,而是听从朝廷的安排,对苏天成展开进攻,因为后金鞑子已经臣服朝廷,双方签署了协议,只不过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朝廷暂时没有回复建州卫的建制,也还没有来得及重新设立奴儿干都司。

陈新甲的态度是,朝廷可以以调遣兵力的形式,要求后金鞑子对苏天成展开进攻,至于说具体的操作步骤,那是需要双方坐下来商议的事情。

陈新甲说完之后,周延儒马上就反对了,认为这样的想法过于的幼稚了,皇太极和后金鞑子的用心,尽人皆知,后金鞑子臣服朝廷之后,很多的事情都没有做,根本就不管协议如何,将庄妃和福临放在京城当做人质,就认为是做完一切的事情了,从这等的态度来说,合作是同床异梦,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局。

陈新甲也反驳了,认为联合是说得过去的,他从后金鞑子的角度分析,认为后金的皇太极,一定也是感觉到危险了,朝廷内忧外困之时,皇太极没有想着从辽东展开进攻,而是选择合作,共同来对付苏天成,这样的远见卓识,本来就不简单的,如此的情况之下,双方联合的基础还是存在的,至于说后面怎么具体的操作,让后金鞑子不至于占到什么便宜,那是在谈判过程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读书人和老百姓对后金鞑子是深恶痛绝的,不过后金鞑子臣服朝廷了,后金鞑子所拥有的满八旗和汉八旗,甚至是蒙八旗,也就是朝廷可以调遣的军队之一了,从这个方面出发解释,读书人和老百姓也不会有太多的反感。

朱由检最终拍板了,同意进行商谈,具体让陈新甲来操作这件事情。

皇太极不愧是厉害,猜中了朱由检的心思,朱由检也不是那么笨,知道朝廷想要完全调动后金的军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从两个方向对苏天成展开进攻,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苏天成的力量,此外辽东边军也就可以适当的调遣了,既然后金鞑子选择与朝廷联合,一同来对付苏天成,辽东就不应该是双方厮杀的地方。

朱由检更加清楚的是,在辽河以南安营扎寨的后金鞑子,已经完全撤走了,这就是表现出来的诚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政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异我被全家剥夺生命后,她们后悔了空间逃荒:带着千亿物资养大佬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从坠入黑洞开始快穿之绑定生娃续命系统后青丘天狐怒霸乾坤贞观清闲人你的世界里樱花飘落诡秘灰雾:开局沦为魔女复仇工具幽悠鹿鸣末世反派囤货日常穿越粗使丫鬟,我靠卖辣条暴富了哈利波特之炼金术师被劈到末世后:我卖起了修仙物资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地球游戏者刚被退婚,摄政王连夜进宫求赐婚诡异心脏
经典收藏明末的王朴小将很嚣张洗尽铅华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金融帝国之宋归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嫡女归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倾世太子妃【完结】霸魂管仲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唐末战图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你呀就缺一味药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这位诗仙要退婚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最近更新水浒英雄传说梦回春秋当大王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成州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水浒之书生王天下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我教原始人搞建设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明政客 风中的失落 - 大明政客txt下载 - 大明政客最新章节 - 大明政客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