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

三戒大师

首页 >> 小阁老 >> 小阁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丰臣遗梦皇陵守墓人大唐第一少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在他心头放肆大唐:神级熊孩子山河血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穿越医女嫁贤夫
小阁老 三戒大师 - 小阁老全文阅读 - 小阁老txt下载 - 小阁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七章 科学预测,百发百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月的香山,花开的满山贵气。高大的玉兰树盛开着纯白的鸽子花,迎春连翘黄金条,如黄色的锦缎铺满山谷,还有那夭夭桃花、浅粉海棠,将香山妆点成了花的海洋。

若换成别处,早就挤满了踏春的游人,然而香山是皇家园林,才能保持一份难得的宁静。

只有整点时,那白砖黑墙顶着个黄橙橙地球仪的塔楼上,才会响起悠扬的钟声,提醒着香山书院的学生们,距离殿试又近了一个小时。

此时,科学门下九十八名中式举人,正在钟楼对面的争鸣阁中,进行他们期待已久的究极特训!

他们万分憧憬的赵老师,此次依然信守承诺,亲自担任究极特训的主讲人!

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能聆听老师亲自授课了,很多学生感觉比中进士还有成就感。

其实上一届时,赵老师年前就开始特训了。

没办法啊,导师的事业越做越大,带学生的时间自然要不断缩水……

时长不够,那就得多来花样……呸呸,是提高质量啦!

争鸣阁的究极特训,绝对对得起学生们的期待!

首先,参加香山论坛的嘉宾阵容又升级了。除了申时行、王锡爵、余有丁这些常驻嘉宾外,赵昊还邀请了

吏部尚书张瀚、左都御史葛守礼、礼部尚书万士和,户部尚书王国光、刑部尚书王之诰,工部尚书朱衡、兵部尚书谭纶,以及通政使王好问、大理寺卿李幼孜,分别来就相应的议题,做主讲嘉宾。

大九卿一位不少,上一次这么齐全,还是徐阁老在灵济宫讲学的时候。

真是让人不得不感叹,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啊。

~~

十天的论坛,都由赵昊亲自主持。依旧是每天给出一个议题,并请嘉宾就此畅所欲言,他来掌控研讨的方向,以免偏题。

待下午嘉宾离开后,他再做总结,告诉弟子们谁是在狗放屁,谁是在放狗屁……当然,是站在他岳父的立场上。

然后晚上弟子们就此写出策论,由担任过殿试阅卷官的赵锦、万士和等几位老前辈批阅。

万士和接班陆树声担任了礼部尚书,他是宜兴人,江南帮如今的三大佬之一,有义务也很喜欢指点后辈。

另外两位一个是吏部尚书张瀚,一个南京户部尚书殷正茂。不过老殷官声不好,所以一般都不提他,而以赵锦代之。

但其实殷正茂是张相公麾下头号爱将,赵锦还真比不了。

~~

自然,赵昊又将万历二年的殿试策论题目,揉进了这十个议题中。

因为策试是以皇帝的口吻,向中式举子们垂询治国之策,所以今年的殿试题并不难猜。

之前京里各种文会上,前辈大佬们都猜测说,要符合皇帝十二岁的年龄,策论的问题自然不能太过高深,也不会太具体,难免流于泛泛而谈。

所以策论时把调门拔高,朝着敬天法祖、勤政爱民、选贤用能的方向写就没错的……

至于最后的名次,就看谁的字写得好,文章做得顺眼了。

大预言术告诉赵昊,他们只猜对了开头,后面却大错特错了。

出题的可是他的偶像岳父,怎么可能走寻常路呢?

张相公这样高格调的男子,追求的一定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玩死你还得让你心服口服。

要是赵昊没有大预言术,一定也会猜错的……

今年的殿试题,主旨的确是‘典学勤政’四个字。

‘典学’者,皇子或帝王致力于学也。勤政就不用说了。

看似没脱离大家的预测范畴,但一审题,绝对一脑门子汗——

通俗来说,今年的策论就是皇帝问贡士们,我接班以来,一天都没中断读书,学习不可谓不认真。但为什么天下反而都是在马上打下的,却没有靠读诗书缔造帝王之业的?

而且我现在也天天旰食宵衣,勤于理政。但为什么像汉文帝那样无为而治,也能缔造治世呢?

我还小,有些道理还没搞懂,大事小情只能依靠我敬爱的张师傅来拿主意。但我也得好好学习,争取早日亲政。但听说帝王之学,跟平民之学不同,不在文章诗词中。要是不学这些,我又该学什么?

又有人说,当政者只要抓好纲要,则所有的事情都会处置的十分妥当。所谓‘纲要’者,真的存在吗?

听说研究过去臣子为君王的谋划,对现在也有好处。比如董仲舒的‘贤良三策’,汉宣帝时的‘变俗’之说,汉元帝时的‘审尚’之说,以及‘治性六戒’、‘劝学四仪’,还有‘初元节俭’、‘建初荡涤烦苛’、‘元佑十事’、‘治平三劄’、‘熙宁稽古正学’。

能不能挨个讲讲,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儿?其中有没有现在还能用的?

你们都是学先圣之术,明当世之务的专业人士,能不能替我综合一下这些策论,找出它们的中心思想?说一说‘典学’应该以哪个为要?‘立政’又当以哪个为要?

当然也有人说,现在和前代不一样了,创业和守业也不是一码事儿。你们都可以畅所欲言,以符合我‘慎始笃初’之意……

~~

以上就是赵公子靠大预言术回忆《明实录》,想起的万历二年殿试题。

通观全题一共十问,前四个问题个个刁钻深刻,处处挑战圣贤之言,一个答不好就翻车。

这可是政治性极强的殿试啊,考生要是没有心理准备,吓都吓尿了。

倘若没有接受专门指导,他们都不敢回答这些埋雷的问题。

要是前四个问题没尿,接下来还是会尿的。该死的出题人,居然让考生将题干中提到的,十个古代有名的策论,一一介绍一遍!而且还得深入分析,言之有物!

这简直是坑爹啊!

为了通过乡试和会试,大明的读书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四书五经上,谁会在策论上下苦功夫?

恐怕连知道‘永光’、‘初元’其实是一个皇帝的两个年号的贡士,都不会有太多!更别说这些策论都是什么跟什么了……

张相公懒得看他们不着边际的夸夸其谈,就考他们基础知识。把策论这种主观题,愣是给搞成客观题。

这样到时候排名倒简单了,谁知识点掌握的多,谁阅读理解做得好,谁就排名靠前!

你还别不服,难道来参加策试,不应该把前代有名的策论都研究一遍吗?

什么,没研究?那对不起,同进士伺候……

~~

对客观题来说,有没有准备到知识点,成绩天差地别!

赵公子当然不会直接给弟子划考点,但他已经将这些知识点,不着痕迹的糅杂在了十天的讲座,和每日的课后练习中。

因为本届论坛就是围绕着治国之策展开的。读书人最喜欢的又是引经据典,所以带出这十个典故一点都突兀。至于那四个刁钻的问题,也在向诸位大佬请教时,很自然的带了出来……

总之,只要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针对没听懂的查漏补缺,进了考场就一定不会抓瞎。

至于能抓个什么回来,就全靠个人造化了。赵老师也只能帮忙帮到这里了。

十天的论坛很快结束,弟子们又上了名为《如何写出状元卷》专题课程。

课程分上中下三讲,由申时行、范应期和于慎思主讲。

申时行是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范应期是四十四年的状元;于慎思是隆庆五年的状元。

三位状元现身说法,教你如何成为状元,就问你好不好好听吧!

其实本来范应期的位置应该是赵二爷的,但是赵二爷自己怂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状元是捡来的,不愿意误人子弟。

他能跟这群学霸讲什么呢?讲咱考状元全靠儿子谋划,祖宗显灵,相好的在上头是劲儿?

那不丢死人了?所以还是把这露脸的机会,让给真状元吧。

好在赵公子手里状元多,也不差他一个。

于是赵二爷那几天忽然偶感风寒,只好请了范状元救场。

范应期是湖州府乌程县人,潘季驯的同乡老弟,两家还是姻亲。所以跟申时行一样,都是最可靠的自己人!

~~

因为十四日要到礼部报名,并听取殿试相关须知。所以三月十三日,九十八名应试弟子拜别了师父和诸位老师、师兄,信心满满的下山应考去了。

十五日当天,万历新朝的第一次殿试,在皇极殿前隆重举行,满朝重臣悉数出席。

待群臣和贡士们拜过金台帷幄上的小皇帝后,殿试便开始了。

当科学门的弟子们看到那道策论题后,都不由涌起一股安心的感觉。

虽然这题目是他们从未猜想过的,但上头的问题他们却一点不陌生,甚至感觉很亲切。

还有什么好说的,撸起袖子干就完了!

对于知识点掌握到位的考生,这种题答起来实在太简单了。要不是师兄们嘱咐,最好不要提前交卷,他们上午就能交上卷子,中午便可以去八大胡同放松了……

呃,不对!八大胡同已经被查封了,听说还是太后的懿旨,所以怕是休想再开了。

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ps.太晚了,下一章明天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小阁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下无敌漫威魔法事件簿提前登陆种田游戏从离婚开始的文娱玩转都市不成仙【完】遭遇色大叔:霸道前夫来找茬冒牌魔王御兽灵女:逆天邪妃总裁,宠妻请排队穿越沦为暴君的小妾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神医天下崛起主神空间最强保镖炮灰她嫁了豪门大佬幻想世界大穿越鬼帝毒宠:惊世狂妃极品隐身小鬼医混沌天帝诀全文阅读爱潜水的乌贼作品
经典收藏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这位诗仙要退婚幻之盛唐一世浮城绝世极品兵王起飞,从1973年开始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黄天之世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大秦长歌寻唐战狼狂兵金融帝国之宋归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嫡女归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穿越我是胡亥
最近更新汉水东流纨绔世子觉醒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国舅凶猛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边荒枭龙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大唐:请陛下称太子!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明风再起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小阁老 三戒大师 - 小阁老txt下载 - 小阁老最新章节 - 小阁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