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首页 >> 海上升明帝 >> 海上升明帝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曹贼休走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开封府胥吏带着义子们回大唐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大唐自己的娘子自己养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 海上升明帝全文阅读 - 海上升明帝txt下载 - 海上升明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95章 元从勋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浙江的百姓,也因为政策的扶持放开,而得以迅速的恢复,甚至现在比崇祯年间还要兴盛热闹了,毕竟吏治好转,整体的军事形势也很好,外贸放开,浙江也有了自己的许多外贸港,茶叶、生丝、丝绸这几大项,让他们发展很快。

而造船、冶炼、铸炮造铳等新产业,也发展很好。

不仅那些士绅豪强们现在都收益大增,就是农民工匠也一样收入大增负担却减轻许多。

阮大铖在浙江,马士英在江南,他们不仅大力鼓励恢复发展工商,甚至还通过从江北接收难民南下,利用这些难民的劳力红利,来提升地方的工商制造业。

比如说在环太湖江南地区,一个农民,如果专门种桑,大约能种五亩,专门种稻,能种十亩。

但种桑虽能种五亩,可一个家庭的妇女,养蚕缫丝最多不超过二亩,甚至许多只能养的了一亩桑的蚕,毕竟妇女还得做家务带孩子等。

所以家庭养蚕缫丝有很大的限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家庭人工不足。

阮马二人巡抚江浙,就接收大量江北难民,然后安置各府县,男的安排进厂制造或是去挖矿或是去种地。

女的就让她们养蚕织布等,搞起许多新作坊。

甚至把许多难民直接就安置到江南农民家中,男的给帮佣耕地,女的养蚕织布,这些难民安排到各户,耕地养蚕织布等收益,要分给农户部分,并不是完全的雇佣关系,而相当于官府组织安排的一种合作关系。

难民刚南下,什么都没有,这样安置到农民家,也有个落脚地,官府也减轻安置负担。

对农户来说,或是一些小地主来说,这些人来了,辛苦赚的收益他们可以分走一些,也是很好的事情。

对官府来说,除了降低安置成本,而且还提升了家庭养蚕、丝织的规模和产量,原来一户农民如果有十亩地,一家子自耕自织,顶多能种九亩地和一亩桑,但种粮收益低。

现在如果种五亩田和五亩桑,再养几十筐蚕,到时能缫几十斤丝,或是织成一百多匹丝绸,这里面可就增加了许多收益。

农民和难民都得到了许多收益。

而官府也获得了更多的生丝或是丝绸,出口贸易,能获得更多关税等。

又还安置了许多难民,给他们提供自食其力的能力,既减少安置负担,甚至还能马上从他们那收到一些税赋。

而官府开办的那些作坊,能吸引更多难民,织出更多丝绸,纺出更多棉布等。

江浙经济和税赋在马阮这两个被许多人骂为奸臣的巡抚手里,恢复相当快,为朱以海提供了大量的税银,甚至粮食供应也保持的很好。

朱以海是不会在意马阮二人以前名声的,他看中的是他们现在的办事能力,尤其是能不能紧跟中央,听从皇帝旨意。

阮士铖干的很好,所以直接就升户部尚书,而马士英也被升为江南总督兼江苏巡抚,总督江苏、安徽两省军政。

现在马士英在江南干的很卖力,之前被四次拆毁的苏州城,现在又是织机万张,织工无数,松江、上海的棉纺业也非常发达,现在通过贸易,大量从马尼拉、印度等地,由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海商把棉花进口过来,然后在松江上海这些棉纺加工中心进行加工,纺织成棉布,甚至做成成衣,既供应大明内地市场,也返销马尼拉、巴达维亚、印度,甚至是卖到荷兰阿姆斯特度、葡萄牙里斯本、英国伦敦,乃至于新世界的墨西哥等各地。

大量的北方难民,被吸纳进了这些工坊,用汗水换取银元工钱,然后拿工钱买粮食,甚至有些工坊,还直接包吃包住,进了厂虽然辛苦,但起码不用担心饥荒、战争,能够一家人安定下来,并且温饱,工坊每年还能为朝廷提供许多税收。

御营等明军的军服,也出自松江、上海的几大工坊,质量好,速度快,价格还便宜。

当鞑子八旗还在北方到处跑马圈地,强迫百姓投充,甚至到处追捕逃人的时候,大明的江南,已经再次春暖花开,工商兴盛,各个港口,更是帆船排队进出,货通天下。

鞑子在北京连八旗的丁粮都发不出了,百官的俸银都支不出来。

而大明现在税赋却是一年比一年收的多,屡创新高,征粮三千多万石,卖地、契税、工商税、关税、盐酒茶矿专税、厘捐等加起来超过四千万元。

朱以海已经在给御营全面换装火枪,增加火炮了,鞑子却已经彻底停了给绿营的粮饷,连八旗驻军也得自己想办法搞钱搞粮。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朱以海其实已经完全没什么压力了,按着这节奏,一直平推过去就好。

所以现在他还能一边打仗,一边要求张煌言回了广东,要重点发展经济,搞活工商。

佛山镇是晚明工商四大镇之一,其冶铁业之发达,名动天下。朱以海特别交待,要把佛山镇保护好,更要经营好,冶铁业很重要,不管铸炮造枪还是造甲,都离不开。

更别说佛山镇的铁锅在国外都很有名,广锅大名可是远播南洋,这可是赚外贸银子的畅销产品,得扶持。

君臣一番畅通过后。

张煌言也不再说什么不敢受巡抚之职了。

皇帝如此器重,甚至是倚重,做为臣子的,只能是鞠躬尽悴,死而后已了,哪还好意思推辞。

朱以海又特留张煌言用饭。

仍是简单的四菜一汤,哪怕现在经济好转,特别是皇帝少府监很赚钱,内府充盈,但皇帝仍然坚持四菜一汤。

也很少搞那些什么珍肴美味,上次有个新进御厨说他家祖上有个菜谱是唐代传下来的,是当年唐朝皇帝和勋戚贵人们常吃的,叫啥浑羊殁忽。

做法是杀子鹅一只,去毛,掏去内脏,然后把肉末和糯米饭加多种调味料调和好,再填入鹅肚内。

再取羊一只,宰杀后去毛剥皮,去掉内脏,将子鹅放入羊腹,用线缝合,放火上烤。羊肉熟后,打开缝口,取出鹅混合食之,谓之浑羊殁忽。

有些更精致的吃法,还要在鹅腹里放上鸡,鸡肚里再放鸽子的。

这说是一道菜,但直接就是烤一只骆驼,还要烤只鹅。

朱以海觉得太奢侈浪费,不许他弄。

皇帝平时连整只的烧鸡烧鹅都很少吃,对于自己膳食每天用量多少,他都会有亲自指示,杜绝浪费。

像什么一餐十二个菜十八个菜的,哪吃的完?

吃不完再赏给妃嫔或是内侍吃,让别人吃口水,也不干净卫生啊,何况这菜都凉了,有啥好吃的。

今天的四菜一汤也挺清爽,仍是两荤两素,一个蒸小黄鱼,一个青椒肉丝。

张煌言看着这几个菜,很是感慨。

“寻常举人之家,饮食也远超于此,陛下之节俭,让臣等钦佩。”他道,“民间笑话,说一群村妇洗衣时闲聊,说东宫娘娘摊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皇帝每天吃面馍和大饼。

上朝的时候,左边放着面馍,右边搁着大饼,皇帝吃饱了,就躺龙椅上晒太阳,直到饿了,就起来吃大饼和面馍······”

这话说的朱以海忍不住大笑起来。

对于没见识的普通村姑民妇来说,贫穷限制着她们的想象力,自己见识过的最好的就是面馍和大饼,就觉得皇帝也是这样了,还能天天吃,那日子美的很。

而对于那些盐商海商们来说,他们或许又觉得皇帝每天龙肝凤脑琼浆玉宴,一顿吃一百二十个菜。

“朕以前曾听说扬州盐商最富最奢侈,吃个鸡蛋都要二两银子,那下蛋的母鸡天天吃的是虫草人参,朕可敢这般奢侈。一斤猪肉不过几十文钱,这一个蛋都相当于一头猪的价格了。”

张煌言道,“万历天子时,宫中一个月膳食开销一万二千余两,还不包括各种私灶小灶,远比不过那些盐商海商们的奢侈浪费,盐商一顿宴席,能够花费三千两银子,盐商们好扬州瘦马,一个打小调教的扬州瘦马,有的竟然能卖到一千五百两银子,相当于一百个普通丫头,但也仅是他们半顿饭钱而已。”

朱以海笑道,“这说明他们银子来的太容易,所以花起来才不知道珍惜。如今我大明的盐政盐税下,还有哪个盐商能来银子这么轻松,还有谁敢这般公然炫富斗富的?”

张煌言点头,现在确实没人敢这样了。

皇帝都天天四菜一汤,还经常在报纸上公开自己的菜谱,有时还写些饮食点评的小文章,天下人都知道皇帝不喜奢侈,反对浪费,谁又敢炫富?

之前也有人高调炫富,甚至为富不仁,结果立马就被税务部门调查了,然后查明偷税漏税,以及侵占田地、贿赂官员等诸多事情,最后直接被请进了锦衣卫,最后又移交大理寺,最终进了刑部天牢。

这个案子三司会审,最后定了个抄家问斩,全家流放台湾的下场。

自那以后,可不会有人再这般作死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海上升明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九叔:为了赚功德,我豁出去了!快穿:好孕宿主她又被宠折腰黑渊禁区都市古仙医叶不凡全文秦的国美女总裁的近身战兵空间逃荒:带着千亿物资养大佬拒绝十亿暴富,我选择当女儿奴铁骨一龙一剑一神尊修仙不如玩游戏相府嫡女惨死下堂重生后大杀四方赛博邪神:深渊行者数码宝贝:我真的没想当大王啊被宗门老祖夺舍后,我居然无敌了综武:我!舌尖上的武林神话!圣光穿成炮灰女配后,世子宠她如命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贞观清闲人
经典收藏明末开疆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许愿穿古:续命行医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洗尽铅华回到三国收猛将真桃花石帝国崇祯本纪穿越枭雄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这位诗仙要退婚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唐末战图明末的王朴大宋泼皮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
最近更新大明英宗朱祁镇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大唐小医师大唐镇国公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立渊传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山贼之谋定三国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从纨绔到拥兵千万!大齐之君上传奇梦回西晋娶女帝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 海上升明帝txt下载 - 海上升明帝最新章节 - 海上升明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