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姐的策略,永远精准打击人性最脆弱的连接点。
一夜之间,数位颇具分量的艺人,包括几位与萧歌私交不错、口碑良好的前辈,都在社交媒体上“偶然”透露自己近期遭遇了愈发猖獗的私生饭骚扰。行车记录仪里诡异的跟踪、酒店房门外持续的守候、甚至带有轻微破坏性质的“礼物”……细节逼真,情绪饱满,迅速引发了整个圈子的共情与声讨。
在这股声浪中,群情激愤,舆论场上,不知是水军还是真正年纪小的粉丝,都在开始共情自家哥哥,像是大批心疼的老母亲。
一些略显激进的粉丝言论被放大;很多精心设计的扮演成“粉丝”的群演,眼神被慢放解读成“偏执”;甚至有几张角度刁钻的照片,暗示萧歌涉及的城市里有多起粉丝堵车等治安事件。
一套完整的叙事被迅速构建:Shirley对萧歌的欣赏早已变质为病态的 obsession(执念),她是一个隐藏极深、手段高超的“私生饭”,近期困扰多位艺人的骚扰事件,很可能都与她或其疯狂的粉丝有关。
这个指控如此骇人听闻,又带着几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戏剧性,瞬间点燃了圈子里部分知晓内情的人的猎奇心理。
Shirley如果有任何辟谣,在汹涌的“实锤”暗示舆论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一次,她的目标不仅仅是制造猜忌,更是要营造一种“同病相怜”的共情,再将这共情扭曲成刺向Shirley的利刃。她选择了娱乐圈最能引起共鸣,也最能激发恐慌的话题——私生饭。
就在萧歌因同行们的遭遇而心生警惕,团队也加强安保等级时,一份匿名礼物送到了他的工作室。
里面是几套极为先进的反跟踪和隐私保护设备,其技术层级明显高于市面流通货,更像是专业安防或尖端实验室的产物。附带的说明书是纯英文,但在某一页极其不起眼的脚注处,印着一个微缩的、属于驰达集团某保密级联合实验室的标识。
经纪人松了口气:“看来不是破坏级危险品。”
萧歌拿起那份说明书,指尖摩挲着那个几乎难以察觉的标识,心情复杂。东西是好东西,正是他们此刻需要的。但这种匿名的、带着特定技术印记的馈赠,在他刚刚目睹了Shirley如何被“塑造”成疯狂私生饭的当口,显得格外微妙。
朱小姐没有给萧歌太多思考的时间。
很快,又有“知情人士”爆料,称某些粉丝之所以能如此“精准”地掌握多位艺人的行程,是因为她背后有一个“技术外援”,利用大数据和某些非公开渠道的信息进行了分析筛选。爆料虽未直接点名,但字里行间暗示,这个“技术外援”可能与近期风头正劲的某科技公司有关。
联想是致命的。
萧歌看着网络上将 Shirley、私生饭、尖端技术这几者隐晦串联起来的讨论,再想起那份带着驰达印记的“匿名”礼物,一股寒意悄然爬上脊背。
.
海港的夜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集装箱垒起的钢铁丛林。Shirley刚从一场与海外技术团队的加密会议中脱身,并且得知“织网者”以及下一步的进展是旧港区,所以她早早就来到了城市临海的岸边,独自走在僻静的码头区,想让冷风清醒一下持续高速运转的大脑。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巨型集装箱的阴影里缓缓踱出,恰好挡在了路灯昏黄的光晕边缘。
是Neil。
他依旧穿着那件看似随意的深色外套,身形挺拔,与这工业化的背景奇异地融合。夜风撩起他额前几缕不羁的卷发,那双总是带着探寻意味的眼睛,在夜色中格外明亮,像探照灯一样,直直地打在Shirley身上。
Shirley停下脚步,有些意外,却并不惊慌。对于Neil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出现方式,她早已习惯。
Neil没有说话,只是上前几步,走近她。他的目光没有任何冒犯,却带着一种近乎学术研究般的专注,仔仔细细地,从她的额头,掠过她随意披散在肩头的长发,一直看到发梢。
海风吹起她几缕发丝,拂过脸颊。Neil的视线便跟着那发丝的轨迹移动,仿佛在确认什么极其重要的事情。
片刻之后,他似乎得出了结论,紧绷的下颌线条微微松弛,甚至几不可察地轻轻吁了口气。然后,他抬眸,对上白芷平静中带着询问的目光,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介于歉然和调侃之间的表情。
“没什么,”他的声音在风里显得有些飘忽,却又异常清晰,“我就看看……你是不是把头发剪短了。”
一句话,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
Shirley一头雾水,“我干嘛突然想不开去把头发剪了?”
好像想起来什么,她立刻打开手机——由于一直专注于线索和开会,她好几天都没有关注新闻了。
没想到,在她“离线”的好几天里,网络上是分外的热闹。
几家由蒋思顿控制的娱乐号跟随“私生饭”的话题开始“深度挖掘”,放出大量经过精心挑选舆论角度和一些精心设计的招数,在她毫不知情的过程中,如跗骨之蛆般锁定了她。
与对付其他女星时那种基于些许事实(哪怕被扭曲)的攻击不同,柳绿对Shirley的设计中,存在一个让所有知情者都感到匪夷所思的“执念”——她长期、大规模地散布一个谎言:某个顶流(大家心照不宣知道是谁,嘿嘿,但我不说......)的素人女友,
不不是女友,是个纠缠者,是个私生饭——
她是,且一直是一个“男人婆”式的短发形象。
这个谎言是如此离奇,以至于连韩安瑞最初听到时都皱过眉:“说的是Shirley吗?不对呀,她明明一直是长发。”
柳绿当时只是冷哼一声:“我说她是短发,她就是短发。看久了,大家自然会觉得长头发的她不对劲。”
这便是柳绿最核心、也最畸形的攻击逻辑——她并非在歪曲事实,而是在试图创造一个新的“现实”。
圈内人私下议论起这一点,都感到一种毛骨悚然的荒谬,但是既然她这么笃定的说是短发男人婆,那肯定是吧,反正绝大多数人也都没见过不知道具体是谁。
所以那段时间,圈子里的人看向萧歌的眼神都很诡异——这人有什么怪癖吧,放着真心追求他的女明星美娇娘不爱,去莫名其妙迷恋一个男人婆。
他们成功地,将一种无形的压力和不信任感,植入了萧歌心中。利用他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对同行遭遇的共情,编织了一张看似合理实则恶毒的猜忌之网。
而这张网的目标,正是他与Shirley之间,那本就因世事变迁而变得脆弱的信任纽带。
再加上那个匿名的礼物,是要关切他?还是要给自己正名为自己澄清?还是准备把自己摘出来为自己辩解?如果是,为什么不亲自跟他说?
不管怎么看,都给人一种行事很难以言说的古怪的感觉。
裂痕,已在暗处悄然蔓延。
“下次不要随便收不明来源的‘礼物’!”
他第一次瞪了一眼经纪人,语气不豫。
.
网络上那些风起云涌的私生饭抵抗运动,再加上荒诞的“短发男人婆”的指控,以及Neil此刻这看似无厘头的确认——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串联了起来。
柳绿编织的那张恶意的网,其影响范围,已经超出了网络虚拟空间,开始渗入现实,甚至影响到了像Neil这样游离在娱乐圈层之外的人。
她没有问“你为什么这么想”,也没有流露出被冒犯的神色。她只是静静地看着Neil,眼神清冽,仿佛能倒映出这港口所有的灯光与阴影。
“看来,”她开口,声音和夜风一样,带着微凉的平静,“那些传闻,编造得足够用心。”
Neil耸了耸肩,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像是同情,又像是觉得荒谬。“传得很真。尤其是……涉及到萧歌的时候。”他点到即止,没有多说,但意思已经传达。
他出现在这里,并非偶然。他听到了那些传闻,或许还带着一丝对萧歌处境的好奇,以及对这个“传闻中心”人物的某种不确定,所以他才需要亲自来“看看”。看看这个被描绘成纠缠不休、形象堪忧的女人,究竟是不是他认识的那个冷静、睿智的白芷。
确认完毕,谣言不攻自破。
但他这句确认本身,连同他刚才那审视的目光,已经足够说明问题——谣言,早已具备了扰乱现实的力量。
“不过”,Shirley有些奇怪,“她为什么这么执着于长发短发?还有这个人为什么要致力于撒一个莫名其妙一戳即破的谎?”
虽然她从未留过短发,但是!短发女生是犯了什么天条吗?
Shirley突然内心升起一丝丝荒诞的好笑。
过了许久之后,她才清楚缘由——原来是萧歌曾经一次采访说过自己喜欢长发飘飘的女孩。
但是在这个当下,她不懂自己的头发怎么就莫名其妙刺痛了对方的眼睛,出于一种女孩子的的赌气,她在社交媒体上上传了一张生活照——自然是轻松怡然、长发披肩。
两边都很惊讶!
韩安瑞那边觉得Shirley一直冷静理智不好对付,怎么突然跟个小小姑娘似的要为一个头发置气,他感觉既然Shirley这么幼稚,他的那些招数是不是高射炮轰蚊子了。
Shirley这边觉得,蒋思顿朱小姐就教柳绿玩这个?!这也太不像一个资深智囊团队的水准了。她甚至都在想柳绿的资金链是不是断了?蒋思顿不至于啊?!
她抬起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长发,指尖感受到发丝真实的、顺滑的触感。网络上的虚妄言辞,与现实世界的真实触感,在此刻形成了尖锐的对比。
不过过了一会儿,Shirley竟然点着手机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进而扶着身边一颗树,笑弯了腰。
原来,就在她发了照片不多久,一个科普视频缓缓升起,爬到热搜上:
几个挂着“中医养生”名头的博主,言之凿凿地分析:“气血两虚、用脑过度者,强行蓄长发乃是大忌,如同贫瘠土地妄图滋养参天大树,只会加速生命精华的枯竭。”
或许那边甚至不屑于去深究Shirley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她们看来,她和那些被她骂到退圈的女星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她用来树立威信、发泄情绪、以及完成韩安瑞任务的工具。
Neil见她不怒反笑,然后皱起眉头看了眼手机,跟着一甩头,伸出手捋了捋额前卷发——这是他招牌动作,“既然这样,那我也就放心了。看起来你没啥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云上棋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