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使臣惶恐地恭声说道:“这件事我也不知道啊,我没想到那贼人如此阴毒,居然找了雇佣军埋伏在院子里。
不过请两位放心,那里面不是什么宋军,而是雇佣军,想必两位也看到了,他们穿的军服是普通雇佣军的军服,不是大宋的军服。
大宋军服是什么样子,想必两位也是知道的,如果是咱们大宋的侍卫,必然穿大宋的军服,对方显然没有,所以他们只是那些骗子花钱请来的雇佣军。
而且我作为大宋的使臣,如果有大宋那么多军队进入京城,我一定会知道,朝廷也一定会向我通报,但我没有接到任何大宋军队进入辽朝,甚至来到京城的通报。
所以我可以担保,那宅院里的人绝对不是大宋臣子,至于里面的骗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大宋提刑官,我对此依旧保持怀疑。
两位想想看,如果他真的是提刑官,为什么不敢出来面对咱们呢?而只能躲在宅院里,靠雇佣军保护?他就是害怕面对咱们,害怕咱们揭穿他的假面目。
这是一个很狡猾的诈骗团队,在我看来,目前他们不仅骗了咱们,甚至还骗了宰相和枢密使,否则他们也不会上当受骗,跑来阻止,并强迫咱们撤兵。
当然,考虑到种种原因,长公主和驸马你们下令撤兵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严格说来,是受了他们虚张声势、狐假虎威的影响而做出的决定。
其实只要当时坚持一下,就能把那骗子抓出来,只要抓到骗子,一定能够揭穿他的真面目,那时宰相和枢密使都将哑口无言,无地自容。”
听到黄使臣这番话,长公主和驸马皱着眉,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到底该信谁的。
黄使臣毕竟老谋深算,他能作为使臣派到辽朝来,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最擅长的便是察言观色,捡对方喜欢听的说,并且会利用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来获取好处。
简单一句话,他善于钻研升官之道。
他知道这时如果不拿出另一种诱惑,对方不仅不会继续帮自己教训那该死的提刑官,还会找自己麻烦,让自己赔偿。
所以来的路上他就已经想好了怎么说,当下见两人这表情,就知道对方正在犹豫。
他当下说道:“如果我料想不错,宰相和枢密使会在明日早朝上就这件事向两位发难,毕竟死了上千人,在京城爆发了一场如此规模的冲突,对手还很可能是宋军。
针对的是所谓的宋军提刑官,这会引发辽朝和大宋的直接冲突,他们会用这个来责难长公主和驸马爷,两位要谨慎对待才好。”
两人刚才还没想那么远,经黄使臣这么一说,顿时便警觉起来。
对呀,现在太后刚刚当上摄政王,正是要立威的时候,而且现在看来,宰相和枢密使都在她那边,如果她拿这件事来对他们发难,若是应对不好,落于被动那就麻烦了。
在这样的巅峰权力对决中,一步错将会步步错,所以长公主挤出了一抹笑容,对黄使臣说道:“既然你提到了这个话题,那有没有什么要指教的?”
“当然了,我会以大宋使臣的名义帮助两位,不过我是没办法参加早朝的,当然,除非你们的摄政王要求我就某件事参加早朝、参与辩论,那我就可以去了。
到时候也就可以以大宋使臣的身份帮两位说话,我想我的话还是有点作用的,即便太后是摄政王,她也不可能忽视我们大宋的态度。”
长公主和驸马都是眼睛一亮,对呀,假如黄使臣参加早朝,他的身份和他所说的话在朝堂上必定举足轻重。
两人交换了下眼神,都感激地对黄使臣说道:“既是这样,那明日早朝我会向摄政王提出让你参会,咱们务必要把这件事弄清楚,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
长公主如此信心满满,是基于对黄使臣的信任,在她看来,黄使臣说的应该是真的。
他作为大宋派驻辽朝的使臣,不可能信口雌黄,他说那提刑官有问题,就一定有问题,所以只要这个基本的事实站得住脚,那么他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到了早朝,太后还在偏殿休息,没有到勤政殿来,而长公主却已经像往常那样,先站在勤政殿的高台上,一副她才是真正主子的样子,让议论纷纷的文武群臣安静。
但是依旧有不少人不吃她那套,还在说笑着。
她突然抓起旁边的一个香炉,狠狠砸在了地上,铛的一声,震得大殿中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一时间都安静下来了。
长公主这才厉声道:“怎么?我没当上摄政王,我的话就不管用了吗?搞清楚,我是先帝的亲妹妹,是长公主,这天下是我家的。
她太后是个外人,她是大宋人,我们辽朝的江山怎么能落到宋人的手里?
所以你们到底应该听谁的话,心里应该有个数,别被某些人蛊惑了,丢了祖宗的基业。”
听到长公主居然公然煽动分裂、反对太后摄政王,群臣顿时便开始议论起来,有的幸灾乐祸看热闹,有的则十分担心,还有些官员则很是愤慨,他们自然是太后这边的。
宰相和枢密使两人并没有站出来维护太后,虽然他们已经决定站在太后这边,但是太后跟长公主斗,对他们二人而言,其实心里是乐于见到的。
二人斗得越厉害,就越需要拉拢他们两位权臣,那时候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才会越高,也才能更多地捞到好处。
再说了,让长公主这么肆无忌惮地蹦跶,等一会儿才有对付她的更多底牌。
就在长公主继续煽动对太后的不满情绪的时候,一个太监出来高声吟唱:“摄政王太后娘娘驾到!”
长公主依旧站在高台上叉着腰,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看到太后在侍卫和宫女宦官的簇拥下从后面出来了,她才不情不愿地从高台上一跃而下。
她也不走楼梯,然后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却依旧背对着高台看着群臣,好像要搞清楚哪些人与她作对,哪些人又支持她,看得文武官员们不停皱眉。
而太后已经来到高台前,见长公主依旧背对着自己,不由得皱起柳眉。
宰相萧斡里剌这才清了清喉咙,上前一步对长公主说道:“公主殿下,开始上朝了,摄政王太后已经来了,你应该转身面对着摄政王才是,不然不符合礼仪规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