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首页 >> 三国之献帝崛起 >> 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曹操穿越武大郎大明测字天师穿越三国,我率霸王麾下二十八骑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汉宫秋孟德,我真是弱鸡,不信你问志才什么魑魅魍魉,统统给朕叉出去三国:最强谋士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
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 三国之献帝崛起全文阅读 - 三国之献帝崛起txt下载 - 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台炎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苟进未克城,退乏粮道,事亦可虞。”————————【续资治通鉴·宋纪一】

与汉中的一片战云密布相比,仅一条秦岭相隔的长安城,天『色』却是明媚万里,燥热的让人有些烦闷。

柏梁台上,皇帝穿着一身单衣,举目遥望着上林苑里无精打采的耸拉着枝叶的草木、以及水域缩减的昆明池等湖泊。湖泊水平似镜,倒映着湛蓝蓝的天空,皇帝于是仰头一望,深邃无尽的天穹中高悬彤日,一片云彩都没有。

“穆顺,你说这些天怎么就不下雨呢?”

小黄门穆顺亦步亦趋的跟在后头,闻言笑道:“奴婢见这几天热的厉害,兴许是苍天在预备着一场大雨呢。”

皇帝唔了一声,不置可否:“如今这才三月,雨水便来得少了,等到四月的时候,岂不是要滴雨未有?今年关中的收成一定会不如以往,我也只盼好好下几场雨,让地里的庄稼有条活路。”

“国家是圣天子,既有所求,苍天岂有不答允的?”穆顺配合的说道:“听灵台令说,今日将起大风,晚间便有雨落。依奴婢看,只要来场雨水灌入沟渠、汇于陂池,今年照样是丰穰之岁。”

柏梁台曾经煊赫华丽,建成没多久便被一场大火烧毁,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只剩下夯土的高台与石质的附属物。由于皇帝经常来这个地方登高眺远,所以少府便特意将这里的杂物打扫干净,并在此简单的修了个亭子,以供驻跸。

皇帝这时挪步到亭子里,亭子里摆着一副颀长的席榻、一只香炉,亭子里正好遮挡了阳光,温度适宜,就像是来到了暖房里一样。皇帝侧身半躺在席榻上,随手指了指摆在桌案上的博山炉,让旁人拿走,这才问道:“今日有雨这件事我都未曾见刘琬上奏言过,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是这样的。”穆顺站在皇帝边上,见皇帝让人挪走香炉,还以为是怕热,特意从旁人手中接过扇子,一边轻轻为皇帝扇着风,弯着腰笑道:“灵台令前几次司候天气,几次都说‘依往年时节,于今当有雨’,其言屡屡未中,朝廷内外都对其有很多怨气。所以这一次他担心会再次言而未中,是故……”

“所以不敢说?”皇帝脸『色』和缓,心里不知在思量着什么:“与其每每给人期望、又让人失望,他倒还不如不说。天气已经这个样子了,免得迁怒到他头上,他倒是挺聪明的。”

在你手下当官做事,他们能不放聪明点么?穆顺心里腹诽道,有的时候就连他不能说真的『摸』清了皇帝的喜恶,从外表上看分明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可心里怎么就藏了那么多事呢?如今各类政事都有条不紊的推行下去,承明殿内的臣子也大都是精明能干,前方的战事也稳中求进,皇帝到底还在思虑什么?

“得了,与你说话也没什么意思。”皇帝摆弄着宽大的袖口,悠悠说道:“去将赵司空请来。”

穆顺忙应了下来,见皇帝没什么别的吩咐了,便走下去让人去承明殿传了赵温。

赵温对于皇帝时不时的单独召见起初还会诚惶诚恐、如受殊遇,如今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只是当他来到柏梁台的时候,还未登台,便看见皇帝已经身着便装,在一辆普普通通的安车内等他了。

“陛下这是准备出宫?”赵温明知故问道。

皇帝颔首‘嗯’了一声,说道:“南征汉中,有司隶校尉与荀君在,朝廷只要保证粮草供应便不需要再多费心思。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别的大事,不如趁此机会多出宫走走,也好看看朝廷在民间的施政有没有变样。”

赵温是个惟上是从、很少反驳皇帝意见的人,既然皇帝有意要出宫解闷,那他自无不遵之理:“唯,陛下忧心民间黎庶疾苦,实乃朝廷之幸。”

皇帝直接略过了这段谀辞,顾自说道:“算算时日,徐晃此时应该已经从郿县入斜谷了吧?”

步兵校尉徐晃起先奉命移驻武都,后来由于皇帝在战术上进行了调整,启用他独领一军,在裴茂等人率军启程去武都的时候,他才从武都抵达长安受命,一来一回,却是比裴茂要晚上将近半个月的功夫。如今裴茂已经抵达沮县,徐晃等五千人才刚从长安出发抵达处于郿县的斜谷谷口。

在得到赵温肯定的答复后,皇帝有些满意的说道:“这样正好,阳平一时难下,裴茂在此处要多耗些日子,最好等张鲁调集手下各处部众增援阳平,使它处空虚无备,徐晃这一支奇兵才能起到最大效用。”

说起战局,皇帝又忍不住吩咐道:“陈仓哪里的战报,还是五日一报么?”

皇帝虽然信任裴茂、甚至将兵权托付给了他,但不代表他会撒手不管,任凭施为。有些紧要的军情,即便是远在重山之外,皇帝也要裴茂、荀攸等人定时上报进展,他这不是为了对前线的战事指手画脚,而是想精确掌握军队的一举一动。

赵温知道皇帝对军权的无比看重,在车厢内低着头说道:“阳平的战报还是一如既往,虎贲中郎将盖顺几次带兵攻阳平山上诸屯,艰险难拔,士卒伤夷甚多。荀参军打算另寻小道,走马鸣阁道,迂回其后。”

皇帝听了,没有评价这个方法行还是不行,单是说道:“下诏给荀君,有什么计策,尽管大展拳脚的去做,我既已给他全权,就不会再说三道四,只要记得给朝廷报备就行了。”

赵温笑道:“陛下运筹帷幄、宽容大度,颇有光武之风。”

光武皇帝自从平定河北之后便很少有亲自上阵,常常将兵权托付外姓将领,很有一套驭人的本事。赵温知道皇帝常以光武自比,故以此夸赞,皇帝听了也凑趣的笑了起来:“是么?”

这位城府深沉、睿智明断的皇帝笑了一会,便转了话题,说道:“前方粮草转运的可还方便?韦端负责督护粮道,这两日倒也没见他说粮草的困难。”

他知道历史上诸葛亮几次北伐都失败于粮草的问题,秦岭山道的艰险,皇帝在前世的时候就曾与人驱车行过,那么险恶的道路,若是行军征战少了粮草,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料事洞察,今天刚从武都郡来的奏报,言称自氐王窦茂被擒斩之后,韦端便使人征讨其位于下辨的寨垒,获其谷物数万斛。不仅如此,武都郡内大户、羌氐也纷纷主动献纳粮草,以供军需,算起来,粮草应在十数万斛。”提起这个是,赵温也是由衷的高兴,这些天他既要忙着储粮备旱、又要忙着与马日磾、董承等人精打细算的挤出粮草支应前方战事,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皇帝在心里盘算着,一个士兵平均每月要消耗三石至一石半的粮食,打仗的时候消耗多些,就算是每月三石。如今阳平关下有近两万正规军,三四万的民夫、杂兵,算起来一个月要消耗十几万石的粮草。

这还没有算上运输途中折耗的飘没成本,如今韦端从武都得了笔横财,虽然少了些,但武都与阳平的距离、跟长安与阳平相比少了很长一段路,中间也不需要浪费太多粮食,无异于是给朝廷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韦端在无形之中给朝廷省下了一大笔粮草预算,这笔预算正好解决了皇帝刚才一直思虑的问题,可以让他拿去做别的用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三国之献帝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饮星河七零:踹掉渣男,带着空间去随军穿书之魔尊徒弟请饶命美女杀手爱上我迪亚奥特曼兽世:凶神相柳好温柔快穿:疯批宿主被偏执病娇强制爱重生1990:九龙城寨逆袭大亨高武:梦境衍苍生,执剑斩众神综漫:我一个神明多谈恋爱怎么了大反派的我,真没想独断万古啊!被宗门老祖夺舍后,我居然无敌了透视不赌石,你又在乱看末世降临:我家侍者太佛系网游:开局穷的只有新手木剑我七个姐姐绝世无双无天纪元内山海秘闻录四合院,从弄废一大爷开始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
经典收藏唐末狐臣三国之霸主刘琦风流小太监红楼欢歌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嫡女归凤临天下:一后千宠真桃花石帝国寻唐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小将很嚣张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战狼狂兵布衣首辅你呀就缺一味药这位诗仙要退婚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江河百川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
最近更新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水浒之书生王天下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史记白话文版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情牵盛世恋歌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烽火燃情山河虹水浒英雄传说穿越大明朱雄英古今名人记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 三国之献帝崛起txt下载 - 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 - 三国之献帝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