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来了!

一蓑烟雨任书海

首页 >> 大明,我来了! >> 大明,我来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山河血桃运无双我大哥叫朱重八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回到宋朝当暴君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我的美女俏老婆
大明,我来了! 一蓑烟雨任书海 - 大明,我来了!全文阅读 - 大明,我来了!txt下载 - 大明,我来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0章 朱见沥的《防灾救灾八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头?哪个上头?”于谦追问。

“这个嘛……”班头支支吾吾,“自然是……管粮仓的刘书办,管赈济的王典史……都是按规矩办事!”

朱见沥明白了,这“剥洋葱”剥到这里,露出的全是些屁大点的小吏。

可这些人就像一群饿疯了的耗子,在朝廷赈灾的这艘大船底下疯狂打洞,啃噬着船板,也啃噬着灾民最后一点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朱见沥坚持深入灾民窝棚区。

所见所闻,让他那本麻纸本上,又添了血淋淋的几笔:

“义仓”变“鼠仓”: 打着“救灾”旗号的义仓,管理权牢牢把持在乡绅和胥吏手中。

灾民想借粮,行!借一斗,秋后还三斗,还得搭上家里唯一值点钱的破锅或几间房契当抵押。

朱见沥亲眼看见一个老农捧着空空的“借粮契”欲哭无泪,嘟囔着:“这哪是借粮,这是卖命啊!”

汤杰气得直哼哼:“这他娘比放印子钱的还狠!”

“以工代赈”变“无偿徭役”: 官府征发灾民修水渠,美其名曰“以工代赈”。

结果呢?说好的“日给米半升”成了空头支票,监工的小吏不仅克扣工钱,还动辄打骂。

灾民们累死累活,只换来一句“朝廷恩典,管你们饭就不错了!”

朱见沥看到那些在烈日下挥汗如雨、骨瘦如柴的民夫,再看看远处树荫下摇着扇子喝茶打屁的监工小吏,气得小脸通红。

于谦则冷冷道:“此非赈灾,乃役民如牛马,其心可诛,其行可杀!”

“皇恩浩荡”变“层层扒皮”: 朝廷拨下的救灾银两和粮草,经过省、府、州、县各级官吏的手,如同进了筛子,层层漏,层层刮。

到了灾民手里,可能只剩下一把发霉的陈米或几尺破烂布头。

一个落魄的老秀才悲愤地对朱见沥说:“小公子,您知道吗?这救灾粮啊,从京城出来是白面,到了省里变糙米,到了府里变杂粮,到了县里……就变成喂牲口的麸糠了!还美其名曰‘节省开支,惠及更多’!”

朱见沥听得直发懵,这“惠及更多”的逻辑,比汤杰的刀法还让他难以理解。

这日傍晚,一行人抵达了榆林镇卫所。

榆林卫的一个副千户和本地知县早已得到消息(汤杰的亲兵提前通报了身份,但没敢说吴王),屁颠屁颠地跑来“接风洗尘”。

驿站正堂,灯火通明,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甚至还有一只烤得焦香酥脆的乳猪,香气扑鼻,与驿站外灾民聚集地的气息形成了讽刺的对比。

知县姓王,生得白白胖胖,一脸“忧国忧民”的愁容:“哎呀呀,汤军门(军职尊称),几位一路辛苦了,下官无能,治下遭此大灾,让几位贵人看到如此景象,实在是……唉!”

他重重叹了口气,仿佛灾情是他家房子塌了。

副千户姓刘,是个粗豪的武夫,嗓门洪亮:“王县尊,天灾嘛,非人力可抗!来来来,汤军门,小公子,还有这位…于先生,快请入席!咱知道京城来的贵客吃不惯粗食,所以特意备了点薄酒小菜,压压惊,解解乏!”

说着,还舔着脸邀功一般的说道:“几位放心,这顿饭是我和王大人自掏腰包买的,一分一毫都没花朝廷的。”

朱见沥看着满桌的珍馐,再想想白天看到的“米魂汤”和草根树皮,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汤杰的脸色已经黑得像锅底了,他盯着那盘烤乳猪,眼神像要把它生吞活剥了——不是馋的,是气的。

他瓮声瓮气地问:“王知县,刘千户,这桌酒席……所费几何啊?”

王知县一愣,随即笑道:“哎呀,汤军门说笑了,招待贵客,岂敢言费?都是些本地土产,不值几个钱,不值几个钱!”

“土产?”汤杰冷笑一声,指着那盘精致的江南点心,“这玩意儿也是榆林土产?老子一个侯爵二品武将,年奉两千两,在京城也未必敢常吃!还有这酒,是山西的老汾酒吧?好家伙,这‘土产’跑得够远的!”

刘千户见势不妙,赶紧打圆场:“汤军门息怒!王县尊也是一片好心!这……这不是想着您远道而来,风尘仆仆的,喝点好酒解解乏……”

“风尘仆仆?”于谦终于开口了,“某一路所见,尽是饿殍遍野!是草根树皮!是官吏盘剥,是民不聊生,二位倒好,在这灾荒之地,锦衣玉食,歌舞升平!这顿饭,吃的是民脂民膏,喝的是灾民的血泪!”

王知县和刘千户的脸瞬间白了,冷汗涔涔而下,求助的眼神看着汤杰。

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个文弱的老书生是谁,可看汤杰对他的态度,就知道此人身份定然不凡。

尤其是他们带来的这个孩子,连身为侯爵的汤杰都对他毕恭毕敬,想来身份更加超然。

朱见沥默默地走到桌边,伸出小手,拿起一块精致的糕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他没有吃,只是低头看着那块雪白的糕点,又抬头看看王知县和刘千户那油光满面的脸,再想想白天那个饿得连草根都嚼不动的婴儿……小小的眉头皱得紧紧的,眼神里有困惑,有愤怒,更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重感。

他忽然把那块糕点,轻轻地又放回了盘子里。

动作不大,却像一块巨石砸在了在场所有官吏的心上。

“本公子……不饿。”朱见沥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堂,“于师父,汤师父,我们回房吧……”

说罢,他转身就走,小小的背影挺得笔直。

汤杰对着满桌酒菜,“呸”地啐了一口,指着王、刘二人骂道:“你们这帮孙子,等着!老子回头再跟你们算账!”然后赶紧追着朱见沥出去了。

于谦冷冷地扫了面如死灰的二人一眼,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大明律》,‘坐赃论罪’!” 也拂袖而去。

留下王知县和刘千户呆若木鸡地站在满桌佳肴前,刚才还香气四溢的烤乳猪,此刻在他们眼里,仿佛变成了一具具灾民的尸体。

驿站外,夜风中隐约传来灾民压抑的哭泣声。

朱见沥房间的油灯,亮了一夜。

他盘腿坐在土炕上,面前摊开一本粗糙的麻纸本子,手里紧紧攥着一支小小的硬毫笔。

微弱的灯光映着他专注的小脸,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

白日里看到的景象在脑海中翻腾:龟裂的土地,枯死的禾苗,妇人塞给婴儿的草根,孩子们敲砸树干的绝望…还有于师傅手中的硬饼,汤师父偷偷塞给他的肉夹馍…以及父皇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

他咬着笔杆,苦苦思索着。

该怎么救他们?怎么让土地不再干裂?怎么让粮食多起来?怎么在没饭吃的时候不至于饿死?

忽然,窗外屋檐下传来一阵轻微的“窸窸窣窣”声。

他好奇地凑到窗缝边望去,借着微弱的月光,只见一只尾巴蓬松的小松鼠,正敏捷地从一个墙洞钻进钻出,小小的腮帮子鼓鼓囊囊,正一趟趟地往洞里搬运着不知从哪里找来的松子、橡实。

朱见沥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对呀!松鼠!

它们知道把好吃的藏起来,等到冬天没东西吃的时候再拿出来!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他幼小的脑海。

他立刻趴回炕上,提笔蘸墨,在麻纸本的第一行,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他思考的成果:

救灾防灾八策

第一条:学松鼠,广积粮! 各府州县,丰年之时,须多建大仓(于谦说过这叫常平仓),多多存粮!像松鼠藏松子一样,存满!存够!遇到荒年,开仓放粮,百姓就不会饿肚子!不准贪官污吏偷吃“松子”!

第二条:修水渠,引龙涎! 多挖沟渠,多筑塘坝(汤杰说过打仗要挖壕沟蓄水),把河里的水、天上的雨水都存起来!旱时放水浇田,禾苗就不会渴死,要派兵看着,不准坏人捣乱!

第三条:找水脉,挖深井!让懂看水的人(像于师傅那样有学问的)到处找地下水,打深深的井!旱得再厉害,深井也有水喝!

第四条:种耐旱,不挑嘴!找那些不怕旱、长得快的庄稼(比如下西洋的人回来说过的西洋番薯?),让老百姓多种!好养活,收成多!

第五条:减赋税,活民力! 灾年来了,官府少收点粮食钱(父皇说过这叫蠲免),让老百姓喘口气,有力气干活自救!

第六条:以工代赈,活路开! 官府组织灾民修水渠、挖水井、铺路!干活就给饭吃,给点工钱!不能光等着发粮,要让他们干活自救!(这条是他听于谦和驿丞聊天时记住的词,觉得很有道理)

第七条:查贪墨,清仓鼠! 派厉害的大官(像左鼎一样不怕死的)去查粮仓!谁敢偷吃“松子”(贪污救灾粮),砍他的头!抄他的家!把粮食还给百姓!

第八条:报灾情,不许瞒!地方官看到旱了、涝了,要立刻快马加鞭告诉父皇!敢瞒着不报,让灾情变大,罢官!坐牢!

稚嫩却一笔一划异常认真的字迹,铺满了粗糙的麻纸。

朱见沥写完了最后一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小心翼翼地将本子合上,贴身藏好,这才带着一丝满足和疲惫,蜷缩在土炕上沉沉睡去。

窗外,那只勤劳的小松鼠似乎存够了粮食,消失在夜色中。

而紫禁城,乾清宫的书房内。

朱祁镇端坐在御案后,手中拿着那份字迹稚嫩却异常工整的《救灾防灾八策》。

他看得很慢,很仔细。

当看到第一条“学松鼠,广积粮”时,他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忍俊不禁的笑意。

这孩子…观察倒是细致入微,比喻虽稚拙,道理却最是朴实根本!

他继续往下看,越看,眼中的笑意渐渐被凝重和深思取代。

修水利、打深井、种耐旱作物、蠲免赋税、以工代赈、严查贪墨、畅通言路…一条条,一款款,虽然行文简单,甚至有些地方用词不够准确(比如“砍头”显然过于儿戏),但所涉及的方向,无一不是切中时弊、关乎国计民生的要害!

尤其是“以工代赈”和“严查贪墨”两条,更是超出了朱祁镇的预期。

这绝非一个七八岁孩子仅凭书本和想象能提出的,必然是在亲眼目睹了惨状后,经过深入思考的肺腑之言。

朱祁镇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光滑的桌面。

这份奏章,就像一面清澈的镜子,既映照出陕西赤地千里的惨状,也映照出他长子那颗在苦难中淬炼出的、已然开始跳动的仁君之心。

虽然稚嫩,却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

“学松鼠…”朱祁镇低声重复了一句,眼中锐利的光芒渐渐沉淀下来,化作一丝深沉的期许。

“好一个学松鼠!壮儿,这积粮之道,守成之基,你算是悟到一点门径了。”

他放下奏章,目光投向殿外辽阔的天空。

湖广的苗乱余烬未熄,陕西的旱魃仍在肆虐,卫所兵制的弊端如同溃烂的疮疤在武冈那场闹剧中暴露无遗…帝国前路,挑战重重。

然而,看着手中这份带着泥土气息和童真思考的奏章,朱祁镇心中那份励精图治、开创盛世的决心,却愈发坚定起来。

他提起朱笔,在那份《救灾防灾八策》的末尾,郑重地批下四个字:

“麟儿所议甚善,着有司详议速行!”

随即又拿起锦衣卫送来的密报,密报上写满了这段日子于谦和汤杰的一言一行。

看完,朱祁镇摇头苦笑,随即对着门外道:“侯宝!”

侯宝悄无声息的走进书房,垂手而立。

“皇爷!”

“你去后宫告诉皇后和贵妃,日后不可在悄悄给吴王送吃食!”

侯宝一滞:“皇…皇爷,那要是皇太后她老人家送呢?”

朱祁镇一瞪眼,随即眼中的怒色消失,叹了口气,摆摆手道:“去吧。”

“奴婢遵旨。”说罢,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我来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入仕透视之眼今世猛男女主抢婚?转嫁京圈大佬随军海岛这个衙门有点凶贵女小妾最强武帝现在我想做个好人都市极品强龙她在陆爷心头纵了火荒原闲农孤军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穿书后女配每天都在艰难求生焚仙灭道看守魔女们的典狱长寸寸山河寸寸血我只会拍烂片啊惊!掉进了无限生存游戏我成神了携带一个提示框的我无敌了
经典收藏大魏芳华大秦长歌绝世极品兵王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一品国公谬论红楼梦真桃花石帝国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穿越我是胡亥霸魂管仲崇祯本纪唐末狐臣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起飞,从1973年开始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倾世太子妃【完结】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最近更新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我在北宋教数学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高门庶子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秦世风云录巨宋清宫秘史十二章乾元盛世系统王伦逆天改命称帝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
大明,我来了! 一蓑烟雨任书海 - 大明,我来了!txt下载 - 大明,我来了!最新章节 - 大明,我来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