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脉舰穿过星门返回新宇宙时,星界壁垒的淡蓝色光芒仍在与平行宇宙的光脉共振。共生城的平衡广场上,无数幸存者早已等候,当星脉舰缓缓降落,华宇举起星灵文明的共鸣水晶,广场上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这是新宇宙首次与平行宇宙建立正式联结,共生理念迈出了跨越时空的关键一步。
“我们成功与星灵文明达成共生协议!”华宇通过共生枢纽向全宇宙宣告,“他们将加入我们的平衡体系,共享技术与资源;我们则通过星门,持续为他们提供平衡能量与修复支持。这不是单向的援助,而是跨宇宙文明的双向奔赴。”
共生议会随即召开紧急会议,正式提出“跨宇宙共生联盟”的构想:以新宇宙为核心,联合星灵文明及未来可能接触的平行宇宙文明,建立统一的平衡能量网络、技术共享平台与危机应对机制,让共生理念成为跨时空的文明共识。
星核首领率先响应:“星核文明愿意全力支持联盟建设!我们可以改造星界探测阵列,打造‘跨宇宙通讯中枢’,让不同宇宙的文明实现实时沟通;星核的能量感知能力,还能监测各宇宙的光脉状态,提前预警失衡风险。”
林夏则主导制定了联盟的核心章程——《跨宇宙共生公约》,明确三大原则:所有联盟成员享有平等的技术共享权与资源调配权;禁止任何文明以平衡之名掠夺其他宇宙的能量;当某一宇宙遭遇失衡危机或能量枯竭时,其他成员需共同提供支援,践行“一宇有难,万宇支援”的共生理念。
接下来的一年,跨宇宙共生联盟的建设全面展开:
-星核文明与星灵文明联合改造星门,将其升级为“双向稳定星门”,可同时承载十艘星脉舰通行,能量损耗降低至原来的三分之一;
-岩核族与无态生命在星界壁垒附近建造“联盟枢纽”,枢纽内设有平衡能量储备库、跨宇宙通讯中心与文明交流馆,成为联盟的行政与技术核心;
-人类工程师与星灵学者合作,搭建“跨宇宙技术共享平台”,将新宇宙的光脉修复技术、星核文明的空间探测技术、星灵文明的能量共鸣技术全部上传,供联盟成员自由查阅学习。
联盟成立后的首个重要行动,是联合修复星灵文明的光脉网络。新宇宙派出由岩核族、无态生命与人类组成的“修复使团”,携带星脉净化阵的简化版设备,通过双向星门前往平行宇宙。在星灵文明的配合下,修复使团在其光脉核心区域搭建起小型净化阵列,注入新宇宙的平衡能量,同时传授光脉反哺技术——让星灵文明的生物通过自身平衡能量滋养光脉,形成良性循环。
三个月后,星灵文明传来捷报:其光脉的翠绿覆盖率已恢复至60%,能量枯竭危机彻底解除。星灵首领带着使团回访新宇宙,在联盟枢纽签订正式盟约,将星灵文明的核心技术——“跨宇宙能量共鸣术”无偿共享,这项技术能让不同宇宙的光脉形成共振,提升平衡能量的传输效率。
消息传开,更多平行宇宙的信号主动接入联盟通讯中枢。其中,来自“晶元宇宙”的机械文明引起了联盟的关注:他们的文明以晶体与机械融合为特色,掌握着高超的能量转化技术,却因过度依赖机械能量,导致自身平衡能量退化,光脉出现轻微失衡迹象。
“我们愿意加入共生联盟,学习平衡理念,用我们的机械技术为联盟服务。”晶元文明的使者通过全息投影说道,他们的躯体由银色机械与蓝色晶体构成,声音带着金属质感,“我们可以制造大型能量转化装置,提升平衡能量的储存与传输效率。”
联盟议会经过评估,一致同意接纳晶元文明加入。林夏亲自带领使团前往晶元宇宙,指导他们改造机械能量核心,融入平衡能量纹路;晶元文明则迅速制造出“跨宇宙能量中继站”,安装在星门两侧,让平衡能量的跨宇宙传输速度提升了五倍。
随着联盟成员的增多,跨宇宙的文明交流也愈发频繁。联盟枢纽的文明交流馆里,每天都有不同宇宙的生物穿梭:星灵文明的水晶鹿展示着能量共鸣术,晶元文明的机械学者与岩核族工匠探讨晶体工艺,人类的教师则向其他文明的幼体传授共生理念。
华宇与林夏站在联盟枢纽的观测塔上,看着星门处往来穿梭的星脉舰,心中满是欣慰。观测塔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跨宇宙光脉分布图”,上面标注着已加入联盟的三个宇宙的光脉节点,以及正在建立联系的两个平行宇宙的坐标。
“晶,涡,守护者文明。”林夏轻声说道,指尖划过分布图上的光脉节点,“你们的信念,如今已化作跨越时空的共生纽带,连接着一个又一个宇宙。这或许就是真正的永恒——不是单一宇宙的静止平衡,而是无数文明携手,让平衡之道在所有时空延续。”
华宇点头,目光望向遥远的星界壁垒:“联盟才刚刚起步,未来还会遇到更多未知的宇宙,更多复杂的文明。但只要我们坚守共生理念,以平衡为纽带,就没有化解不了的隔阂,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此时,通讯中枢传来新的信号:又一个平行宇宙的文明检测到联盟的平衡能量,发来结盟请求。华宇与林夏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跨宇宙共生联盟的篇章,才刚刚翻开第一页,更多的文明将加入这场跨越时空的共生之旅,让平衡与和平的光芒,照亮所有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人类是病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