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当兴

军师中郎将

首页 >> 季汉当兴 >> 季汉当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权柄大明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一等庶女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三国:许攸的人生模拟器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朕就是亡国之君重生之锦绣皇后冒牌知县
季汉当兴 军师中郎将 - 季汉当兴全文阅读 - 季汉当兴txt下载 - 季汉当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师一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深夜,喧嚣的丞相府已经安静下来,诸葛亮双手负在身后,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绪联翩。媿

案桌上一张书简已然摊开,砚台里也已磨好了墨汁,他就要在今晚写好上呈天子的表文,奏请出师北伐。

灯火摇曳,撩动了诸葛亮的心弦,他本想一边走一边斟酌表文的语句,却不知为何,竟回忆起了往昔。

幼年时父母早丧,少年时因徐州战乱不得已跟着叔父诸葛玄南下豫章避祸,后又辗转到了荆州定居。

人离乡贱,自己一家在荆州的生活自是不如在琅琊老家那般富足,幸好叔父跟荆州牧刘表有些交情,才不至于流落江湖、颠沛流离。可就算如此,自己和姊弟也经常遭受本地士族的冷眼嘲笑。

为了与荆州士族拉上关系,叔父做了诸多努力,先是费尽周章将大姐嫁入了蒯家,后来叔父临终前又给二姐说下一桩与庞家的亲事。

“二姐。”想起那个明慧潇洒的身影,诸葛亮不禁轻轻地念出了声。

他与自己的二姐年纪最近、关系最好,小时候总是在一起读书习字、玩耍嬉闹。媿

到了荆州,自己与同是北方人士的崔钧、石韬,孟建、徐庶交好,多在一起议论天下大势,那时候二姐也常常跟着参加。

经年下来,他早已看出二姐与徐庶情愫互生,一个是自己的亲姐姐,一个是自己的好朋友,若是他俩能佳偶天成,他是由衷地高兴。

谁知后来二姐她?

“阿亮,二姐不想再看到你每次到庞家求学时遭受他们的冷嘲热讽了。”

“二姐多虑了,庞德公待我甚好,纵然有一二庞家子弟出言不逊,亮也根本不会在意的。”

“我们阿亮素有大志,日后定会成为大汉的栋梁之才,给天下百姓带来太平的希望,二姐不想让你为学业、生计而奔波、担忧。”

“二姐,这些事我都可以处理,你与元直情投意合,千万不要为了我而放弃自己一生的幸福。”媿

“二姐知道,我们阿亮是天底下最有才华的人,但是有的时候要做大事不是仅有才学就可以的,还需要一个能施展抱负的高台。二姐走了,元直那里代我说声抱歉。”

“二姐……”

二姐出嫁那天,自己与元直饮酒到深夜,那是自己一生中第一次喝酒也是唯一一次喝醉。

“二姐、元直,你们还好吗?”诸葛亮站在窗前,眼中微噙泪水。

诸葛亮苦笑一声,喃喃自语道:“不是在思量表文吗,怎么又想起这些了?”话虽如此,但他的思绪还是接着想到了隆中。

二姐不愿自己为学业、生计而分心,嫁给了一个不喜欢的人,但是自己怎么能心安理得地承受用二姐的幸福换来的保障呢?

于是自己带着幼弟搬到了襄阳城外的隆中,在那里下田耕种、隐居读书,期间收获了爱情,也终于等到了明主。媿….先帝以天下闻名的英雄之身三顾茅庐,向自己这个年轻人请教天下大事,这是何等的恩遇?自己感念先帝的礼遇,这才出山辅佐、共扶汉室,如今竟已过了二十一年了。

二十一年来,历经多少艰难险阻,终于辅佐先帝从新野一县之地到现今的益州基业。

二十一年来,又有多少志同道合的故人逝去,只留下自己等寥寥数人。

先帝、云长、翼德、子仲、公佑、宪和还有季常,这一个一个鲜活的面孔飞扬在眼前,恍若昨日,令人怀念。

“先帝,还有公等,你们的遗志将由亮来实现!”诸葛亮仰望深邃无尽的星空,眼中充满了坚定。

回到案前,他在奏表右侧提笔写下三个大字—出师表,又盯着出师两个字看了半晌,然后接着写道: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翌日,天子刘禅升朝,大聚文武官僚,共商国家大事。大汉丞相录尚书事、领司隶校尉、益州牧、假节、武乡侯诸葛亮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有表陈奏。”媿

“准奏。”

诸葛亮摊开表文,缓缓念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媿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朝班中,杨清面含微笑地看着诸葛亮宣读着名传千古的《出师表》,就算他已知内容,但此刻听到这位流芳百世的名相亲自念出,心中也不禁再一次为表文蕴涵的忠诚之心、许国之志而感动。

他相信这一世的北伐再也不会让人吹拂到五丈原的秋风,北伐一定会成功。

听得这感人肺腑的表文其实杨清的表现还算好的了,殿内不少大臣早已落下了眼泪。媿

皇帝刘禅也是深受感动,回忆起自己的父皇,眼中的泪水几乎要滴了出来,幸好他还记得保持天子的威仪,偷偷接过内侍递来的丝帕擦拭了一下。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口气将出师表诵完,诸葛亮伏在地上久久不能起身。刘禅见状下了御阶,亲自过去将诸葛亮扶了起来:“相父请起。”

“陛下。”诸葛亮慈爱地看着刘禅,将表文呈了过去。刘禅接过点了点头,随即回到了御座上。

“相父心意,朕已知之。众卿以为如何?”媿

九卿之首太常赖恭出班奏道:“陛下,丞相表文感天动地,曹丕已亡,曹睿新主,根基羸弱,正是天赐我伐魏之良机也。如今我大汉内无忧患、兵甲已足,剿除伪魏、兴复汉室正在此时,臣赞同出兵北伐。”

“陛下,臣也赞同北伐曹魏。”少府王谋也出班奏道:“伪魏窃据中原已有数年,若不兴兵北伐攘出奸逆,怕是心向汉室的中原百姓会日益减少。如今良机已到,正是天意兴汉,陛下宜速从之。”

他二人乃是朝中有数的高官,且一为荆州人士、一为益州人士,二人都赞同北伐,足见朝野之望。

这边厢军中大佬后将军刘琰也附议道:“陛下,我汉军将士经过数年休整已经恢复元气,加之丞相治兵讲武、修甲整械,汉军的战力大为加强,足以与魏贼抗衡。且将士们皆有为陛下光复中原之心,愿陛下下诏伐魏,以顺人心。”

杨清见朝中、军中都有大臣出言附议伐魏,心想自己这个朝上唯一的地方官是不是也要开口支持一下。

正迟疑间,忽见诸葛亮似乎向自己这边瞄了一眼,心中明悟,旋即出班奏道:“陛下,臣也赞同丞相伐魏之举。臣身为汉中太守,久在边境素知关陇百姓之心。

伪魏窃据北地虽有数年,但其政残暴苛恶,百姓是深受其害,是以北地仍有许多心向汉室之人。臣相信只要我汉家王师北上,百姓必群起响应,箪食壶浆相迎。”媿biqμgètν.net

刘禅听了此话,点头嗯了一声。群臣也是接二连三地表态赞同,虽仍有少数人未发一言,但出兵北伐已是朝野共识,纵有一二人反对也无济于事。

见群臣大都支持北伐,刘禅终于下定了决心,起身高声喊道:“来人,拟诏,出师北伐!”

.

军师中郎将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季汉当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修仙才能救命爱潜水的乌贼作品柯学的空想物语御兽时代:我的本命是神兽青龙妃要爬墙:王爷,相亲请排队历史追光者方尘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猎妖军当伙夫死在韩娱崛起主神空间神医天下誓不为妻:全球豪娶少夫人金刚不坏大寨主秦墨秦相如大乾憨婿免费阅读全文我真没想出名啊东莞情缘陆尘李清瑶免费看小说极品花都医仙爹地快来,巨星妈咪住隔壁幻想世界大穿越
经典收藏回到三国收猛将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高贵许愿穿古:续命行医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三国之纵马十三州水浒之书生王天下穿越枭雄绵绵诗魂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穿越我是胡亥真桃花石帝国穿越红楼之贾芸擎天奶爸劝学史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唐末战图绝世极品兵王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三国之乖乖田舍郎
最近更新天生韩信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幼帝传奇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锦书难托:乱世情殇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我的外卖通万朝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大周第一纨绔大晋俏公子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回到古代积功德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季汉当兴 军师中郎将 - 季汉当兴txt下载 - 季汉当兴最新章节 - 季汉当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