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首页 >> 崇祯十七年秋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医魔妃抗日之全能兵王大唐第一少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我大哥叫朱重八逆天换明资本大唐桃运无双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全文阅读 - 崇祯十七年秋txt下载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15章 后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共治九年六月,豪格已死的消息传遍天下,关中以扶金为口号的反明起义,逐渐被明军镇压。同年十一月,盘踞于陇右的吴三桂、韩朝宣,向西突围,走青海入西域。

是年底,明军收复哈密卫以西的汉地,王彦于高陵祭拜皇帝后,返回南京。

共治十年,王彦颁布休养生息的法令,轻傜薄役,恢复民生,进一步改革税制,加征五德号的经营税,大兴教,兴办武书院,鼓励生育,至共治二十年,户部统计人口已达万万之数,国库岁入白银九千万两。

彼时国富民强,王彦亦日渐独断专行,于南京大建宫殿,又仿唐太宗之例,好费百万,建造凌烟阁,选中兴二十四位武大臣入内,并开始大修运河,行事铺张,渐与内阁失和。

二十一年,为对付内阁和东南士绅,王彦引何腾蛟为首辅,制衡阁臣,勋戚随之做大,而南方商贾也受到了勋戚为代表的大地主的压制。

二十五年,腾蛟受巨贿,为浙党群起而攻,内阁与六部官员以辞官相胁迫,腾蛟随被罢之,夏完淳出任首辅,开始推行有利于东南的政策。

同年底腾蛟薨,王夫之年老还乡,勋戚失势。

又五年,王彦病故于南京,薨前谓世子曰,“孤主国事三十载,缝缝补补,至有今日之盛世。孤薨之后,尔登监国位。孤有一事要交代,孤所立议事堂之制度,现已日渐完善,今后尔要行事,必然受议事堂和内阁牵制,臣们必会令尔感到厌恶,但尔需切记,规矩以定,尔可扶持臣子相互制衡,却万不能不讲规矩,以武力破坏规则,否则孤王一生心血毁于一旦,我王氏一族亦将死无葬身之地。”

王彦薨,封王道就藩于南洋爪哇,王世子鼎袭楚王爵,进位大明监国。

次年,阁臣与议事堂,欲将权力收归内阁,东南官僚与勋戚地主冲突更甚,被东南压制许久的勋戚,不愿意完全交权,唆使王鼎篡位。

时,王鼎权力受到内阁所制,转为寻求勋戚支持,勋戚黎平郡王何生、国公马进忠、刘武生等人发动兵变,于南京拥立王鼎称帝。

蓟辽郡王高一功之子高世平,于北京逼迫共治帝禅位楚王,王鼎于南京登基,改国号为夏,年号为开泰,追王彦为夏太祖。然而南京朝廷对于鼎夺位,武将弄权却十分不满,大批臣辞官归乡。

鼎随迁都城于洛阳,又废除对五德号的征税和减征勋戚田赋,转而加征东南商税,并发兵攻打台岛,又出兵干预日本倒幕,引得势力日渐强大的南方商贾不满。

开泰五年,夏完淳等人于南京打起复明旗号,建立内阁和议事堂,发起倒王战争。

南京内阁,得到东南的新兴资本商贾的支持,五忠军内部亦发生分裂,戴之藩、李定国等站在南京一边,同洛阳开战,天下大乱。

时,各藩属国也卷入混战,明朝大量百姓外流,涌入南洋,美洲、新明州(澳大利亚)等地,躲避战乱。

开泰九年,洛阳陷,王鼎座殿自·焚,悔恨不听王彦之言。

公元年,明朝复国,共治帝朱琳源重登帝位,改元兴明,并下令对王氏清算,掘开楚王墓,暴尸示众,并逼死皇后王香,欲杀王、何、高、刘等二十六家满门。

此举有引得楚派愤怒,加之朱琳源加强皇帝集权,打压内阁和议事堂,资产阶级内部的保皇派和继承王彦思想的建制派分裂。

夏完淳由倒王,改为拥王,于广州迎接就藩于南洋的汉王王道归明,王道则认祖归宗,重回衡阳王氏,以王彦庶长子的身份,用王彦当年让共治帝所下皇帝不得干预朝政和兵事的圣旨为依据,发起复制战争。

公元年,在东南资本的支持下,王道兵围南京,朱琳源下诏退位。王道立姐姐孝烈皇后王香之子为大明皇帝,改元新明,道袭楚王爵,就任监国。

同年,东南商贾与北方勋贵地主,大会于南京,尊王彦为圣相,并将之前的制度进行总结,修补原来的漏洞,制定了限制皇权,规定监国由内阁首辅就任,八载一换,中途亦可弹劾,以及议事堂立法等等规定的新律令。

至此,从年至年,整个天下经历了年的动荡,大明朝终于凤凰磐涅,浴火重生,完成了整个国家的大变革,进化成为一个近代国家。

而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混乱中,中原大地有三四千万的人口流向海外,各藩属和总督区的人口急剧的增长,最终向独立的国家演变。

同时期西方各国因为宗教等问题,人口也大量涌向美洲,同到此的明人冲突不断。

吕宋国,朱以海听到王彦以薨,不久之后也薨于吕宋,其子继承吕宋王后,在倒王战争中,加入了倒王派,但随后局势逆转,王道发起复制战争,朱以海之子朱弘栋,被郑成功之子郑经赶下台,郑家获得吕宋大权。

唐王则早于王彦薨逝,豫王在倒王战争后,朱琳源恐其势大,将他鸩杀。

安西国在中原动乱时,获得了大量人口,孙可望之子孙征淇,见实力增长,意图铲除寄居篱下的吴三桂一伙,却不想吴三桂见中原大乱,无暇顾及藩属,拥立豪格九子赵鼎安为大金皇帝,率兵攻下安西都城碎叶,建立西金政权。

同年吴三桂欲废赵鼎安自立,却为韩国栋与虞胤之子,联合孙氏旧部所杀。

公元年后,结束内乱的王道,手握混战五十余年的强兵,开始着手重新整合藩属,明朝发兵西域征讨西金,收取了咸海以西大片版图。西金政权,南窜入印度北部。

······

作者的新书,《南明大丈夫》已经发布,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作者,帮忙收藏,给个推荐。

虽然还是南明,但是这次准备用不一样的视角和身份来写,十七年尝试从体制内实现变革,这本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时间节点选在孙传庭出潼关与李闯决战之前。

······

崇祯十五年,河南大旱,中州糜烂,闯逆兵围开封城。同年,清军攻克松山,洪承畴、祖大寿被俘,大明江山在内忧外患中,已然风雨飘摇。

还是这一年,孙传庭督师陕西,将要与闯逆决战。

这时,一个灵魂附身在地主家的傻儿子身上,他能否改变历史的洪流,各位看官,敬请一观。

······

再次抱拳,求支持。

(最后关于十七年,这本书,我再说两句。现在生活节奏快,好多读者都比较急,等不及一个人物的成长,而我的节奏,又是比较慢的那种,还有伪青的纠结,所以前面只是把自己写嗨了,没让书友们也嗨起来。不过能看到结尾的书友,多半也是习惯我这种矫揉造作的写法了。

有这本书的经验,我稍后再写,会多方权衡一点,但大致的风不会变。

再说十七年,多万字,两年时间,还是留下了许多遗憾。不过庆幸的是,在写书的过程中,我的思想也一直摇摆,有些书友可能也看出来了,但终究我还是坚持本书的立意,感觉并未崩盘。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次摆下这么大的盘子不崩,那今后格局就可以再大一些。

十七年这本书,选择在这里结尾,是有些遗憾。不过再往下写,也没什么好写的了。作者多次说,只要咱们的国家大一统,又不内乱,那就没谁能欺负我们。

书里也是一样,以大明的体量,再就是大人打小孩了。剩下主要是明朝自己的变革,其实这方面还很多东西可以写,不过变革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总会存在反复,而起时间跨度会很长,所以我便在后记里,简单交代了。

我一直认为,王彦的使命,就是个引路人而已,他并没有能力,也不需要他一个人来完成变革。我一开始是想把他写死的,不过写着写着,发现这厮威望太高,便死不了。

最后感谢,序曲,信佛,滋野三郎末裔,小小小芬,幸福啄木鸟,悦冻窝芯,jhkjyr,飞升人族,,fx,等等大老的支持,太多太多,就不一一细表,感谢所有订阅过十七年的书友。最后也感谢群里的元老们。)

最后再说一句,帮朋友推荐一下,铁血铸新明,书荒的朋友可以看下。另外我会抽时间,再写一个人物的结局表吧。不过不晓得的什么时候上传。最最最后,记得帮我收藏一下新书,南明大丈夫,谢谢大家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崇祯十七年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冒牌魔王重生之我为神兽绿茵之谁与争锋我有一座长生观从前有座镇妖关一念吞天亿万暖婚之夫人甜又拽绝色丹药师:鬼王妖妃次元入侵现实我在大唐猎妖军当伙夫无仙重生80年代当军嫂神匠职业领主傲剑天穹明天下最强入赘女婿叶辰萧初然主角父亲聊天群幻想世界大穿越末日新世界今世猛男
经典收藏大清挖坑人穿越阿斗,相父这把咱能赢大宋泼皮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洗尽铅华诸国志明末开疆起飞,从1973年开始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江河百川回到三国收猛将这位诗仙要退婚倾世太子妃【完结】汉旌你呀就缺一味药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风流小太监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嫡女归
最近更新大乾贵公子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大胤商枭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十七世纪富二代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那年那景那些人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十国风华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大禹逍遥王爷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txt下载 - 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 崇祯十七年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