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洞天福地,儒门圣地故居,释门灵山佛国……在蜀山洞天入世之后,三教百家所辟的诸多传承秘地纷纷开解。
洞天福地之流,小则仅有屋舍大小,大的则有千万平方公里,完全是自成一界。
历经超凡寂灭,即便是自成一国的大型洞天,其中的文明也会遭受毁灭性打击,倒退不知道多少层次。因此,入世的洞天福地多是白地状态,急需人口进行开发。
由是,一场由议会官方发起的生育奖励计划在这个热血的时代轰轰烈烈地展开。
突然新增的生存空间,带来无尽的心得机会,也给本来趋于固化的社会阶层带来了上下流动的新动力。
在这个物质资源极度充裕的国度,无数新朝国人的生育意愿也被激发。
当然,人口作为官方的基本盘,迁移也只会在官方掌握的洞天福地之内进行,其他非官方道脉的洞天福地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对此,道门表示:无所谓,早有预案,且看便是。
……
以上种种时代之遽变,同温言当然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她仍在陇山之上,坐着自己的死关。
外界的白云苍狗同她再无瓜葛,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云不着,终非真学。
温言并不急于迈出还丹的这一步,洞天全面入世之前的超凡阶段,八十岁是突破高段的年龄门槛,如今,这个门槛只会更为宽松,她当然不需要着急。
四道同修,到底还是极大拖慢了她的修行进度,即便她现在的进度已经是远胜同侪。
对此,她是有自知的。
所以,当有取舍,于是体关的武道,【丹劲】之后已是久久未曾动弹。
其他三道,她觉得还是得同修,而今所差者,也唯有心关坐忘的【收心】一关,她要在还丹之前将之推向圆满。
心法如眼也,纤毫入眼,跟则不安,小事关心,心必动乱,既有动病,难入定门。
……
收心为何在断缘之后,是因为只有在断尽了当断之缘,心才能真正收得回来。
于是,可以入于定。
时间在温言这里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她也不会去在意自己要花费多久去破境。
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之事,不过一步步来而已。
定境之中,心空空如也,无穷道理便也纷纷而来——
修道之要,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难得定。
有如良田,刑棘未诛,虽下种子,嘉苗不茂。
爱见思虑,是心刑棘,若不除蓊,定慧不生。
或身居富贵,或学备经史,言则慈俭,行则贪残,辩足以饰非,势足以威物,得则名己,过则尤人,此病最深,虽学无益。
所以然者,为自是故。
……
不知不觉之中,坐忘收心,已臻大成。
练气元丹,炼神驱物,坐忘收心,武道丹劲。
四位一体,温言一身状态,已调整至最最巅峰,冥冥之中,还丹之兆,愈发清晰了。
即便是触手可及,温言仍是不急不躁,关于还丹的关窍在心中流淌,只等待真正【降丹】那一刻的到来。
还丹九转,一转降丹。
内丹之功,起于一、而成于九。
一者,万物之所生也。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序起于一。
故内丹之功亦起于一,转而成于九者,九为阳数之极。
数至于九、则道果成矣。
金丹大道的修行中,舌下四窍乃是第一转的根本,两窍通心、两窍通液。
所谓——
一转之功似宝珠,山河宇宙透灵躯。
红莲叶下藏丹穴,赤水流通九候珠。
天一生水,为天一真水,藏于胆,阴阳和合,降而成丹。
因其初降之状如一颗明珠,所以说‘一转之功似宝珠’。珠者、珍敬其丹也。
人之有身,父精母血交媾而成,此形交也。丹之所降,心火肾水交媾而成,此气交也。
故曰:形交则生人,气交则成丹。
这是古法的一转降丹,近古以后,新增的【元丹】境界,则是将龙虎交汇的元丹同天一真水阴阳合和的“降丹”相合,成就修行者的真丹。
当此真丹成就之后,神游方外,阴阳太和;坐忘其形,天地山河;六合万物,皆在我身之内。我身在天地万物之外,只觉心中一点光明。
故曰:山河宇宙透灵躯,躯者、身也。
山河包藏我身之内也。
所谓红莲者,舌是也。自两窍通心,两窍通液。
人有病者,则舌下津液干而其真气耗。
一转之首以舌闭其两窍,使真气不泄于外,以通其神水也。所
谓赤水者,心之液是也。九转之首,每遇九日纳息九次,每一次纳息九口,自然津液通流自舌下,而生以灌五脏,故曰九候珠也。
……
温言沉浸在了自我的衍道之中。
属于她的这座小楼,打从她开始坐这死关,周围的屋舍就都清空了,只为给她一个绝对无干扰的环境。
一年、两年……三年、五年……
山中长老来了一茬又一茬,皆是远远查看小楼的“气”。
这“气”若有若无,若存若亡;非死非活,非生非灭。
因为——人心死,道心生。
心死了,身焉能存。
于是,在外人看来,小楼内仿佛就没有了生机。
但温言毕竟不是真死了,所以才有了这种生死两端的“气”。
为了避免干扰到温言的修行,诸位长老也只能远远观气。
虚度法师始终相信,只是还丹的关隘,决计不可能拦得住温言,故而即便温言的闭关时长已经超出了诸人的预计,仍是力排众议地相信她,不去干扰她的破境。
这些,自是温言不知晓的了。
还丹一关,对于温言,本来也不是什么难关。
她只是,在回首自己的一生。
心灵大寂静,大道就在脚下,过往的点点滴滴纷至沓来。
这不是什么【心魔劫】,只是修行者时时会遇到的【问心】,恰好发生在温言将要还丹的关口而已。
这也没什么,问就问呗。
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对于温言而言,却也不必。
虚度年华不一定真是虚度,碌碌无为也并非真需要有为。
重点应该在于——无悔!无愧!
但能无悔无愧,外人眼中的“虚度年华”与“碌碌无为”便也只是虚妄,照见心灵本真,世人流言,何足言道。
回顾自己这一路走来,温言可以落落大方地说出这四个字——无悔!无愧!
心灵的无何有之乡,心剑蠢蠢欲动,灵光内蕴,似有新法跃跃欲出,终归复于平静。
温言本人更是平静,此番本也不是心剑演法的时刻,未来还很长,总有新法出世的那天。
问心无愧!问心无悔!
一切迷惘被驱散,还丹之路,就在眼前。
面壁不知年,今朝图破壁!
温言破关而出,思接寰宇,天地间,诸多讯息纷涌而来
“原来,过去这么久了么,却也正好,呵呵……”
陇山之上,所有未闭关的法师高修皆被温言这边的动静惊动,而山中已响彻温言坚定不移的声音——
“六十年红尘摧折,我心无改!”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修行在超凡复苏的现代社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