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

酒徒

首页 >> 男儿行 >> 男儿行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小术士明天下铁骨三国之弃子奉系江山抗日之兵魂传说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抗日之全能兵王山河血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男儿行 酒徒 - 男儿行全文阅读 - 男儿行txt下载 - 男儿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章 建章立制 (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四章 建章立制 (下)

“嗯——!”朱重九**着揉了下鼻子,发现自己的鼻尖有点儿歪。

刘基的话虽然文四骈六,并且用了许多典故,但最基本的意思却表达得非常清楚。那就是,你朱重九原来没儿子,所以怎么任性胡闹都能理解。反正最后即便打下江山来也不知道会便宜了谁,所以原来你就干脆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折腾,哪管自己死后洪水滔天。

但是现在不行了,你朱重九也是有儿子的人了。你将来必然会建立一个新朝代,八百年也好,四百年也罢,那就得讲点儿规矩。该复周礼就复周礼,该兴汉法就兴汉法。重农抑商,礼贤下士,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求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东拉一条,西扯一条。总是先出了问题再补窟窿,总是只看眼前利益,过一天算一天!

“伯温,眼下还未出正月。”没等朱重九想起来该如何回答刘基的话,军情处主事陈基抢先笑着提醒。

“是啊,刘参军。如此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三两句话就定下来!”平素和刘伯温关系不错的冯国用,也笑呵呵地说道。

非但他们两个,其余在场众文武,也觉得刘基今天的提议有点儿不合时宜。纷纷开口附和:“臣以为,此事不急在一时!”

“多练兵,广积粮,缓称王,此乃主公亲口所提出来的国策。刘参军,你是不是太着急了些!”

人都是爹娘养的,谁还不通个情理?主公为无后之事已经烦恼多年了,好不容易才得到个喜讯,你刘伯温就非要给他填点堵。这不是没事儿找事么?况且这建章立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稍有错失,就会影响整个淮扬系的前途。

然而,刘伯温却对这些善意的提醒声置若罔闻,笑了笑,傲然反驳道:“诸君可知,前宋因何而亡?文恬武嬉,朝令夕改。乃至女真人已经杀到了汴梁城下,满朝文武犹在梦中!”

这话,就说得越发过分了。

的确,大宋是因为文恬武嬉,开春头一个月朝廷基本不理政务而日渐衰败。也的确,大宋从仁宗皇帝开始,就日日琢磨着变法,结果变来变去,把自己硬生生给折腾死了。可大宋是大宋,与淮扬有什么关系?大过年的谁不想听几句吉利话,就你刘基,却像只乌鸦般叫唤个没完。

当即,老长史苏明哲先冷了脸。用包金的拐杖狠狠敲了下地面,沉声呵斥:“刘参军,请慎言!自你入主公幕府以来,主公虽然未曾对你言听计从,却也始终视你若肱骨臂膀。你岂能在主公大喜之日,出言诅咒整个淮扬?!”

“是啊,刘大人,你今日究竟为何而来。欲卖直邀名乎?抑或嫌主公待你不够仁厚,急揍一曲长铗归来兮?”户局副主事李慕白一直就看刘伯温不太顺眼,见连老长史苏明哲都不再对其忍耐,立刻站出来,跟此人划清界限。(注1)

“刘参军此言甚矣!”

“刘参军今日举止太过!吾等虽然不才,却也知道轻重。哪个敢像刘参军,每每口不择言?!”

其他在场文臣,除了胡大海之外,也或多或少,对刘基表达了不满。凭心而论,朱重九这个主公,除了行事不拘古礼,对商贩百工过于器重之外。其他方面,绝对堪称一代明君。气度恢弘,心胸宽阔,从不因言而罪人。待麾下文武也推心置腹,礼敬有加。该给的待遇一点都不比蒙元那边少,而淮扬系有了发展,还懂得立刻跟大伙有福同享。

像这样开明宽厚的主公,你上哪找第二个去?你刘伯温为何还不知足,非要一次次当众令他难堪?

倒是武将那边,大伙出于佩服的原因,没有人立刻加入对刘基的声讨。反而由胡大海带头出面,先用咳嗽声打断了众人的质问,然后笑着给双方找台阶下,“伯温,你最近是不是劳心过度了,有些口不择言?主公,各位同僚,且听胡某说一句。伯温他向来就是个直心肠,最近可能忙晕了头,大伙切莫跟他认真计较!”

谁料,他不和这番稀泥还好,一和稀泥,刘基反倒更来了劲儿。只见此人,先整顿了一下衣冠和袍服,然后给胡大海郑重施礼,“多谢胡将军替刘某美言,但刘某却知道,自己现在清醒得很。”

随即,他再度躬身,又给苏明哲行了个长揖,“也多谢苏长史提醒,令下官更坚定了今日报主之心。大总管待刘某之厚,不亚于当年燕王之待乐毅,信陵君之待侯嬴。是以,下官才不敢尸位素餐,对我淮扬眉睫之危装聋作哑!”(注2)

没等苏明哲反驳,他再度转头,冲着朱重九又是一礼,“主公当日与微臣有约,主公当若秦王,微臣当效郑公玄成。此语,微臣没齿难忘。但不知道主公依然记得否?!”

“嘿,好个伶牙俐齿,你倒真敢说!”如果人真的能七窍生烟的话,此时此刻,苏明哲的鼻孔里绝对能喷出半丈长的火苗出来。

君臣之间,当如秦王与魏征的话,的确是朱重九对刘伯温说的。身为长史的苏明哲,过后也曾听朱重九亲口提起过此事。但在他看来,那不过是朱重九珍惜刘伯温的才干,勉励他全力效忠的客气话。谁料此人居然顺着杆子往上爬,居然真拿他自己比起了贞观名臣,郑国公魏征魏玄成来。

正当他气得几乎抡起拐杖,给刘伯温来一记当头棒喝的时候。朱重九却已经缓过来了第一口气,笑着摆摆手,大声喝止,“苏长史,退下。诸位兄弟,也请先行落座。朱某的确要求过刘参军,若发现朱某有失,勿吝直言而谏。他今日乃依诺前来,有功无过!”

最后半句话,他几乎是咬着压根说出来的,心中的真实感受,在场众人有目共睹。但是,既然身为主公的人都忍到了这个份上,大伙当然也一样能忍。且按住心头怒火,看看刘伯温这个恃宠而骄的家伙,嘴巴里到底还要吐出什么象牙来!

“朱某未下扬州之前,就已经受已故李平章的提携,与群雄定立了《高邮之约》。”深深地吸了口气,朱重九尽量让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缓和。

想做一个秦王也不容易,他现在有点儿相信,传说中李世民某一天在发怒之后,就立刻去推倒魏征的墓碑的传闻了。性子再宽厚的人,被刘基这类“诤臣”指着鼻子骂一辈子,估计也恨不得将他掘墓鞭尸。

但朱重九很庆幸刚才自己没有爆发,因为他突然发现,刘伯温藏在衣袖下的手臂,其实一直在颤抖。也就是说,刘伯温今天,是特地想激怒自己,特地做好了以死相争的准备。不惜拼着一死,也要将自己,将身后的整个淮扬系拉入他所坚持的正途。

那个正途,的确看起来美好无比。只可惜,从朱大鹏的记忆里,朱重九知道大明朝的最后凄凉结局。集中了朱元璋这个草根帝王,和李善长、朱升、刘基等一众名臣制定的大明国策,祖宗成法,从一开始就运行得十分艰难。导致终明一朝,国君和群臣们都在不停地斗争。直到李自成入了北京,依旧还在倾轧不休。结果白白便宜了崛起于关外的女真人,让华夏再度沉沦于黑暗当中。

“高邮之约,乃诸侯之间的盟约,并非我淮扬之典章制度!”刘伯温好像早就料到了朱重九会拿高邮之约来搪塞自己,又拱了下手,沉着脸反驳。

“攻克高邮之后,大总管府也一刻不停地在整饬律法,因地制宜地下达各种政令。光是经朱某亲笔拼阅后交付各路各府执行的律例政令,恐怕就不下两百条。”朱重九看着他笑了笑,继续补充。

能憋住第一口气,就能憋住第二口。刘伯温想做个以死相谏的忠臣,他朱重九却不想做个传说中的桀纣之君。

“此乃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应付办法,非微臣所说,百年之典,千年之制!”刘伯温翻了翻眼皮,毫不客气地戳破了朱重九的糊弄言辞。

“那伯温能否告诉朱某,世间可有千年之国,万世之君?”朱重九被逼得退无可退,只得迎难而上。

“大周.....”刘伯温本能地就想拿周朝为例。但是他却迅速发现这里边存在一个陷阱。东西二周加在一起也不过798年,前后两汉则是405年。严格的说,都无法算得上是千年之国。当然不可能采用了千年不易的典章制度。

但刘伯温今天想要朱重九接受的是,儒家之大道,而不是具体时间上的细节。因此眉头微微一皱,就拿出了另外一套说辞。“周之后,得称明君者,皆言克己复礼。汉以降,得问九鼎者,莫不先与民约法三章!今日主公欲驱逐鞑虏,恢复华夏。却不兴周礼,不言汉法,只是一味地在钱财两个字上做文章。即便他年逐鹿有成,当为华夏乎?抑或夷狄乎?”

“嗯——”朱重九气得眼前又是一黑,好险没从腰间把杀猪刀给抽出来。他自起兵之后,虽然关于个人的目标一直在变,但关于事业,却始终定位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字上。谁料就是因为不肯完全采纳儒家的思想,不肯给士大夫们人上人的地位,今天就被刘伯温认为即便立国,也属于夷狄。这让他如何能够忍受得了?!

然而,手指反复开合的数次,他却依旧把刀刃插回了鞘中。

朱大鹏的灵魂,始终在影响着他。虽然不能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道路,却能告诉他,什么样的丑行,必将贻笑千年。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此为言论自由。

我们在讨论民主自由,请你闭嘴,否则挂电线杆。这是王八蛋逻辑。

想到这儿,他忽然平息了怒气,摇头而笑:“好,好,伯温问得好?何谓华夏,何谓夷狄?三代之治,尧可曾划万民以尊卑?舜可曾分百姓以良贱?倒是那外来蛮夷,恃强凌弱,掠男为奴,掠女为畜,禽兽之行不绝于史!”

趁着刘基说得一愣之时,朱重九将自己的声音陡然抬高:“是以朱某以为,华夏之所以为华夏,乃因仁,乃因义,乃因好学,乃因包容。乃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因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乃因三人行,必有我师;乃因朝闻道,夕死可矣!非因残虐,凡天下不如我者皆为奴隶。非因佞幸,利不在我,则义无所归。非因守旧,闻邻有善,自毁耳目。非因固执,凡他人先达之道,我必弃之!伯温,你以为然否?”(注3)

若论诡辩术之大成,莫过于二十一以世纪论坛上的“胡搅蛮缠”之法。看似旁征博引,实为满地打滚儿。而朱大鹏对此道也算颇有研究,再加上与禄双儿成亲之后,日日受学霸姐的熏陶,此刻用起典故,一时间竟如同信手拈来。

这番话,说得刘基半晌都没法接茬。想找出个破绽来反驳几句,却发现处处好像都是破绽,处处好像又都能自圆其说。

况且三代之治原本什么模样,史册上也多为推断。而按照儒家标准观点,尧舜禹三位帝王,的确曾经跟着百姓一起下地干活,舍己为人,不计付出。却从没说过要把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区别对待的话。更没说过官员和读书人,就应该地位高高在上。

所以再三品味之后,刘伯温居然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而朱重九却被刚才他自己的歪理邪说彻底激发了天性中的执拗,笑了笑,大声补充道:“伯温今日劝朱某,效仿当初汉高祖,约法三章,为大汉百法之祖。可朱某的以为,约法三章,还是太繁杂了些。我淮扬若是定立开国之祖法,其实一条就已经足够了!”

深深吸了口气,他目光迅速扫过所有惊愕的面孔。十根手指在腰间缓缓握紧成拳,“苍天之下,人人生而平等!这就是朱某与各位,与天下百姓的约法。若立国,则万世不易!”

注1: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冯嫌孟尝君给自己的待遇差,就弹剑作歌,准备辞行。

注2:燕王待乐毅,信陵君待侯嬴,这两个例子,都是古代礼贤下士的典范。所以被厚待者,都以国士报之。

注3:里边的话,都引用于古圣先贤语录。被朱重九引申,发挥,肆意曲解。他学问底子差,大伙勿笑。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男儿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没你就不行不朽圣尊武神纪元移动藏经阁快穿:炮灰女配,有剧毒官术最佳上门女婿我都看到了暗黑破坏神之毁灭食鬼猎人帝临九天圣祖无敌天帝我和26岁美女房客穿越八零:俏军嫂逆袭兵哥哥重生之投资大亨女神的贴身高手九转帝尊至尊神位逆猎轮回
经典收藏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红楼欢歌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洗尽铅华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真桃花石帝国水浒之书生王天下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为了成为勇者的那一天绝世极品兵王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大明凰女传神秘王爷欠调教
最近更新唐代秘史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衣冠谋冢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英烈传奇我在北宋教数学水浒之往事随风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云起惊鸿客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北宋第一狠人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男儿行 酒徒 - 男儿行txt下载 - 男儿行最新章节 - 男儿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