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郑氏四代目

四联折圭

首页 >> 我乃郑氏四代目 >> 我乃郑氏四代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中兴大明:驸马从军被废了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山河相制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护国公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我是袁蜜水抗战之铁血兵锋铁骨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我乃郑氏四代目 四联折圭 - 我乃郑氏四代目全文阅读 - 我乃郑氏四代目txt下载 - 我乃郑氏四代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东宁一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东宁中央山脉西侧平原上,离中央山脉不远的河流上游处。

在工部左侍郎谢安生的亲自主持督造下,一个造型独特的建筑物,悄然耸立而起。

这是一个很像花瓶的建筑,中间部分宽大,往上逐渐收窄,如从景德镇刚出炉的陶瓷瓶一般。

这个庞然的新建筑是为了扩大钢铁产量而试建的高炉。

随着东宁战争规模和生产活动的扩大, 原本的钢铁产能已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钢铁需求。

在认识到这一问题后,郑克臧下达了提高钢铁产量,试建造大型炼钢高炉的具体指示。

而谢安生则负责组织合适的人手来实现郑克臧的要求。

在建造高炉的过程中,几位来自法国的院士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就高炉的构造和建造材质等方面都给了中肯的意见。

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东宁第一座大型炼钢高炉经过数月之功,终于落地建成。

炼钢高炉并不是现代社会独有发明,早在宋朝时便已经有了用高炉炼钢的记载,而且产量颇丰。

北宋元丰年间,宋朝的军器监曾在汴河两岸架设高炉,炼铁的红光映日,昼夜不息。

据记载,在炼钢的高峰期,仅华北地区的年钢铁产量就达到了十五万吨。

而七百年后的英国也才只有七万余吨的钢铁年产量,那时候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

这座规模庞大的高炉也并非是平地而起的,而是在东宁原本最大的土制高炉基础上进行的改造。

这座被郑克臧命名为东宁一号的高炉,总体高达五丈五尺,炉内的容积约二十立方米。

这种规模跟现代社会动辄上千乃至数千立方米容积的高炉自然无法比,但在这个时代,郑克臧可以确定东宁一号在规模和技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话不是随口乱说的,郑克臧在下了建造高炉的要求后并没有当甩手掌柜。

他命令南、北安抚司联合中央山脉西侧的高山番们费了一番功夫后,找到了制作高炉的主要材料即高铝粘土。

这东西氧化铝含量高,经过研磨再加上石灰石煅烧,就是天然的耐火水泥,灌入模具中,经过上千度高温的锤炼便成了高炉中常用的耐火砖。

其实耐火砖并非是二十立方米的这种小高炉所必备的材料。

即便直接使用粘土或者用红砖砌造对炼制钢铁来说影响不大。

关键在于使用寿命的区别。

既然条件允许,郑克臧自然希望能提高东宁一号的使用寿命上限, 在高炉内部全部铺满了耐火砖,极大地提高了高炉的质量和寿命。

同时工部对炼制钢铁必备的鼓风机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良,这个时代的鼓风机都是风箱,一般有两种类型。

一种像手风琴,上下是木板,四周围着折叠的皮革,用的时候一下一下的踩踏鼓风,另一种是个大木箱子,有活门,推拉鼓风。

现代高炉有专门用电的大马力风机,风力强大,效率极高,当然受制于时代限制这种带电的东西暂时不要想了。

事实上人力的风箱并非不能胜任,但如果使用上述的第一种人工风箱,用久了皮革会逐渐老化。

若是到时候来不及更换,导致送风不足,高炉炸炉。

那飞溅滚热的钢水会把附近的工人全部烧成焦炭。

故而最后工部还是选择了活门推拉的风箱, 谢安生因地制宜, 将其改造成了水力驱动, 利用偏心轮把旋转运动变成往复运动。

整个高炉周围布置了四台风箱、四个风道,保证风力足够,另外还做了两台备用的风箱,以防止意外。

进气道最后入炉前的一段并在了一起,下方设有和进气道隔离的火池,内盛燃煤,空气在进炉前,就被加热到八百至一千度。

空气预热,这是现代钢铁生产中,提高炼铁效率的最关键一步。

东宁一号庞大的炉身外,有扎实的木头搭建成支撑点,落在地面的独立式检修塔。

另用滑槽、滑车和滑轮组组成了炉顶上料系统。

在其出钢口外还接了沟槽,平时封闭,如有需要就打开,烧红的钢水可以流经沟槽,直接注入模具,浇铸大型器具。

工部还修建了一台大型的炒铁炉,外形看起来与功夫茶的茶杯类似,以耐火砖作为主要材料进行建造。

炉床底部中间凹陷,四周是拱形炉壁,下部为燃烧室,进风道在燃烧室底部。

在炒铁炉旁还修建了很多用水力驱动的锻锤,锻锤下安放着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柞木墩子,再下面是石子浇铸的基座。

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三个大的锻锤重两百五十斤,冲程三尺,每分钟落锤达数十次。

三个小的重八十斤,冲程二尺,每分钟落锤近百次。

其实这和铁匠们一锤一锤地敲打在实质上没有任何区别,仅仅只是此地水力资源丰富,出于节省人力的考虑罢了。

除了这些辅助设施之外,郑克臧还命人用高铝粘土烧制了很多大土锅。

先把粘土粉碎加水过筛成细泥,再像塑瓷胎那样在飞速旋转的木盘上手工成型,最后放到专门的高温窑中烧制五个时辰,一个个耐火材料制成的简易坩埚就新鲜出炉了。

没错,这正是在试验最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坩埚炼钢法。

自从春秋时发明坩埚炼钢法以来,到汉朝最为兴盛,用它炼出的钢铁制成坚固的鱼鳞甲、锋利的环首刀。

这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大汉军队,有了将匈奴从蒙古高原打到欧洲的辉煌胜利,铸就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赫赫声威。

但也许是五胡乱华杀的实在是太狠了点,又或者是什么其他不知名的原因,坩埚炼钢法在南北朝时期便在中国失传了。

反而在印度得到发展,形成了赫赫有名的乌兹钢即大马士革钢。

坩埚法在人类社会中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才被马丁-西门子平炉炼钢法逐渐取代。

但十九世纪末期兴起的转炉炼钢法又可以看作坩埚法的变种,坩埚法在两千年后焕发了新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乃郑氏四代目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三国之雄汉重铸快穿之绑定生娃续命系统后铁骨铁血领主诡秘灰雾:开局沦为魔女复仇工具背靠国家探险,我的队友强无敌骰运之神保佑末世反派囤货日常你的世界里樱花飘落凰女主宰归来联盟全能大玩家魂穿异世:素人开局就被追杀宠妾灭妻忘恩负义?全都给她死!贞观清闲人饮星河诸天无限:源起九叔:重生小僵尸,我一身反骨被全家剥夺生命后,她们后悔了玄幻:投资位面之子,被众人敬仰血枪
经典收藏霸魂管仲三国之乖乖田舍郎攻略情敌手册[快穿]易,三国你呀就缺一味药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之纵马十三州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战狼狂兵寻唐神秘王爷欠调教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大明凰女传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明末开疆朕要抓穿越许愿穿古:续命行医
最近更新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黑魔法三国传我的女皇老婆秦朝历险记我教原始人搞建设我这等人,也能称帝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戏说嬴政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成州水源王重生逆袭:智谋登峰情牵盛世恋歌
我乃郑氏四代目 四联折圭 - 我乃郑氏四代目txt下载 - 我乃郑氏四代目最新章节 - 我乃郑氏四代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