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漂泊的雨

首页 >>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天下花豹突击队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铁血宏图寸寸山河寸寸血三国第一狠人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带着手机闯大明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漂泊的雨 -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全文阅读 -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txt下载 -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0章 下江南(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佑安没有有把所有人带上岸,他带着艾能奇和席大柱几个人走在前面,后面还跟着十个亚洲军士兵全部是家丁打扮,其余人全部留在船上,防止有不开眼的打货物主意。一路向城里走去,一路乱逛起来。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杭州的繁华,入眼处都是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与山东千里无鸡鸣形成强烈的反差。王佑安见过后世的大城市,但两种繁华有不同之处。此时的杭州叄作为全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经济异常繁荣,这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富足的生活基础。杭州不仅是江南水乡,温润多情,特别是临近春节期间,城市变得尤为热闹,杭州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出现了许多顶级食材,如“豹胎”、“象拔”、“熊掌”、“鹿筋”、“猩唇”等,这些都是当时社会上层才能享用的佳肴。这种饮食习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程度。不少当地农民会放下手中的农活,穿上丝绸衣服,骑上马匹,穿梭于富商家中,享受丰盛的宴席,这种风俗也体现了杭州在明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天竺寺的夜晚香火依旧鼎沸,湖心亭摊位占满了整个台阶,古荡的鱼庄蟹舍隐在烟波荡漾中,西溪多的是岭云竹霭中的村摊野市,西湖上舟贩则会驾驶小船在湖中荡漾,将花卉、菱藕、荷叶、茭芡卖到了游湖人的手中。

一行人也不知道逛到了什么地方,王佑安觉得腹中饥饿,他也看见了跟随的士兵们渴望的眼神。这些人从上岸就被这些美食吸引着,要不是亚洲军纪律严,这些人早就被美食拉走了。他对所有人说:“我们找个地方好好搓一顿,但不准喝酒。”众人听了都高兴得大叫起来:“没问题。谢谢老爷!”艾能奇见王佑安准备带大家吃饭,二话不说就向前走去,王佑安带着众人跟在后面边走边看。没走多远就看见艾能奇站在路边等,跟着艾能奇向前走二十多米,转向另一条衔走了一百多米,眼前豁然开朗,前面出现一条更宽的街,这条街上人流少了很多,但街中间出现了不少马车和轿子,不时还有人骑马经过,原来刚才的街并不是以前主街。街两边的房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低矮的单层木屋,而是两层的砖瓦房,有的还三层,从楼上挑出许多幡旗不风中翻飞,和后世打造的商业街差不多。

一行人来到一幢三层楼的酒楼前,王佑安看见这酒楼前挑着一个巨大的朱红色幡旗,上面写着三个黑色的大字“福满楼”,酒楼门前上面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足足有一丈多长,上面也写着三个烫金大字,王佑安盯着那几个字看了好一会儿,觉得这三个字写得非常传神。冷不防旁边响起了一个声音:“这位老爷是外地过来的吧,你真是好眼力,我们福满楼是百年老店,这福满楼还是苏子瞻,苏大人题的字。”王佑安转头一看却是酒楼迎客的小二,他笑着说:“苏大人也是书法大家,你们求这字花了不少润笔费吧。”小二笑着说:“苏大人是雅人,听我们老爷说求这三字,苏大人没有要润笔费,却要我们酒楼免了他所有酒钱。”王佑安想苏轼本来就好酒好美食,这老板花的代价不小,转念一想这家酒楼东家才是赚了,苏轼本就是文坛名人,这广告打得好啊,请了个名人代言。苏轼还是这杭州知府,有他镇场子,少了不少隐形费用,真是一个奸商,估计苏轼还认为他赚了。

一行人跟着小二直上二楼,在楼梯拐角处,小二向楼上一声吆喝:“楼上看茶,新到客官两桌。”这吆喝就像唱歌一样,中间还反复转调,就这吆喝的功力没有三五年的训练是叫不出这味的。走上二楼,就看见几排整齐的桌子,楼梯口还有一个伙计微微躬身说:“客官楼上请。”王佑安走到二楼发现还有通往三楼的楼梯,笑着说:“这三楼还有位置吗?”小二笑着说:“楼上有雅间,楼上楼下各一桌如何?”王佑安说:“我们家规矩不一样,都安排三楼吧。这小二也见多识广没有任何费话,带着众人来到三楼,三楼外有一条回形长廊,走上三楼视线不再受阻,眼前一亮,远处景物厘厘在目,沿着回廊转到酒楼后方,前面居然是一个小湖泊,湖泊上还有几条船,明显不是渔船,极目远眺远处波烟浩淼,令人心旷神怡。三楼的房屋全部是是木制门窗组成,可能是为了减轻荷载,王佑安发现这些门窗居然全部雕花,连屋顶的檩子都雕了花。小二在一个名为听荷轩前停了下来,推开雕花大门,地大赫然铺着波斯过来的厚地毯,屋内摆放的不再是八仙桌,而是两张圆桌,周围挂着几幅画,都是国画山水,王佑安走近看了看,不禁暗暗咂舌,居然都是名家作品。等王佑安转过身,小二笑着问:“客官可满意?”见王佑安点头后又说:“客官,可有喜欢吃的菜品,我好安排给你送来。”

王佑安哪里点得出菜,点出来别人不会做也麻烦,看样子也没有菜单。只有问:“你们有些什么招牌菜和拿手菜?”没想到这小二马上报出一长串菜名:““西湖醋鱼”、“东坡肉”、“赛蟹羹”、“家乡南肉”、“干炸响铃”、“荷叶粉蒸肉”、“西湖莼菜汤”、“龙井虾仁”、“杭州煨鸡”、“虎跑素火煺”、“干菜焖肉”、“蛤蜊黄鱼羹”、“叫化童鸡”“香酥焖肉”、“丝瓜卤蒸黄鱼”、“三丝拌蛏”、“油焖春笋”、“虾爆鳝背”、“新风蟹誊”、“雪菜大汤黄鱼”、“冰糖甲鱼”、“蜜汁灌藕”。一串菜名报得众人垂涎三尺,王佑安也佩服这小二不得了,所有菜名全部是唱出来的,中间没有任何换气,还全部用的官话,真是行行出状元。王佑安没有记清他报的菜名,估计有二十多个菜,自己带的人都是年轻小伙子,个个食量也大,估计也没有吃过这些菜,干脆大手一挥说:“你刚才说的上二十个菜就行。两桌一样,动作快点。”小儿笑着说:“我们有五个大厨,现在还没有到吃饭时候,很快就好。客官我们还有上好绍兴黄酒,珍藏二三十年的女儿红,你看是不是来上几斤。”说到酒王佑安口水都出来了,为了维护自己良好的言出必行的形象,艰难的摆了摆手说:“算了,我们还有事,不饮酒。”

女儿红是浙江省绍兴市的地方传统名酒,属于发酵酒中的黄酒,用糯米发酵而成,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江南的冬天空气潮湿寒冷人们常饮用此酒来御寒。晋代上虞人稽含所着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女酒、女儿红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的记载。 自古浙江绍兴一带,这个习俗就这样长久沿袭着。待到女儿十八岁出嫁之时,用酒作为陪嫁的贺礼,恭送到夫家。按照绍兴老规矩,从坛中舀出的头三碗酒,要分别呈献给女儿婆家的公公、亲生父亲以及自己的丈夫,寓意祈盼人寿安康,家运昌盛。在绍兴一带这一生女必酿女儿酒的习俗长久流传。南宋着名爱国诗人陆游住东关古镇时,品饮女儿红酒后写下了着名诗句“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王佑安对明代的酒没有好印象,主要是没有蒸馏,非常淡,但女儿红的工艺一直没变,加上是陈酿,就勾起了他的酒虫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逆天神针,鬼医毒王妃神级幸运星道破天穹疯巫妖的实验日志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天才四宝:金主爹地是大佬圣骨传这个衙门有点凶锦衣夜行综艺大导演末世重生:反派大佬被迫洗白绿茵之谁与争锋枭少宠妻:老公,放肆撩诸天最牛师叔祖傲剑天穹丰臣遗梦惊!掉进了无限生存游戏我成神了太古龙神诀权柄大明寸寸山河寸寸血
经典收藏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霸魂管仲为了成为勇者的那一天嫡女归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明末开疆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红楼欢歌谬论红楼梦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满江红:武穆重生在女尊世界成了香饽饽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风流小太监
最近更新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史上第一祸害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命理探源【译注】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谁主噬心我在古代当镇令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乾元盛世系统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漂泊的雨 -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txt下载 -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最新章节 -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