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科露出一抹苦笑,缓缓说道:“八面来风战法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可以让敌人陷入迷惑之中。一旦敌人被锁定,我们就能迅速聚集兵力,给他们以致命一击。”
刘基闻言,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插嘴道:“那如果我们对宗旦抛出的诱饵视而不见,不去理会,岂不是就可以相安无事了?”
宗科摇摇头,解释道:“先生,事情可没那么简单。您要知道,斥候就如同大军的眼睛和耳朵一般重要。如果我们对斥候的情报置之不理,就如同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一样,斥候固然是安全了,但我们的大军却会因此陷入极度的危险之中。”
秦子玉见两人争论不休,赶忙出来打圆场,他一脸严肃地看着宗科,说道:“宗爱卿,如今联军的兵力优势巨大,我们若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先打赢斥候战。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将敌军各个击破。所以,朕希望你不要有所保留,把破解八面来风战法的方法告诉我们。”
“问题在于,这八面来风战法实在是太过玄妙深奥了,就连我自己都不敢说完全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所以我也不确定薛仁贵将军是否能够参悟透这其中的精髓啊。”宗科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似乎对薛仁贵能否领悟八面来风战法心存疑虑。
秦子玉见状,便将目光投向了薛仁贵,一脸严肃地问道:“薛爱卿,对于这八面来风战法,你可有把握能够参悟其中的精髓呢?”
薛仁贵毫不迟疑地高声回答道:“主公放心,臣愿意竭尽全力去尝试领悟这八面来风战法!”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种决心和自信。
然而,宗科却紧接着插话道:“薛将军,你可要三思啊!毕竟这八面来风战法究竟有没有被你真正领悟,目前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唯有通过实战的检验,才能看出你是否真的掌握了它的精髓。若是你尚未真正领悟,那么在与宗旦交锋时,恐怕就会遭遇惨败啊。”宗科的语气显得有些忧心忡忡,显然是担心薛仁贵会因为对八面来风战法的一知半解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宗预突然开口说道:“家主,不如就让我加入薛仁贵将军的斥候队吧。我对这八面来风战法也研究了许多年,虽然不敢说比宗旦更厉害,但至少也有一定的实力与之抗衡。”宗预的这番话,既表达了他对薛仁贵的支持,同时也显示出他自己对八面来风战法的信心。
“你既然知道自己不如宗旦,就不要逞强了!你最擅长的是统兵作战,而不是这种短兵相接的斥候战。斥候之间的较量可不是儿戏,一旦输了,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宗科一脸严肃地训斥道。
宗预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反驳一句,他心里也清楚自己在斥候战方面确实不如宗旦。
宗科见宗预没有说话,便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然而,就在这时,薛仁贵却突然来了兴致。他走到秦子玉面前,请求将宗预调到斥候小队。
秦子玉有些犹豫,因为他知道薛仁贵和宗预之间的关系并不太好。但考虑到目前的情况,他需要薛仁贵在斥候战中击败宗旦,于是最终还是同意了薛仁贵的请求。
宗科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将八面来风战法详细地讲解给了薛仁贵。
薛仁贵听后,结合自己多年的战斗经验,很快就领悟了八面来风战法的精髓。
随后,薛仁贵和宗预一起行动,共同指挥明军的斥候小队使用八面来风战法对宗旦的斥候小队进行反击。
为了迷惑宗旦,薛仁贵甚至干脆授权宗预全权指挥这次行动。
宗旦果然中计,他没有察觉到薛仁贵的真正意图,结果在战斗中损失了一个斥候小队。
司马懿收到斥候战失利的战报后,立刻找来宗旦,询问具体情况。
“联军计划围歼明军项羽部,斥候战乃是关键。我现在给你补足战损,再抽调一百人加强给你,务必要击溃明军的斥候。”司马懿交代说。
“军师不必忧心,明军的斥候战法不过是照猫画虎,模仿我宗旦的八面来风罢了。从战场上残留的痕迹来看,想必是那秦子玉病急乱投医,才会仓促间提拔宗预担任斥候将军。以我对宗预的了解,他绝非我的对手,这场斥候战,我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取胜。”宗旦胸有成竹地说道。
说罢,宗旦亲自率领麾下的斥候小队,如疾风般疾驰而出。他所采用的,正是经过改良升级的八面来风战法。
面对宗旦如此凌厉的攻势,宗预显然有些应接不暇。尽管他也竭尽全力地指挥着自己的斥候部队,但在宗旦的巧妙战术面前,终究还是败下阵来。
眼看着己方的斥候小队在宗旦的攻击下节节败退,薛仁贵却依旧稳坐钓鱼台,按兵不动。他的麾下斥候们虽然陷入了苦战,但他似乎完全不为所动,任由局势发展。
宗预见状,心中愈发焦急。他深知再这样下去,斥候战必将以惨败收场。于是,他当机立断,请求薛仁贵立刻接手指挥,以免局势彻底失控。
然而,薛仁贵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宗将军莫急,八面来风的精髓就在于迷惑对手。此时我军看似溃败,实则是在故意示弱,好让敌军放松警惕。没有什么比溃败更能迷惑对方了。”
宗预虽然对薛仁贵的话半信半疑,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无奈地听从他的指示,继续指挥着残部进行反击。
可惜的是,宗旦对宗预的一举一动早已了如指掌。他轻松地预判了宗预的所有反应,并迅速采取相应的对策,很快便掌控了整个战场的局势。
宗元在后方观战,见斥候战进展顺利,己方大获全胜,心中不禁大喜。他立刻派人向宗旦传话,请求宗旦尽快统计此战的战果。
“将军,这不对劲呀!”宗元迟疑道。
“你有什么问题吗?”宗旦问道。
根据各斥候小队的详细汇报,我方在斥候战中取得了全面胜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最终的战果竟然不足二十人,这与斥候战通常的惨烈程度完全不符,其中恐怕存在一些蹊跷之处。宗元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向众人阐述了他的看法。
宗旦听闻后,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不以为然地反驳道:“你未免有些过于担忧了。若是明军的斥候将军仍然是那位赫赫有名的薛仁贵,我或许还会对这场看似一边倒的大溃败产生些许怀疑。但如今,从如此熟悉的战术运用来看,毫无疑问,这必定是那个只会照猫画虎的宗预在指挥。如果连这样的战绩我都无法达成,那我可真是愧对八面来风战法创始人的名号了。”
与此同时,宗预率领残兵败将狼狈地败退回到明军大营。随着宗预的归来,明军斥候在表面上似乎已经将战场的统治权拱手相让给了宗旦。
宗预一脸沮丧地回到营地后,径直去找秦子玉请罪。而宗科更是吓得脸色苍白如死灰,口中不停地埋怨着薛仁贵,指责他志大才疏,不仅让宗家遭受如此惨败,还害得自己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
然而,秦子玉并未对宗预做出任何严厉的惩处,反而决定单独接见薛仁贵。在会面中,秦子玉开门见山地问道:“你是否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在宗旦的严密监视下,成功开辟出一条隐秘的行军通道?”
薛仁贵笑着回答说:“宗旦现在是南门外当之无愧的斥候之王,肯定是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对手。为了掌控全局,肯定得把人全面铺开。你说要是负责某个区域的联军斥候发现了咱们的斥候主力,他们有胆量向宗旦汇报吗?”
薛仁贵这话一出,秦子玉就愣住了。宗旦已经控制了全局,若是有人上报局部区域崩盘,那就会被认定为能力不足。
负责该区域的斥候小队长深知宗旦立功心切,但又担心他会陷入谎报战功的旋涡之中。为了保护宗旦,小队长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来掩盖事实真相。
这其实正是薛仁贵的破局之策。他巧妙地利用了宗旦急切想要立功的心态,先给宗旦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让他相信只要按照计划行事,就能获得巨大的功劳和荣誉。
然后,薛仁贵再暗中协助宗旦去实现这个目标,让他一步步地陷入自己设下的陷阱。而当宗旦真的按照计划去做时,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他开始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些消化不良。
就在这时,薛仁贵趁机出手,从宗旦的困境中谋取私利,鸠占鹊巢,将原本属于宗旦的战场控制权据为己有。这样一来,不仅迷惑了对方,也让自己得到了实际的利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帝:山河少年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