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珍闻言含笑道:“嫂子这话不错,养了他们几个,到底是有些经验的,不过我的功劳最多只占三成,大头要归在高郎中跟乳母的身上,要是没有他们,那简直不敢想象。”
是的,高郎中跟乳母都尽职尽责,尤其是都好出生后的半年,因为早产儿的特殊情况,他们真的特别辛苦,几乎是不错眼珠地盯着都好。
好在如今难关是闯过去了。
听着维珍提到高郎中,董氏忙不迭点头道:“高郎中的医术人品都是没的说,我跟夫君还商量着,这回见了高郎中必然要当面重谢人家的,待到高郎中跟茯苓姑娘大喜的时候,但凡能走得开,我必然是要亲自到场庆贺的。”
虽然是奉命行事,但是高郎中对李家是真的有大恩。
先是治好了董氏的身子,让董氏年近三十还能再度有孕生下鲁儿,去年又是高郎中出手,这才让慧娴慧妍免了选秀的命运。
这可是要冒大风险的,所以李绘清夫妇如何不对高郎中感恩戴德?
维珍闻言不由笑了:“嫂子是说到时候要从山东赶回来专门参加高郎中跟茯苓的婚礼?这面子也太大了,高郎中跟茯苓肯定会受宠若惊呢。”
李绘清马上就要动身前往山东赴任了。
原本沂源县的知县因病不能赴任,在跟维珍商量过后,四爷就把李绘清从定州平调去了沂源县,在回京参加四爷的开园宴之后,李绘清一家就要动身赶往沂源县了。
自然,慧娴慧妍也是要跟着一起去的。
维珍心里挺舍不得,毕竟俩孩子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这一走,还不知多久才能见到呢。
但是维珍不会拦着,她这个小姑姑再疼孩子,到底也比不上亲爸亲妈。
再加上李文烨夫妇如今也在山东,而且李文烨如今是在管理养生堂相关事宜,时间可比从前宽松灵活得多,所以一家三代也能偶尔团聚。
李父李母奔波大半辈子,几乎错过了两个孙女的成长过程,对此李母很遗憾内疚,在信里还跟维珍提过,如今李父辞官了,他们老两口也总算能安享天伦了。
维珍自然更不能拦着不让慧娴慧妍去了。
“旁人也就罢了,高郎中的面子我们肯定要给。”董氏道。
“说起来,兄长给鲁儿取的这个名儿儿倒还真是灵验,”维珍念着道,“鲁儿鲁儿,可不真的就要去鲁地了吗?”
董氏一怔,旋即也跟着笑了起来:“果然,我之前竟是没往这一处想。”
“周先生也会一起跟着去山东吗?”维珍问。
董氏点点头:“周姐姐教慧娴慧妍特别有耐心,两个孩子进步都很大,如今也离不开她,我便同她商量,能不能一并跟我们去山东,她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
李绘清一家这一走至少就得去三年,以周先生如今的年龄来看,周先生这应该是彻底断了再嫁的心思了。
“周姐姐拿慧娴慧妍当自己孩子疼爱教养,我心里是极感激的,所以我就想着,日后慧娴慧妍嫁人,不论是周姐姐想跟着谁养老都由她,有周姐姐帮着孩子打理后宅,我也能放心。”
“若是周姐姐不肯的话,那便留下来同我们养老,我跟周姐姐平日里也能作伴。”
周先生明显不想改嫁,也不想回娘家寄人篱下的,只是她一个寡妇,就算有刺绣绘画的能耐,但是在如今的世道是不便抛头露脸、撑门立户的,所以在慧娴慧妍不需要老师之后,周先生要如何过活,尤其是养老,都是问题。
董氏已经为周先生想好了两条出路,一则是跟着慧娴或者慧妍去夫家养老,二则是留下来,跟李绘清夫妇养老,不论哪一样,李绘清一家都是拿周先生当自己家人、孩子的正经长辈来对待的。
董氏的想法已经很周到了,不过维珍心里却琢磨着,周先生未必肯。
就从周先生宁愿出门给人做老师也不愿意留在娘家,也知道她必然是个要强的。
既是连留在自己娘家吃白饭都不肯,周先生又怎么可能让李家为自己养老呢?
不过,如果周先生跟慧娴慧妍的感情真的情同母女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嫂嫂想的很是周到,”维珍道,“想来周先生是能体会到嫂嫂的一片诚心的。”
“哎,我就怕她是个一根筋儿,不肯听劝的,”说到这里,董氏无奈摇摇头,再开口,语气就更无奈了,“如今我也是才知道,原来眼皮子底下也有个小一根筋儿的。”
小一根筋儿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开局狂拍四爷脑门,娘娘一路荣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