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辞垂着眼,沉默了片刻,随即点了点头:“表姐,我知道的,到时候我听你安排。”
她辈分大,年纪却小,在镇国公府住了这么些年,身边的人对她的态度,她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
镇国公夫人不喜欢自己,她平时没事儿也不会去碍她的眼。
赵氏见沈清辞知趣,面色好看了很多,道:“那就让媛儿陪你一同去吧,多个人也免得太过打眼,再来你们都是年轻人,更能说到一块儿去。”
赵氏见她答应,心里松了口气,连忙道:“好,那我这就去跟姜
另一边,赵媛回到自己的院子,面色铁青,坐在窗边一言不发。
她的丫鬟见状,道:“姑娘,您别伤心,您又漂亮又有才情,咱们府门第也不低,夫人定能给您找到更好的人家。”
赵媛鼓着嘴道:“我不是伤心找不到好人家,我是觉得自己太傻了,竟然会误会姜夫人的意思……”
就在这时,赵氏面带笑容的进来了,“媛儿,过几日,你好好收拾一番,陪清辞一同去一趟柳佛庵。”
顾媛不太高兴,“我去干嘛,人家姜夫人都说了,他们家看上了清辞姐姐,我去做显眼包啊!”
赵氏不乐意了,“你陪着去怎么了,万一人家姜世子相中你了呢!这不都还是没影儿的事情吗,本来也不会让清辞一人去的,你去做个伴怎么了!我可告诉你了,你那日无论如何都要去的。”
而此时的姜国公府,姜夫人正跟姜老夫人说着今日去镇国公府的事情。
姜老夫人听后,笑着道:“好,好。既然赵夫人答应了,那咱们就尽快安排他们见面。”
姜煜恰好从外面进来,听到这话,不由得皱了皱眉:“娘,祖母,我都说了,我对沈姑娘没兴趣……”
“你没兴趣也得见!”姜夫人打断他的话,“这是我和你祖母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机会,你必须去!”
姜煜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点头:“好吧,我去就是了。”
他心里却想着,等见了沈清辞,就找个理由拒绝,省得母亲和祖母再为他的婚事操心。
三日后,柳佛庵的晨钟刚过,檐角铜铃还在风里轻轻晃,后院的秋菊却已开得热闹。
浅黄、雪白、墨紫的花瓣沾着晨露,被初升的日头染得透亮,连空气里都飘着清苦的菊香。
沈清辞站在那丛墨菊旁,指尖刚触到一片带露的花瓣,就听见身后传来轻缓的脚步声。
她转过身,正撞见姜煜从月亮门走进来——他身着月白锦袍,腰束墨玉带,发间只别了支素银簪,没有寻常世家子弟的张扬,倒透着几分沉稳的书卷气。
“姜世子。”沈清辞微微屈膝行礼,月白襦裙的裙摆随着动作扫过地面,沾了点细碎的草屑。
姜煜抬手回礼,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她的眉眼,这姑娘生得不算惊艳,却胜在眉目干净,眼睛像溪水,清透得能看见底。
他想起母亲昨日的叮嘱,温声道:“沈姑娘不必多礼。”
两人刚站定,就见赵媛提着裙摆从廊下走来,藕荷色襦裙上绣的缠枝莲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她先是对着姜煜屈膝,笑容明媚:“姜世子,许久不见,您还记得我吗?去年宫宴上,我还跟家父给您递过酒呢。”
姜煜愣了愣,随即礼貌点头:“顾姑娘,有礼了。”
他其实对这位镇国公府的二小姐没什么印象。
赵媛见他接话,眼睛亮了亮,主动走到两人中间,指着身旁的白菊笑道:“姜世子,您看这丛‘玉玲珑’,是庵里师太特意培育的品种,花瓣像雪一样白。清辞姑姑昨日还说,要采些回去晒干了泡茶呢。”
她说着,还故意往姜煜身边凑了凑,将腕间的白玉镯露得更明显些,这镯子是西域进贡的珍品,昨日母亲特意让她戴上的。
沈清辞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她知道赵媛的心思,也不打算争,对这门亲事,她本就没什么期待,不过是承了老夫人的恩,过来走个过场。
姜煜顺着赵媛的话看了眼白菊,淡淡道:“确实雅致。只是菊花性凉,姑娘家不宜多喝,泡的时候加些枸杞红枣会好些。”
他这话是对着沈清辞说的,目光也转向了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农家有蓁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