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民心都被秦王夺走了。”李世民幽幽了说了一句。
秦王的豪气不是朝廷能比的,敢随便免除百姓赋税,这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朝廷每年的赋税的固定的,你要是免除了这个地区的赋税,那么其他地区百姓就要将赋税补上来。
如果不补上来,朝廷税收减少,将会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因小失大,造成大的负面影响。
只有像秦王这样丝毫不缺钱的,才会随便免除赋税。
根据李世民掌握的消息,李恪就算四五年不收税,都不会出任何问题。
更令大唐君臣震惊的还是百姓们拒绝免除赋税,这不仅是觉悟高,也是因为百姓生活富足,赋税对他们来讲不是负担。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秦王足够忠诚,才会这般拥护李恪。
不然百姓再有钱也不可能主动放弃免赋。
想着这些事情,李世民和大臣们全都沉默不言,屋内气氛逐渐变得怪异起来。
前来汇报消息的李君羡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的地位比不上在场的人,根本不敢多说一句话,老老实实的在一旁站着。
“秦王此举仁义,不愧是大唐皇子。”
片刻之后,李世民开口说话了。
“将秦王与益州百姓的事情记录下来,让天下官员以此为榜样,好好去学习。”
众人有些诧异,这对秦王来讲是好事,皇上为何要帮助秦王宣传呢?
难道皇上是在说反话?
“魏征,记得登载在大唐日报上,多多称赞秦王。”李世民又对魏征说道。
众人这才相信皇上是认真的,并非一时生气而说的气话。
“是,陛下。对秦王的称赞有什么规定吗?”魏征问道。
用朝廷的报纸称赞秦王,必须把握好度,不然容易出格,影响到朝廷利益
“正常夸赞就行,另外再写上朕对秦王的行为很是赞赏,要给益州亲笔题字!”李世民说道。
魏征点点头,心中大概明白了。
房玄龄抬头看了看李世民,也明白了许多。
秦王和益州百姓发生的这件事,迟早都会被九洲日报传遍天下。
与其被动的看着九洲日报传播,倒不如主动用大唐日报传播,让天下人知道皇上和秦王‘父慈子孝’,顺便还能让百姓对朝廷有好感,赢得一部分人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用意,展现父慈子孝的场面,秦王不会轻易明着翻脸。
不然秦王至今对付朝廷,在天下人看来,这就是不忠不孝的行为。
房玄龄暗暗惊叹,皇上不愧是皇上,手段果然是高!
“还有什么事吗?”李世民见李君羡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问道。
李君羡道:“陛下,秦王殿下准备成立军机处,是一个军事机构,专门用来管理、指挥军队,为军队制定战术和战略以及后勤保障……”
众人静静的听着,秦王脑袋到底长什么样,竟能想出这种军事机构。
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他熟知军事,自然明白军机处的重要作用。
秦王有了军机处,他的军队管理将会更加便捷、高效,军事实力也会大大提升。
这对朝廷来讲可不是好事。
李世民想阻拦,却又没有办法。
而且李君羡也说了,军机处已经正式成立,有多名将军进入军机处,成为军机大员,掌控天下军事。
“关于军机处,诸位有什么看法?”李世民问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事真不好说。
都是第一次听说军机处,不知道这个军事机构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
“陛下,军机处很好!一方面可以提升军队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完整、统一的训练规划,让士兵们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一名将军站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张士贵。
李世民微微颔首,说的有道理。
自从李世民打压崔敦礼之后,便掌控了整个兵部。
只不过自己事务繁忙,无法全身心的管理兵部,他便将具体事务交给了兵部侍郎。
若是自己也能设立一个类似军机处的机构,或许可以缓解自己压力,同时也不会让手中军权丢失。
李世民脸上露出了笑容,将自己设立新军事机构的想法告知大臣。
大臣们略感惊讶,但还是很支持的。
秦王的政令好,自然要模仿借鉴。
李世民只是宣布了一番,并没有和大臣们深入聊下去。
这件事情很重要,必须慎重处理,否则会影响整支军队稳定。
“秦王成立军机处,下一步准备对何处实施军事行动?”李世民问向李君羡。
“暂时不清楚。”李君羡摇摇头。
益州方向戒备森严,玄衣楼的人很难进入其中。
秦王在益州发生的事情,他们要好几天后才能打探到,消息太滞后了。
李世民面无表情,如今的益州已经算是秦王的独立小王国了,在益州,众人只知秦王而不知皇上。
“继续打探吧。”李世民摆摆手,示意李君羡退下,又叮嘱他要多盯着益州方向,以防桑弘羊遇到危险。
李君羡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他们的人连益州都潜入不进去,更何况是帮助桑弘羊呢?
桑弘羊入蜀的时候,随行队伍中有不少玄衣楼的人,但直到现在,他们没有传出一点消息。
看来他都被秦王的人给盯上了,不然不会没有一个情报传出来。
李君羡退了下去,李世民继续和大臣商议康国方向的战争。
“这次好不容易打赢了战争,必须再接再厉!”
李世民面带微笑的说道。
“如果咱们能再打一两个大胜仗,便有机会灭了康国。
所以,朕准备集结部队,驻扎在边境,随时去支援史大奈等人。”
众大臣震惊,皇上远征康国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想着灭了康国。
这可不是小事呀!
康国大、距离远、实力不弱。
大唐想灭掉这样一个国家,所要投入的兵力不是小数目。
距离这么远,运送物资的人员也会非常庞大,一路上消耗的粮草都不少。
就算最后真的灭了康国,他们恐怕也占领不了,最后还是要被秦王拿走。
“诸位不必如此紧张,朕只是随口一说。没有绝对合适的机会,不会去做的。”
李世民又说道,他知道灭康国这件事需要慎之又慎,不然得不偿失。
刚才那般说,也只是试探一下大臣的反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