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一笑付苍穹

首页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医女嫁贤夫大国重工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织明百炼飞升录花豹突击队锦衣夜行赘婿无敌天下超神特种兵王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一笑付苍穹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全文阅读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txt下载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6章 朝廷嘉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夜幕似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

沉甸甸地笼罩着这片山区。

小侯爷双眉微蹙,目光在山寨四周扫视一圈后,

转头看向王铭,神色凝重地说道:

“王兄,眼下天色已晚,山路崎岖难行,

再加上这些灾民体力不支,只怕难以连夜赶路。

依我看,咱们今晚就宿在这山寨之中,你意下如何?”

王铭微微点头,轻抚下颌胡须,思索片刻后道:

“小侯爷所言极是。

如今情况确实不宜贸然启程,

在此留宿,既能确保灾民安全,也便于我们休整。

只是,那些土匪……”

小侯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大手一挥:

“这有何难?

将他们统统押到山寨仓库旁的空房子里,

用绳索紧紧串起来,多派些人手看守,谅他们也翻不出什么花样!”

说罢,小侯爷立刻转身,对着身旁的传令兵大声下令:

“去,传我命令,将所有土匪押至仓库旁空房,

两两用绳索绑好,务必看守严密,

若有差池,军法处置!”

传令兵得令,如疾风般飞奔而去。

与此同时,小侯爷又吩咐另一队士兵:

“你们几个,下山去,

将山下的灾民都请上来,

注意,一定要客气相待,不可有丝毫怠慢!”

这队士兵领命后匆匆下山。

不多时,便将那些灾民带上山来。

这些灾民,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惊恐与迷茫。

其中一些人,想起之前遭遇恶霸的恐怖场景,

仍心有余悸,面色苍白如纸,身体忍不住微微颤抖。

小侯爷看着这些灾民,心中一阵酸楚,

暗自思忖:

这些百姓,在这乱世中已然饱受苦难,绝不能再让他们受苦了。

灾民们被安置妥当后,小侯爷与王铭来到他们中间。

小侯爷看着那些瘦骨嶙峋的灾民,眉头紧皱,

满脸心疼地对王铭说道:

“王兄,你瞧瞧这些百姓,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咱们得赶紧想办法让他们吃点东西,恢复恢复体力。”

王铭神色凝重地点点头,

“小侯爷放心,我这就吩咐将士们拿出干粮,给灾民煮些粥。”

不一会儿,

热气腾腾的粥便煮好了。

将士们端着粥,一一分给灾民。

灾民们看着手中的粥,眼中满是感激与惊喜,

有的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颤抖着双手接过粥,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老泪纵横地说道:

“青天大老爷啊,你们可是救了我们的命啊!

我们这些人,在这山里,天天担惊受怕,

吃了上顿没下顿,要不是你们,我们可怎么活啊!”

小侯爷赶忙上前,扶起老者,轻声安慰道:

“老人家,快起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你们受苦了,

等明日一早,我们就带你们出山,离开这是非之地。”

“多谢恩人啊!”

......

待一切安排妥当,小侯爷兴奋地拉着王铭,

来到山寨一处视野开阔之地,眼中闪烁着光芒,笑道:

“王兄,你看,这一仗咱们打得漂亮,

不仅剿灭了土匪,还救了这些灾民。

明日带他们出山后,必定能传为佳话!”

王铭微微一笑,点头附和道:

“是啊,小侯爷英明神武,

此次行动,实乃大功一件。

不过,咱们还需从长计议,如何安顿这些灾民,

让他们日后能过上安稳日子。”

小侯爷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豪情万丈地说道:

“那是自然!

我定要让这些百姓知道,这天下,还有我们为他们撑腰!”

小侯爷与王铭正说着,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单膝跪地禀报道:

“启禀小侯爷、王大人,

方才在清查土匪山寨时,发现一处库房,

里面堆满了金银财宝,还有不少粮食。”

小侯爷与王铭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惊喜。

二人赶忙随着士兵来到库房。

一踏入库房,只见金银闪烁,粮食堆积如山。

小侯爷微微挑眉,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兴奋地说道:

“王兄,你瞧,这些土匪在此盘踞多年,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啊。

如今,这些都成了咱们救济灾民的资本。”

王铭点头赞同,神色认真地思索道:

“小侯爷所言极是。

只是,这些财物和粮食的分配,还需从长计议。

金银可用于重建紫山县,

为灾民购置农具、种子等,帮助他们日后恢复生产。

粮食则先用来解决灾民眼下的温饱问题。”

小侯爷双手抱胸,目光坚定地说:

“王兄此计甚妙。

明日回县后,即刻安排人将金银妥善保管,登记造册。

粮食则先按人头分给这些灾民一些,

剩下的保管起来,继续以工代赈用,确保每人都能吃饱。”

“嗯,小侯爷所言极是。”

商议已定,二人又对其他事宜做了些安排,这才各自休息。

第二日清晨,

天色刚破晓,山寨便热闹起来。

小侯爷与王铭早早起身,指挥着将士们收拾行装,准备返程。

灾民们在将士的帮助下,也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经过一晚的休息和热粥的滋养,

他们的气色明显好了许多,眼中也多了几分希望。

小侯爷骑在马上,看着精神抖擞的队伍,

转头对身旁的王明笑道:

“王兄,今日咱们带着灾民回县,

这一路想必会让百姓们看到咱们的决心。”

王铭微笑着回应:“是啊,小侯爷。

这不仅能让灾民安心,

也能让紫山县的百姓知晓,咱们找到了水源,

城外劳作百姓用水也就不成问题了,定能带领他们度过难关。”

“哈哈哈,没错,走!回城!”

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路上,灾民们对小侯爷和王铭感恩戴德,不断说着感激的话语。

小侯爷和王铭则不时安抚灾民,让他们放心。

回到紫山县,

县城内外的百姓听闻小侯爷等人剿灭土匪,

还带回众多灾民,纷纷涌上街头迎接。

小侯爷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

“乡亲们,此次剿灭土匪,解救了这些受苦的百姓。

接下来,我们会用土匪库房里的金银,

帮助大家重建家园,安排这些灾民工作,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随后,小侯爷和王铭迅速依旧救灾方案,让人展开了安置灾民的工作。

他们根据灾民的年龄、身体状况等,

将年轻力壮的安排到农田劳作,参与水利设施的修建;

年老体弱的则安排一些轻松的活计,如照顾孩童、修补衣物等。

同时,还从库房拿出一部分粮食,设立粥棚,保障新来的灾民的这几日的日常饮食。

对于土匪头目,小侯爷亲自审讯定罪。

他面色冷峻,坐在大堂之上,一拍惊堂木,喝道:

“你等土匪,占山为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祸害百姓多年。

今日,便是你们的末日!

本侯爷判你等极刑,即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土匪头目们吓得瘫倒在地,面如死灰。

而对于那些从犯,小侯爷思索后决定:

“其余土匪,虽罪行稍轻,但也不可饶恕。

统统发配去挖掘河道,以劳役抵罪,为紫山县的建设出一份力。”

在小侯爷和王铭的努力下,紫山县逐渐恢复生机。

所有的灾民们有了安身之所,开始了新的生活。

百姓们对小侯爷和王铭赞不绝口,紫山县也在二人的治理下,渐渐走向繁荣。

在紫山县,

以工代赈的各项事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整个县城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街道上,工匠们敲敲打打,修缮着破损的房屋;

田间地头,百姓们辛勤劳作,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学堂的工地上,梁柱已然竖起,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

处处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

这日午后,

炽热的阳光高悬天空,将县城烘烤得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

突然,县城西门外传来一阵如急雨般密集的马蹄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一匹浑身被汗水湿透、口中不住喷着粗气的骏马,如离弦之箭般冲进城中。

马背上的骑手身着醒目的加急信使服饰,

他神色凝重,一脸疲惫却又透着坚毅。

他一路疾驰,直奔县衙而去,引得路人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

此时,小侯爷与王铭正在县衙内的书房中,

俯身对着摊开在案几上的县城规划图,热烈地商讨着下一步的发展大计。

听到外面传来的嘈杂声,二人不禁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疑惑。

还未等他们起身查看究竟,一名衙役已匆匆忙忙地冲进书房,

单膝跪地,急切禀报道:

“小侯爷、王大人,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到!”

小侯爷与王铭听闻,脸色微微一变,

赶忙放下手中事务,疾步走向大堂。

信使见二人到来,挣扎着从马背上翻身而下,

顾不上擦拭额头豆大的汗珠,单膝跪地,

双手高高举起信件,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

“小侯爷、王大人,大将军军报,请二位大人速速查看!”

小侯爷神情严肃,快步上前接过信件,

与王铭一同展开阅读。

刚扫了几行,小侯爷的眉头瞬间紧紧皱起,

眼中闪过一抹深深的忧虑,忍不住脱口而出:

“竟有这等严峻之事!”

王铭的面色同样凝重如铁,目光紧锁信件,喃喃自语道:

“局势如此危急,看来我们得即刻想办法应对。”

原来,信中详细描述了前线的战况。

大将军虽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收复了石山县,

然而这石山县在战火的肆虐下,已然面目全非,一片荒芜。

全县范围内,包括所有镇子的居民、百姓以及四处逃荒而来的难民,总数竟不足两千人。

更为棘手的是,军中粮草储备几近枯竭,

大将军在信中言辞恳切且焦急万分,

催促紫山县务必尽快筹集并押送一批军粮过去,以解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大将军虽成功收复黄州西北地区大片边疆失地,

可战略要地雁门关,却仍牢牢掌控在鞑子手中。

鞑子的左贤王亲率十万剽悍的精锐兵马,

在关前与大将军的军队形成对峙之势。

双方僵持不下,一时之间难以决出胜负,这一局面令大将军头疼不已。

小侯爷紧握着信件,在大堂内来回踱步,神色忧虑地说道:

“王兄,如今看来,这军粮之事十万火急。

不过所幸咱们紫山县此前储备了不少粮食,倒无需百姓再节衣缩食地捐献。

但即便如此,要在短时间内筹备妥当并安全押送过去,也绝非易事啊。”

王铭微微点头,轻抚着下颌的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

“小侯爷所言极是。

大将军在前线为国家浴血奋战,收复失地,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拖他后腿。

依我之见,咱们一方面即刻安排人手,

清点库存粮食,挑选精壮的民夫负责运输;

另一方面,需挑选一队武艺高强、经验丰富的将士沿途护送,确保军粮万无一失。”

小侯爷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向王铭,点头称是:

“王兄此言甚善!

只是这押运途中,难保不会遭遇达子的突袭骚扰,咱们还得周密部署一番。”

王铭思索片刻,接着说道:

“小侯爷放心,我们需提前勘察好路线,选择最为隐蔽且安全的道路前行。”

小侯爷听闻,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

“好,就依王兄所言。

此事刻不容缓,我即刻去安排挑选将士和民夫,

你来负责写信回复大将军,告知他我们这边的应对之策以及预计送达军粮的时间。”

王铭领命后,迅速转身离开大堂,快步回到书房,

坐在书桌前,沉思片刻后,提笔蘸墨,神情专注地给大将军写信。

他详细阐述了紫山县目前的粮食储备情况、即将采取的运粮计划以及预计抵达的时间,

待王铭写完信,

小侯爷也已挑选好押运的将士和民夫。

他再次回到书房,向王铭说道:

“王兄,一切准备就绪。

将士和民夫都已集合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王铭满意地点点头:

“好!你安排人将信件火速送往前线,

同时告知大将军,我们定会全力以赴,按时将军粮送到。

另外,这一路上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掉以轻心。”

“嗯,我会注意的!”

就在此时,又一名衙役匆匆跑进来,禀报道:

“小侯爷、王大人,朝廷信使已至,

带来消息,户部侍郎奉天子旨意,不日将前来巡查。”

小侯爷与王铭对视一眼,小侯爷微微皱眉: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户部侍郎此时前来巡查,

看来我们得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切不可出任何差错。”

王铭点头表示赞同:

“小侯爷所言极是。

我这就去安排,确保在侍郎大人到来之前,

将县城的各项事务梳理清楚,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巡查。”

小侯爷深吸一口气,

“好,此事就交由王兄负责。

紫山县如今内有发展重任,外有军粮押送之责,

又逢侍郎大人巡查,我们务必事事周全,绝不能辜负百姓与朝廷的期望。”

王铭神色坚定地抱拳说道:

“请小侯爷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

随后,二人又就迎接巡察的具体事宜商讨一番后,各自忙碌起来,

整个县衙上下都为即将到来的一系列事务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

小侯爷和王铭迅速投身到各自的事务中。

小侯爷离开书房后,立刻赶到校场。

此时,校场中已整齐排列着挑选出来的精壮将士和民夫。

小侯爷神色严肃,目光如炬地在队列前走过,高声说道:

“各位兄弟,此次押运军粮责任重大,关乎前线将士生死、国家边疆安危。

大将军在前方奋勇杀敌,我们在后方定要全力保障粮草供应。

押运途中,困难重重,甚至可能遭遇敌军,

但我相信,以各位的武艺和勇气,定能不负使命!”

将士们齐声高呼:

“愿为国家效力,万死不辞!”

声音响彻校场,士气高昂。

小侯爷满意地点点头,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任务。

他将武艺最为高强的将士编为先锋队和断后队,负责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袭击;

其余将士分散在运粮队伍中,时刻保持警惕。

民夫们则在将士的指挥下,有序地将库存粮食搬运到马车上,用绳索捆绑牢固。

安排好军粮押运事宜后,

小侯爷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县衙,与王铭一同商议迎接户部侍郎巡查的细节。

“小侯爷,依我看,户部侍郎此次前来,

重点会关注咱们以工代赈的成效以及县城的财政收支情况。”

王铭一边说着,一边铺开相关的账本和规划图。

小侯爷微微点头,目光落在账本上,

“王兄所言极是。

咱们得将这一段时间以来,以工代赈的具体实施情况、

灾民安置进度以及各项工程的花费,都整理得清清楚楚,以便侍郎大人查阅。”

“嗯,我已经安排手下人去汇总相关资料了,估计很快就能呈上来。”

王铭继续说道,

“另外,县城的治安也不能疏忽,得加派人手巡逻,

确保侍郎大人在紫山县期间一切安稳。”

小侯爷思索片刻,

“巡逻之事,你安排得很妥当。

还有,百姓的生活状况也至关重要。

咱们要确保集市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让侍郎大人看到紫山县的良好风貌。”

正说着,一名下属匆匆走进来,将整理好的资料递给王铭。

王铭和小侯爷立刻埋头查看,逐行核对数据,分析各项事务的进展。

遇到疑问之处,二人便详细讨论,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经过一番细致的梳理和商讨,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此时,天色渐晚,

小侯爷和王铭站在县衙的庭院中,

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既有对军粮押运任务的担忧,

又有对即将到来的巡查的忐忑。

“王兄,此次军粮押运和侍郎巡查,皆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

希望一切顺利,不要出什么岔子。”

小侯爷微微皱眉,轻声说道。

王铭拍了拍小侯爷的肩膀,安慰道:

“小侯爷不必过于忧虑。

我们已经做了周全的准备,将士们和百姓们也都齐心协力。

相信只要我们谨慎应对,定能顺利度过这一关。”

小侯爷深吸一口气,

“嗯,是啊,能做的我们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接待了,希望别出什么问题。

“小侯爷放心,一切都好,

只是这接待的规格和流程,还得仔细斟酌。

既不能铺张浪费,引起侍郎大人反感,

又不能太过简慢,显得咱们不懂礼数。”

小侯爷停下脚步,抬头望向王铭:

“我看接待场所就定在县衙,布置简洁大方便可。

饮食方面,准备些紫山县的特色菜肴,无需奢华。

行程安排上,先请侍郎大人视察以工代赈的重点工程,像学堂、道路修缮之处,

然后回县衙听取详细汇报,查阅账本资料。

对了,安排几位参与工程建设的百姓代表,

让他们讲讲以工代赈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这样更有说服力。”

王铭眼睛一亮,点头称赞:

“小侯爷此计甚妙。

如此一来,既能让侍郎大人看到咱们工作的成效,又能体现出百姓的真实感受。

我这就去安排,与百姓代表沟通好,

确保他们能把想说的话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同时,我也会组织县衙众人,对紫山县的各项事务进行再梳理,

做到心中有数,应对侍郎大人的提问也能游刃有余。”

小侯爷微微颔首,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王兄办事,我自然放心。

不过,还有一事,刚刚咱们说的军粮押运,

我思虑再三,决定亲自带领队伍去支援大将军。

如今前线战事吃紧,粮草至关重要,我实在放心不下。

紫山县这边迎接侍郎大人巡查的重任,就全权交给你了。”

王铭微微一怔,随即神色坚定地抱拳说道:

“小侯爷,你亲赴前线,这份担当令人钦佩。

只是此去路途艰险,还望小侯爷务必保重。

紫山县这边请你放心,我定会全力以赴,安排好一切,确保巡查顺利进行。”

小侯爷拍了拍王铭的肩膀,目光中满是信任:

“有王兄在,我毫无后顾之忧。

紫山县的发展,百姓的生计,都仰仗你了。”

“小侯爷言重了,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是我分内之事。”

“王兄,此次军粮押运和侍郎巡查,皆是重大考验。

愿我们一切顺利,不负所托。”

小侯爷微微皱眉,眼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坚毅。

王铭轻轻一笑,安慰道:

“小侯爷不必担忧。

我们准备充分,将士们和百姓们也都众志成城。

相信只要我们各司其职,谨慎应对,定能顺利度过这一关。”

“嗯......”

二人相视一笑!

......

三日后,

晨曦初照,

紫山县城头的旌旗随风猎猎作响。

远处,户部侍郎李大人的仪仗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缓缓朝着县城而来。

尚未入城,李大人便已透过轿帘缝隙,

望见那崭新的青石板官道笔直地通向县衙。

道旁一群孩童在其间嬉笑追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与李大人此前听闻的受灾之地“十室九空”的凄凉景象,简直判若云泥。

“好个紫山县!”

李大人不禁低声惊叹,眼中满是讶色。

他轻轻掀开轿帘,探出身子,

只见那城墙修缮得焕然一新,箭楼之上锦旗飘扬,在风中发出“簌簌”的声响。

守城的士卒们身着鲜明的甲胄,身姿挺拔,神情肃穆,

全然不见战乱后的衰败之相。

县城门前,

王铭率领着一众文武官员早已恭候多时。

他们身着整齐的官服,神色恭敬。

李大人的轿子缓缓停下,他迈步下轿,目光不经意间扫到了阶前那两尊新雕的石狮子。

石狮子鬃毛飞扬,神态威猛,仿佛在守护着这一方土地,

与别处常见的颓唐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大人一路劳顿,下官等在此恭候多时了。”

王铭赶忙上前,恭敬地行礼。

李大人微微点头,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视一圈,

“此县如今看来,倒是颇有一番新气象,只是不知内里究竟如何。”

王铭微微一笑:

“大人放心,本县以工代赈,灾民皆已妥善安置,各项事务也都井井有条。

还请大人移步县衙,容下官详细禀报。”

“好,你我同行。”

“是!”

李大人跟着王铭走进县衙,

在大堂落座后,王铭将早已准备好的账册恭敬地呈上,

恭敬说道:

“这是一个多月来本县的收支明细,每一笔账目都清晰可查,恳请大人查验。”

李大人接过账册,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专注地翻开账册,

手指在密密麻麻的数字间缓缓滑动。

忽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修缮学堂”一项上,

抬头看向王铭,问道:

“听闻新建紫山学堂已竣工?”

“正是,大人。”

王铭眼中闪过一丝自豪,

“学堂如今已投入使用,学生们都在里面刻苦攻读。

大人若有兴致,下官愿陪同大人前去观览。”

李大人思索片刻,点头道:

“如此甚好,本县倒要看看,这紫山学堂究竟是何模样。”

众人一同朝着城西走去,不多时,一座朱漆大门的学堂便出现在眼前。

学堂内传来阵阵书声琅琅,清脆的童声诵读着《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声音整齐而洪亮。

李大人走进学堂,只见窗明几净,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他随手翻开讲台上的《圣语》批注,见字迹工整,见解独到,

不禁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之色。

“这是本县新聘的三位塾师。”

王铭适时引见道,

“其中两位原是落第秀才,

虽未能在科举中崭露头角,但学问扎实,

如今在学堂教授蒙学,倒也相得益彰。”

李大人微微点头,目光在学堂内四处打量。

忽然,他瞥见墙角堆着半人高的木柴,

心中感到奇怪,便开口问道:“这是何意?”

“回大人,”

王铭赶忙解释道,

“学生每日自带一束柴薪,

一方面解决学堂做饭之需,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节俭之德。”

李大人听闻,不禁抚须长叹:

“都说紫山难治,不想竟在短短时日,成此教化之地!

王大人,你与小侯爷功不可没啊。”

王铭连忙躬身说道:

“大人谬赞,这都是小侯爷与紫山县百姓齐心协力的结果。”

......

却说小侯爷这边,

早已在两日之前,

率领着五千精兵押粮启程。

车队在官道上缓缓前行,宛如一条长龙,绵延一里外。

粮车皆以青布遮盖得严严实实,车辕上绑着削尖的竹矛,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这是王铭临行前特意安排的“暗弩”,

以备不时之需。

行至鹰嘴崖时,离雁门关已不足五十里地,

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刮起一阵山风,

呼啸而过,吹得路边的树木沙沙作响,枯叶在空中肆意翻飞。

前锋哨探飞马回报:

“启禀小侯爷,前方道路被巨石堵塞!”

小侯爷面色一沉,当机立断,策马向前。

只见两块磨盘大的山石横亘在路中,拦住了车队的去路。

小侯爷正欲命人搬开巨石,忽听一声尖锐的唿哨,打破了山间的寂静。

紧接着,两侧山崖上箭矢如蝗虫般铺天盖地地射来。

“保护粮车!”

小侯爷大喝一声,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他迅速抽出腰间佩剑,剑身寒光一闪,

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左劈右挡,箭镞纷纷落地。

众将士们训练有素,迅速结成圆阵,盾牌紧密相连,

如同一堵坚固的城墙,将粮车严严实实地护在中央。

“放暗弩!”

小侯爷一声令下,声音坚定而有力。

车夫们听到命令,猛地抽打车辕,

车辕上的竹矛如离弦之箭般激射而出,朝着山崖上的敌军射去。

顿时,山崖上传来一阵惨叫声,

埋伏的鞑子兵没料到车上竟设有如此机关,一时阵脚大乱。

“冲过去!”

小侯爷目光如炬,纵马当先,手中佩剑高高举起。

身后将士们齐声呐喊,士气高昂。

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

车辕上的竹矛不断刺出,如刺猬般令敌军难以近身。

“小侯爷,这帮贼子怕是不会轻易罢休!”

李山校尉紧跟在小侯爷身旁,大声说道。

“无妨,我们早有准备。

告诉兄弟们,稳住阵脚,不可慌乱!”

小侯爷神色镇定,大声回应道。

“是!”

就在这时,又一波箭矢射来,

小侯爷侧身一闪,一支箭擦着他的肩膀飞过。

“大家小心!”

小侯爷喊道。

他环顾四周,发现敌军人数众多,若一味硬冲,恐有伤亡。

思索片刻后,他心生一计。

“传我命令,一部分将士继续用盾牌护住粮车,佯装突围;

另一部分将士跟我绕到敌军后方,来个前后夹击!”

小侯爷迅速下达指令。

“是!”

李山领命而去,迅速传达小侯爷的命令。

小侯爷率领着一队精锐将士,沿着山间小道,小心翼翼地绕到敌军后方。

此时,山崖上的鞑子兵正专注于前方的车队,丝毫没有察觉到后方的动静。

“杀!”

小侯爷一声怒吼,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

将士们紧随其后,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

鞑子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陷入混乱。

“前后夹击,敌军必败!大家冲啊!”

小侯爷一边奋力拼杀,一边大声鼓舞士气。

在小侯爷的带领下,将士们勇猛无比,很快便将这股埋伏的敌军击退。

经过一番激战,车队终于成功突破了鹰嘴崖。

......

紫山县的以工代赈的成功如一阵春风,迅速传入京城。

此时,正值早朝,

金銮殿上,

大臣们分列两旁。

户部侍郎李大人出列,将紫山县的巡查见闻一一呈于御前。

“陛下,此次臣巡查紫山县,所见所闻,令人惊叹。

紫山县在小侯爷与王县伯的治理下,

以工代赈成效显着,县城焕然一新,

百姓安居乐业,实乃我大华之典范。”

李大人恭敬地说道,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皇帝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微微点头道:

“哦?竟有此事。

看来这小侯爷与王县伯倒是颇有才干。”

“启禀陛下,”

兵部尚书紧接着出列,神色兴奋地说道,

“小侯爷押送的粮草已顺利抵达前线,大将军特送来捷报

——小侯爷在运粮路上,反杀埋伏他们运粮车队的鞑子,取得大胜。

后因粮草及时供应,我军士气大振,如今雁门关收复在望!”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此前,众人皆对紫山县能否在短时间内筹集粮草,并安全运抵前线持怀疑态度,

如今听闻此消息,无不感到意外和惊喜。

“好个少年英雄!”

皇帝忍不住击节赞叹,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传朕旨意:

升小侯爷为明威将军,王铭擢升黄州巡察御史,赏银千两!

以嘉奖他们二人的卓越功绩。”

“陛下圣明!”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寸寸山河寸寸血傲世九重天捡个系统当明星今世猛男福运娘子美又娇都市极品强龙孝婷恋续文:罪爱挽神记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逆天换明我只会拍烂片啊岳不群也要模拟人生龙翔仕途为了活命,处处吻怎么了重生之我为神兽无敌医神都市之上门神医穿书后女配每天都在艰难求生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重生之锦绣皇后
经典收藏高贵大秦长歌回到古代做皇帝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幻之盛唐唐末狐臣汉旌三国之乖乖田舍郎三国之霸主刘琦穿越我是胡亥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奶爸劝学史一世浮城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倾世太子妃【完结】穿越枭雄二战那些事儿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最近更新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铁骑红颜:大秦霸业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大明锦官梦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水煮大明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王伦逆天改命称帝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一笑付苍穹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txt下载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最新章节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