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沚阮刚坐下,黄姨娘抱着孩子进来,奶娘紧紧跟在身后。
黄姨娘的儿子身体调养得精细,慢慢长大了些,黄姨娘终日宝贝似的抱在怀里,奶娘倒像是个摆设。
老夫人一见她,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这小孙子体弱,不是被风吹着,就是着了凉,黄姨娘又养得精细,这都已经六七个月大,她也才见过几次。
如今听身边的妈妈们说孩子如今算是大好,她便让黄姨娘今晚除夕家宴抱着孩子来。
黄姨娘给老夫人行完礼,又小心翼翼地给李显夫妇行礼,要不是老夫人让她入座,她看李显那个瞥向自己冰冷的眼神,是万万不敢坐下的。
“自己的儿子,不来看一眼,哪里像个做爹的样子!”
老夫人见李显有些挂脸,面色也有些不悦。
敢情这个孩子是你娘老子强迫你才有的?
李显不应,装听不见。
“婉婉,这道海参煨小米粥是我特意吩咐厨房做的,你尝尝。”李显体贴地为自己的妻子盛粥,完全不让一边伺候的丫鬟动手。
老夫人见他这个没规矩的样子,气得瞪大了眼。
没过一会儿,张姨娘姗姗来迟。
今日下午,离得最远的庄子上的管事迟了些,等登记完账本,她又去发放了下人们的赏银,故而来得晚。
每年除夕都是这样,老夫人也习惯她最晚入座。
一顿家宴,英国公府倒是聚齐了。
去岁府里添了新丁,这是好事,老夫人心里高兴,眼见嫡孙李聿已经入朝为官,尽管去军营那几个月让她提心吊胆,但是如今看见孙儿好好地坐在身边,她心里这才觉得熨帖。
李源虽说是庶子,但是从小到大,却也乖巧听话,她倒也省心。
至于沈清婉。
老夫人想到这里,抬眸去看自己的儿媳妇,就见自己儿子满脸殷勤地给沈清婉布菜,沈清婉坦然受之,夫妻二人极为和谐。
老夫人叹了口气,移开目光不再看。
再看下去,当真要被儿子气死。
王素敏身边坐着沈沚阮,二人没有太多交集,秉着她是姑母的女儿,沈沚阮对王素敏多少带着些谦让。
王素敏倒是丝毫不客气,推杯换盏间,对桌上的人都是笑脸相迎,就连平日里她最看不上的黄姨娘,她今日也给了好脸色,但是唯独到沈沚阮这里,王素敏却有些抵触,不愿意与她说话,也不理她。
这一切都被沈清婉看在眼里,沈清婉看向王素敏的眼神越来越不喜。原本李显说要在今夜开祠堂把王素敏记在族谱上这件事,可他注意到妻子的情绪,便没再提。
老夫人一直抱着孩子,年纪大了,胳膊有些吃不消,黄姨娘一直注意着这边,见状后连忙绕过身边坐着的张姨娘,小心接过了孩子。
所幸孩子今日出来时才吃饱奶,一直在沉睡,不曾有哭闹。
张姨娘见她抱着孩子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不觉嗤笑:不就是个病秧子,这么宝贝有什么用,能不能平安长大还是一回事。
桌上大家都在用膳,黄姨娘接孩子这一举动没引起多大注意。
奶娘就在一边,见姨娘接了孩子,急忙准备去抱。
孩子小,偏厅又不及屋内暖和,黄姨娘打算抱着孩子先走,张姨娘却一脸笑意拉着她的手要与她寒暄。
二人同为妾多年,身份相同。
见她拉着自己,黄姨娘有些迟疑,心里挣扎一番,还是决定让奶娘先抱着孩子回去,她留下来。
张姨娘见她不再推辞,心下得意,端起桌上一杯茶,笑脸看向黄姨娘:“你我姐妹二人在府里也相伴了十几年,这除夕之夜,以茶代酒,与你喝一杯。”
说话间,张姨娘站起身,她手上端着茶杯,似是想要递给黄姨娘。
一切发生得太快,孩子还在怀里,茶已经递到眼前。
黄姨娘只有伸手去接,却见张姨娘手一抖,身子倾斜过来,手上的茶杯眼见就要掉落,怕伤到孩子,黄姨娘急忙去扶。
身后的奶娘是个眼疾手快的,见茶杯就要翻落,立刻上前环住孩子,拉了黄姨娘一把。
有惊无险,孩子被黄姨娘紧抱在身前退后一步,奶娘双臂稳稳托住。
刹那间,张姨娘似是早已计划好一般,端杯子的手迅速转了方向。
茶杯里溅出一些水,打湿了她的手背。
水是凉的。
桌上李源正在给老夫人讲有趣的段子,老夫人笑得乐呵呵,谁也没有注意这边两个小妾与孩子。
“你!”黄姨娘一脸怒意,把孩子交给奶娘,转身看向张姨娘。
“哎呀,茶凉了,怎么,你为何这般看着我?”
有丫鬟拿了布巾来,张姨娘擦干净了手,换了一杯热茶,一点看不出脸色有何异样。
“刚才吃了酒,手有些抖,拿不住茶杯也是常事,你莫要放在心上。”
见黄姨娘面带怒色,张姨娘也不恼,仍旧一脸笑意,仿佛刚才的事真的是她无意一般。
黄姨娘还想与她理论几句,身后的奶娘急忙拉了拉她的衣袖。
府里的一切吃穿用度都是张姨娘在负责,眼下又是过年,老夫人也在,闹开了不好看。
黄姨娘只能忍下心里的怒意,带着孩子给老夫人说了几句过年的漂亮话,早早离开了。
英国公府家宴还在继续,同在京城另一边的贤王府却有些冷冷清清。
贤王在朝中无权也无靠山,虽说去年处理灾患一事有功,但是毕竟不比安王身后的淑妃和四皇子身后的皇后,因此时间一长,除了朝中那些文官,其他官员与贤王再无往来。
今年除夕,各个皇子都为明顺帝准备了礼物。
安王最有心,打探到明顺帝的炼丹之地已经快要建好,便在各地搜罗出不少好东西,年前送了进去。
更是搜罗了一百个道士,提前进京,早起念《道德经》,拜神为明顺帝祈福,可谓是为讨明顺帝欢心无所不用其极。
明顺帝受用,待他的语气也和善许多,淑妃看在眼里,这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四皇子不屑安王这些手段,在宋皇后的示意下,每日晨昏定省,主动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政事,为明顺帝分忧,待朝中大臣也越发仁厚,朝中大臣提到四皇子,无不称赞,夸赞他最有明顺帝年轻时风范。
明顺帝知道自己儿子的秉性,只适时夸赞几句,便不再提。
后宫之中,除了刘贵人处,皇上再不踏足其他妃嫔寝殿,宋皇后心里越发有气,尤其是得知刘贵人居然跟长公主这段时间走得很近,更是气得摔了手中的茶盏。
长公主回宫,她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亲自打点,换不来长公主一句好话,那刘贵人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长公主只要在宫中,便往刘贵人处跑。
派了探子去打听,却打探不出任何消息,宋皇后这才知道刘贵人的厉害。
偏偏年前刘贵人在御花园崴了脚,明顺帝让她静养,不要外出,她想借故让刘贵人来宫中聆听训诫的机会也没有。
身边的嬷嬷出主意,让宋皇后尽快调理身子,趁着每个月初一和十五明顺帝宿在中宫的时机,怀上皇嗣,或许会有转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之表妹有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