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顾繁星刚走出帐篷,就看到陈工匠手里拿着个陶片,正对着熹微的晨光反复看。
顾繁星走过去,发现陶片上涂着昨晚调好的釉料,在晨光里泛着淡青的光泽。
陈工匠抬起头,眼里满是兴奋:“这釉色比昨晚还润!你看,没有裂纹,也没有色差,今天试烧肯定能成!”
裴洛南走过来,身后还跟着李伯:“李伯说要带我们去鹰嘴崖,他熟路,能帮我们找最好的长石。”
吃过早餐,一行人就往鹰嘴崖出发。
山路比想象中难走,刚下过雨的路面又滑又泥泞,裴洛南一直走在顾繁星身边,时不时扶她一把,还特意让杜飞带了防滑鞋套。
顾繁星看着身边的裴洛南,心里暖暖的。
从发现窑址到找长石矿,他总是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走了大约三里地,前面突然出现一个山洞。
“到了!这就是鹰嘴崖的山洞!”李伯指着山洞,语气激动,“你们看,这些石头就是‘滑石’,敲碎了像面粉一样细。”
陈工匠蹲在石头旁,用手摸了摸,又敲了一小块下来,放在嘴里尝了尝(注:古法鉴别长石的简易方法,安全无害):“是长石!没错!味道有点涩,含钠量高,正是我们要找的钾钠长石!”
顾繁星拿出地质锤:“我们多采点样本,回去做成分分析,确保每一批长石的成分都一致,这样调出来的釉料才稳定。”
队员们立刻开始采集样本,陈工匠则在一旁指导。
李伯坐在山洞边的石头上,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
顾繁星走过去,坐在李伯身边:“李伯,等我们还原了‘清宁窑’的制瓷工艺,就把这里的长石矿保护起来,再在洞口立个牌子,讲讲它和‘清宁窑’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
李伯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好啊,好啊!要是我父亲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采集完样本,已经是中午了。
一行人往回走的时候,突然遇到了阵雨。
山路变得更滑了,顾繁星不小心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摔倒,裴洛南立刻伸手抱住她,自己却蹭到了路边的石头,裤腿都被划破了。
“你没事吧?”顾繁星看着裴洛南的裤腿,眼里满是担心。
裴洛南笑了笑,帮她理了理被雨打湿的头发:“我没事,就是蹭破了点皮,不碍事。你没摔着就好。”
回到青龙坡时,大家都淋成了落汤鸡。
顾繁星赶紧让裴洛南去帐篷里换衣服,自己则拿着长石样本,跑去检测台找小张。
“小张,快帮我测测这些长石的成分。”顾繁星把样本递给小张,语气急切。
没过多久,结果就出来了:“顾姐,这些长石的成分跟之前的一模一样,含钠量还更高一点,调出来的釉料会更透亮!”
顾繁星高兴得跳了起来。
陈工匠也走过来,手里拿着调好的釉料:“我已经把长石加进去了,这釉色比昨天更润了。咱们现在就去老陶窑,准备试烧!”
村民们听说要试烧“清宁窑”釉色的陶片,都跟着去了老陶窑。
陈工匠先仔细检查了陶窑的结构,然后指挥队员们清理窑膛,教大家怎么码柴……
顾繁星和裴洛南也跟着帮忙,看着裴洛南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甜蜜。
她知道,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都藏着他对她的爱。
窑膛清理干净后,“点火!”随着陈工匠的一声喊,裴洛南点燃了窑口的松针。
村民们都围在窑口,看着火焰一点点变大,眼里满是期待。
李伯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嘴里还念叨着:“火要稳,火要稳……”
陈工匠则守在窑口,时不时调整通风口的大小。
顾繁星拿着相机,把点火、调通风口的过程都拍下来,还开了直播——特展的官网上,已经有很多人在等着看试烧过程了,弹幕里全是“加油”“期待成功”“原来古法烧瓷这么讲究!”“希望能烧成功,让‘清宁窑’的釉色重现!”的留言。
时间一点点过去,窑口的火焰从橘黄色变成了亮白色。
陈工匠凑过去,看了看测温锥——锥尖已经开始融化了。
“快了!再有半个小时,就能开窑了!”陈工匠的声音里满是激动,村民们也开始欢呼起来。
裴洛南递给顾繁星一瓶水:“喝口水,你对着镜头讲了这么久,肯定渴了。”
他看着窑口的火焰,眼里满是温柔。
顾繁星喝了口水,心里满是期待。她想起第一次在探方里发现瓷碗的那天,想起找到窑址的那天,想起今天采集长石、试烧陶片的点点滴滴——所有的努力,都在等着开窑的那一刻。
终于,测温锥完全融化了。
陈工匠大喊一声:“停火!准备开窑!”
队员们立刻用湿抹布盖住窑口,让窑温慢慢降下来。
村民们都屏住呼吸,围着窑口,等着看陶片的样子。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窑温终于降下来了。
陈工匠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里面的陶片泛着淡青的光泽,像刚从宋代窑里烧出来的一样。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陈工匠小心翼翼地拿出陶片,举起来给大家看。“你们看,这釉色,这光泽,跟‘清宁窑’的瓷碗一模一样!”
村民们立刻欢呼起来,李伯激动得抹眼泪,嘴里念叨着:“我父亲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顾繁星看着手里的陶片,也红了眼眶。
直播画面里,弹幕被刷爆了:“太好看了!这釉色绝了!”“为所有守护文化的人点赞!”
王教授也赶来了,看着陶片,笑着说:“太好了!这说明我们的釉料配方完全正确!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烧完整的青瓷了,还要把这个过程做成纪录片,放在特展上,让更多人了解‘清宁窑’的匠心传承。”
裴洛南走过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顾繁星:“打开看看。”
顾繁星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用长石和高岭土混合烧制的小牌子,上面刻着“清宁窑·传承”五个字,还挂着一条红绳。
“这是用长石和高岭土做的。”裴洛南帮顾繁星把牌子戴在脖子上,“希望你能一直带着它,继续守护‘清宁窑’的传承。”
顾繁星摸着脖子上的牌子,心里满是感动。
她看着眼前欢呼的村民、忙碌的队员、激动的陈工匠,突然明白:“清宁窑”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是专家的严谨,是匠人的坚守,是村民的守护,是每一个热爱历史的人的期待。
夕阳落在老陶窑上,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顾繁星靠在裴洛南身边,手里拿着烧好的陶片,心里满是希望。
她知道,接下来,他们要烧更多的青瓷,要办更精彩的特展,要让“清宁窑”的故事,传遍更远的地方——因为这份传承,值得被所有人看见,值得被永远铭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禁欲裴总,追妻别太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