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首页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讨逆霸蜀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明天下织明权柄大明奉系江山三国第一狠人无敌天下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 刷视频:震惊古人全文阅读 - 刷视频:震惊古人txt下载 -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75章 京旗子弟那些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光绪彻底摆烂了,整个人如同泄了气的皮囊,瘫在龙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殿顶的彩绘。

幼时启蒙,师傅讲授明史,说到崇祯皇帝闹出“天价鸡蛋”的笑话,以及他那打一个补丁就耗费百姓一年开销的“节俭”时。

小光绪曾嗤之以鼻,觉得这皇帝不是傻就是笨,简直没有脑子。

可等他真正坐上这龙椅,亲手触碰这帝国的肌理,才惊觉当年没脑子的,竟是自己!

百姓家的鸡蛋,围个篱笆,撒把烂菜叶,母鸡下了蛋随手一捡便是。

但皇帝吃的鸡蛋,从鸡开始就得讲究。

鸡舍要干净体面,吃食得是精挑细选的菜心,偶尔还得掺点人参补品壮壮气。

捡蛋不能随便捡,得挑黄道吉日,由那未经人事的宫女,小心翼翼拾取,再用上好的绸缎包裹,一路恭敬送入宫闱。

这排场,这流程,鸡蛋它能不贵吗?

再说那衣服补丁。百姓随便找块旧布缝上便是。

但皇帝能吗?

必须选用顶级的料子,请手艺最精湛的绣娘,用金线银丝,一针一线绣出朵花来。

光绪不是没想过改,他厉声质问过,也试图彻查过。

有用吗?

有点,但不多,如同扬汤止沸。

他试想过,下令让太监直接去市集采购那几文钱一枚的农家土鸡蛋。

结果呢?

那户农家的鸡蛋立刻就成了“皇家特供”,再也无法流向市场。

而若想供应整个宫廷,怕是得搜刮整个京城的鸡蛋才行。

届时,非但京城百姓吃不上蛋,恐怕全天下的鸡蛋都会因违制。

你什么身份,也配和皇上吃一样的蛋?

在这大清朝,连说句“明天”都可能被曲解为怀念前明,吃个和皇帝一样的鸡蛋,那还了得?

至于穿补丁衣服示人,更是想都别想。

底下人会怎么想?

是国库空虚,还是皇上您的内帑见底了?

我大清已经穷到这份上了吗?

皇上都穿得破破烂烂?

越是落魄的富人,越要撑起门面。

有钱时可以节俭,没钱时反而要显得阔绰,否则,债主、合作伙伴立刻就会蜂拥而至。

这些事,并非完全做不到,但通常只有开国之君,或是乾纲独断的雄主方能推行。

像光绪这样空有帝号,实权有限的橡皮图章,大臣们有的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他寸步难行。

~~~~~~

促使光绪摆烂的,还有两件糟心事。

头一件,便是立汉家女为后之议。

他本以为最大的难关是说服慈禧。

没想到慈禧这次竟异常开明,真的放手让他自己决定,并未像历史上那般明放实攥。

“皇帝想做什么就去做,额娘不拦着,也不会使绊子。”

然而在娶汉女一事上,朝廷却炸开了锅。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表面不反对,但隐隐拱火。

因为他们清楚,有比他们更急的——汉八旗和不在旗的汉臣。

汉八旗觉得,自家女儿既在旗又是汉人,两全其美,最合适不过。

不在旗的汉臣则坚持,要娶就娶纯正的汉家女,方能彰显朝廷革故鼎新、团结天下的决心。

两派人马从朝堂辩论发展到当庭斗殴,最后互扣“汉奸”的帽子,吵得不可开交。

汉奸一词在清朝有三种含义:汉人奸臣、投降清朝的汉人。

第三种,则是道光年间,随着外国入侵,这个词开始泛指背叛国家,为洋人效力,从事刺探情报等破坏通敌活动的中国人。

第三种含义,比较接近今天的含义。

~~~~

第二件,便是军机处那场蹊跷的“意外”大火。

就在满蒙汉大臣吵得最凶时,军机处值房“不慎”走水,烧了个一塌糊涂。

光绪看着那冲天的黑烟,心彻底凉了。

他索性甩手不管,让他们吵出个结果再来禀报。

经此一事,光绪忽然就明白了,为何历史上有些亡国之君,在天下鼎沸之际,仍以为海晏河清,继续醉生梦死。

皇帝深居九重,了解外界的渠道,无非是臣子的奏章和身边人的汇报。

皇帝是天子,却也是普通凡人,他没有分身术,无法去市井乡野探访真相。

所以,臣子想要蒙蔽圣听,说起来复杂,做起来却未必多难。

历代有为之君,为打破这层信息茧房,往往会建立一套独立于官僚体系之外,直属于皇帝的情报组织。

这类组织在史书上,通常被冠以“特务机构”之名,名声大多不佳。

此类机构若运作良好,确是皇帝洞察天下的利器。

但它们同样由人组成,有私心,会腐败。

雄主尚能驾驭,一旦皇权式微,它们往往成为打着皇旗祸害地方的毒瘤,甚至与文官集团流瀣一气。

裁撤,皇帝便成了聋子瞎子。

保留,又恐民怨沸腾。

至于微服私访,话本里看看就好。

着名的同治皇帝,经常微服去逛窑子。

虽名为微服,但明里暗里的保护不知道有多少。

至于跑更远的地方微服私访……晋惠帝也干不出这样的事。

皇帝的工位很大,是整个京师。

他工作的地方也很大,是整个天下。

皇帝是全天下最自由的人,也是全天下最不自由的人。

在紫禁城里瞎转悠,会吓到各个部门的倒霉蛋。

在京城里转悠,各部得提前数月筹划路线,做好各种应急工作,会闹得鸡飞狗跳。

要想跑的更远,那禁军必须随行,沿途各省份都得提前做好准备。

~~~

光绪无比怀念“尚虞备用处”,即民间闻之色变的“粘杆处”、“血滴子”。

雍正、乾隆凭借它,将天下掌控于股掌之中。

可惜,嘉庆铲除和珅后,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将这个与和珅关联密切的机构废除了。

虽然后来嘉庆力排众议将其恢复,但其效能早已大不如前,难以穿透臣子们编织的重重迷雾。

光绪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被忽悠了。

大臣们口径一致:虽然洋人猖獗,汉人心怀异志,天幕也预示了国祚将终,但大清根基尚在,只要锐意变革,不说万世不易,至少能比原定命数延续更久。

若是那个未曾看过天幕、满怀理想的光绪,或许真就信了这番鼓舞人心的鬼话。

但如今的他,只想啐一口:老子信了你们的邪!

他迫切想知道民间实情,却无人可信,连自幼教导他的师傅,此刻报上来的也多是筛选过的消息,只为维持他那点可怜的信心。

他想到了一个群体——太监。

于是,他请慈禧派遣李莲英带领一批太监,去探查京师八旗的真实状况。

了解自家奴才,不会惹来过多非议。

然而调查结果,却让光绪大开眼界。

他第一次直观地学到了“碰瓷”这个行当。

八旗子弟,或亲自上场,或勾结地痞,手捧名贵瓷器(实则赝品),专挑马车或富商“不小心”撞上,瓷器落地便索要天价赔偿。

亮出旗人身份,被讹者大多只能忍气吞声,破财免灾。

~~~~~~

其次,是八旗内部扭曲的婚配观念。

“勋旧之家,世为婚姻,他族不得与”,极度讲究门第血脉。

哪怕家徒四壁,只要祖上阔过,在婚嫁市场上仍是硬通货。

旗人内部等级森严,满八旗看不起蒙八旗,蒙八旗鄙视汉八旗,且普遍耻于与民人通婚。

然而许多旗人家庭早已外强中干,于是衍生出高额彩礼。

你女方穷,我男方就不穷吗?

所以很多旗人男子人到中年,仍然未能娶妻。

然后又衍生出“换亲”。

好比张佳氏有个儿子找不到媳妇,那拉氏有个女儿嫁不出去,但两家又不愿意将就。

于是张佳氏儿子娶那拉氏女儿,张佳氏女儿嫁那拉氏儿子。

彩礼嫁妆直接互相抵消。

既保全了面子,又解决了婚嫁难题。

更悲惨的是旗人女子,困于“体面”,连纺织、务工甚至乞讨都被视为丢旗人的脸,境遇有时反不如汉女。

李莲英的汇报中记录了一个案例:正蓝旗赫舍里氏有个姑娘,因为家里实在穷的揭不开锅了,于是偷偷跑去汉人绣坊做手工活,被发现后,差点被开除旗籍,家族为了保全颜面,赶紧把她嫁给一个五十多岁的丧妻旗官当续弦。

有些旗人家庭为了保住那些可怜的体面,还发明了“虚聘实嫁”的套路。

就是只给了十两嫁妆,但对外宣称给了一百两。

男方要面子,女方也要面子,双方一起编一套瞎话,既糊弄别人,也糊弄自己。

甚至还有借高利结婚的。

他们一般不向汉人借,只朝内务府、王爷贝勒家开的典当行借。

因为一不能丢面,借汉人的钱,算怎么回事?

二来他们觉得,旗人应该不会逼死旗人。

不过他们没想到,老乡见老乡,背后给一枪,对旗人最狠的反而就是旗人。

但即便如此,旗人也不向汉人借。

虽然汉人不敢以逼债名义弄死旗人,但他们只需要把这件事说出去。

那第二天整个北京城的旗人都要讨论:“嘿,听说没有,有个旗人向汉人借钱。”

“还特么借钱不还,把咱们八旗的脸面都丢尽了。”

就这两句话,就能逼死一个旗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刷视频:震惊古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葛孔明纵横异界惊涛骇浪暗黑破坏神之毁灭穿越时空之殖民全球武炼阴阳食鬼猎人九转帝尊神医弃女一切从退婚开始我们是兄弟圣祖都市之上门神医大唐:从种土豆开始拜见大魔王无相进化权欲场乔梁叶心仪至尊修罗异界最强赘婿重生之投资大亨凌天战神
经典收藏大宋泼皮三国之纵马十三州丰碑杨门红楼欢歌回到三国收猛将霸魂管仲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明末开疆这位诗仙要退婚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金融帝国之宋归朕要抓穿越穿越明朝当暴君锦衣血诏战狼狂兵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东汉不三国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绵绵诗魂
最近更新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浴血山河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衣冠谋冢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岂独无故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唐代秘史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历史中的酒馆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 刷视频:震惊古人txt下载 -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 - 刷视频:震惊古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