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林暖去了上元镇吴先生家拜访。
陈行宁年少时曾在镇学读书,那里的先生们待他都很不错,尤其是吴先生。
他不止是陈行宁的授业恩师,当年林暖与陈行宁成亲时,吴先生虽因路途遥远未能亲至江南,却特意托人捎来了礼金,足见对这位学生的挂念。
更何况,如今林满、林贵以及村里几个孩子也都是他的学生。
尽管林暖前日与四婶说过,林才的姻缘该由他自己决定,但她还是想亲眼看看吴先生家的姑娘究竟如何。
来开门的是吴先生的妻子。
林暖一见便觉缘分巧妙——这位妇人正是昨日在老君观遇见的那位。
吴夫人显然也认出了林暖,怔愣片刻,眼中流露出些许困惑,似乎不明白这位一面之缘的夫人为何会登门拜访。
林暖含笑开口:“师母,我是行宁的妻子,近日回乡探亲,特来拜访吴先生。”
“快快请进。”慈眉善目的吴夫人略显局促,“不知夫人如何称呼……”
“唤我林暖就好,行宁是吴先生的弟子,我自然随行宁的辈分。”
“原来是安禾乡君!”吴夫人连忙行礼,将林暖迎进门,边走边朝院内唤道:“安儿、柠儿,快准备茶点,有贵客到了!”
吴宅不大,院落还有些小,一眼能见到。吴先生是秀才,这些年在镇学教书,家中置办了些良田和两间铺子。
一儿一女皆已成人,儿子娶了亲,女儿正值及笄之年,正是议亲的年纪。
院内的声响传得远,很快就听见回音。
“来啦,阿娘!”
“是,婆母!”
听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嫂嫂,我去准备吧,您看着佑哥儿就好。”
“那辛苦柠儿了,当心别烫着手。”
“知道啦,嫂嫂……”
林暖随着吴夫人在厅堂落座。
堂屋虽有些老旧,却打扫得一尘不染,墙上挂着几幅书画,只一眼,林暖便认出那熟悉的笔触——陈行宁的画技正是师承吴先生,连运笔的韵味都如出一辙。
吴夫人顺着林暖的目光看去,谦道:“这是夫君闲暇时随意画的,让乡君见笑了。”
“师母客气了。”林暖微笑,“行宁的画艺便是得吴先生真传。先生的画意境深远,笔墨精妙,令人钦佩。”
说话间,绿屏奉上礼物。
林暖温声道:“行宁在江南公务繁忙,此次特地嘱咐我带些土仪送给先生。小小薄礼,不成敬意。”
“这如何使得!”吴夫人连连推辞,“教书育人是夫君的本分,当不得乡君和陈大人如此挂念。这礼太贵重了……”
“师母不必见外,不过是一些江南特产罢了。”林暖语气恳切,“说起来,我家两个弟弟也在先生门下求学,近日正要参加府试,还要多谢先生的悉心教导。”
正说着,一个姑娘端着茶点款款而入,她生得秀美灵动,眉眼间颇有吴夫人的神韵,却更多了几分少女的活泼,她将茶点轻轻放在桌上,为二人斟茶,动作娴雅大方。
吴夫人拉过姑娘的手,对林暖介绍:“乡君,这是小女玥柠。柠儿,快来见过安禾乡君。”
吴玥柠听到“安禾乡君”四字,明显怔了一下,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襟,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恭敬行礼:“玥柠见过安禾乡君。”
“不必多礼。”林暖笑容温和,“我唤你一声玥柠妹妹可好?”
“自然可以的,乡君姐姐。”吴玥柠声音轻柔,转向母亲小声说:“阿娘,我去帮嫂嫂照看佑哥儿……”
“去吧。”吴夫人慈爱地点头,又对林暖歉然道:“乡君莫怪,这孩子年纪小,没见过什么世面。”
“这个年纪的姑娘家都是这般天真烂漫的。”林暖含笑看着吴玥柠离去的背影,“师母好福气,儿女双全,令人羡慕。”
“乡君说笑了,全广丰谁不知您才是最有福气的……”吴夫人忙道,“请尝尝这些茶点,都是小女亲手做的,她就喜欢琢磨这些。”
林暖拈起一块糕点细看,造型精致,色泽诱人,轻咬一口,甜而不腻,清香满颊。“色香味俱佳,玥柠妹妹真是心灵手巧。”
“能得乡君夸赞,是这孩子的福气。”吴夫人心中暗忖,不知林暖是否知晓他们家有意与林家结亲之事,无论如何,能得到安禾乡君的认可,对女儿总是好事一桩。
二人闲话家常,说到府试之事,林暖状似无意地提起:“家中有女初长成,却不知两个弟弟府试结果如何。若是能去松阳书院进学,倒是他们的造化。”
吴夫人心中一紧,若林才真去了松阳书院,这一去最少也要三年。女儿的年华如何经得起等待?此事须得与夫君从长计议,也要让女儿心中有数。
她面上不动声色:“能进松阳书院是天大的福分。当年陈大人也曾在那里求学,我家夫君至今还常念叨,说陈大人必成大器。如今看来,果然不错。”
“天时地利人和,自然是行宁自己肯下苦功,方能不负师长期望。”
正说着,一个年轻妇人抱着孩子与吴玥柠一同进来,吴夫人介绍道:“这是儿媳岁安,这是孙儿佑哥儿。”
妇人抱着孩子微微欠身:“见过乡君。”
“夫人不必多礼。”林暖端详着襁褓中的婴孩,小家伙正睡得香甜,小脸粉嫩可爱,她越看越喜欢,从怀中取出一角银子,有些不好意思:“今日不知府上有小公子,未曾准备见面礼。这个给佑哥儿压岁,聊表心意。”
“这……”妇人正要推辞,吴玥柠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角,妇人会意,恭敬行礼:“多谢乡君赏赐,是佑哥儿的福气。”
“婆母,乡君,我先带佑哥儿回去了。”
“好生照顾着。”吴夫人点头,又对女儿说:“柠儿,你留下陪乡君说说话。”
吴玥柠脸上又飞起两朵红云,柔声应了,安静地坐在林暖下首,听着林暖与母亲闲话家常,她悄悄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乡君——原来她并非想象中那般高高在上,而是这般温婉可亲,言谈举止间既有大家风范,又不失真诚。
想到那位布衣少年的姐姐竟是这般人物,她的心跳不由得快了几分,脸颊也更烫了。
因吴先生还在镇学授课,林暖不便前去打扰。此行的目的既已达到,又坐了片刻,她便起身告辞。
吴夫人母女一直将林暖送到门口,目送她的身影远去,方才回转。
吴夫人拉着女儿的手,轻叹一声:“幺儿,方才乡君说起,有意送林才去太原府的松阳书院读书。这一去,最少也要三年光景……”
吴玥柠脸色微白,沉默片刻,轻声说道:“阿娘,爹爹常说,当年乡君不也等了陈师兄许久?只要……”她声音渐低,脸颊绯红,“只要林才哥也与我心意相通,我愿意等的。”
“可三年后你都十八了,这年纪……”吴夫人忧心忡忡,转念一想,如今林家尚未正式回复,或许还有转圜余地,“罢了,今晚等你爹爹回来,再好好商议。”
“阿娘……”少女羞得捂住脸颊,“我去准备膳食了……”说着便快步向后院跑去。
吴夫人望着女儿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满是怜爱。
离开吴宅后,林暖又去拜访了方骋,如今这位故交竟成了自家亲戚,还是长辈身份,少不得一番打趣,方骋被说林暖说道得连连告饶,林暖方才笑着作罢。
离开方府,她便返回五井村,不再外出。四婶说的于县令的侄女,林暖没有去问,因为于县令有四个兄弟,每个兄弟都有闺女,范围太大,只能到时候再说。
然而每日仍有许多乡绅登门拜访——即便五井村地处偏僻,也阻挡不了人们结交这位广丰县唯一的乡君、官老爷夫人兼林氏商行东家的热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暖暖而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