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张翔

首页 >>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幕府将军本纪大宋的智慧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抗战之扞卫者无敌天下武逆焚天盛唐不遗憾大明官明末之海上雄师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张翔 -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全文阅读 -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txt下载 -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6章 播下种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开春后,社区的老年大学里新开了一门课,叫“古今对话”,翠花和华夫人成了常客。讲课的是位研究秦汉史的老教授,讲到阳安军时,总爱说:“史书上对这支队伍记载寥寥,可从出土的器物、简牍来看,他们是真真正正为百姓做事的——你看这农具改良的细节,这水渠设计的巧思,没有深入田间地头,是想不出来的。”

有次课后,老教授拿着一张刚复原的阳安城地图,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街巷、粮仓、学堂,叹道:“这布局,处处透着‘过日子’的心思。不像别的城池,先修城墙再修宫殿,他们是先划了农田,再建了工坊,最后才围的城墙。”

翠花凑过去,指着地图东北角的一片空地:“教授,这儿是不是铁匠铺?我听人说,那边出土了好多铁渣子。”

老教授眼睛一亮:“您怎么知道?我们刚考证出来,那确实是个大型工坊,不仅打铁,还能铸造农具,甚至有疑似火药的残留物——这可比史书记载的早了近百年。”

华夫人忽然想起苏小宝那些奇奇怪怪的图纸,忍不住笑了:“那肯定是个爱琢磨的年轻人干的,脑子里总有新点子。”

老教授没追问,只当是她们从民间传说里听来的,继续道:“最难得的是户籍册,上面不仅记着人名,还标着‘会织布’‘善耕种’‘懂木工’,甚至有‘孤儿,由里正照看’的备注。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那天回家,翠花翻出家里的旧相册,找出孙健年轻时在工地的照片——他正帮着一个老工人搬钢筋,笑得一脸憨实。“你看,”她指着照片,“他以前就这样,工地上谁有难处,他都搭把手。到了那边,肯定也改不了这性子。”

华夫人看着照片,忽然想起简牍上的一句话:“孙将军每至一地,必访老弱,问疾苦,如待家人。”心里一阵发酸,又一阵暖。

入夏时,博物馆举办了“阳安文化特展”,那块“民”字碑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陈列着复原的水车、连弩,还有苏小宝设计的“火龙炮”模型——虽然只是按图纸复原,却依旧透着股机灵劲儿。

开展那天,翠花和华夫人特意带着社区的孩子们去看。一个小男孩指着“火龙炮”问:“阿姨,这是打坏人的吗?”

华夫人蹲下来,指着模型底座刻着的小字——那是按简牍复原的“护民”二字:“它是用来保护好人的,你看这两个字,意思是让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围着模型叽叽喳喳,想象着两千年前,有群人如何用智慧守护家园。翠花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那些远去的人,其实一直都在——在孩子们的好奇里,在老教授的研究里,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在每一个为了“护民”而努力的当下。

特展结束后,老教授送了她们一本厚厚的《阳安简牍汇编》,扉页上写着:“历史或许会遗忘名字,但绝不会遗忘温度。”

翠花把书放在客厅的书架上,挨着那本她们自己整理的《阳安军故事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两本书的封面在光里轻轻晃动,像在无声地对话。

秋分时,阳安城寄来了新米,比去年的更饱满。翠花和华夫人蒸了一大锅,分送给邻居们。有个刚搬来的年轻媳妇尝了一口,惊喜道:“这米真好吃!是啥品种啊?”

“是‘阳安一号’,”翠花笑着说,“传了两千年的老品种,越种越好吃。”

年轻媳妇好奇地问:“阳安城?是不是那个出了支厉害队伍的地方?我在抖音上刷到过,说他们又会打仗又会种地。”

华夫人心里一动,拿出手机:“来,我给你看看真正的阳安军——这是他们当年种的稻种,这是他们修的水渠,这是他们教百姓认字的竹简……”

夕阳下,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年轻媳妇惊讶的脸,也映着翠花和华夫人满足的笑。她们知道,故事的传递,从来不止一种方式。可以是史书上的铅字,可以是博物馆的展陈,也可以是一碗喷香的米饭,一句“他们真厉害”。

夜深了,院子里的葡萄藤又结了串紫莹莹的果。翠花摘下一颗,放在嘴里,甜汁在舌尖散开。她抬头望着月亮,忽然觉得,孙健他们或许也在看这轮月亮,笑着说:“你看,这日子,真的越过越甜了。”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每一粒饱满的稻种里,在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里,在每一个普通人对“好日子”的向往里,生生不息,温暖绵长。

秋风起时,社区组织去阳安古城遗址研学,翠花和华夫人带着几个孩子同行。遗址上草木已黄,露出层层叠叠的夯土痕迹,讲解员指着一处凹陷说:“这里曾是粮仓,根据土层分析,当年储存的粮食足够全城人吃三年,而且发现了不同种类的作物种子,可见当时农业之发达。”

一个孩子突然举手:“阿姨,是不是有群很厉害的人在这里种出了好多粮食呀?”

翠花蹲下身,指着远处正在复耕的农田:“是啊,他们不仅种粮食,还教大家怎么种得更好。你看那边,现在的人还在用他们传下来的法子呢。”

华夫人走到一块刻着“劝农”二字的残碑前,指尖拂过粗糙的石面:“他们说,吃饱饭,才有力气想别的。”

研学结束时,孩子们在遗址旁种下了新的稻种,是用“阳安一号”改良的品种。华夫人拍下照片,发在社区群里,配文:“种下的是种子,长出来的是故事。”

没过多久,群里有人回复:“我爷爷说,他小时候听太爷爷讲过阳安军的故事,说他们打仗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帮农户修农具。”“我家传下来一把锄头,样式跟博物馆里的一模一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掠夺诸天万界符尊传书剑盛唐方羽修炼五千年至尊神位真仙奇缘II封魔没你就不行斗战仙穹尹素婳莫君夜不朽圣尊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嘉佑嬉事重生六零幸福攻略吞噬古帝剑控天下神医弃女混沌天帝诀全文阅读我的老婆是双胞胎(超级兵王在都市)凌天战神杀手房东俏房客
经典收藏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寻唐幻之盛唐回到三国收猛将谬论红楼梦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你呀就缺一味药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明末开疆崇祯本纪霸魂管仲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一品国公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洗尽铅华大清挖坑人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
最近更新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高门庶子三藏还俗英烈传奇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历史中的酒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北宋第一狠人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乾风云起苍穹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穿越之原始之路云起惊鸿客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张翔 -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txt下载 -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最新章节 -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