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现在开始上消防课!”陈梦瑶站在培训大楼一楼的大厅正中央,声音干脆利落,像哨子一样清亮,瞬间穿透了原本嗡嗡作响的嘈杂。话音一落,刚才还在交头接耳、低头看手机的学员们立马收声,齐刷刷地抬起头,目光全集中在她身上。
她没多废话,抬手直接指向楼梯口:“三楼有好几个教室,别挤,一个接一个上去,按顺序找座位坐好。今天你进哪个班,以后就固定在这儿上课,别下次跑错教室,搞得跟串门似的。”她语气严肃却不失亲和,眼神扫过每一个人,“这课不是走过场,考试有标准——周六周日理论考试,至少得考到90分以上才算过关;实操部分更严格,每一项动作、每一个流程都必须百分百掌握,所有老师点头认可,才算真正学会。”
她顿了顿,语气忽然沉了下来:“最后发的那张证书,叫‘消防知识专业证书’,不是随便签个到就能拿的。我再说一遍,消防知识是救命的本事,关键时刻能救自己,也能救别人。如果你只是来凑热闹、混时间,现在就可以走人,我不拦着,报名费原路退回。但一旦留下,就必须认真学,不能敷衍。”
大厅里一片安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几秒后,所有学员齐声回应,声音整齐又响亮:“明白了!我们会认真学习的!”那股劲头,像是被点燃了什么,从懒散变成了专注,从随意转变成了决心。接着大家开始往楼上走。
“我们也上去吧!”刘志鹏队长拍了下手,语气干脆利落。他一马当先带头往楼上走,赵国庆、孙立军和陈勇紧随其后,几人穿着统一的消防训练服,肩章在灯光下微微反光,显得格外精神。
陈梦瑶和欧阳寒对视一眼,也跟着上了楼。欧阳寒边走边低声说:“你说他们能听进去多少?毕竟很多人平时连灭火器都没碰过。”
“只要认真讲,总会有人记住关键点。”陈梦瑶笑了笑,“万一哪天真用上了呢?”
三楼走廊宽敞明亮,几个教室门都敞开着,桌椅整齐排列,投影仪已经摆放整齐就等老师们过来开机。学员们陆陆续续进入各自教室,有的三五成群低声聊天,有的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座位号,还有的直接从包里掏出了笔记本和笔,一副认真学习的架势。
老师们也到了。每人手里抱着一叠厚厚的资料,封面印着“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手册”几个大字。他们走进不同的教室,把资料一份份发到学员手中。
“来来来,先别翻,听我说两句。”301教室里,赵国庆站在讲台前,嗓门洪亮,“这本小册子是我们专门编的,内容不难,但都是实用的东西。今天你们学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
底下有人点头,有人笑了下,气氛渐渐安静下来。
“先问一句,家里谁用煤气灶?”赵国庆环视一圈。大部分人都举了手。“那有没有检查过自家的煤气管是不是老化了?阀门关没关紧?”他顿了顿,“很多人觉得没事,可事故往往就出在这‘觉得没事’上。”
他拿起一张图贴在黑板上,是一间厨房的剖面图。“看这里——橡胶软管用了五年以上,表面开裂,接头松动,这种情况下一旦漏气,一点火星就能炸。”他说着,又换了一张图,“还有这个,插座上插了五个插头,电视、电暖器、电水壶全堆一块儿,线路超负荷,温度升高,绝缘层熔化,啪!短路起火。”
学员中有人倒吸一口冷气。“我家就这么干的……”一个年轻女孩小声嘀咕。
“那你今天来对了。”赵国庆笑着点点头,“接下来教你们怎么防。”接着她打开了投影仪,把u盘插进去,开始按照自己做的ppt讲起来。
另一边,302教室由孙立军主讲。他性格沉稳,说话节奏慢但条理清晰。“火灾分几种类型,今天我们重点讲家庭和户外常见的A类(固体)、b类(液体)、c类(气体)和E类(带电设备)火灾。”他说着,在白板上写下分类,“比如油锅起火是b类,电器着火是E类,处理方式完全不同,搞错了反而更危险。”
他拿起一个小型灭火器模型展示:“看到这个压力表没?指针在绿色区才是正常的。使用时记住四个字:提、拔、握、压——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压下把手,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底下有人举手:“要是火太大了怎么办?”
“问得好。”孙立军点头,“第一反应不是冲上去灭,而是判断能不能控制。如果火势已经封住门口,烟雾浓重,立刻撤离!关门阻隔烟火,湿毛巾堵门缝,打火警电话119,等待救援。记住,命比财产重要。而且如果是在高楼住,千万不能坐电梯下楼。”
303教室里,陈勇正在演示模拟场景。“假设你现在在家,突然闻到一股煤气味,怎么办?”他问。
“开窗通风!”有人抢答。
“关阀门!”另一个声音补充。
“不能开灯!也不能打手机!”第三个声音喊出来。
陈勇竖起大拇指:“全对!尤其是最后一点,很多人不知道,开关电器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发爆炸。正确做法是:迅速打开门窗,关闭总阀,撤离现场,到室外打电话求助。”
他还特别强调:“如果发现煤气罐着火,千万别慌。这时候越乱越危险,保持冷静是关键。只要阀门没坏,你就拿一块湿毛巾——最好是拧干但还带点水分的那种,迅速盖住火焰,隔绝空气,趁着火势被压制的瞬间,立马把阀门拧紧关闭。动作要快、准、稳,火基本上一关阀就灭了,整个过程可能就几秒钟。但千万记住,这招只适用于阀门完好的情况。
要是阀门已经损坏没法关闭,那就别硬上,赶紧用家里的干粉灭火器对着火源喷射,控制住火势争取时间,同时大声提醒屋里其他人马上撤离,打119报警。这种时候安全第一,人命比财产重要得多。所以建议每家每户都备一个合格的干粉灭火器,放在厨房附近容易拿的地方,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另外,如果是电线、插座或者电器起火,绝对不能先用水泼!第一步必须是切断电源,找到电箱把总闸拉掉,断电之后再用灭火器处理或者用沙土覆盖。带电灭火非常危险,容易引发触电或更大的火情。总之,遇到火灾别逞英雄,科学应对才是保命的关键。”
与此同时,刘志鹏负责的是户外山林防火部分。他在投影仪上播放了一段视频:清明节祭祖烧纸,风吹火星引燃枯草,短短五分钟火势蔓延上百米。
“每年春季,这类事故最多。”刘志鹏语气严肃,“上坟烧纸、野炊烧烤、乱扔烟头,看着小事,实则隐患巨大。尤其是在干燥季节,一根烟头能毁一片林。”
他列出几条铁律:“进山不准带火种;烧烤必须在指定区域,结束后用水彻底浇灭炭火;吸烟要熄灭烟头并带走垃圾。做不到这些,就是给火灾留机会。”
教室里鸦雀无声,不少人低头记笔记,刷刷的写字声此起彼伏。偶尔有人提问:“如果被困在房间里,外面全是烟,该怎么逃?”
“低姿前进,因为烟往上走,贴近地面空气相对清新;用手背试探门温,烫的话说明外面有火,不能开门;可以用床单结绳从窗户缓降,但前提是楼下有缓冲物,且楼层不高。”
老师讲得细致,学员听得专注。有的人在资料上划重点,有的拿手机拍下ppt内容,还有人主动分享自己曾经遇到的小险情,引发讨论。
陈梦瑶和欧阳寒悄悄站在走廊尽头,透过玻璃窗观察各个教室的情况。只见每个教室都秩序井然,讲师手势生动,学员频频点头。
“没想到大家这么认真。”欧阳寒轻声说。
“有时候不是大家不在乎安全,只是没人好好告诉他们该怎么做。”陈梦瑶望着里面忙碌的身影,嘴角微扬,“现在有人教了,他们自然愿意学。”
她看了眼时间,掏出手机打开微信,给昨晚开会的几个管理人员发了条消息:【员工的汉服尺码收集得怎么样了?整理好发我一下,按xl、l、m这样列个表格,我要尽快联系服装厂。】
不到一分钟,回复就来了。
“瑶瑶,已经在弄了,十分钟内发你。”
“刚收齐,正核对人数。”
“我们店一共需要42件,m码15人,L码20人,xL码7人。”
陈梦瑶快速扫了一眼手机屏幕,指尖在键盘上轻点几下,回了个简洁的\"好\"字。她将手机塞进包里,顺手整理了下被风吹乱的发丝。\"走吧,咱们先去服装厂。\"她边走边说,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期待,\"慧心刚发来的设计图我看了,真的很有创意,把传统元素和现代审美结合得恰到好处。\"
欧阳寒快步跟上,顺手接过她手中的文件袋。\"确实不错,特别是那个渐变色的设计,很符合年轻人的喜好。\"他赞同地点点头,\"早点定下来,让服装厂先赶制员工们的汉服,客人的可以稍后再说。反正多备些不同尺码的也没关系,到时候艺术馆里还能设个拍照区,让游客体验。\"
两人说着已经来到停车场。初夏的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梦瑶眯了眯眼,从包里掏出墨镜戴上。欧阳寒熟练地解锁车门,两人一前一后上了车。
引擎启动的瞬间,欧阳寒突然笑出声来:\"你说今天来听课的那些人,回去会不会全家总动员,把家里翻个底朝天检查电线插座?\"他转动方向盘,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陈梦瑶系好安全带,透过车窗望向渐渐远去的培训大楼。阳光下,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光芒。\"但愿吧。\"她轻声说,嘴角微微上扬,\"哪怕只有一两个人因此避免了潜在的危险,这堂课就值了。\"
车子平稳地驶出园区,融入主干道的车流。而此时在三楼的教室里,消防教官还在耐心解答着学员们的各种疑问。有人正认真记着笔记,有人拿着手机拍下演示用的灭火器,还有人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家里的安全隐患。这些看似平常的消防安全知识,就像一颗颗种子,正在每个人心里生根发芽。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知识就会在关键时刻,成为保护他们和家人安全的护身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王爷的团宠小娇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