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同学说道:“我就是妹夫的爷爷奶奶教出来的,妹夫的爷爷奶奶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是大学教授了,只是经过了那些年心灰意冷了,我算是北京城第一批补课生了,我问你,如果我现在还是个郁郁不得志,四处打零工的人你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会看上我吗?”
嫂子愣了一下,也许国华考不上高中,他们就没有交集了吧。
国华同学接着说道:“看吧,就是这么一回事,如果不是因为有我妹妹我们家一辈子都不会和大宅门里的人有交集,我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资源去接近你,你现在反过来指点人家怎么教育孩子,人家心里肯定不高兴,我妹妹和妹夫确实不用像我们这样,为了谈成一笔生意陪别人喝酒喝到半夜,因为人家家底绝对能让他们过他们自己想要过的日子,而他们的孩子也有这份底气。”
嫂子点了点头:“我也是想当然了,身边接触的都是这样的人,比孩子,比老公,比身家,什么都要拿出来比一比,其实现在想想这样也挺累的,什么时候我俩能退休呢?我也想像萱儿那样过日子。”
国华同学叹了一口气,要想过那样的日子还是难了点。
确实是难了点,零六年一个叫淘宝的购物网站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从实体店转向了网上购买,国华同学的运输公司也改变了形式,从运输改为了物流快递公司,国华同学又开始忙着融资上市。
弘萱和九爷最近倒是喜欢上了听相声,天桥有个小黑胖子相声说的不错,调门也高,叫小番唱的好,二十块钱一张票,一壶茶还送一盘瓜子,两口子喜欢去哪儿消磨时间,潘家园现在是不去了,卖的都是什么呀,造假高的手艺人都没有了。
周六周日就带着孩子去西郊动物园,玩上两天,然后两口子看着小静怡在周日晚上,吭哧吭哧补作业,这就是玩儿要付出的代价,本来可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她非要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不过静怡也已经习惯了,她自己心里有数,知道什么时候要回家,把作业写完。
两口子前一阵子还在抱怨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这一晃眼,孩子就到弘萱肩膀了,两口子再也悠不去孩子了。
弘萱和九爷感慨:“你说怎么孩子让孩子不长大,小小的一只还没养够呢,就一下长大了。”
九爷揽着弘萱肩膀:“孩子吗,总要长大的,你看看我们,不也是从十七八九,走到三十多岁了吗,我还记得我从农场回来一下车就看见你坐在大杂院门口的样子,也是小小一只,一转眼我们孩子都那么大了。”
弘萱靠在九爷的肩膀:“我总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又快又慢,你有这种感觉吗?”
九爷点了点头:“慢下来的是我们俩,快的是这个时代的节奏,你看前一段时间还满大街五颜六色呢,现在好像一下子全都没了,古玩市场又突然热闹起来了,人人都想扒扒自己老祖宗有没有留下什么宝贝。”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综影视就是这么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