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冲破第一道拦截线,彻里不花不敢多做停留,一直敦促队伍继续往前走。担任前锋的四百骑兵疲态已现,乌力罕只好向彻里不花请示:“大将军,儿郎们深感疲乏,请求暂做休整再行军,望大将军体恤。”
“前方还不知有多少重险阻在等着我们,绝对不能下马休整。可以让儿郎们放慢速度,在马背上休息,吊在队伍后面就行。”彻里不花不软不硬地拒绝了乌力罕的请求。如果是这些骑兵的父祖辈,他们可以粘在马背上三天三夜不下马,吃喝拉撒睡都在马背上解决,但是如今经过百十年纸醉金迷的贵族生活的腐蚀,他们已经丢失了父祖们引以为傲的技能与坚韧不拔的品格。
乌力罕无奈,只能传达彻里不花的指令。前锋骑兵们虽满心不情愿,但也只能照做。队伍继续急行军,前锋队缓慢吊在主军的后面,一口牛肉干或是奶酪配一口马奶酒,以期尽早补充体力。不多久,前方探子来报,前方四五里的地方又发现了义军的第二道拦截线。
好在目测这道防线驻守的人数比第一道的少一些,但地形相对崎岖一些,对骑兵极为不利。彻里不花眉头紧锁,他深知开弓没有回头箭,即使伤亡惨重也只能一往无前了。若是调头或是分兵走小路,更会让整支队伍陷入泥潭中,进退不得。
思索片刻,他决定参照乌力罕之前的战术,同样派出四百骑兵迂回游射,拼消耗削弱某段拦截线上的防守力量,自然后一鼓作气冲出重围。乌力罕在后面休息,彻里不花只能让他的亲兵队长领军冲锋。亲兵队长深知此次任务凶险,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在亲兵队长的带领下,四百骑兵勇敢地向义军的防线冲击过去。这道防线的两千义军简直只处理不出工,彻里不花的队伍只冲了四次,丢下白来人就轻易冲出去了。然而,此时队伍的伤亡不大,但是彻里不花望着越发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心中也不免越发的焦灼起来。
虽然大军疲态已显,但是彻里不花依旧不敢稍作休整,坚持让大军继续前行。彻里不花隐隐感觉,前方必定还会有埋伏的。果然,没过多久又有探子飞马来报:“大将军,前方十里处又发现了义军的第三道拦截线,此处人数不多,唯一担心是,经过敌人的车轮战法和长行军后,我军实在太过疲惫了。”彻里不花心中一紧,这义军看来是步步设局,要将他们困在此处了。
他立刻召集将领商议对策,百夫长以上的都被叫来了,可众人皆面露难色。乌力罕休息过后赶来,思索片刻道:“大将军,已经来到了此处,即使义军还有埋伏,我们也没法回头了,唯有继续集中力量一路横推才有生机。”彻里不花点头同意。
于是,疲惫至极的骑兵使用同样的套路,同样的战术,继续不知疲倦的冲向第三道拦截线。然而,这义军战力虽然越来越低,但是冲破这道防线时还是折损了不少人马。彻里不花自己的屁股已经痛苦不堪了,尤其双腿更是由于长时间骑行而磨破了皮,难受至极。不过他咬咬牙,还是决定继续前行。士兵们虽疲惫,但在军令的强压之下,还是咬牙坚持向前走去。
元军经过三道拦截,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冲破了重重险阻,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不确定,前方是否依然还有埋伏?彻里不花大将军也确定,因此他还是决定强令大军继续前行。吊在其后后方的朱重八他们已经离着元军越来越近了,只是思维的惯性让他们觉得敌人的埋伏不可在其后方。同时,极度的疲惫,也让元军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只顾着前方的危机,完全忽略了后方的安全。
继续行走了十多二十里,人马皆乏,而且一路上再没遇到义军的拦截了,骑兵大队整体都陷入了死寂的状态,连话也没人愿意说了。长期领兵的彻里不花也感觉到了队伍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了,继续强令行军的话或许会发生炸营事故,因此他也顺势下令原地扎营,明天再走了。队伍停下来后,严明的军纪都成了空话,大部分立即下马直接就坐在地上休息了,根本无心照顾战马,大都让它们在荒草地里自由觅食。
刚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彻里不花立刻下令斥候队四面散开警戒,一团糟的脑袋刚恢复清明,大将军应有的军事素质马上就体现出来了。不少人夸张地直接从马背上滑倒到地上就像一滩烂泥一样,四肢摊开呈大字型躺下后就直接睡过去了,还有一些人刚下马就开始卸甲。身上的铁甲对于现在的他们就是沉重无比的负担,只有卸了甲才能让他们更快地恢复体力。
众人下马前后才一刻钟不到,大营安扎工作才刚开始,刚刚派出去的斥候就策马急奔往回跑了。焦急的马蹄声如催命的音符般拨动了所有人的心弦,就连睡死过去的元军骑兵也匆忙翻身坐起来,眺望着由远及近的斥候。
“报!”离着人群还有几十丈远,斥候就慌忙大声奏报。“我军…我军身后五六里处出现…出现大片骑兵,转眼即至。”斥候颤抖的声音预示可怕灾难即将到来。
“传令,立即集合!一炷香内开始撤离!”彻里不花大声发令后,原本懒散的人群开始躁动起来。先是或躺或坐早路边的人如触电般跳起来,开始寻找正在荒草地中自由食草的坐骑,已经走远了准备去砍树安营的人看到情况有变也急忙往回赶,那些已经卸了甲的就更加慌乱了,大多把铁甲胡乱地往身上一套抢上马匹就跑。
彻里不花更不甘于人后,在亲兵帮助下跨上马就跑,他的亲兵也急忙上马,紧紧的护着他一起逃命,惶惶如丧家之犬。很快急骤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了,还没能骑上战马的骑兵都在争先恐后地抢夺就近的马匹,甚至有人为了争马,已经动刀子了。
犹如丧家之犬的元军,一心只顾着逃命,很多人连弓箭刀剑甲胄等装备都没来及拿上就跑了。义军骑兵如潮水般涌到跟前,还有少部分元军骑兵没能及时爬上马背,只靠着双腿拼命地往前逃。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的,本就疲惫至极的骑兵,靠双腿逃命的只能是苟延残喘一小会儿,转眼间就被蜂拥而至的战马撞飞,然后碾成齑粉。
那些优先抢了战马的骑兵也没能跑多远就被追上了,不管他们如何压榨,战马早已筋疲力尽了,根本就跑不远。不过好在义军的骑兵多是临时组建的,他们大多马上功夫非常生疏,即使面对战力跌至谷底的元军骑兵,其杀敌效率还是相当低下的。
义军骑兵在马上弯弓瞄准,对着前方十来丈远的敌人射击,十有六七都脱靶了。那些手持长矛的义军骑兵几乎是傻傻地对着敌人直直地硬戳过去,高速移动的长矛刺中敌人身躯后产生的反作用力,往往会伤到自己,严重的情况下,矛柄还会将自己撞下马。手持横刀的义军骑兵也不懂得利用马速,顺势劈砍,他们大多是使用蛮力挥刀劈过去。如此情况下,虽然砍伤了敌人,但是稍有不慎,他们手中的刀也会因受到强大的反作用力而脱手。
只有徐达和汤和等少部分人,弓马娴熟,杀敌无数,其他人即使是朱重八自己,相比真正的骑兵战力也要差上不少。军心已溃且人力马力都到了强弩之末的元军骑兵,居然在人马皆处于巅峰状态下的义军骑兵的反复冲杀之下,最后还逃脱五六百人。
心有不甘的朱重八咬着牙还想继续追杀敌军,最重要的是主将想活捉彻里不花,不过后来在汤和与徐达等人劝说下最终也放弃了。因为经过反复冲杀后,义军队伍也到了强弩之末,根本无力再追击了。
彻里不花等人想不到在此等恶劣的情况下,还能有幸逃出生天,真的无法解释,只能说是长生天保佑的结果。为此,他们在心中默念感谢长生天的眷顾无数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