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妙音0

首页 >> 妙法莲华经 >> 妙法莲华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美艳矜贵女大佬的腹黑双面小娇夫我靠生崽拯救了整个仙门MC:开局拥有所有模组地球唯一邪仙穿越甄嬛传之万乐晴程家那做牛做马的童养媳重生了系统不靠谱,宿主她只能自救天帝的摆烂人生停妻再娶?这豪门贵妇我不当了!穿书七零:我带着痒痒鼠种地开厂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 妙法莲华经全文阅读 - 妙法莲华经txt下载 - 妙法莲华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6章 第26集《妙法莲华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我们看“显示真实”的第一段,“大事因缘”。

过去没有学《法华经》之前,我们修学佛法是靠法力的摄受。我们修布施,就靠布施的法来引导我们;我们修持戒,就靠持戒的法门来引导我们。这种以法门来引导内心的法,到最后都会有困难的,就像舍利弗尊者,“心生疑悔”,因为你没有改变的是那一念心。

本经的意思是,你要用你的理观来引导法门,而不是用法门来引导你的心。所以我们以前的修行是一个错误的修行。就是说,我们先要建立一个佛陀的知见,然后再去修一切法门。这个时候,每一个法门通通是高速公路,通通畅通无比。这就是以理观带动事修的概念。

这个理观的智慧,就是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所形成的清净心跟菩提愿。这种理观的智慧,在本经当中有四个阶段:开、示、悟、入。蕅益大师把这个“开”判作十住,安住实相。其实我们凡夫还没有资格叫十住,我们一般是十信。先信,就是信解。本经后面会说,你对于你一念心性建立清净心、菩提愿。你都不要做,你只要产生一念的信解,那个力量就不可思议了。你相信这件事情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你不断往那个方向走,就不可思议了,那何况是到十住。你只要一念的信解就不可思议,那十住当然更不可思议了。安住实相,就是“开”,就把凡夫的这种颠倒执着打开了一点。

第二个,“示”。佛陀的光明慢慢地显示,就是十行。不但安住,还广修妙行,广修六度的妙行。

第三个,“悟”,这个悟就是十回向。慢慢通过回向中道,把理观跟事修融通,理事融通。

第四个,“入”,就是十地。这个十地就是真实地证入,就自在无碍。

所以说,整个成败,法门到底是一种受限制的,还是畅通无阻的,关键在我们用什么知见去修这个法门。

丑二、会权归实

我们看“会权归实”。你现在懂这个理观智慧以后,再来看看权法跟实法是什么关系。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这段经文,我相信刚学《法华经》的人听了以后会非常惊讶。佛陀告诉舍利弗一件事情:诸佛如来虽然设计了三乘法门,有三乘的因果,但是从佛陀刚开始的规划,从佛陀的心来看这件事情,佛陀是怎么看的?佛陀的心是说,佛陀“但教化菩萨”,在佛陀的心中根本就没有所谓三乘人,都是菩萨道人,都是佛陀的儿子。这是所谓的“人一”,佛陀只教化一种人。

从修行的角度,“诸有所作,常为一事。”虽然表面上三乘人各忙各的,有些人忙修四谛,有些人修十二因缘,有些人修六度,但是从佛陀的角度,他们都是常为一件事情:他们都是要成就佛道,成就佛陀的智慧,从佛的角度叫“行一”。“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表面上我们看到了三乘或者五乘法门,从佛陀的角度,佛陀只有一佛乘。佛陀只讲了一件事,就是成佛之道,没有所谓的二乘,也没有所谓三乘的差别。

我们从这段经文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佛陀看事情跟我们的确有很大的落差,真的是有落差。我们明明看到五乘,我们的确看到有人布施持戒生天了,有人修四谛十二因缘到涅盘了,有人修六度到功德庄严的境界,有人念佛往生了。佛陀怎么说我看到所有人只有一种人,就是菩萨?怎么说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成佛,而所有的修行都是为这个准备的?

蕅益大师举一个例子说,为什么佛陀看到“但教化菩萨”呢?他说:“如彼穷子,自谓客作贱人。长者观之,实是己子。”说一个乞丐,是一个穷子,他流浪很久了,被大富长者给找来。找来以后,他一直不敢相认。长者让他扫厕所、做库房,最后掌管家业,把所有的珍宝都给他掌管。珍宝都给他了,但是这个穷子是怎么看的?他说:哦,这个珍宝不是我的,我只是替长者掌管;我每个月就领固定的工资,这个珍宝跟我没关系;我只敢从里面拿一小部分,属于我的部分,其他的我还是替长者掌管。那长者是怎么看?长者说:这本来就是你的,我迟早要交给你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当长者给贫穷乞丐掌管财产的时候,两个人对这个财产的认知是有落差的。长者说,我这个财产已经交给你了。但是穷人说,你没有交给我,这是你的,我只拿我每个月的薪水。

什么意思呢?佛陀说,我整个五乘法门,里面都有无量的珍宝,但是你只得到你要的东西。谁说布施持戒只能生天?谁说四谛十二因缘只能成就涅盘?谁说的?是你自己说的!就是说,佛陀设计这五乘法门的时候,每一条路都通佛道的,都是无量功德的。是我们把它操作成五乘的结果的。这样懂吗?

我们现在产生障碍了,来找佛陀。佛陀说,我的设计不是这样子的。比方说,佛陀给你一辆车子,是可以跑十万公里,结果你老人家跑了三万公里车子坏了。那你说,欸,你这个车子怎么才跑三万公里?厂商说,对不起,我们设计是十万公里,你老人家不晓得怎么开的,开到三万公里就坏了。

这个意思就是说,诸位!你的思想智慧老也不提升,你老是怪法门不对,这个就是问题所在。你今生这样做,你来生还是这样干,你来生还是觉得修到一半我走不下去了,换汤不换药。佛陀说,你千万别怪我。你今天修到那里停顿,阿罗汉卡在那个涅盘走不上去,你可别怪我四谛十二因缘设计不对。你走了一半,你自己不走的。后面的路是畅通的,你老人家自己不走的。就是说,从佛陀的角度,是理一、人一、教一、行一。整个法门一开始设计都是畅通的,都是成佛之道。但是我们凡夫,“众生处处着”,结果把这个法门操作成一种五乘的差别功德。

丑三、总结法要

那说释迦牟尼佛,是只有您老人家这样子吗?其实不对。十方诸佛的法门都是这样。我们看总结。

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佛陀说,不是我释迦牟尼佛规划五乘是一佛乘的成佛之道,乃至过去、现在、未来十方诸佛,所安立的法门都是理一、人一、行一、教一,没有例外,都是成佛之道。

这个地方就颠覆了我们以前对法力的看法。就是古德说的“诸法无性,尽随心转。心为名利,一切法趣名利;心为菩提,一切法趣菩提”。就是说,每一个法门都没有自性的;你的心态是什么水平,你就把它操作成一个什么样的相貌。

我们举一个例子好了。过去在台中有一个男居士,他拜佛、念佛非常虔诚,每一天拜几千拜,参加过斋戒学会,但是没有学过怎么开启佛陀的知见。他后来修到最后是有一点问题了。有问题以后,如果他能够自我反省,马上停下来,请求善知识开导也就算了;更可怕的是他要求闭关!结果闭关的时候就出状况了,着魔了。着魔以后没多久,就从楼上跳下来,自杀身亡。

诸位!一句万德洪名,他把它操作成一种邪魔外道了。你今天如果用这个事情去质疑阿弥陀佛,说您老人家怎么把这个佛号让我的儿子念成这个天魔外道?阿弥陀佛说,冤枉啊!我一开始设计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我是“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我这个佛号可是万德洪名。就是说,他心理有问题他要自我反省,而不是法门有问题。法门没有高下。

癸二、列三世佛 分二

这个问题,再往下看你就可以看得出来。

释迦牟尼佛是这样子的:所谓的一切法都是一佛乘,那其他佛呢?我们往下看,会慢慢明白这个道理,什么叫诸法无性、尽随心转。看“列三世佛”当中“别明三世诸佛开权显实”。

子一、别明三世诸佛开权显实 分二

丑一、明过去佛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这段经文跟前面有点像,但是它多了两个字,就表述得更清楚。就是说,为什么所有的法都是成佛之道,而我们会变成有差别的果报呢?这以下说出了关键的两个字。我们看这段经文的最后,“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这个一切种智就是中道实相的智慧,就是成佛之道。这样子我们就更清楚了,就是“究竟”!这个“究竟”,蕅益大师说得好:什么叫“究竟”?就是“近果说差别,究竟归一乘”。从近距离来看这个果报,近果是有差别的。

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近果说差别”。

比方说念佛。如果你问我说,欸,某一个老菩萨每天念佛,他会有什么结果?我的答案是,从《法华经》的思想是——很难讲!他有可能念佛往生;他也有可能念佛生天;他也可能念佛临终的时候起颠倒,堕三恶道,也可能。就是说,从近距离来看是有差别的,但是这个佛号一旦进去,诸位,不管他到哪里,那个法的力量都没有停止。即便这个人念佛起邪见颠倒堕落魔道,他跟一般的外道还不一样。他是念佛起邪见的,跟你修外道起邪见还不一样,因为他有佛陀施设的佛号的种子。你别忘了!

那个种子会发生什么效果呢?虽然“近果说差别”,近距离来说,因为他操作失当让他堕落了,但是那个佛号的种子在他的心中会产生一种力量,会产生一种声音,会告诉他:你不能这样子做,你不能这样堕落下去!它会引导他慢慢地遇到佛法。总有一天他会反省,会改变,然后慢慢地,就是我们说的,“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这个就是佛法的力量。

就是说,即便你操作错误,即便你念佛就是离苦得乐,结果念到天上去了,其实阿弥陀佛看了很不舍:我这个佛号思惟了五劫,我用无量劫的六波罗蜜换来的佛号,结果被你操作成人天果报!阿弥陀佛可能会喊冤哪。但是没关系,我就跟你等!关键是那个佛号已经进到你的心中了,虽然你没有完全打开它的功德。它的设计本来是往生的、是成佛的,结果你只是用了它其中一种功能。但是你别忘了,那个佛号还是佛号;你没有把它的功德开显出来,它还在里面,你跟一般人生天还不一样。

那有人说,欸,这个人念佛生天;那个人修基督教或者其他宗教,修慈善事业,也生天!你说“近果说差别”,从近距离来看,你看你们学佛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也生天,他也生天!不要这样讲,请你不要这样讲。外道生完天以后回来,什么都没有,因为他那个法门不是佛陀设计的。诸位你可别忘了,这个佛号是佛陀设计的。你把福报享完回到人间,事情还没完,这个佛号还会引导你生生世世遇到佛法。你会不断进步,直到“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当然,时间多久那我就不知道了,理论上是“究竟皆得一切种智”。你如果早一点修理观,早一点把这个法门的功德开显出来,那我就恭喜你!你今天跟它耗,就不晓得耗到什么时候。但是这个法门一旦进入到你的心中,只要你没有成佛,这个法门就不会消失。这就是佛陀高明的地方。

刚开始,佛陀会满足你的需求。你说我念佛,我也没有出离心,我是想生天。那也没关系,“近果说差别”,佛陀也不会反对,它会先把它生天的功能开给你,其他就隐藏在里面。这个就是三世诸佛所谓的方便门。就是说,我们只是用了一部分的功能,但是其他功能是潜伏状态。这个就是为实施权。

丑二、明未来佛

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这句话跟前面差不多。就是说,只要你学习的是佛陀亲口说的法门,前提是这个法门是佛陀亲口说的,你不管是把它操作成生天也好、往生也好,这个法门的能量都没完,它的能量是要你“究竟皆得一切种智”的。这个就是开权显实,佛陀把这个法门真实的功力告诉你。

丑三、明现在佛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这个地方也是说明“究竟皆得一切种智”的道理,不过这个地方讲得更清楚。就是说,我们虽然修佛陀五乘的法门,但可能我们现在没有修佛的知见,心态还是有所得,没有准备好。那也没关系!佛陀会先满足我们的需求,就是所谓的“多所饶益,安乐众生”。可能我们佛号念到最后,让我们得到人天果报,也没关系。这个佛号会先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但是它会不断地陪着我们,“究竟皆得一切种智”,它还会产生一种引导的力量。这个就是佛陀的设计。就是说,原来这个就是开权显实:佛陀的法门,力量是如此伟大,就算你一天到晚打妄想,它先满足你现在的需求,但是这个法门进入你的心中,它还是会产生力量的,就是所谓的“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子二、结示诸佛出世因缘

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这个就是所谓的佛陀出世的本怀。佛陀是“但教化菩萨”,使令众生成就佛的知见,使令众生悟入佛的知见,乃至于证入佛的知见。就是,所有的法门,其实它的功能都是为成佛设计的。即便我们暂时心态没有准备好,显出了五乘的功德,但是法门的势力没有消失。

壬二、明释迦佛章 分五

癸一、开方便为始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

所以你看,佛陀设计方便很难的。佛陀的法,它不但要达到这个法门究竟的目的——一定要把你弄到佛道去,它还要让你现在保持欢喜心。就是说,这个方便门是很难设计的。“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我也跟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样。首先,这个方便门要怎么设计呢?“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随其本性。”这个法门多难设计呢?比方说,佛陀要设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他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首先,佛陀来到世间之前要先想一想,这些跟我有缘的众生过去都干些什么事。佛陀会预知哪些人以后会跟他学佛,甚至于正法、像法、末法时期,这些人心中大方向都遇到什么事情。比方有些人取相,这些人就喜欢在五浊恶世,就喜欢把痛苦的相状取着起来。有些人喜欢取功德相,各式各样的执着。他过去有各式各样的取相。

到了现在,由于各式各样的执着取相,他就会有各式各样的希望跟追求。你看,痛苦的人,他就喜欢追求涅盘寂静;喜欢功德的人,他就喜欢——啊,人生难得,我一定要把今生好好利用,积功累德,创造功德,要修六度。就是说,他有过去的执着,就有今生的希望,“随其本性”,他就有未来的期许。他对生命有各式各样的期许,佛陀才有办法设计这些法门,所以才“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

也就是说,佛陀的方便门难就难在哪里呢?它的究竟目标要把你送到佛道,但眼前的目标还要满足你的需求。为什么要满足你的需求呢?因为修行不能勉强。什么事情都可以勉强,比如说上班。如果你不喜欢上班,反正你打了卡在那边坐着,就是上班。但是,如果你不喜欢修行,这个没办法勉强了。生命的改造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愿意改变。佛陀如果一开始这个设计没有考虑众生的需求,结果,一尊佛出世,讲了很多法却没有人想修,那糟糕了!所以,佛陀创造一种药,这个药可以把你所有的病都治好,他就一定要做一个动作:把这个药的表面放上各式各样口味的巧克力,有草莓的、有香草的,各式各样。就是他会让你喜欢吃。关键在这。

难就难在哪里?他既要通达真实相,又要具足方便门。这个就是佛陀难为的地方。他出世之前都要想清楚了,他今生要讲些什么法,这个法门要满足众生需求的口味,又能够把他带成佛。虽然一开始“近果说差别”,但是要“究竟归一乘”,这个就是佛陀出世说法的一个规划。他要满足众生的希望,众生才会主动地去追求,会把这个药吃下去。

癸二、显真实为终

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佛陀一开始为什么要考虑众生的需求呢?因为要先把他怎么样?先引进来!“先以欲钩牵”,最后“再令入佛智”,这个就是方便门两大需求。我不管怎么样,我先把你拉进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可能刚开始给你一些快乐,但是最后究竟都是为了成佛之道,成就中道的智慧。所以,从佛陀角度来看,从佛陀设计法门来说,没有二乘,没有三乘;如果你把时间拉长,就是成佛之道。当然,你把时间放短,我们也可以说它有二乘、三乘,也可以这样讲;但是你把时间拉到无量长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成佛。

后面佛陀会讲,佛陀会举许多实际的例子。他说,某某人因为布施,“皆已成佛道”;某某人,“若人散乱心……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说过去有一个人到了寺庙,看到大家拜佛,他用散乱心就随心地合掌——南无佛!这个人已经成佛了。

诸位!佛陀看到这个人是如实看到,就是“近果说差别”。可能这个人散乱心念了这尊佛,他后续没有去修,也没有得到什么效果,但是你别忘了,他把佛号念进去了。经过无量劫无量劫无量劫以后,佛陀看,这个人成佛了!而他成佛的第一个因是什么呢?就是他散乱心称这句佛号,是第一个因缘。你只要有第一个因缘,佛陀就有办法了,他就有办法辗转相续了。

所以说,佛陀的方便门,既要满足现前众生的需求,又要把他带到究竟成佛,这个就是所谓的既要为实施权,又要开权显实。

癸三、举五浊释权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妬,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这讲到方便门,还要考虑佛陀出世的环境。如果佛陀出生在净土,他的方便门就不要那么多,比方说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二乘法,所谓的“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你到极乐世界,享受这么多的身心快乐,你还会追求涅盘寂静吗?不可能。你享受过那么大的功德庄严,你还会追求涅盘寂静吗?那是因为我们凡夫一天到晚在娑婆世界受尽了折磨,才会追求涅盘寂静。

所以诸位!法门的开合是:众生环境越恶劣,那一尊佛出世的时候,他不但是三乘,他连人天乘都要开下去。就是,众生的障碍痛苦越多,这一尊佛出世的时候,他的标准越要不断地往下降。不要说三乘,你愿意修慈善事业,佛陀也欢迎。就这样子的。

现在我们谈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三乘呢?为什么阿弥陀佛在他的国土只讲大乘,而不讲四谛十二因缘呢?我们看看为什么。

舍利弗!当诸佛出现在五浊恶世这种环境当中的时候,会讲三乘的法门,因为众生的身心障碍特别大。什么叫五浊恶世呢?

第一个,劫浊。劫浊是一个总相,五浊的总相。这个劫就是时间。人寿从十岁到八万四千岁叫增劫,从八万四千再进入减劫,从八万四千岁一直减到两万岁以后就正式进入了劫浊,就是五浊恶世的开始。那个时候整个社会会出现三种灾难:第一个,刀兵。就是在人寿两万岁之前人跟人不打仗的。劫浊开始有刀兵劫。第二个,开始生病,有疾病。第三个,有饥馑。谷物就开始歉收了。这就是进入了劫浊。这是一个总相。

第二个,烦恼浊。进入了五浊恶世,两万岁以下,烦恼开始活动了。两万岁以前,人跟人之间和平相处,也不会贪,地上有个什么宝物人家也不捡的。劫浊开始有贪欲、烦恼了。

第三个,众生浊。众生的色身果报就羸弱了,不堪修行了。你看佛在世的时候,那些比丘很多都没有茅棚住的,晚上就坐在树下。你现在晚上坐树下试试看,你明天就生病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果报体有差了。

第四个,见浊。见浊就是知见。这个五浊恶世的特色,特别是我见,个人主义抬头,我执我见特别重。

第五个,命浊。就是寿命短暂。你已经没有办法长时间修行了。所以到了五浊恶世,净土宗就变成非常重要了,因为我们没有长时间的寿命来修行了。

“如是,舍利弗!”在五浊恶世动乱的时代,“众生垢重”,他的身心变得很粗重,内心有贪瞋的烦恼。因为五浊恶世,这个我执一重,自我意识抬头,他这个有所得心就重。他得的时候就贪爱,失去就嫉妒。这个我执我见是所有烦恼的根本。一个人,判断他烦恼轻薄,看他我执重不重。我执一旦重,他贪瞋的烦恼活动就重,就“成就诸不善根”。如果只有烦恼,我们只叫不善、恶念;但是这个烦恼又加上我执了以后,那就是根,因为它会辗转相续。就像树,它有根以后,就慢慢地扩大,除非你把它调伏。善根也是一样,它会不断地辗转相续。但是善根是要加上愿力,它才会辗转相续。

“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在这种环境之下,一佛乘就不够用了,他必须要把它开出三乘,满足众生在五浊恶世的需求。也就是说,佛陀施设法门就考虑两个重点了。蕅益大师说,这个方便门,第一个考虑善根的厚薄,第二个考虑障碍的轻重。蕅益大师用四种来说明这个法门是怎么设计的。

第一个,假设你善根强。善根强,就是大乘善根强,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根利障轻。你过去生善根强,而你本身烦恼、邪见、我见也轻,那你就会生在十方的净土,而且直接听闻大乘法门。就是你这个人善根强,烦恼障、知见障也轻,就直接生长在净土,顿闻大乘法门。第二种,如果你善根强,但是你的烦恼也重,那么你就生长在五浊恶世,但是你会听到《华严经》的法门,就是初闻大乘。这个时候,因为你善根强,它不障碍听闻佛法,烦恼不能障碍善根。所以善根强就有两种情况:如果是障轻,在净土;障重,在五浊恶世。这是善根强。

第二个,如果你善根弱。善根弱也是两种情况:如果你善根弱、遮障重,那你就在五浊恶世听闻三乘的法门,先破障。佛陀先讲无常无我,破障。那如果你善根弱、遮障轻,你就到他方净土学三乘法门。

蕅益大师讲完这四种情况以后,他的结论:不论有障无障,贵在有根有乘。其实一个人的成败,障碍还不重要,关键是你要有善根。如果你没有善根,你就会招感佛陀的法没办法跟你相应!你可能就当面错过。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你的心中都没有佛法的法门进去。就算你这个人学外道,你的烦恼很轻,但是你长时间没有法门的摄受,你迟早会堕落。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到重点,就是不管你有障无障,贵在有善根有乘,有法门的摄受。

癸四、拣伪教敦信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盘,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

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

这个地方,佛陀讲完权实不二的思想以后,要判断修行的邪正真伪。

他说,舍利弗!假设是我灭度以后,不管是像法还是末法的弟子,自己声称他证得阿罗汉,或者证得辟支佛果,但是他没有从他人听闻或自己也不觉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此不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的阿罗汉、真正的辟支佛。也就是说,他如果证得阿罗汉,却不知道所有的法门都可以成佛,而以为这个法门只是成就阿罗汉、只是成就辟支佛,那他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当然有例外,后面会说的。

为什么呢?“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如果自己说已经成就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盘”,而不再追求无上菩提,那么这个人绝对没有证得阿罗汉,是增上慢人,他还是个凡夫。他把初禅误为初果,把四禅误为四果。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而不相信一切法都是成佛之道,“无有是处”!因为佛佛道同。

除非佛陀灭度以后,现前没有佛陀出世说法。佛陀没有说法,那么大家就随便找一本经看,你看你的书,我看我的书。佛陀也不可能开权显实,因为佛陀不在了,而他刚好也没看到《法华经》。他所有经都看了,《法华经》这本经没看,有可能!他只看到方便门,但是他没有看到示真实相,他不知道这个法门其实是通往佛道的,他就不知道。“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就算他今生不知道,他如果来生到了他方净土,遇到其他的佛,佛陀也一定会跟他说《法华经》的,知道“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

这地方我们谈谈阿罗汉为什么一定会知道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之道。

第一个,在他生命还在的时候,阿罗汉已经能有内观的智慧。他不像我们凡夫一天到晚打妄想,他有我空的智慧。他在内观观进去的时候,他会知道他的心有微细的法执在波动,尤其是他入了灭尽定以后,他知道他自己有所不足,所以他根本没有资格叫无生。他没有资格叫无生,他还有生灭相,他自己会知道。

所以,他一定会跟佛陀请问,为什么会这样子?你明明告诉我说,我是无学位,为什么我心中还有微细的烦恼?他向佛陀请示,佛陀一定为他开权显实,说,我前面是引导你的,你现在只要换一个心态,你用清净心、菩提愿,再回去修四谛十二因缘,再试试看。哦,烦恼就没有了!不是法门的问题。佛陀这是两阶段:先让他证得我空,再证法空。

就是说,如果是一个现世的阿罗汉,还没有往生之前,他生长在佛世,蕅益大师说,他靠自己的内观智慧,他会知道自己有所不足。阿罗汉只要发生问题,他一定会向佛陀请示,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如果他不幸,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佛陀不在了、灭度了,而他以前跟佛陀学的都是阿含经。他没有看过《法华经》,而佛陀也不在了,也没有菩萨跟他说,那么这个人怎么办呢?

这个人他一入定以后,他也看到他心在波动,他心中一定是心生疑悔:怎么会这样子?我心中怎么还有烦恼,还有微细烦恼?所谓的“俱生犹自现缠眠”,他有微细的烦恼在活动。

这个人他死了以后,他以为生涅盘了,其实不是。他会主动地往生到他方佛土去,有佛教化的地方,生在方便有余土。到了十方佛土以后,佛陀会把他不足的地方,跟他讲《法华经》帮他补足。

所以结论,没有一个人永远待在阿罗汉的位置,没有一个人。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的。

你说,那这样子,如果这个人他入定的时候观察有问题,佛不在了,他要入灭了,那这个人就完了;阿罗汉他一进去涅盘,那可是不出来的,他没有愿力,他不像菩萨是“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盘”,他可是踏踏实实想要进涅盘的!那他怎么出来呢?其实他没到涅盘去,他到十方诸佛的方便有余土去了。那个涅盘是一个假名字。“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这个就是佛陀的设计,佛陀说法是这样设计的。

癸五、佛言无虚妄

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佛陀讲完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以后,佛陀再强调信心的重要:“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对前面的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你要相信佛陀说的话。十方诸佛说的话是“言无虚妄”,根本没有所谓的三乘、二乘,那是就着一时的因缘,可能会产生三乘、二乘的效果。但是你把时间拉长,所有法的力量都是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成佛之道。所以,你早点把心态准备好,这个法门就会开启一个成佛之道。

我们总结一下。前面是谈佛陀的设计。佛陀是怎么设计?那当然佛陀煞费苦心,佛陀又要满足我们的需求,又要把这个法拉到成佛,是很难的。从凡夫角度来说,我们看到《法华经》佛陀这样设计,我们成佛之道有三个阶段:第一个,开始于因缘;第二个,会归于心性;第三个,圆满于菩提。

我们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开始于因缘?每一个人开始学佛,他没有选择性,都是因缘。就是这个人过去生跟什么有缘。所以你第一个遇到的法门……可能你现在已经不在这个团体了,也可能离开了这个法,你现在转到其他的因缘,但是你第一个法一定是因缘招感的。每一个人都是颠倒妄想学佛的,而那个引导你去碰到这个团体、碰到这个法门的,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因缘力故。过去生跟你有缘!那没关系,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第二阶段,你怎么样把这个法门会归心性。这关键了,让你真实地安住。否则,这个法门操作起来,你只是活在因缘的信仰、过去的一点道心,你迟早会进入困境的。所以你一定要把它生起理观的智慧,就是《法华经》所说的,你一开始遇到的是一个念佛法门、遇到的是一个持戒法门,或其他什么法门,都没有关系,那是你过去的因缘。你过去的因缘遇到以后,你如果没有理观的智慧来开展它,那你就陷入了法门的限制了。如果你今天没有理观的智慧,那就是法门在带动你,不是你在带动法门,那你就会塑造成布施的相貌、持戒的相貌、念佛的相貌。如果你今天是理观来带动法门,那就不一样了,那叫一个菩提的相貌。你只有一个相貌,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是成就佛道。所以佛法就是这样子了,起初的修行是来自于因缘;中间来自于理观;你有理观以后,你就能够趋向佛道。

所以你不要再抱怨你修什么法门是什么问题了。同样一句佛号,有人会把这个佛号念到生天,有些人会把佛号念到三恶道去,有些人把佛号念到极乐世界还继续成佛。关键不是那一辆车子有多好,关键是车子前面那一头牛是不是进入状况了。那个牛有问题,不是车子有问题,就是《法华经》说的。当然,你今天如果遇到的不是佛法,那另当别论了。我们说的一切法都是成佛之道,是某一尊佛出世以后说的法才算。如果你今天是学外道,那就不是成佛之道,那我们就不敢讲了。你这个法是佛陀亲口说的,只要你的理观到位,这个法一定可以让你成佛,一定的!不管你修什么法,因为它一开始设计就是通往佛道的。

当然,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那可能会“近果说差别”,可能会落入一种差别的因缘。但是也没关系,你一定会遇到其他诸佛,他会把这个事情讲清楚,让你的心态不断改变,然后再往前走。如果你早点准备好,那这个法门就没有什么差不差别,就直趣佛道。这个就是《法华经》的思想。

所以我们现在第一次看到,哦,佛陀的心意,佛陀是这样设计法门的!那我们是怎么操作的?

《法华经》中佛陀已经把这个法是怎么设计的讲清楚了,是这样来的,这是开权显实。不像以前的经典,佛陀说,你不要想这么多,你就听我的,你就好好修四谛,他就修十二因缘了,他修六度。所以,我们以前修这个法门,我们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才知道,哦,原来是“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佛陀知道你众生有什么欲望、有什么需求、修这个法门你容易上手。

一开始是因缘而上路,但是上去以后,最后的成败在观照。如果后半段观照没有生起来,那你就活在因缘,就落入方便,对你来说就是方便门,就没有真实相这件事情。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理观的智慧,那所有的法门对你来说都是方便门。这个法门对你的加持力就有限了,那个真实相就开显不出来。

这样讲会不会有点深?有没有听得懂?开始在因缘,会归在理观,成就在佛道,就是三句话,你就知道这个法门是怎么回事。

这个地方要想一想,这个是很关键。就是说,你懂这个道理,再去操作法门,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佛陀原始设计是怎么回事,你就很清楚了,你就不只是盲目地“佛陀叫我这样做,我就这样做”了,你知道这个来龙去脉。而且不是释迦牟尼佛这样子,你来生遇到十方诸佛,他也是这样设计的:也是先满足你的需求,为实施权;最后你上路以后,那就不是需求,那就是理观了,各凭本事了。

同样一个法门,你会因为因缘而上路,但是你真正的成败就在你用什么知见。你今天用声闻的知见去念佛,你信不信,这个佛号就带你到涅盘寂静,没有带你到极乐世界。但是你在涅盘寂静的时候,会有一种力量告诉你,你要从涅盘出来,因为阿弥陀佛的佛号不是这样设计的。所以,只是说近果会产生差别,但是佛号会引导你从涅盘出来,会跟阿弥陀佛结缘,会听阿弥陀佛开示,再往前走。如果你今天有理观,你就会缩短很多的距离,你中间就不要太多休息站了。所以就是说,成佛之道,有很多人拉得很长。同样一句佛号,而有些人这个成佛之道、往生之道却拉得很长,因为你没有理观的智慧嘛!阿弥陀佛的佛号比你还着急:我有这么多功德,你都不会开显!你这没有密码,输入错误,是吧?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当你的知见提升了,诸位!你所修的一切法门全部提升了,“诸法无性,尽随心转。”你不要怕法门跟不上你。我跟你讲一句实在话,你的心水平到哪里,它的法门会自动提升到那个跟你相应的地方。“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所以你不要管法门,说:哦,我现在水平升高了,这个佛号是不是不够用了?不会有这种事情,你放心,够你用的。你的心是菩提心,是一心三观,这个佛号绝对不会仅仅让你往生而已。到了往生以后,它会快速地带你从初地到二地、三地……到十地。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弥陀本愿的摄受,但是你要把它开启,就是蕅益大师说的,你要跟它感应才算。你要不会操作,你的水平老是想到你快乐的问题,那阿弥陀佛也没办法,他只能给你快乐了。

所以,关键是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刚开始学佛来自于因缘,但是你老是活在因缘,那你就完了。你老是要糖果吃!刚开始从因缘上路,但是你的理观智慧一生起,法门就各凭本事了。你是凡夫的知见,法门就给你凡夫的快乐;你是往生的知见,这个佛号就给你往生的功德;你是成佛的知见,佛号就给你成佛的功德。这个就是开权显实。“诸法无性,尽随心转。”你不要管法门够不够用,你只要提升你的智慧水平,法门会配合你的。这个就是开权显实。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妙法莲华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涅世女神传地狱电影院龙傲战神天钧七零,踹了男主后她转身嫁首长九幽武帝豪门重生之长媳难为震惊!你管这叫丑八怪?影帝闺女又又又冬眠了第一婚宠:总裁,我会乖系统不靠谱,宿主她只能自救虚实进化水浒之狄家将娇妃缠情:夫君坏坏,别乱来江湖心路女公爵的异邦管家军旅:普通连队?请叫我特种部队孩子两岁半,孩子爹死而复生了饮星河
经典收藏跟霸总作对迎泼天富贵要相信阳光总在诡异修仙世界:我能豁免代价快穿从极品恶毒小姑开始我的魔王殿开局就炸了?玩恐怖游戏吗?包对象的那种万仙之宰手握代购系统,被留学生奉为神明火影直播从剧场版开始人与自然的挽歌时空交错:双慕之谜小道姑直播太准!日赚一亿成首富风起缘开我才不是配角梨子圆了双世青佩公主殿下请理智,亡国敌君是绿茶棋魂沈一郎,从看见佐为开始大佬她马甲都亿点了,谁惯着你?笠翁对韵,希君生羽翼
最近更新从私吞宗门灵石矿开始崛起帝娇大人,请听我狡辩快穿:每一个位面都是救赎文王爷,王妃又去皇宫摆摊了艾拉驾到重生60:我带姐姐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京港月光算命太准轰动全网,国家都盯上了老祖宗包养的小白脸竟是豪门继承人请不要叫我二蛋战神买来的禁欲夫君是太子惨死订婚宴,重生转嫁京圈太子你进来,仇怨得报全侯府后悔?晚了,崽崽她成团宠了火影:开局解开查克拉限制太子侍妾拿我当他替身,合约不续你倒追啥?种田,我在古代开超市惨死后,我带罪恶系统重生1982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 妙法莲华经txt下载 - 妙法莲华经最新章节 - 妙法莲华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