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李卫国就拿着手电筒回来了,还推来了自行车。
于莉把鱼挂在自行车的车把上试了试,发现没什么问题才拿起装着腊肉和风干鸡的布包。
两人锁好门,李卫国跨上自行车,于莉坐在后座,一手拿着布包,一手抓着自己男人的衣角。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做的这些都被阎埠贵给看到了。
盯着他们手里的东西,他那眼神里的羡慕几乎要溢出来了,红通通的,像是被什么东西勾着魂。
直到两人的身影消失,他还没挪地方。
“瞅啥呢?大冷天的也不回屋。”
三大妈裹着棉袄出来,见他盯着院门口出神,忍不住问道。
阎埠贵咂了咂嘴,也没回头:“你说李家这日子,怎么就这么红火?
又是鱼又是肉的,随便一送就是一大筐,咱们家过年能闻着点肉味就不错了.....”
三大妈叹了口气,拉他起来:“人家那是有本事,李卫东会打猎,李大河会钓鱼,你比得了?
赶紧回家去,别在这儿挨冻了。”
阎埠贵被拉着往家走,嘴里还嘟囔着:“都是一个院住着,这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而此时的李卫国和于莉,正骑着自行车往于莉父母家赶。
手电筒的光柱在黑夜里晃出一条亮路,车铃偶尔叮铃响一声。
没多大功夫,李卫国和于莉就到了菊儿胡同于莉家所在的大杂院门口。
由于是晚上的缘故,所以此时的院门也是紧闭着的。
于莉跳下车说:“你在这儿等着,我去敲门。”
她上前叩了叩门板,“砰砰砰”的声响在夜里格外清晰。
片刻后,院里传来个苍老的声音。
“谁呀?这大半夜的敲门。”
“孙大爷,是我,于莉,我回来看看我爸妈。”于丽扬声应道。
门“吱呀”一声开了,孙大爷披着件厚棉袄站在门后,看清是于丽,脸上露出笑意。
“是小莉啊,咋这时候回来了?”
“想爸妈了,就过来看看。”于丽笑着说。
“快进去吧,天儿冷。”
孙大爷侧身让开。
“一会儿走的时候,叫你爸妈来锁门。”
他光顾着搓手取暖,没留意院外还站着个人,说完便缩着脖子回屋了。
于莉回头冲李卫国招手:“卫国,进来吧。”
李卫国推着自行车进了院,于莉反手把大门闩好,两人并肩往自家屋子走去。
离着不远,于莉就开口喊道:“妈,开门。”
屋里马上就传来于莉母亲的声音:“谁呀?”
“妈,是我。”
屋门“哗啦”一声拉开,于莉的母亲看到门口的两人,眼睛一下子亮了。
“莉莉?卫国?你们咋来了?”
里屋的灯也亮了,于莉的父亲披着衣服走出来。
“都这么晚了,你们怎么现在回来了?”
李卫国把手里的东西往前递了递,笑着说:“爸,妈,我们给您二老送点东西。”
老两口这才瞧见李卫国手里的鱼和布包记得风干鸡。于莉的母亲连忙摆手。
“来就来,带啥东西?快拿回去,家里啥都有。”
于莉已经接过东西往屋里拎,笑着说:“妈,这都是我公公和婆婆让带来的。”
“亲家也太客气了。”于丽的父亲搓着手,脸上满是不好意思。
“你们日子过得紧巴,哪能总让你们破费。”
“爸妈,没事的,这些鱼都是我爸葱什刹海那边钓的,这野鸡和腊肉都是我弟弟进山打猎弄到的。”
正说着,隔壁屋的门帘“挑”了一下,于海棠探出头来,一脸的惊喜。
“姐,姐夫,你们来。”
她刚准备睡觉,就被外面的动静吵到了。
瞧见桌上的东西,她的眼睛顿时睁大了。
“哇,这么多鱼和肉!”
于莉笑着捏了捏妹妹的脸:“准备睡了?快进来,我带回来了不少东西,明天让咱妈给你做些。”
于海棠听到自己姐姐这么说,又凑到桌边看着那些东西。
“姐夫,你们家这是发大财了?”
李卫国挠了挠头,还没说话,于莉的母亲已经把他拉到了桌边坐下。
“累了吧,快坐。海棠,赶紧些烧水,给你姐和卫国泡点茶。”
“海棠,赶紧烧水,给你姐和姐夫泡点茶。”于丽的母亲招呼道。
于海棠又瞥了眼桌上的鱼和腊肉,这才磨磨蹭蹭的要起身。
李卫国连忙摆手:“海棠,不用忙活了,我们坐一会儿就回去,不渴。”
于莉也点头:“是啊,别折腾了,坐下说说话。”
于海棠听了,顺势拉过个板凳坐在旁边,眼睛还时不时瞟向那些年货。
于莉看向父母,轻声问道:“爸,妈,这都快过年了,家里年货备得咋样了?”
她母亲还没开口,于海棠就抢先抱怨。
“啥也没准备!就买了点花生瓜子,别的啥都没有。”
“你这丫头,就你话多!”
于莉的母亲拍了下小女儿的胳膊,脸上带着点嗔怪,却没真生气。
于莉心里一沉,看向父母:“爸妈,咋不多买点呢?过年总得吃点好的。”
于莉的父亲笑了笑,没吭声。
于莉的母亲叹了口气:“买那些干啥?都挺贵的,省点钱买粮食才实在。”
李卫国听了,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于莉忍不住劝道:“平时省着点也就算了,过年嘛,该吃的总得买点,一家人热闹热闹。”
母亲这才点了点头:“知道了,过两天我就再去看看。”
“哼,你们每次都这么说,转头就忘。”于海棠在一旁撇嘴,小声嘀咕。
“你这孩子,就不能少说两句!”
于莉的母亲又拍了她一下,于海棠嘟着嘴,悻悻地闭了嘴。
这时,于莉的父亲忽然开口:“莉莉,卫国,你们走的时候,把这些东西再带回去吧。”
李卫国赶紧摆手:“爸,这可不行,都是特意给您二老带的。”
“就是,这鱼是我公公婆婆他们在什刹海钓的,多着呢。
野鸡和腊肉是卫国弟弟进山弄的,家里也不缺,专门给你们留的。”
李卫国点头附和:“是啊,这些都是给您和妈准备的,我们断没有再拿回去的道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