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群英录

桑树下的粪球

首页 >> 北宋群英录 >> 北宋群英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山河血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明末之海上雄师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历史追光者大国重坦终极战争云澜乱世志抗战之扞卫者
北宋群英录 桑树下的粪球 - 北宋群英录全文阅读 - 北宋群英录txt下载 - 北宋群英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1章 雄才大略,唐太宗志安八方;盛世气象,天可汗德布四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然而,就在李世民决意册封阿史那思摩为右武侯大将军、怀化郡王,令其总领漠南诸部之际,尉迟敬德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尉迟敬德说道:“俺不同意!阿史那思摩与阿史那社尔二人,即便忠心可鉴、勇武超群,终究非我族类。况且突厥帝国正是在我大唐铁骑的打击下才覆灭的,倘若他们心怀怨怼,借镇守边疆之名招揽旧部、扩充势力,日后一旦倒戈相向,岂不酿成大祸?””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笑,从容说道:“尉迟爱卿此言差矣。突厥的覆灭,其根源在于内部,突厥王室一味压迫剥削牧民,以致天怒人怨,他们宗室之间争权夺利,相互攻伐不断。数十年来,他们不思安抚百姓、发展生产、稳定民生,反倒频频南下侵扰我大唐边境,穷兵黩武、战火不休,连牧民都对其统治怨声载道。反观我大唐,自终结隋末大乱以来,不仅善待子民,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之策,更以公正法度明辨赏罚,使老有所依、幼有所长,终致生产丰足、物资充盈、百姓安宁。正因人心所向,如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这般突厥贵族中的俊杰,才会纷纷归降。若论突厥败亡之由,朕以为我大唐铁骑的功劳不过五成,另外五成则在于其统治者失德 —— 对百姓不仁,自然失了民心。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此理啊。”

尉迟敬德还想再争,却被秦叔宝轻轻拉住了胳膊。

秦叔宝说道:“敬德,十五年前,我曾经和阿史那思摩交战过,他们虽然是异族,但也知道忠孝仁义。陛下尚且能推心置腹信他们,你我做臣子的,更该信陛下的识人眼光才是。”

尉迟敬德脸上一热,挠了挠头憨笑道:“是俺糊涂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李世民见他松了口,眼中笑意更浓,抬手道:“好了,北边的事暂且议到这里。咱们来聊聊西边的动静。”

李世民目光扫过阶下众臣,沉声问道:“吐蕃近年屡兴兵戈,四处扩张,近日常可有异动传来?”

面对唐太宗这一问,满朝文臣武将究竟会如何应答?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李靖出列奏道:启禀陛下,自文成公主入藏,吐蕃赞普对大唐愈发恭顺,不仅按时朝贡、屡遣使臣朝拜,更常购我朝典籍、延揽能工巧匠入藏,积极研习大唐文化,佛教交流亦日渐频繁。唯偶有袭扰吐谷浑之举,其余并无异动。

魏征出列奏道:“陛下,老臣尚有补充。吐蕃除研习我大唐文化与佛家经典外,更遣大批使者学习我朝官僚体制与治国方略 —— 从调兵遣将的军制到户籍编订的规制,乃至三省六部的运作机理,皆在其效仿之列。”

话音未落,李靖已跨步出列:“启禀陛下,河源郡王(即吐谷浑可汗)昨日遣信使急报,吐蕃正加紧对吐谷浑的渗透与军事部署。”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蹙,沉吟道:“这吐蕃赞普,倒是野心不小。”

正当众臣揣测圣意时,杜如晦上前谏言:“陛下,臣恳请暂停接纳吐蕃使团,更不可将我朝官僚体系、军制法典、户籍税收等机要之术传于外邦。即便是佛教交流与文化往来,亦当尽量缩减,以防吐蕃羽翼丰满,日后成我大唐劲敌。”

程咬金、秦叔宝等武将纷纷附和:“是啊,陛下,丞相,所言极是,我们当早做防备啊!”

李世民沉思片刻,忽然朗声道:“不,与吐蕃的交流不仅要照常,更要加强。”

此言一出,众臣皆面露惊愕。李世民扶了扶王冠,环视群臣问道:“诸位可知,我神州文脉何以绵延万年而未曾断绝?”

尉迟敬德朗声应道:“自然是凭我神州雄师武德充沛,所向披靡,横扫六合!”

李世民摇头:“马上打天下,岂能马上治天下?”

秦叔宝继而答道:“是依法治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严刑峻法纵然能收表面之效,却难聚天下民心。” 李世民再度摇头。

魏征拱手道:“莫非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

“统一思想虽有裨益,但若因此变得腐朽僵化、墨守成规,致使体制板结、阶级固化,国家终将失去生机。” 李世民依旧否定。

见圣意接连驳回众议,朝堂上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竟无人再敢应答。

李世民见状,缓缓道出己见:“依朕之见,我族能绵延至今,关键在于兼容并蓄、善纳百家之长。天地万物无时不变,我朝亦当因时制宜、顺势而为。以儒家为根脉,兼容王霸之道,杂糅百家精要,兼取各族优长,做到包容万象、为我所用。唯有随局势变迁而变通治世之法,方能基业长青。”

听完李世民如此霸气的答案,众人折服,纷纷跪拜,高呼万岁。

“儒家,志在大同,明仁礼教化。墨家,兼爱非攻,并士匠任侠。道家,我动合无形,参自然道法。阴阳家,推演五德,将阴阳平衡深察。法家,厉行变革,断于公法。纵横家,纵横捭阖,一谋抵万甲。兵家,崇文尚武,砺甲兵卫邦,凭韬略定四方。为神农之言,汇集百家于杂,包容并蓄,取百家之所长。如此以来,即便是有异族入侵,我们也可以很快的吸收掉他们的文化优点,摒弃掉文化糟粕,不断地进化我们的文化,这才是我们的文明五千年不断的根源所在。”

比如近代时期我们也吸收了不少西方先进的思想,比如进化论等等思想....

当然,要吸收精华看,弃其糟粕,首先是客观的认识世界,分辨哪些是先进的,哪些是落后的。并不是全部照抄,或者全部否定。

李世民目光深远,朗声道:大唐的文化与治世之道,传入吐蕃又有何妨?朕要做的,是打通西域商道。让中原的丝绸、瓷器这般好物,能与西域诸国互通有无 —— 商路所过之处,城邦必能兴旺。物资与文化交融流转,百姓安居乐业,各族才会和谐相处,再无攻伐纷争。商道畅通,城邦兴旺,百姓富足,天下归心,民心所向!到了那个时候,有谁能够违背天意,威胁大唐呢?朕的志向,不仅要让中原百姓富足,更要让四方诸国、各族人民都能安居乐业。朕要做的,不只是神州大地的好皇帝,更是各族共尊的天可汗!

一番话掷地有声,尽显雄才大略。众臣听得心潮澎湃,愈发钦佩,纷纷跪拜于地,齐呼 。

这里我要划重点的,请注意此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如此大气的执政风格,唐太宗此时打造的是大唐版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都发财,都维护这几条商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所以各位观众能够理解为什么大唐初期,有那么多的少数民族将领效忠大唐,甚至李世民去世的时候要求殉葬的。因为他的执政理念,确实是将各族人民的利益连接到了一起。

然后各位再了解一下武则天时期的执政风格,就大概能明白大唐由盛转衰的气运是从哪里开始的了。我个人一点浅薄的看法,虽然大唐衰败是从安史之乱开始,但从根儿上来看,是从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内斗开始的。特别是她对外的政策,以及宁可错杀一百不肯放过一个的铁腕手段,太残忍了,破坏了那个大度,气吞万里的大唐气象。

(当然武则天这些内容,都不是本部小说的重点,我也只好一笔带过,后面的章节,我们还是要回到青藏高原上,看看吐蕃的发展。看它是如何走向强大,扩张,然后轰然倒塌的。当然还有大唐使臣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精彩戏码,敬请大家期待。)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此时,程咬金一身忠勇之气,跨步出列奏道:陛下,吐蕃素有吞并吐谷浑之志,此事该如何应对?要知道,吐谷浑的可汗,河源郡王,那可是您的女婿啊。那吐蕃,连文字都没有的野人,分明是不给您面子。

面对吐蕃不断地挑战,大唐君臣将如何面对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北宋群英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危险激情:总裁的VIP情人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掠夺诸天万界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上门龙婿捡个杀手做老婆百炼飞升录光明纪元阴阳诡探武神纪元九流闲人武炼阴阳没你就不行诸葛孔明纵横异界权欲场乔梁叶心仪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异界最强赘婿混沌天帝诀全文阅读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上门神医圣祖
经典收藏穿越枭雄一品国公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绝世极品兵王二战那些事儿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战狼狂兵朕要抓穿越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黄天之世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老鼠公爵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这位诗仙要退婚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
最近更新铸运天秦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虞朝的故事边塞枭龙汉末三国路七星大罗盘明末改革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河葬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红头册山河红颜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一枪定山河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
北宋群英录 桑树下的粪球 - 北宋群英录txt下载 - 北宋群英录最新章节 - 北宋群英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