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首页 >> 大唐凌烟志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精灵之从加入火箭队开始逆袭辅助:技能全是规则级?穿七零继母卖我,反手举报下乡去霍爷他总想父凭子贵清穿:我凭生娃养娃名留青史再入君怀从虐杀原形开始逍遥仙路,神棍小师妹的逆袭艺术家她倒拔垂杨柳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 大唐凌烟志全文阅读 - 大唐凌烟志txt下载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72章 刘武周自不量力兵败宣州,郭子和审时度势降唐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再说这七月的长安城内,与外面的战火纷飞如同两个世界,城内已逐渐恢复往昔的繁荣,太极殿巍峨耸立,殿内气氛庄严肃穆。

唐高祖李渊端坐在龙椅之上,接受着文武百官的朝拜。朝堂之下,大臣们分列两旁,气氛凝重。

当高祖李渊拿到关于李密归顺东都洛阳杨侗隋朝残余势力的奏折时,并未表现出过多的吃惊。他微微抬眼,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对李密的不屑与洞悉。

高祖深知李密的为人,那是一个有着多次背叛经历,野心勃勃且又反复无常之人。在他看来,李密“妄自矜大”,自视甚高,犹如井底之蛙,眼中只有自身的利益与虚荣,根本不会真正忠于任何一方势力。

朝堂之上,李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却透着威严:“诸位爱卿,今日闻听李密归顺杨侗之势力,朕却并未感到意外。这李密,向来反复无常,早年便多次易主。朕之前曾修书于他,表面上推举他为天下之主,实则是权宜之计。”

说到此处,李渊舒展眉头,目光审视着朝堂上的众臣,继续说道:“朕料到他必定不会安分于杨侗之下,这厮妄自尊大,觉得其才略无人能及,又怎会甘心屈居杨侗之下?他这般举动,朕却觉得甚妙。”

李渊停顿片刻,然后扫视一周,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朕以为,如今李密之归顺,于我大唐并无实质之威胁。反而,此乃天赐良机。如今各方割据,王世充等势力与李密之间亦有矛盾重重。朕正可坐收渔翁之利。”

李渊站起身来,踱步至殿中,龙袍随风微微摆动,他继续分析道:“朕认为,杨侗此时重用李密,期间利益,必定会引起王世充那厮的不满,从而产生摩擦,走向分裂。而朕则可在旁静观其变。待李密再次与王世充发起争端,不管哪方得势,对我唐朝来说都是好事。朕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充我大唐的势力,稳固朕之江山。”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闻高祖的分析,纷纷称是,眼神中充满了对高祖的敬佩与信服。

此时,太极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李渊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芒。他仿若一位布局于棋局之外的棋手,冷静而睿智地掌控着局势,展现出作为一代开国皇帝的非凡气魄与深谋远虑。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高祖李渊之权术,以退为进,以静制动。在这一番权衡利弊之中,李渊为唐朝的稳固与发展奠定了又一坚实的基础。

随后高祖李渊话锋一转,讲到:“朕听闻朱粲势力在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被我朝抚慰大使马元规战败后,溃逃至宣州,其仍贼性不改,作恶多端,为祸四方,其行径残忍、行为恶劣,令人发指。为了补充军粮,他竟然下令士兵烧煮妇女、小孩来吃,其残忍行径令人震惊,牲畜不如!”

高祖稍作停顿,厉声下令道:“传令下去,命宣州刺史周超率军务必将其剿灭!”

唐初的宣州是现今的安徽省宣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宣州在唐代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划,宣州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以南,黄山以北,控制着吴地和越国的重要区域,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价值。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三年(620年)设立宣州总管府,统管宣州、桃州、猷州等地的军事。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罢都督府,宣州先后隶属于江南道和江南西道。天宝元年(742年),宣州改称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宣州。

宣州在唐代经济繁荣,成为东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和经济中心。宣州的钱监也是国家重要的钱币制造基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宣州也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活动地,如李白、白居易等着名诗人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李白在宣州的诗作《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赠汪伦》《独坐敬亭山》《宣城见杜鹃花》等,都与宣州有着关联。

还有白居易在宣州的作品《忆江南·宣城诗旅》《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这些诗作不仅描绘了宣州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也反映了诗人们对宣州的深厚感情。

宣州的文化氛围在唐朝空前活跃,吸引了大量闻名于世的人才。唐初的宣州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经济和文化也得到了显着的发展,成为唐代重要的行政区划之一。

前文我们讲到过,朱粲最初是隋朝城父县的佐吏,隋末天下大乱时,他聚众起兵,号称“迦楼罗王”,拥有部众十万多人。朱粲的军队以劫掠为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以人肉为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高祖李渊为了统一全国,开始对各路割据势力进行讨伐。朱粲作为当时的一个重要割据势力,且作恶多端,残害百姓,自然成为了唐朝讨伐的对象。

七月初二,宣州刺史周超率领军队对朱粲发起了进攻。在周超发起进攻之前,朱粲的军队已经陷入了困境。由于长期的烧杀抢掠,四处流窜,朱粲的军队内部士气低落,士兵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而周超的唐朝军队则士气高昂,准备充分,双方在战场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超充分利用朱粲军队士气低落、兵力分散的弱点,发起猛烈攻击。战斗开始后,周超的军队迅速突破了朱粲的防线,朱粲的军队在周超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战场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唐朝将士们奋勇杀敌,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唐军的进攻下,朱粲的军队迅速溃败,朱粲本人也险些被俘。此次失败对朱粲的势力造成了重大打击,使其不得不放弃部分地盘,逃往他处。

战斗结束后,朱粲的军队残部纷纷投降或逃散,周超的军队则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了战果。战场上到处都是朱粲军队丢弃的武器和物资,空气中四处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

朱粲的暴行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周超成功击败朱粲,不仅打击了朱粲的势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当地的社会秩序,赢得了百姓们对唐朝的支持和拥护。

七月初四,长安城再次收到捷报,称梁师都侵犯灵州,被唐朝骠骑将军蔺兴粲将其击败。

唐初的灵州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位于今宁夏灵武市境内。灵州在北魏时期称为薄骨律镇,后改为灵州。唐朝建立后,灵州成为西北地区的军政中心,是唐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军事基地,朔方节度使驻地,统辖广大区域,军事力量强大。

灵州地处黄河东岸,是连接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枢纽,成为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在此推行羁縻州制度,安置内附的少数民族,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同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对唐朝的繁荣和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祖李渊在太极殿听闻蔺兴粲击败来犯的梁师都,龙颜大悦,站起身来,向前几步,接过太监手中的战报,仔细阅读起来。

整个大殿也一片欢腾。大臣们脸上皆露出喜悦之色,交头接耳,赞叹蔺兴粲之功。

阅罢,李渊微微仰头,目光望向大殿高处,仿佛思绪已飘至遥远的灵州边疆。他高声道:“蔺兴粲此番英勇御敌,保卫我大唐疆土,实乃我大唐之幸。朕当重赏于他,以彰其功,扬我大唐军威!”

大殿之下,大臣们齐声高呼:“陛下英明!蔺将军功不可没,实乃我大唐之忠勇典范!”

李渊略作沉吟,然后对身旁的侍臣说道:“速去拟诏,赏蔺兴粲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并令当地官员好生犒劳其麾下将士。同时,传朕旨意,令其继续严守灵州边境,不得有丝毫懈怠,若有敌寇再度入侵,务必全力击退,不得有失。”

侍臣领命而去,李渊又看向群臣,神色庄重地说道:“朕虽坐镇长安,然心系边疆之安。灵州乃我大唐西北之门户,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朕今日重赏蔺兴粲,乃是为激励众将士,使其效仿蔺兴粲忠勇之举,保我大唐万里山河,永固安宁。”

大臣们纷纷叩首称是,齐声道:“陛下圣明,以蔺将军之功为励,定能使我大唐军威远扬,边疆稳固。”

此时,整个殿内气氛热烈而庄重,仿佛在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欢呼,也为大唐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那七月的阳光,仿佛也为这胜利的喜讯增添了几分喜悦和光辉。

到了七月十二日,占据大西北,位于榆林的郭子和势力突然派使者到达长安,向唐朝递交了降书。

唐初的榆林相当于现今的榆林市。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的交界处,是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汇的重要城市。榆林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榆林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九边重镇”之称。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梁师都被灭后,唐朝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榆林市在这一时期属于唐朝的管辖范围。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在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

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撤销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唐初的榆林在现今的地理位置上主要包括现在的榆林市,涵盖了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等地。

唐高祖李渊收到郭子和的投降书后,自是十分高兴,这等不费一兵一卒得来的好事,实在是令他满心欢喜。想想此前为了平定各地割据势力,大唐的将士们征战四方,多少儿郎浴血奋战,又有多少家庭的泪水洒落。而如今,这郭子和竟主动前来投降,无疑是为这繁杂的局势带来了新的转机。

而且郭子和所盘踞的榆林一带,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是强行用兵,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胜负犹未可知。如今郭子和主动归降,犹如天赐良机,让朝廷避免了又一场可能血流成河的战争。

高祖李渊轻轻靠在龙椅之上,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洞察与自信。他深知,此番郭子和的投降,不仅仅是多了一份军事上的保障,更是对大唐威望的一种提升。各方势力听闻此讯,想必也会重新审视大唐的统治力与气度。

“立即下诏,任命郭子和为灵州总管!”唐高祖思索片刻,果断的下达了旨意。

郭子和我们前文也曾多次提到,郭子和原名李子和(584年—664年),是隋末唐初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出生于同州蒲城(今陕西渭南)。他因罪被流放至榆林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在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因地方大饥荒,郭子和结集敢死士十八人发动叛乱,攻杀郡丞王才,开仓赈济灾民,占据榆林郡,自称永乐王,建立年号“丑平”。后又联合梁师都,北面依附突厥,以求自保。

在得知梁师都侵犯灵州,被唐朝骠骑将军蔺兴粲击败后,郭子和选择投降唐朝,被封为灵州总管、金河郡公,后徙封郕国公。他在武德二年(619年)攻克梁师都占据的宁朔县城,因战功显着,被赐姓李氏,授任右武卫将军。郭子和在唐朝时期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婺州刺史、黔州都督等。他以作战奋勇和忠诚着称,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郭子和去世,享年约八十岁。

郭子和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从反隋起义到归降唐朝,他的选择和决策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命运,也对隋末唐初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传奇,也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

此时郭子和选择归顺唐朝,也彰显了其“识时务者为俊杰”,看到梁师都被唐军打败,他认识到唐朝的实力雄厚,且梁师都兵败后,其自身在榆林的势力难以与唐朝抗衡。此外,郭子和在之前的叛乱中已经与突厥和梁师都等割据势力有过合作,但最终选择归附唐朝,更是出于对未来的战略考虑,认为唐朝能够提供更稳定的统治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唐高祖李渊能够果断任命郭子和为灵州总管,一方面是因为郭子和主动归附,表示忠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郭子和在当地的势力和影响力,巩固唐朝在西北地区的统治。李渊通过任命郭子和为灵州总管,既安抚了郭子和,又加强了对灵州的控制,再次体现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权术运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唐凌烟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调教娱乐圈,从作曲开始我的科技图书馆诡城密语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被全家剥夺生命后,她们后悔了迷失禁岛都市血泪小马宝莉:血眼诅咒我死后,女帝徒弟都泪崩了清清夏荷秦的国重回2007,逆袭从断亲开始玄幻:投资位面之子,被众人敬仰星辰梦幻九叔:重生小僵尸,我一身反骨铁骨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兽族崛起四合院:开局送易中海支援西北背靠国家探险,我的队友强无敌
经典收藏仙路长生,自妖禽始要相信阳光总在原神:异世回忆录特摄盘点:剪辑假面骑士冥场面!穿成星际女皇后人在超神众仙相助被江少抛弃的温家恶女携崽归国了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八零二嫁小甜妻变强从喰种开始双世青佩紫藤神探明日方舟:迷途的旅人重生为博士让你进宫当刺客:你居然偷了女帝的心可以宠你入骨亦可虐你入土误撩顶级豪门大佬后被天天放肆宠万仙之宰快穿:炮灰剧本?抱歉我才是女主梨子圆了人与自然的挽歌
最近更新重生后我不当太子妃只当皇后灵脉?魔脉?不,我修天脉!开局留学生,我的系统超神奇重生之后渣男反而爱上我重生:轮回诀只喜欢穷困潦倒的我四合院之开局娶个售货员借你一世深情觉醒人生模拟器之旅西游:乐子人只撩不负责劣等门徒快穿恶毒婆婆重生归来猫12七零年代军婚,作精女配娇又软公主夜夜撩,她反而虚了从铠甲勇士开始横扫诸天崩坏世界的守护者黑莲花重生:摄政王榻上驯我沦为贱奴三年后,全家跪求我回头穿成影后后妈快穿:反派每天都在求我别死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 大唐凌烟志txt下载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 大唐凌烟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