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一号现在成功了,之后就要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侦查卫星和同步卫星上。
至于第三机械厂这边的研究所。
这个就要研究特种车辆,以及他心心念念许久的,“蟒形全地形车”了。
这两样就是他接下来的主要工作。
不过想到计算机研究所上一次传过来的消息,第三代计算机也应该开始动手研究了。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集成电路方面国内总归没落下太多。
自从国内在1969年,把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到单一芯片上取得突破后,在这方面的研究就走上了快车道。
就在第二年国内制造出了第一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可以说有了这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就算是打下了基础,为低功耗、高集成度芯片开辟了道路。
在1961年的时候在李枭的干预下,ttL逻辑电路提前诞生,可以说这种电路在将来,会成为最流行的逻辑电路配置之一。
随后李枭又提出了cmoS技术,所谓的cmoS技术,其实就是后来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这种技术静态功耗基地,可以说是后来绝大多数集成电路的基础。
只不过虽然提了出来,但国内想要制造出来还是具备一定的难度的,也是直到今年八月份的时候,国内才在制造上取得了突破,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枚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并开始尝试利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造cmoS集成电路。
李枭感觉造成熟的cmoS集成电路的成功制造,应该也用不了多久,再加上平面工艺成熟,这些足以能够支持李枭制造出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来。
当然现在只能叫做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那就是第四代计算机了。
这个就要等到1970年以后了。
不过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也足够他提前把计算机语言给弄出来,计算机语言之父他是做定了。
到时候很多想法也可以是实施,不必在术后束脚。
像是操作系统,完全可以提前弄出来,还有一些有用的软件,也可以趁机弄出来。
不过这些也要慢慢来。
第一台第三代计算机肯定无法做到那么全面,毕竟很多技术还是需要研究的,像是一些工艺技术,像是cmoS集成电路与门阵列等等!
可以说直到1kb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出现,才算是第三代计算机的大成,以及第四代计算机的开始
“全球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是什么时候研究出的来着?”,想着这些事情,李枭忽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神情也是一顿,不由暗骂了一声。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全球第一台第三代计算机好像是Ibm System\/360计算机,在这款计算机之前。
计算机主要用的是独立晶体管,直到Ibm System\/360计算机的出现才有了改变。
这款计算机可以说是世界上首个指令集可兼容的计算机,也就是说这款计算机之后,某个型号编写的软件,可以在同类型的计算机上运行,彻底解决了之前每台计算机都需专门定制软件的局面。
此外这款计算机的出现,还诞生了统一的操作系统,他们推出了oS\/360操作系统,它非为每种产品量身定制,可以用在相同硬件的任意计算机上,出现了现代计算机生态系统可扩展性的雏形。
还有就是硬件组合灵活扩展,用户可根据耗电量、运算速率和内存需求灵活搭配硬件组合,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硬件扩充特点的大型主机。
至于它的运行速度,最高则是可以达到千万,像是高端型号中的model91,更是拥有2百万字节的核心内存,内存周期可以达到780纳秒,如果通过交错访问技术的话,更是能将有效访问速度提升至60纳秒,这也就意味着它的每秒运算速度,可以达到1660万次加法运算。
这可是超出了晶体管计算机太多。
此外这款计算机还设计出了,乱序指令执行、tomasulo算法、分支预测和超级流水线等概念,要知道这些技术就算是到了后世,依旧是高性能cpU的设计基础。
可以说这款计算机的出现是革命性的,不仅在硬件上实现了巨大飞跃,更重要的是创新的系统架构理念,奠定现代计算基础。
更是自研究出来后,运用到了很多领域,像是深海探索、太空竞赛、超级计算、数据模拟等等!
为日后的科技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而这款计算机,李枭记得好像是1964年4月研究出来的,距离现在也就4个月。
“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想到此李枭有些埋怨自己,不过想一想他就想通了,在集成电路这方面m帝,还是领先他们一步的。
虽然像是cmoS技术之类的技术他提前拿了出来,但受限于工业技术,制造不出来这也没办法。
好在差的不是很多。
四个月的时间肯定不够研究出一款第三代计算机来,不过研究第三代机也必须要提上日程。
这也让李枭想到了,dJL-1集成电路计算机、655机、150机、dJS100系列计算机、dJS200系列计算机,这几款都是国产第三代计算机
不过这些计算机,研究出来的时候都已经到了70年代,其中运算速度最快的就是hdS-9机了,运算速度达到了500万次左右。
之所以这款计算机运算速度可以达到500万次,是因为系统采用了双处理机配置,此外这款计算机还运用了流水线控制技术,自行设计操作系统,允许多条指令重叠执行。
这也从而提高了处理器的效率。
并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过程控制等多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hdS-9机属于国内集大成制作,不过这款计算机制造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70年代末。
紧接着就是80年代的第四代计算机了。
但也因为有了这款计算机的积累,在1983年的时候,国内研究出来了每秒1亿次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
不过“银河-I”这已经算是属于巨型计算机了,也就是那个年代的超级计算机。
国内也是继m帝、岛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出这种计算机的国家。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计算机这方面,国内的研究、制造能力赶上来了,只能说在超级计算机方面有了突破,有了超过和m帝、岛国的基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