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很多人都在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尤其是儒家人就感觉到一把利剑悬在了头顶,随时就要落下把他们的狗头给斩下。
可是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之前博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黄帝距离古夏可能存在着近千年的时间!
他就不可能只繁衍了4代人,就一下生出了姬姓的先祖:稷。
这要平均每代人都活200多岁,而且在200多岁的时候才能生一个孩子,这样才能够四代人就把姬周的先祖稷给生出来!
这明显是扯淡!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如果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族首领的封号,那这样成立吗?
那肯定也是扯淡!
因为黄帝的部族,传到尧舜禹的时候早就灭亡了!
中间还经历了唐和虞两个朝代,可以说是两个部族或者王朝。
如果尧舜禹都是黄帝部族的,那么,他们就应该都继承了黄帝的称号,那么他们也应该叫做黄帝。
而且,年龄也不对!
你想两个王朝的存在,你怎么可能只传四代人呢?
中间没有两三百年的时间是怎么可能的?
所以不管把黄帝看作是一个人,还是把黄帝看作是一个部族的传承,他都不可能四代人传到古夏,这就是姬周改历史改出来的结果!
有句话叫做缺啥就得补啥!
姬姓如此在意自己的纯正血统,如此在意自己出生于炎黄直系血脉的这个法理性!
那么其实他就真的缺这些东西!
这是很多人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就能够想到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逻辑。
就像是咱们底层人一样,总想着跨越阶层,这正是缺啥补啥的现象。
正是因为身在底层,知道阶层跃迁的困难,和想要得到阶层跃迁后的优渥生活,所以,才对阶层跃迁有着本能的狂热和追求。
这是发自于内心的一种执念。
得不到的才是最香的。
而姬周也一样,就是因为他的血统存在着问题,就是因为姬姓何戎狄存在着扯不断的联系,他才要不断地证明自己是根正苗红的黄帝血脉。
但陈勇却要告诉大家,古人对这种现象早就看穿了,在权贵阶层人家都知道姬姓的根就是什么。
【那么姬姓跟戎狄王族允姓的关系,有没有人直接点出来呢?】
【当然有了!】
【这也是给老姬家沉痛一击的人。】
天幕上画面一变,一位身居于文庙,又可以位列于武庙的天才横空出世。
他于文庙中的成就就是对左传,以及对于春秋注解,写了一些很多左传中,左丘明不敢说,而且乱说的真话。
被后世的人奉为经学大家。
其中就有关于对于戎狄的追本溯源研究。
【左丘明不敢说大戎是什么人,小戎是什么人。】
【人家跟你说得清清楚楚!】
【大戎就是姬姓,大戎中的王族叫做:姬姓狐氏。】
【那么小戎呢?】
【】这位就在自己的注解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那就是很多人用来给姬周洗地的话。】
【《小戎,允姓之戎!》】
【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背书。】
【很多人就会告诉你啊,这位,曾经位列于文武庙中的天才,他说了啊,小戎是允姓,跟姬周没有关系,所以,咱们要开始吹捧姬姓!】
【但他们从来不会给你说啊,他们只剪辑了人家的前半句话,人家的重点是后半句话才炸裂呢!】
【后半句话是什么?】
【《小戎,允姓之戎。其君姬姓,后人兼其属,故中国与夷狄皆有姬姓!》】
【什么意思呢?】
【小戎,的确是允姓,但是,小戎中的君主却是姬姓的!】
【而且,允姓和姬姓是融合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在当时的中原诸侯国,还有当时的戎狄建立的邦国中,都是有姬姓的!】
【看看,这就是儒家给你解释史书的时候,他最常用的剪辑手法,他用史料的时候,只用人家的一段话,从来不给你放完整的东西。】
【而且这位天才,】
【不仅写了允姓何姬姓的关系,他还在注解春秋的时候,再次强调了一件事,就是陆浑戎阴戎的关系。】
【这次对姬姓和允姓就说的更明白了。】
【咱们看看,他怎么说?】
【《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三危者,其苗裔在中国为阴戎,其王族本姬姓也。》】
【什么意思呢?】
【允姓,就是阴戎的先祖,在早年曾经被驱逐到了西北敦煌一代,三危是地名,指的是当时三个恶劣的险地,不利于人生存。当时,跟姬姓他们一样被驱逐的还有三苗,也就是战败的蚩尤集团,姜姓集团,祝融集团,等中原争霸的势力。
这里面,写了姬姓的先祖起源,很重要的信息,是能跟一些史料对得上的。
而允姓的后裔在中原诸侯眼中,被称谓阴戎,他们的王族,就是姬姓!
允姓,姬姓,就是一个意思!】
【说的够明白了吧!】
【而这位敢说话的人是谁呢?】
【那就是三国后期,统一了整个三国的跟诸葛亮同时进入文武庙的另一位天才。】
【也就是咱们前面提到过的杜预!】
【作为根正苗红的汉人,】
【京兆杜氏的世家奇才,】
【这位可以说是真的没把老姬家放在眼里。】
【他看不惯史书上对于老姬家的各种吹捧,而且在这个时候对于胡汉的血统还是比较看重的。】
【他就直接点破了,老姬家的血统中带有很多的戎狄的血统。】
【这个证据硬不硬核呢?】
(我靠,我靠,原来古人早就知道允姓是姬姓的分支,小戎虽然是允姓部族,但国君却是姬姓的,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麻了,我人都麻了,原来我就是这么被骗的,他们竟然给我读史料,真的只剪辑前半段!后半段人家说的重点是一个字都不提啊!)
(好好好,原来姬姓和允姓的关系早就被人说清楚了。)
(厉害,厉害,原来姬姓被流放,允姓是就姬姓的分支,早就是世家大族公开的秘密。)
(看爆料,还是要看贵族自己说,只有他们知道更多的猛料。)
.............
大周。
姜子牙大笑。
“好好好,这前因后果都给捋顺了,当年姬姓被驱逐,我们姜姓也被驱逐,蚩尤的后代,祝融的后代,都被驱逐了,所以,我们姜姓,蚩尤的苗裔,祝融的楚国后裔都成蛮夷了,只有你老姬家不是戎狄!”
“话说,你真是不粘锅吗?”
啊,这个!
召公毕公没话说了,
毕竟,在中原看来,炎黄二帝算是中原,
蚩尤,祝融,东夷,这三个集团的都算是东南西北的戎狄蛮夷。
可老姬家是从戎狄中回归的,这能撇的干净吗?
人家老姜家都没敢说自己没有戎狄分支,碰到了这么光棍的老姜家,老姬家真的吹起来啊!
召公只能说,还是姜子牙他们对自己狠,真的就一点不洗他们跟戎狄的关系,好像他们老姜家当戎狄先祖很光荣一样!
难崩啊!
...........
大明,
海瑞眼睛眨了眨又眨了眨,最后狂笑起来!
“原来世家大族们都知道这个秘密呀!”
“原来在汉朝,最注重血统的大汉,都已经对老姬家进行清算了。”
“可笑的是在之后的唐宋的儒家,却把人家汉朝清算过的东西,又再次洗洗涮涮给拿出来继续吹!”
“可笑啊,可笑,早在汉朝末年,就已经有人指出了老姬家血统的问题,”
“但咱们的这些博学鸿儒们主打一个看不见啊,看不见!”
就跟史记中写的一样,要知道,司马迁都不承认黄帝是姓姬!
他说皇帝是姓公孙的,其实这也是在变相的抗议。
因为公孙不是一个姓!
是的,公孙不是姓!
公孙是一种身份的代指,公孙的意思是公侯之孙!
专门指的是诸侯国君的血脉后裔,只要祖上是诸侯国君,在春秋战国时代,都可以叫做公孙!
它不是姓!也不是氏!
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这就富二代的意思,富二代是姓吗?
谁家姓富二代呢?
富二代,这是一个时代的特色词汇,就跟屌丝一样,曾经风靡一时。
这是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东西。
在黄帝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公侯这种爵位封号。
哪来的公孙呢?
公孙,是春秋战国才出现了的新名词。
这就是司马迁在怒骂这些改史的人,不要再丢人现眼了!
你是用春秋战国时代的概念,去定义黄帝时期的人物姓氏。
这明显就是驴头不对马嘴!
“而且更可笑的是,他们说小戎跟姬姓没有关系,小戎是允姓!”
“而且用的还是人家杜预的原话!”
“你只用前半段不用后半段,这就是典型的春秋笔法呀!”
徐阶和六部尚书黑着脸,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博主竟然把这些东西都给找出来了!
要知道海瑞可能他都没有见过这种注解。
毕竟对于春秋左传的注解,儒家只会刊印,对儒家解释有利的那些版本!
而杜预这种明显反常识的版本,那都是孤本,全部被收藏于各大世家之内!
轻易是不会让外人见到的!
所以儒家才会拥有对经典的解释权,因为你听到的解释都是他们嚼碎了喂给你吃!
至于他们嚼不碎的,不好意思啊,他们都嚼不碎,那就更不会让你去嚼的,因为怕你懂得思考了。
…………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程咬金不由得仰天大笑。
“”原来这就是这些儒家人洗地的方式。”
他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剪辑手法。
用人家的前半段不用后半段,这一手简直玩得溜!
人家主要的话就是在后半段,意思是允姓和姬姓是一家人,而且姬姓还是小戎的国君!
“魏征,你还有什么屁要放,赶紧让我听个响!”
“有什么问题,赶紧喷,骂死杜家的人。”
魏征现在都恨死京兆杜家的人了。
但奈何魏征惹不起人家,京兆杜家在隋唐虽然有衰落,还算不上最顶级的五姓七望。
但也不是一个小小的魏征能够碰瓷的。
此刻京兆杜家的人一个个挺直了腰杆,对!我们家可是出过文武庙同时祭祀的人杰,跟诸葛亮一个级别的大人物。
这爆料就是我们老祖宗爆的,怎么样?
你们老姬家敢做,我们老杜家就敢爆!
乃至于我们老杜家为什么爆料呢?
因为我们跟老刘家是一个姓!
对,我们杜家,是祁姓!
手里有一点不为人知的资料,怎么了?合理吧?
我们就是看不惯老姬家的那种德行。
你们不但是给黄帝乱改姓,你们连我们老杜家的祖宗尧帝都敢乱改姓,你是脑子被驴给踢了吗?
是的,尧帝其实跟黄帝没有关系的!
他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
因为尧帝如果跟黄帝有关系,尧帝就不可能取代黄帝部落,他会自称为黄帝,成为黄帝部落的首领啊,继承黄帝部落的封号!
但尧舜禹都没有这么干,其实就说明了他们跟黄帝这个部落都是没有关系的,
黄帝部落应该早在尧舜禹时期之前好几百年,就已经被其他的部落给取代了!
尧舜禹他们连黄帝部落的封号,和部落的国名都没有继承,那就更别说血脉了,继承的只是文化而已。
…………
“不是,你们京兆杜家的人疯了吗?”
“这种事你就敢说出来?”
“”不对!这种瞎话你都敢乱编?”
北宋,
司马光气得破口大骂。
说好了一起捂住这个秘密呢,怎么你就能为了让自己在青史上留名。
那你就敢这么的胡说八道呢?
老百姓都被气笑了:
“人家杜预爆个料就成了胡说八道?”
“你司马光乱改编历史啊,就叫传承文化了?”
司马光对着大家喊:
“我还记得之前博主说过,杜预在注解左传的时候,杜预不是也犯过错吗?”
“难道这一次注解他就是对的吗?”
“博主告诉我们不要迷信一个写诗的人,他自己现在就在迷信!”
“这怎么说呢?”
…………
(对呀,博主,你说了,咱们应该从多重角度去看,一个人写的东西是不能够成为证据的,得要多重验证!)
(咱们要看的是证据,咱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厉害就认为他写的东西是真的。)
(这个证据虽然比较硬核,但不能够一锤定音,博主,你可不能成为你最讨厌的人。)
陈勇笑了,那是当然了,
【我从来没有说过啊,一个人厉害,所以他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别说是杜预说的话,就算是史圣司马迁说的话,咱们得要一句句地分析它是真是假。】
【连史圣我都不会认为他说的话100%都是真的,甚至史上的每一句话我都要重新验证!】
【更何况是杜预呢?】
【因为我之所以说有硬核的证据,因为杜预的这些记载他是可以得到双重验证的。】
【那么双重验证应该交给谁呢,】
【那当然就是日记仙人了!】
【对!】
【姬姓和戎狄的关系,你谁说的都没有人家自己说的可靠!】
【那当然是要看老姬家自己的爆料了!】
【老姬家表示,你让我干什么都行,但是你让我不写日记那是不可能的!】
【最最硬核的证据就来自于老纪家的发家创业史,他们自己爆料了自己跟戎狄的关系!】
【也论证了,杜预说的事情,是存在的!】
............
ps:
想不到吧,关于戎狄和姬姓的关系,还得看日记仙人的爆料!
下一章,咱们揭开真正的姬姓起源之谜。
看看老姬家自己写的创业史中,他们的身份定位是什么?
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昨天刚刚打报废一个键盘,昨晚立刻就买了一个新的,上午刚收到货,终于终于体会到了,打坏键盘是什么感觉,一个字,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