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收工时,工地亮起了第一批太阳能路灯,10盏路灯沿着临时通道排列,把路面照得如同白昼。
工匠们围在路灯下,没见过太阳能灯的工匠有的用手挡着光看影子,有的试着往灯杆上贴福字,每个人脸上都扬着幸福的笑容。
老黄头的儿子直到父亲身边,手里拿着个油纸包:“爹,这是我们学院做的钨丝头,你看细不细?”
油包纸里,躺着几根比头发丝还细的银丝,老黄头费劲的捏起一根:“这玩意真能点亮?”
“能!”儿子拍着胸脯,“先生说,等水电站发电了,用这钨丝做的灯,亮得能瞧见很远地方的东西。”
老黄头把钨丝小心的放回油纸包,“你这钨丝是怎么来的?这么珍贵的东西你怎么有?不会是你偷的吧?”
说完,他挥手打了儿子一下。
儿子赶紧躲开,“爹,爹,爹,我怎么敢偷啊?这是学院的老师奖励我们曾经参加过提炼钨丝实验的学员。”
“那你明儿给你娘写封信,让她把家里的油灯盏擦干净,等着换新灯。”老黄头道。
“爹,灯泡可不装在油灯盏上,要拉线,装开关,一拉就成。”儿子不知道该怎么跟自己的爹解释,只能手指太阳能灯一边比划着。
夜色渐深,河谷里的机械声渐渐平息,只有路灯还亮着。
朱高炽站在指挥部的地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红色是已完成的,蓝色是待处理的,黄色是需要注意的水脉。
黄淮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今日的消耗清单,“水泥用了三百石,钢筋用了八十九捆,各种耗材,包括民工们的食宿,都在预算内,没有超支,每一笔都有明细账。”
“水脉的事,小能怎么说?”朱高炽抬头问。
“冠军侯说,三天内设备肯定到,不会耽误工期。”黄淮把清单放在桌上。
两天后的清晨,三辆卡车呼啸着驶入工地,朱吾能跳下车,扯开帆布,几十根钢管整齐码放,管口装着小巧的抽水机。
”冠军侯,这铁管子能把地下水抽出来?”阮安的徒弟围着钢管转圈,手指敲了敲管壁,“看着这抽水机还没井绳结实啊。”
朱吾能笑着拧开一个抽水机的开关,机器发出嗡嗡的低鸣,“你在学院学过物理吧?这是靠负压抽水,比井绳快10倍。你带人在水脉附近打30个孔,把钢管插进去,连城长串,保证三天内能把水位降到坝基以下。”
朱高炽带着黄淮恰好巡查到此处,见工匠们已经开始钻孔,赶忙叮嘱道:“本宫查过图纸,孔深必须打一丈二,宁深勿浅。抽水机的燃料让夏大人多备些,千万别中途断了。”
太子侍从立刻在平板电脑上记下:“柴油需要量增加50桶,着户部准备,可从应天府军粮处调拨,优先保证降水设备。”
黄淮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抽水机好半天,抬头时,瞥见不远处的蹇义正蹲在孔旁,看着钢管里冒出的水线,眉头拧成个疙瘩。
“蹇大人看得懂?”黄淮走过去笑着问。
蹇义摇摇头,“我又不是夏原吉,我是真看不懂。虽然看不懂,但我佩服,这铁家伙不用人摇,不用驴拉,自己就能把水往上吸,真是奇了。”
他突然压低声音:“黄大人,您说这新技术要是传开了,会不会有人说弃古法,崇奇技?”
“百姓只看日子好不好过。”黄淮指着远处的太阳能路灯,“老朽第一次见电灯时,还觉得是妖火,现在我也盼着自家能装上。前面我还刚问过冠军侯,可不可以给我家先装上太阳能。等水电站发了电,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便利,谁还会揪着古法不放?”
蹇义点了点头:“是啊,夏大人家有很多稀奇玩意,方便的很,我也想要啊。”
此时的坝基处,阮安的几个徒弟各自带着他们的徒弟们和老黄头等石匠们在清理碎石。
铁壁凿开的岩缝里,果然渗出的水,顺着凹槽往低处流。
“师傅,你看这水多清。”有个小徒弟用手捧起一捧,“我们老家经常干旱,要是能引到田埂里,能浇不少地呢。”
“以后或许能够南水北调,你老家也会不缺水。”师父安慰道。
大家正干着活,朱高煦亲自带着十来个羽林卫巡逻过来,“老黄头,你们这片区的安全绳都洗好了吗?安全帽不要忘带。”
他指着岩壁上的铁环:“这玩意比麻绳结实,可别嫌麻烦不系。”
老黄头赶忙让工匠们还有徒弟们检查安全绳,语气轻松的说:“王爷放心,咱石匠的命也金贵着呢,大家都惜命。”
朱高煦笑了,从怀里掏出个铁盒:“这是本王的世子新做的清凉膏,抹在身上能防中暑,你们拿去分了。”
铁盒打开,一股薄荷味散开,工匠们笑着下跪道谢,齐声道:“多谢王爷。”
这一幕,刚好被来找太子的朱瞻基看到,脸阴了下来,“我这二叔长脑子,还会拉拢底层百姓呢。”
可朱高煦根本不管他的黑脸,还挑衅的冲他眨了眨眼。
傍晚,姚广孝的禅房里亮起了灯。
老和尚正对着一张水脉图出神,图上用朱砂标出了十几个景点的位置。
朱吾能推门进来,见他手里拿着根细针,在图上比划着:“从这几个点的水位下降速度看,地下应该有个煮水脉,藏在坝基以西三丈的地方。”
他把针往头上一点:“让阮大监在这儿再加5个井点,保险点。”
朱吾能看着那点的位置,正好与现代勘探的主水脉重合,不由得钦佩:“老和尚,你是神棍吧?能掐会算,否则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法子。”姚广孝放下针,“看水流速,听渗水声,跟看脉象一个道理,你现在的仪器能测深浅,却测不出水的性子,这水脉性子烈,不引出去,将来怕是会在坝底捣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