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不得罪,两边都要用,两边都要受益。
这话听到朱元璋的耳朵里,实在是有些不太中听。
以小犊子的才干,现在说出两不得罪这种话,很明显的就是在敷衍他。
没有一点切入,没有一点可借鉴,朝中那些不求有功,但求无错的庸臣,时常喜欢拿这样的话来和稀泥。
这小犊子什么时候也学了这个?
而马世龙在说话间也留意着姐夫的神情。
见到他脸上露出些许的不耐烦,于是立刻便将话锋一转。
“当然,臣说的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两不得罪,而是在边患与百姓之间,寻求一个交叉点。”
“将银子用在这一点上,将益处摊在边患与百姓身上,也作用在未来的所作所为上。”
小犊子这句话倒是有点意思了。
朱元璋脸色接着又变,微微颔首开始琢磨。
琢磨小犊子话里的意思,他是想把银子用在两边都能得益的地方,同时因为后续更多的银子用处,提前做好准备。
听着还是有那么些敷衍的意思,有种话说了但又没说的感觉\/
但这个方向这个点子。
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朱标从小便跟在马世龙身后,行事和思维方式也受其不少影响。
所以在听完舅舅的话以后,他比他爹更快的反应过来。
两边都能收益,又能提前做好准备,他知道舅舅想把银子用在何处!
向前迈出一步走到爹身旁,面向马世龙开口说道,“舅舅您是想把这银子,用在修缮道路,疏通河道上?”
“正如太子殿下所言!”
马世龙微微躬身对着朱标行礼。
他的意思就是这个,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就算再过几千年,也是亘古不变。
大明南北差异巨大,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交通,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从南到北都是难上加难。
几千里路,八百里加急都要十天半个月。
当然以大明如今的交通方式,就算真的把路修好了,也不可能把情况改善彻底。
但若路修好了,交通变得方便了,双方的货物流通是不是就容易了,相互间的交流是不是就更方便了。
南方是富饶,但是这富饶与百姓有何干?
商贾有钱不会给予穷困百姓。
大户有地,田租却是在人身上刮肉,饿不死活不好。
知晓朝廷花费大把金银,去修缮道路,且多在北方,后又有政令下达。
北方有大片无主的好田地。
随便你怎么开垦,只要连种三年,那这土地就是你自己的,且后续还有免税的德政。
免除后顾之忧,减轻开荒垦种之苦。
如此的话南方穷苦之人,会不会想要动迁前往北方,减缓北方诸省人口问题?
有了路,有了人,土地更快的开垦。
北方诸省是不是就能趁此恢复生机?
同时,接着德政,接着北迁,接着北方无大户阻力。
将在高丽实施良好的摊丁入亩,直接在北方诸省推广下去。
是不是的也非非常的容易?
百姓黎民这边说完了,就该是关于边患的事了,他们是最简单的,就是一个词。
后勤。
战争打的是人命,打的是金银,同样的打的也是后勤,源源不断的粮草军需。
道路通畅,水运便捷,便是边患能收益最大益处。
对着太子行完礼。
马世龙接着侃侃而谈,将心中那些设想。
将所有能够想到的一切,全都一股脑的讲给姐夫还有外甥听,当然这也只是设想而已,其中有很多地方都太粗糙,甚至可以说是幼稚。
就此直接实施下去,别说是让大明受益了,恐怕还是引起不知道多少祸患。
但这些都不重要,这个思路才重要。
抛砖引玉。
投石问路。
朱元璋雄才大略,朱标才思敏捷。
一父一子有马世龙这么一番话做调拨,将他们的思维引上路指明方向,那些个粗糙的地方,幼稚不合理的地方,自然有的是办法解决。
因为他们都相信马世龙不会害大明。
更不会害他们。
他说的这个法子,这个思路,也是确实可行的,只是需要时间仔细打磨。
而不巧的是,马世龙最烦耗费时间去打磨东西,他喜欢清闲,喜欢当甩手掌柜,喜欢无所事事当纨绔。
所以就在朱元璋开口询问标儿的意见时。
马世龙悄悄地走到银箱前,用力地接连盖上三只银箱地盖子。
声音很响。
穿透力更强。
应声守在门外的马勇,当即便推门而入。
恭敬的对着朱元璋和朱标行了一礼。
而后又很是焦急的拜见自家侯爷,扯天扯地总之是有大事发生,必须要他马世龙亲自前往处置!
马世龙闻言焦急万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陛下与太子谢罪。
而后不等他们反应,起身拽着马勇,大步跑了出去,边跑边喊他定快去快回。
……
“标儿,你觉得这小犊子还会回来吗?”
朱元璋似笑非笑,抚着颚下的胡须问道。
“以舅舅的脾气,他都已经走了,自然是不可能再回来了。”
朱标倒是笑得很开心,走到爹身旁轻声为舅舅开解,“毕竟舅舅已经离京许久,有言道士别三日如隔三秋。”
“舅舅应当是着急回府见舅母,表弟和表妹去了,爹还是放过舅舅这一次吧。”
“士别三日如隔三秋,是你这么用的吗?”
扭头轻声责备的一下儿子。
朱元璋将视线又放到了银箱上面去,“走吧,就让他走吧,咱贪了十万两火耗银,又占了他儿子闺女的便宜。”
“再去追究他也却似乎是不好,也省的他回头又在妹子眼前说咱的坏话。”
“娘亲聪慧异常,从不会……”
“这不用你说,你娘,咱妹子什么样,咱比谁都清楚,但这小犊子花招多,防不胜防。”
几句话闲谈,朱元璋的脸上又多了些许笑容。
“所以能避免还是避免着些吧。”
“就让这小犊子,回府去跟乐儿温存温存,要是一下子打得准了,说不定到了明年这时候,咱又能抱上一个侄子了!”
朱标现在也是过来人,自然听得明白爹话里的意思。
于是笑着把话接过来说,“爹,就非要是侄子,不能是一个侄女?”
一听这话。
朱元璋的脸就又板了起来,“就要侄子,侄子才叫好呢,你也是一样,赶紧给咱努努劲!”
“都多长时间了,雄英都会跑了。”
“你和常家丫头却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咱赏赐给你的那些美人也是,全都是只犁地不下种,咱有时候都觉得你是在糊弄咱!”
“爹……这事您也不能强求啊,着急也没用。”
“谁说没用的,你再多加把劲说不定就行了呢!”
“这样,保儿前些日子,给咱从辽东送回了些好东西,晚上我让人给炖上,你好好的吃一顿晚上加把劲!”
“要是好用的话,咱以后就让辽东年年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我姐是马秀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