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戟平三国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红色莫斯科赘婿奉系江山桃运无双山河血红色苏联极限保卫逆天狂妃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4章 生死有命,祸福无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用修兄且慢!怎能让你专美于前?今日我等共襄盛举!”

排最前面的翰林院队伍中,在金水桥头喊打喊杀的王元正、侍讲学士王思及几名翰林振衣长笑,跟着走上台阶。

徐阶站起来后看到杨慎的举动,吓得魂飞魄散。

他跪在左顺门这一个时辰里,想明白了很多事。

为什么李贤大学士口头规定“非翰林不得入阁为相”后,从皇帝到外朝大臣没有一个反对的。即使嘉靖,也只能冒天下之大不韪,通过简拔张、桂为翰林学士的方式,为他俩入阁铺平道路?

因为太祖高皇帝,给士人定的标准非常高,完全按孔孟所说的圣贤来选拔大臣的。

虽然太祖给了士人很大的特权和极高的社会地位为补偿,但是能做圣贤的士人,几希!

只要做事就会犯错,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每个做事的官员都要接受他人的道德评判、绩效审查!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翰林从来不做事,一直在翰林院养望,其道德无可挑剔,绩效无法评估。所以翰林才能理所当然进内阁当相公!

这样发展下去,未来大明的中枢朝臣只能出身翰林、科道,因为翰林、言官从来不做实事,经得起道德审查与绩效考评!

凡二十岁为翰林的,只要不作死,三十年后必然为首辅。没有人能熬得过少年翰林。

自己与杨植都是少年登科为翰林,难怪杨植不但不掺和其他人作大死,还千方百计每到关键时刻就找借口离开翰林院这个是非之地。

杨慎早就完蛋了,他根本入不了阁,哪怕他不折腾,顶多就是在南京混一个尚书致仕。

我一个三十年后必定当首辅的人,为什么要跟他作死?

我比窦娥还冤,我完全是被裹挟的!

杨慎破罐子破摔想去撼门,头脑简单的猪翰林居然去凑热闹!

撼门的性质,与哭门、哭庙截然不同。用杨植的话,那是从内部矛盾上升到敌我矛盾!

江南那么多工人被东家欠了一年薪水,也只能哭哭啼啼跪在路口磕头讨薪,最多拉个横幅告个地状卖惨;一旦工人敢拍打东家的大门厉声呐喊“还我血汗钱”,那性质就是等同造反,官府指定要把工人抓去下狱的!

猪翰林!和这些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

杨植临走前,意味深长地告诫自己说:“大明是法治社会。我们要遵纪守法,再怎么受欺负都不能抱怨,宁可家破人亡都不能有过激言行。一切要诉诸法律,要相信皇帝和官老爷都是圣贤!”

“百炼钢成绕指柔!人,是要经历考验才能成长的!”

老师聂豹对徐阶讲的心学理论,一瞬间涌上心头:只要你觉得这样对,你就可以这样做!

眼看队伍最前排杨慎、王元正等十几名翰林朝左顺门扑过去,徐阶突然发出尖厉惨叫,歪倒在地上双手抱着腹部打滚,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脸色煞白。

台阶上下的翰林愣住了,张潮、王相等人聚集过来,蹲下身急急唤道:“子升,子升!你怎么啦?”

徐阶痛苦地说:“绞…绞肠痧,好疼,我要死了!”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台阶上下精于医术的大臣不少,有人摸过徐阶脉象沉吟道:“想必是夏秋换季,子升兄或吃坏了瓜果或贪凉,猝中天地邪污之气!

我们先把子升抬到阴凉之处,我来给他放血。”

皇宫周边为防窥视不能植树,哪有阴凉处?杨慎等人拍开左顺门,把值守太监、锦衣卫唤来,将徐阶抬入左顺门值班室,讨来一碗温开水给徐阶灌下,又要来一根针刺入徐阶左手虎口处,给徐阶放血。众人见徐阶气息稍稳,便雇来一辆马车将徐阶送去附近的太医院。

一番折腾下来,杨慎等翰林的亢奋劲早已消散,他们跟着马车护送徐阶问诊、取药,再回翰林院宿舍煎药。

辽兵的一个小队前呼后拥跟着杨军门巡城,大同南门、东门先后被打开,朔州、应州兵蜂拥而入。乱兵知道大势已去,争相躲入居民家里,又被一个一个搜出来。

城内平定后,杨植来到西门外,请武忠、韩参议、王郎中、户部员外郎等官员入城至察院议事,并派人通知客军李贤、朔州、应州指挥使一并前来。

在大明其他地方,官绅士人在宜居的乡村、郊区聚宗族而居,乡村有宗族乡兵护卫,村庄的设计形同堡垒,城市里住的是原子化的平民。

大同是边城,城外非常不安全,所以大同反而如杨植的前世一样,官绅、富豪、士人住在城里,而且按惯例住在上风上水的城西北。

从西门到城北察院,一路上都是朱门绣户人家,门口都立有旌表柱或牌坊。一眼看过去却是满目疮痍,家家门户大开,尸体躺在台阶上、院子里,屋子还有着火的痕迹,显然家中没有男丁了。

察院隔壁的一处豪宅门内,坐着一名穿绫罗的妇人,呆呆地看着怀中抱着的小孩,身边是一名女孩的尸体。

几人走过去,见那妇人怀中抱着的男孩早已死去,小孩的脖子上有一道细细勒痕,应该是金项圈被人扯走,女孩子的绸缎亵衣被掀起,身上污浊狼藉。

杨植看看院内没有活人,便唤来士兵从屋里拿来几床被子收殓两个小孩的尸体。

韩邦奇叹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看杨植脸色平静,似乎见惯生死,心中称奇。

几位官老爷顺路接来知府知县,先去代王府慰问。乱兵依然没有侵扰宗藩,也没有毁坏察院,想必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大家在察院大堂坐定,先问候几句府县,便听知县汇报兵燹情况,与大家视察城中所见相差无几,大同城内土着的士绅官宦大多数被灭门。

部分乱兵见官军围三阙一,遂无心抵抗逃出北门,也不知道宣化镇兵马能抓获多少俘虏。

王郎中叹道:“今日见苦主枕尸股而哭,才知汉末、五代旧事!正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杨植一指辽将李贤道:“李将军有句话说得好:鱼从头部先烂!

可知这样的大同城,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知府和桂勇一样,仕途到了尽头。本来他调到大同府是重用,有希望突破九成进士的四品天花板,现在都成了黄粱一梦。他流着泪着说:“当年刘六刘七流窜中原打家劫舍,所到之处官绅莫不遭其荼毒。未料大明盛世,亦有黄巢故事!”

杨植道:“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治乱兴衰本来就是平常事,治中有乱,乱中得治。在这里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又有何用?要吸取教训向前看,莫使大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韩邦奇身为山西官员,对朔州应州指挥使斥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你们要管好手下的兵,见不听话的刺头即行军法杀了再说,勿学蔡巡抚心慈手软。把不听话的人杀了,剩下的人自然就听话!”

七月十六日,文华殿。

“这是哭门官员的名单,共计二百二十九人,其中五、六、七品官员一百八十三人。”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安、东厂太监鲍忠恭恭敬敬把奏疏递给黄锦,黄锦再转呈御案上。司礼监的太监们侍立在两边,连大气都不敢出。

嘉靖面如平湖地浏览名单,锦衣卫的工作做得很细致,每个人名后有部门、官职、品级备注;

名单囊括九成以上的朝臣,以翰林居多。其他人不熟悉,但排名前列的有不少二、三品的尚书侍郎级高官和侍读侍讲以上翰林,都是小朝会或经筵上的御前大臣。

东厂的奏疏把昨日哭门大臣从承天门下至左顺门前的言行做了一个客观的叙述。

嘉靖知道自己不能退让。只要稍有姑息,自己不但将失去亲生父母,而且只能在史书得到一个迷途知返知错就改的不好名声。

“张桂二人曰‘大臣不顾礼义党同伐异,宁负天子而不敢忤权臣,此何心也’,说的一点没错!

杨廷和无人臣之礼,这些大臣又何尝把朕放在眼里?朕召席书为礼部尚书,群臣说未经廷推坏了规矩,那杨廷和直接提拔何孟春、林俊,群臣为何不说坏了规矩?

所谓的道统、法统,在他们眼里算什么?他们打着太祖之旗反太祖,逼朕认皇伯孝宗为父,就是想与朕争夺道统!”

殿中之人闻言把头又低了一低。

“总有一天,他们会指着朕的鼻子说:朕,朕,朕,狗脚朕!”

殿内所有的太监、锦衣卫都指挥使纷纷跪下。

嘉靖脸色阴冷,语气平静:“司礼监,传旨:令名单上四品以上官员待罪停职;骆安,将名单上五品以下官员逮下诏狱。”

参与哭门的朝臣早有准备,他们哭门回家之后,就与家人或门子交代后续事项,然后端坐家中等待锦衣卫上门。

果然次日缇骑四出,海内不安。一百八十多名官员把锦衣卫诏狱塞得满满当当。

姚涞与徐阶是第一次进诏狱,处处感到新鲜。他们所在的牢房里,各个部门的官员都有,不少人神情自若,脸色欣喜。甚至有数人随身携带了笔墨,此时面墙苦吟抓耳挠腮,欲题壁写下狱中感怀诗词。

徐阶头小,他从栅栏探头看看其他囚室,都在呼朋引伴,高谈阔论,似乎难友们不是下诏狱而是在海甸看荷花。他不由得找上一名正面壁题诗中年大叔问道:“前辈,我们生死不明,前途未卜,为何诸君如此淡定?”

徐阶是少年探花翰林,狱友中年龄最小,大家都认识他。那名大叔被打断了诗意,亦不着恼,呵呵笑着说:“安啦,子升兄,把心放肚子啦!是酱紫的,吾们不少人都是爱进宫,已经习惯了!”

原来大叔是二进宫的福建人,他见姚涞、徐阶心神不宁,便安慰道:“这里不少人几年前劝大行武宗皇帝不要南征宸逆,已经下过一次诏狱挨过一次廷杖。第一次有点怕,第二次第三次就习惯了!”

姚涞担心问:“前辈,上次大行武宗皇帝就杖毙了一些朝臣,你说我们……?”

那福建籍官员看着姚涞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被打死就死吧,有什么可怕的。不过也不能枉死,你们昨天回家后,要在臀部、背部垫上牛皮。”

说着福建籍官员让姚涞徐阶摸自己背部包着的牛皮:“除非是当场被廷杖,那没有办法,你们应该昨晚做好准备,还是有点用的!”

“啊?”姚涞、徐阶两名新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没有人教过我们呀!”

那官员道:“以我的估计,今圣这次应该会打死十多人,和上次武宗皇帝一样。

以我的判断,这次你们翰林可能被打死得多。这样吧,我把我的牛皮让给你们,我不怕死。”

姚涞徐阶连忙推让,这时诏狱门开,文徵明走了进来。

徐阶吃惊大叫道:“衡山先生,怎么你也被逮下诏狱?”

文徵明不好意思回道:“罗掌院知道你们没有被廷杖的经验,让我给你们送些牛皮。”

说着文徵明从背后包裹里拿出几叠牛皮递给徐阶姚涞,顺便给姚涞徐阶手里递了几个蜡药丸,朝他们使个眼色,转身分两张牛皮给另一囚室的杨慎,特地叮嘱杨慎道:“用修,你可能要被打几次廷杖,牛皮叠起来用!”

七月十七日,锦衣卫镇抚使带着一队如狼似虎的手下,拿着名单在诏狱地牢门口点名,锦衣卫将点到的官员一个一个拖出去,就在监狱的大院里啪啪打了起来。

诏狱各囚室都空了,徐阶还是没有被叫到,他冲着镇抚使喊道:“还有我呢?还有我呢?”

镇抚使又检查了一遍名单,皮笑肉不笑地说:“你就那么喜欢挨廷杖?好,今天让你见识一下!”说着一挥手,令人把徐阶带到院中。

诏狱大院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每十名官员从边上自觉地走到院中趴在地上,然后上来十名锦衣卫,高举刑杖,啪啪朝官员打下去,打了十杖后就换十名锦衣卫接着打。

被打的官员发出凄厉的惨叫,以散发体内被打产生的瘀气,很快这十名官员就无力喊叫,或低声呻吟或悄无声息。

院子东边的高台上,站着几名司礼监的太监兼东厂总管,他们冷漠地监视官员被打的过程。

锦衣卫打完二十杖后,也不管官员生死,自有杂役把打完廷杖的官员拖出诏狱大门一丢。

紧接着下一批十名官员听到点名,自动走到院子中间重复一遍流程。

打人是很累的,幸好锦衣卫镇抚使早有准备,从其他部门调了不少锦衣卫过来。

专业打廷杖的锦衣卫知道轻重,不至于冲着要人命而去。如果被打官员命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

临时调来的这批锦衣卫明显打人技术不过关,个别膀大腰圆的大汉第一杖打下去,被打的官员立刻就无声无息了。

诏狱院子里的官员一批批被放出来,翰林院里除了杨植和徐阶之外,含侍读侍讲学士以下的五、六、七品翰林无一幸免。

杨慎是最后一个被打的,他被打完二十杖就晕过去了。锦衣卫并没有把杨慎往大门外一丢,而是把杨慎往诏狱囚牢里拖。

果然杨慎有廷杖套餐,徐阶急忙跑过去,探探杨慎的鼻息,然后把蜡丸放进杨慎的衣领里面。

台阶上东厂太监对着名单监控完廷杖后,对徐阶道:“徐编修,你可以走了!”

徐阶对着镇抚使和东厂太监一拱手,走出诏狱大门。

廷杖的目的不但是惩罚官员,而且要警诫世人,所以廷杖从来都是公开的。被廷杖官员的亲友、同门、老乡早在诏狱大门口候着,每拖出来一名官员,自有亲友、老乡商会的人接走。

松江会馆的人见徐阶完好无损地走出来,喜不自胜。旁人看徐阶又瘦又矮又白,如同刚成年的样子,不禁说道:“圣上仁德,放过徐编修,不愧是尧舜之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们是兄弟萌妻上天:豪门千金归来诸葛孔明纵横异界神级大魔头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上门龙婿斗破之风起青山网游之最强传说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玩转异界学渣妹子又搞事情了将武生:武家庶女别太毒不朽圣尊帝临九天杀手房东俏房客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符尊传我都看到了网游之奴役众神凶兽前锋九流闲人
经典收藏小将很嚣张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穿越阿斗,相父这把咱能赢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唐末狐臣红楼欢歌布衣首辅奶爸劝学史老鼠公爵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满江红:武穆重生穿越枭雄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金融帝国之宋归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黄天之世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寻唐
最近更新北宋第一狠人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唐代秘史史上最强县令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之原始之路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锦衣血诏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笔架叉将军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衣冠谋冢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