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道天骄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霸蜀权柄大明大宋的智慧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极品贴身家丁大唐第一少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5章 往事如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嘉靖四年的正月假期很快过去了。理藩院正式开张挂牌,衙门设在东安门边的四夷馆,与东厂比邻而居。

杨一清在正德时期入过阁,按常理他起复后应该为次辅的。但是陕西那边不断催促,说有传闻胡虏将大举南下牧马,请杨一清尽快前往陕甘宁主持大局。

“你在大同任过两次巡抚,对边事有什么看法?”

“前辈,我个人认为,今后边军还是不要去烧荒、不要去鞑子那里赶马捣巢为好。”

前往大同的路上,杨一清与杨植并肩而骑,两人互相交流着对边关的看法。听到杨植这么说,杨一清沉思良久道:“可否详细说说?”

“边军将领年年带家丁出塞烧荒,赶马捣巢,功劳赏赐是将领的,抢来的牲畜也是将领的,对普通士兵没有一丝好处;

我在大同的互市上问过一些鞑子的底层,对鞑子来说,被烧荒赶马伤害不到鞑酋,鞑酋对底层鞑子的征收一丝不减。那么底层鞑子被明军抢走牲畜,只剩烂命一条,不如跟着鞑酋抢一把,死就死了,指不定死前还能吃顿饱饭。

所以,边将年年烧荒,出塞抢劫鞑子的牛马,反而会让鞑子的底层铁了心来中原抢劫。”

杨一清点点头。杨植说的话,在英宗时期就有大臣提出过,当时朝廷的解决办法是封边区部落的酋长为百户、千户、指挥使等官,允许酋长前来朝贡。

“但是封贡也不是好办法,鞑酋进贡获得市赏,都是绸缎,其利多归于酋长;而抢劫之利是部落得益,所以最后鞑子们还是要来抢劫的。

也就是说,明军烧荒赶马捣巢,培养的是我们这边的上层利益集团;鞑子求明军不要烧荒赶马,请朝廷封贡互市,培养的是鞑子那边的上层利益集团,两边的底层都得不到好处,都成了光脚不怕穿鞋的。”

杨一清深有同感,道:“确实如此。当年老夫第一次总制三边时,提出茶马贸易,就是看到这个弊病。只是后面老夫离开三边,终究没有形成明确的思路。”

“前辈,不急的,胡虏为中原患,不过苟图衣食而已。没有中原的杂粮布帛,他们没办法生存。时间在我们这边,总能找到办法的。”

一行人很快来到大同,这次跟着来大同的还有一名清军御史,要重新核定大同的军屯。

杨一清等人在大同察院坐定,听大同巡抚萧鸣凤汇报工作:“大同士绅及不少军官被灭门,他们所占土地现在都是无主之地。本院将军屯之地还给军户,无主的士绅之地租给东南的山西盐商,恢复开中法。这是本院这几个月清点的耕地图册,请御史审核。”

大明王朝的任何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再小的一块耕地都画了形状,注明了耕地等级、年产量、面积、田主、地点、东南西北的方位,在户部或兵部的档案里清清楚楚。但是这么细致的档案只在极其的特殊情况下才有参考价值。

现在就是特殊情况,清军御史接过账册,十几名府、县、都司的相关官吏点头哈腰,引导清军御史前去清点土地。

杨一清知道萧鸣凤是杨植举荐的,正在在大同试点恢复开中法,便没有过问屯田的事:“听说大同兵变的首领和不少士兵,都跑鞑子那里去了?”

“好叫相公得知,那郭巴子等三名首领,西渡黄河跑到陕北,跟着白莲教首领李福达从府谷又穿过黄河去了塞外。

另外第三次大同兵变,吉囊率兵接应叛军,接走数百人。现在跑出去的乱兵都在板升城。”

杨一清苦笑了一下:“胡汉两边都是这样。咱们这边活不下去的人跑鞑子那里去,鞑子给他们地,给他们奴隶,让他们种地。现在辽东的女直、草原上的鞑子、哈密的回贼、海西的西虏都在招徕汉民种地。

鞑子那边的活不下去的人跑咱们这边,给将官士绅当亲军当家丁卖命,又忠诚又便宜又好用。辽东将官的亲兵是女直人朝鲜人,东南将官的家丁是倭人,西北将官的侍卫是鞑子回贼,西南将官的护卫是山蛮。

两边的苦哈哈只要胆子大,跑到对面都能过上好日子,你说这是什么事!”

杨植沉吟一下回道:“其实这个事对大明不利。蛮夷跑过来的只能卖自己的烂命,只对将官有益;而我们这边跑出去的可以教蛮夷匠作、农耕、用兵,对他们整体有益。只恐华夏复晋、宋以夷代夏之故事。”

杨一清叹口气道:“杨掌院、姚侍讲,你们都是三鼎甲,大明最聪明的人,这次跟老夫到西北,看看有什么办法!”

因陕甘宁催得紧,杨一清并未在大同多停留,次日即带队西渡黄河来到延绥镇。

延绥镇总部设在榆林,杨一清挂兵部尚书和左都御史衔总制陕甘宁三边,到了这里才是真正属于杨一清的辖区。

杨一清一到榆林就召见延绥镇将领开会,杨植则前往府谷拜见王琼。

“三年前若无晋溪公,晚辈可能被杨廷和安上江彬余孽罪名打入大牢削去功名,请受小子一拜!”

杨植恭恭敬敬地把王琼扶到椅子上,给王琼磕了三个头。

王琼当年举荐王阳明、乔宇,顺带救了杨植,没想到杨植居然考中榜眼,立下军功。

他扶起杨植道:“往事不堪回首,但失败了就要认。老夫虽然被追夺出身以来文字削去官身,好歹算留了一条命。大行武宗皇帝的手下,哪个不是身死名陨,世世代代不得翻身!”

杨植给王琼倒了一杯茶,安慰道:“晋溪公在绥德卫留着有为之身,必有东山再起之日!”

王琼叹口气道:“老夫已经六十五岁,还能有什么想头?老死陕北也好,尸骨一过黄河就到了太原,省得家人麻烦!”

杨植连忙岔开话题道:“前辈可以讲一下当年怎么回事么?你怎么会被被朝臣痛恨到廷议处死?”

王琼沉默半晌,道:“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老夫在陕北想了三年多才想明白。其实根子自黄巢变乱就埋下来的,大明自于少保执政后,天下权势已经转移,谁挡谁死!”

杨植从来没有想过这么深远的事,闻言精神一振,道:“晋溪公!晚辈甫入仕途,可否指点晚辈一二?”

“黄巢之前,是皇帝与士族共天下,官员皆从士族选拔。那唐朝每每五、六名士族同朝为相,文武皆有,互相制约!像我山西裴家,每代都出几个公卿!

那黄巢尽杀士族后,至五代十国,已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武夫当国战乱不休,他们又杀了一轮士族,至宋时已无士族平民之分,于是宋朝只能以科举选拔官员,所谓的宰相必用读书人,不再有武人为相。

华夏至宋朝,权力格局完全一变!之前的朝廷犹如合伙商社,皇家为天下之大股东,士族为中小股东入朝当官,与皇家共治天下。自宋朝始,皇家为天下唯一股东,官员皆是商社的管家与领班!

我皇明太祖分封子孙于边荒之地拱卫中原,又许以武勋与国同庥,不过是想恢复汉唐权力格局,以武勋为小股东,以文官为管家领班!

不料建文在文官唆使下削藩,逼反太宗。太宗在武勋、太监的帮助下靖难登极,为防有藩王再行反叛,太宗尽削藩王兵权、政权,使天家之股份完全归于嫡系。

土木堡之变后,天家与武勋的军权尽失,天家更是丧失人事权、政权,这些权力尽归文官所有。

那乔白岩对两朝天子忠心耿耿,但是只要今圣想要人事权,连乔白岩都忍不了,何况其他人!

老夫帮武宗掌握军权,怎么能不被朝臣处死,以儆效尤?即使乔白岩在廷议现场,也会同意处死老夫的!”

杨植低头想了很久,问道:“晋溪公,自太宗之后的皇权日渐失落,只有武宗不能忍,那为什么其他的天子能忍?”

王琼喝口茶,笑着说:“自古得国之正,无过于本朝。大明天子从来不防着朝臣!

何况朝臣都要靠科举选拔,以功劳升级,靠多数以上的二、三品文官及科道廷推才能升到四品以上,大政也要靠朝臣廷议才能通过,没有造反的可能性。所以天子即使没有权势,也乐得这样。”

杨植想到前世争议不休的一些热点,低声问道:“前辈,大行武宗皇帝,会不会是被暗害的?”

王琼呆了一呆,突然哭起来了,老泪纵横:“老夫不知道武宗皇帝怎么突然宾天的,但肯定与杨廷和与张永太监脱不了干系,朝臣亦是默许的!

大行皇帝宾天那日下午,杨廷和在左顺门前宣读遗诏,公然说武宗驾崩之时身边只有两名太监,群臣无一感到意外,默然接受!

武宗驾崩疑点重重,想令其速死的人非常多!最后走得如此冷清凄凉,连乡下农夫都不如!”

说到此处,王琼双眼通红,咬牙切齿,一字一顿说道:“武宗如果一直在陕北或大同,也许现在还活着!

他们都该死!他们都是弑君同谋!”

杨植见王琼情绪激动,连忙轻轻抚摸王琼背部替王琼顺气,口中劝道:“都过去了,不要再想了,晋溪公!向前看,好好活着!”

王琼待气息平复,换个话题又道:“老夫这次被充军打回底层,这才知道底层军民是如何生活的!

依老夫之见,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朝臣、武勋、藩王都没有造反的可能性,大明未来指不定……”

“哦?王老前辈,小子愿闻其详!”

王琼叹口气道:“武宗皇帝在位时,大明处处点火,村村冒烟,各省都有穿州过府攻城夺邑的贼寇。武宗好不容易文武并举,又减税又用兵又赈灾,这才压了下去。

西北犹为艰苦,简直就是干柴只待烈火!前两个月,有一白莲教教首公然聚众,自称弥勒转世,得到天启杀尽世上不平,将在人间建立太平天国,他带着一干教众穿过黄河去鞑子那里了!”

“啊?”杨植没想到李福达有如此大能,不由得问道:“他们怎么穿过黄河的?”

王琼脸上现出不可思议的神色:“虽说我们孔门子弟不语怪力乱神,但是老夫亲眼所见,那白莲教教首有莫大法力,竟然一夜之间让黄河上冻,他带着教众走过去,在场军官根本不敢阻拦!”

杨植吃惊不小。果然能成事的人,运气与能力缺一不可!

两人正说着,有人给王琼送腊鸡腊肉和酒来了。原来是东南盐商会长的亲戚,每个月会给王琼送些酒肉及银钱。

王琼干脆留下杨植吃饭,王琼看着杨植大口大口吃着杂粮饼喝着小米粥,也是非常惊讶,不由得说道:“你有点像那个白莲教首!”

杨植吃了一惊,想了一下回道:“其实大部分人,自生下来到长大后,就接受了自小到大的规则,在别人画定的框架内思考问题,顺着别人给定的路线解决问题,认为理所当然,过去、现在、直到未来永远是这样的框架。但是总有人会不接受的,会问一句:从来如此,便对么?”

两人吃过后,又说了很久,直至深夜才抵足而眠。

次日黎明,杨植留下见面礼辞别王琼,回到榆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超级贴身保镖神医相师萌妻上天:豪门千金归来快穿:炮灰女配,有剧毒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九流闲人吞天圣帝军王猎妻:魔眼小神医不朽圣尊移动藏经阁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透视之眼秦舒褚临沉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总裁,宠妻请排队柯南里的捡尸人帝临九天神医凰后:傲娇暴君,强势宠!学渣妹子又搞事情了大景镇玄司
经典收藏霸魂管仲三国之霸主刘琦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一世浮城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洗尽铅华大明凰女传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大宋泼皮一品国公寒门巨富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小将很嚣张大明:开局三千龙骑,震惊老朱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大清挖坑人朕要抓穿越明末开疆战狼狂兵
最近更新道藏辑要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大周第一婿三藏还俗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