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氮气可以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将仿真道具发射出去,就像爆炸一样。”克里斯兴奋地解释道,“而且它不会产生烟雾和火光,符合我们在梦境中设定的爆炸场景。”
林枫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这听起来是个绝妙的主意。”他说道,“但是,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确保演员在爆炸中心地带的安全,同时让道具飞行轨迹看起来真实自然。”
于是,物理专家团队开始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模拟实验。
他们调整氮气的压力、喷射角度和道具的重量,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可是事情往往不能如愿,无论专家们怎么调整,都无法在演员保护和爆炸效果间做到平衡。
于是,林枫果断下令,拍摄爆炸和演员的镜头分开,后期在合成放在一起。
三天后,林枫站在文化部的会议室里,面对六位表情严肃的法国官员。
他刚刚完成了新安全方案的演示,现在等待着判决。
主席摘下眼镜,缓缓擦拭:“林枫先生,您的方案...很有创意。但我们仍担心公众的反应。”
林枫深吸一口气:“先生,我的电影讲述的是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故事。这场爆炸代表着梦境崩塌,是叙事的关键转折。
我们可以提前通知周边居民,安排额外的安保,甚至邀请媒体现场观看,展示安全措施。”
一位女官员插话:“您能保证万无一失吗?巴黎不能再承受一次像《谍影重重》那样的拍摄事故了。”
林枫直视她的眼睛:“女士,我的团队是好莱坞最专业的团队之一。我们曾在三个大洲拍摄过高难度场景,从未有过重大事故。安全始终是我们的首要考虑。”
官员们交换了一下眼神,主席点头:“我们需要私下讨论。请您在外面等候。”
林枫和托马斯走出会议室,在走廊的长椅上坐下,相对无言,默默抽着烟。
半小时后,他们被召回会议室。主席面无表情地宣布:“委员会决定有条件批准您的拍摄请求。但我们必须派遣两名观察员全程监督,且有权在任何时候中止拍摄。”
这个条件对于林枫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非常感谢!你们不会后悔这个决定的。”
走出文化部大楼,林枫立刻掏出手机:“斯蒂夫,通知团队,拍摄继续。”
问题解决了,拍摄得以继续。
就在林枫在巴黎拍摄电影时,国内的李小萍给他打了个电话。
不过,这个电话并不是谈论什么工作上的事,而是谈论一个人。
“赵燕子这回是如愿以偿了,进入你们北电读研了,艺术硕士。”
电话那头,李小萍以调侃的语气对林枫说道。
林枫这时才回想起来,与前世一样,她依旧回到母校读研的,读的是mFA。
其实,这个在职艺术硕士学位,是2005年才在北电设置的,以前的导演系硕士拿的可是文学硕士,根本不是什么艺术硕士。
赵燕子也是考了两年,今年总算给她考上了。
林枫没有跟李小萍多聊,又一个电话给到了谢小晶。
一顿寒暄后,林枫终于进入主题。
“老师,听说咱北电导演系招揽了一位贤才,恭喜恭喜。”
以谢小晶对于林枫的了解,岂能不知道他话里话外的意思?
“你小子少阴阳怪气的,我知道你看她不顺眼,但是她这次确实是通过正规渠道进来的,而且老田看好她,同意带他,我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老师,你可是咱们导演系的主任啊,还是党委会成员,就这么看着?要我看,以后她绝对会成为咱导演系的污点。”
林枫跟谢小晶,也没什么圈子可绕,表达自己的观点。
谢小晶虽然还没正式升任副院长,但因为兼这青影厂的厂长,也被补进了学校的党委会,成为学院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
谢小晶听了林枫的话,却不太认同林枫的观点:“她的复试和面试我都参加了,这丫头在电影上还是有点基础的,人也比较聪明,就算成为不了名导,但是一般的电影还是可以驾驭的,水平没你说得那么差。”
“老师,我说的是拍电影的水平吗?我说的是人品!”
“林枫啊,没错,她之前确实是犯了一些错误,但在怎么说也是咱北电走出去的学生,让她回炉让老田重新教导一下,还是可以挽救的。”
林枫听到连自己的老师都这么说,就知道北电绝大部分的老师应该都是这样的想法,毕竟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就要多教导,帮其改正。
林枫知道,这样的想法不能说是错误,甚至是为人师表应该做的事。
但是林枫是知道历史发展的,很多三观的事,是骨子里就带着的,不是后期的教育就能轻易改变的。
但现在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改变老师们教书育人的思想,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不是谁都看过未来。
可是自己却有些不爽。
还真不是林枫对赵燕子有多大的仇恨,但是就是感觉有些憋屈,有种念头不通达的感觉,却无人述说。
林枫在酒店点了支烟,越想越不对味,要是不说点什么,觉得自己冲击“金丹大道”时绝对会被心魔所困,无法突破。
于是,林枫拿出电脑,打开了自己的新琅博客。
与徐才女等人不同,林枫这个博客自己都很少打开,平时都是天恩的团队在运营,基本上就是发布自己电影的一些文章。
今天的林枫,打算在上面发表一篇博客,让自己的念头稍微通大一些。
于是,林枫便敲下了第一个字:
日听闻我院导演系2007级mFA(艺术硕士)名单揭晓,有幸收录了一位实战经验丰富的校友。
作为导演系的一名毕业生,我深感欣慰。
我院导演系向来以“兼容并包”着称,但如今竟能突破传统学术壁垒,招揽一位早已在娱乐圈“导演出多部人生大戏”的顶尖人才,实属教育创新之壮举。
消息传来,我当即翻出当年导演系的笔记,企图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缝隙里抠出一点“方法论”来理解这波操作——果然未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