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的病,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承乾,心里都很是沉重。
十一月份,魏征病情并未好转,继续加重,魏叔玉上疏请求为父侍疾。
李承乾闲暇时,也常去郑国公府探望,到底是有惊无险的熬过了贞观十七年的年节。
贞观十八年二月,魏征病情再次加重,李世民与李承乾前往郑国公府探望魏征,这对君臣都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面了。
回去之后,李承乾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坐在殿内发呆,不知不觉竟是睡了过去。
长安是伤心地,千年轮回,除了被迫降生长安,李承乾从不主动回到长安,更不要说去昭陵。
昭陵不需要任何介绍,巍峨的九嵕山就是它最大的招牌。
李承乾望着那块没有碑文的碑久久不能回神,昭陵陪葬墓里,这样特殊的墓只有一处,魏征之墓。
魏征墓并非一开始无文,都是受了他的牵连,李承乾向前几步,抚摸着平整又粗糙的石碑,泪水缓缓落下。
“高明,记住我告诉你的话,当狠的时候,绝对要狠,你一定要好好地,不能步建成太子的后尘。”
李承乾抬头,只见魏师傅一身青色圆领袍,他上前几步欲同魏师傅亲近些,却见魏师傅微微一笑,满眼含笑对着他点头。
“师傅……”
李承乾猛地惊醒,扶着凭几起身,走到窗前天完全黑了,唤了宫人进殿,问道:“什么时间了?”
“回殿下,酉正三刻。”
酉正三刻,还有一刻钟宫门下钥。
“你去让人备马,在宫门口等我。”
李承乾随手扯了斗篷,飞快去嘉福门前等候,等了有半刻钟时间,还是不见侍从牵马过来。
再等下去,宫门落锁,要出门就要去甘露殿求皇帝的诏命了。
常何急匆匆的跑过来,大喘着气询问:“殿下,眼瞅着宫门下钥,您在这里做什么?”
“去郑国公府。”
话音未落,听到马蹄声,李承乾迅速跑过去,拿过马鞭翻身上马,宫禁不能跑马,他应该牵马出长林门,然后才能上马,不过眼下来不及了,等他牵马出去,长林门已经关闭了。
禁宫策马,很快引来的戍卫禁军,不过看到马上的人,禁军都有些忐忑,没人敢上前拦阻,八年前拦下太子,就是伤了太子那也是照规矩办事。
八年后的今天,今时不同往日,他们上前强行拦截,伤了太子,没人担得起这个责任,是以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承乾策马出了宫门,往朱雀大街的方向跑。闹市不准纵马,李承乾这一去惹来议论纷纷。
策马禁中,闹市纵马,李承乾知道,明日早朝会被御史弹劾,可眼下他也不顾的许多。
一路有惊无险到郑国公府,李承乾下马,整个人几乎软倒在地,却没片刻迟疑,几乎是连滚带爬往府里去,郑国公府的仆从认识李承乾,忙上前搀扶太子。
李承乾赶到魏师傅住处,喊了一声“师傅”,推开门却见裴夫人怀里,这位针砭时弊,下笔如铁的一代诤臣,慢慢的垂下他衰老的手臂。
魏叔玉、魏叔瑜、魏叔琬三兄弟跪地痛呼“父亲”,李承乾扶着门框缓缓跪下:“师傅……”
魏征病逝,客居在府的中使,忙向皇帝送去消息。
且说李世民临朝,见魏征出列对他拱手,深深拜了一拜,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做好了听魏征进谏的准备。
这么多年君臣,他对魏征十分熟悉,魏征这老小子,进言前越是知礼,说出来的话越是让人抓狂。
不过,今日出乎李世民的预料,魏征没有进言,拜完一拜之后,径直转身往殿外去。
“玄成,你去哪里?”李世民一连喊了三遍玄成,终是大喝了一声:“魏征……”
惊醒,竟是一场梦,正在此时,张阿难匆匆进殿。
“是魏征吗?”
张阿难面带哀伤,缓缓点头:“中书令驾鹤西去了。”
闻言,李世民仰天一声长叹,眼角滑落下泪水。
“还有一件事情,十分棘手,适才陛下睡着,奴婢不好奏明。”
李世民抬头看向张阿难,沉沉的吐出一个字来:“说。”
\"酉正三刻之后,太子在嘉福门上马,没有遵照规矩牵马出长林门,而是直接策马出了宫门。\"
李世民听罢,神色十分平静:“你去传朕的口诏,赐东园秘器收殓中书令尸骨,罢朝五日,以国丧为中书令举哀。”
“太子闯宫,戍卫的禁军没有阻拦?”
张阿难道:“都知道太子身体不好,容易受伤,没人敢伤及千盛之尊,无人敢拦截。”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就好办多了。
“天亮之后,去御史台知会一声,太子出宫得了朕的许可。朝廷失了肱骨,朕悲不能自抑,叫他们别拿这事儿来烦朕。”
张阿难领了旨意退下,李世民揉着左半边鬓角,他的头风病如今是愈发的频繁了,好在疼的不是很厉害,他到底还是老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