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在人群中的霍生和王冬此时一头雾水——不是说好只是来参观农业基地吗?
怎么突然冒出来一群地方官员接待?
不过两人都是见惯场面的人物,面上依旧客客气气,与众人寒暄周旋。
刚认识了一圈人,就听见林宗辉招呼大家先去会议室坐下再说。
前往会议室的路上,王冬被邓书记拉着叙话,此时正说到1963年港岛大旱。
当时京城拍板决定建设东深供水工程,惠阳地区也出了三千人参与建设。
王冬也配合地说着“情深义重”“感谢同胞”之类的客套话。
其实他心里并不太在意这事——当时他的生意已小有起色,并没受到缺水影响。
再说二十多年过去,这些年港岛也没少反馈内地。
他干脆把话题一转,聊起了1962年的“华山救亲”事件。
那时港岛还没有什么“大圈帮”的说法,大家都把逃港同胞当作自己人。
成千上万人自发涌向华山边境,送水送饭,甚至把素不相识的人藏进自己家里。
邓书记听他说起这段,原本准备好的不少话一时也说不出口了。
没给他们继续深谈的机会,一行人刚在会议室落座,林宗辉就主动主持会议:
“各位,今天林董原本就安排了一场内部会议。”
“因为待会还要参观,而林董今晚必须赶回深市,明天另有行程,会议无法推迟。”
“刚才我与林董商量过,会议照常进行,欢迎各位旁听。”
“现在,让我们欢迎林董讲话!”
说完,他带头鼓起掌来。
“啪啪啪——”
会议室里永辉的管理层和研究员们纷纷配合鼓掌,惠阳地区的官员也很给面子地跟着拍手。
林祖辉在掌声中站起身,微笑着双手向下压了压。
“不用这么客气,我其实是个甩手掌柜。”
“永辉农业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努力。虽然还没正式参观,但不到一年时间,这里的改变有目共睹。”
“我记得去年中秋,我带着资金来这里投资。”
“那时别说公路,连土路都泥泞不堪,这里真是一穷二白。”
“资金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但如果没有大家的努力,再多的钱也只是一堆废纸。”
会议室里再次响起掌声。
农业公司的人眼神热切——过去的努力得到老板认可,怎能不激动?
林祖辉稍等片刻,待掌声平息后才继续:
“事实上,农业公司的发展不止有经济意义,也不仅仅给我们自己带来好处。”
“农产品销售我们要交税,地方税收增加了,就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公司赚钱了,要给员工发工资,员工有钱了就要消费。”
“刚才来的路上,我看到路边开了不少饭馆、商铺,显然这里比过去繁华得多。”
“我们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地方发展,也让周边村镇慢慢富裕起来。”
说到这儿,林祖辉的开场白差不多了。
他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
“可是,我看了公司最近上报的文件,发现大家的心态出了很大问题。”
“问题出在哪?”
“安于现状!”
“对公司发展规划不清晰,对公司的愿景和未来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公司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只看到眼前,觉得永辉是家港资企业,大家的任务就是种菜供应港岛。”
“后来发现批发市场也能卖,就抱着‘少赚也是赚’的心态,把多余的蔬菜往批发市场送。”
“然后呢?”
“大家就满足了?”
“觉得赚到钱了,公司会一直开下去,大家可以像国企职工一样混一辈子?”
听到这话,包括林宗辉在内,众人的表情都渐渐严肃起来。
刚才这番话,确实说中了不少人的心思。但既然老板特意点出来,就代表他对现状不满意。
老板不满意,谁还敢笑?
林祖辉不管气氛逐渐凝重,他既要借题发挥,也是真要给这帮人上一课。
他轻轻敲了下桌子,进入正题:
“企业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港岛是市场经济,直白地说,我们能卖的,别人也能卖。”
“就连我手下的永辉超市,如果发现其他公司的生鲜更优质、更便宜,也会转向外面采购。”
“为什么?”
“因为它不找性价比更高的供应商,就会被其他超市抢走市场。”
“这间农业公司之所以有生意,不仅仅因为它是永辉集团的子公司。”
“而是因为它拥有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能提供优质低价的生鲜产品。”
“我不断投入研发经费、实验经费,整个永辉在内地赚到的资金,都在无限制地流向这里。”
“不到一年时间,在这里烧掉的资金已经达到1亿3000万!”
“未来还会继续烧钱,持续投入。”
“你们从来没有真正赚过一分钱,而是在不停地花钱!”
这段话说完,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
连旁听的王冬、霍生和惠阳官员们都面露惊色。
他们知道这里是不足一年建成的,猜到投资不小,但怎么也想不到会烧掉这么多钱。
林祖辉却不觉得奇怪——新技术不投入怎么行?
农业看似简单,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完全就是个重资产行业。
种地本身不贵,但温室种植的初期投资极高,农业研究所看似规模不大,但想要出成果一样需要大笔资金。
“当然,这些钱是我自愿投的。”
“我的投资不是没有回报,只是回报在将来——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后。”
“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公司是美国Adm、邦吉、嘉吉,法国路易达孚,简称Abcd四大粮商。”
“你们知道他们每年投入多少研发经费吗?”
“是几千万、几亿美元!”
“他们不断研究最优良的植物种子,然后向全世界销售。”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小小一粒种子,一包才值多少钱?”
“值得花这么多研究经费吗?”
林祖辉扫视会议室,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带着疑惑,不禁皱起眉头。
这里可是有不少研究人员,难道连他们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答案是:值得!”
“他们投入天量资金,就是为了研发出产量更高、抗病害、耐干旱、抗低温的种子。”
“然后先用低价倾销的方式,摧毁我们的种业研究体系。”
“五年、十年、二十年不断低价倾销,让我们习惯使用他们的种子。”
“为什么?因为自己育种的亩产可能只有300斤,而买他们的种子能达到800斤。”
“然后呢?”
“等我们离不开他们的种子时,他们把几毛钱一包的种子涨到几百块,你买还是不买?”
“你买了我的种子,要不要再用我推荐的农药、化肥?”
“如果——我是说如果——”
“当我们没有自己的种子公司,没有自己的农业科研企业,万一哪天对方直接禁止种子出口呢?”
“到时候我们种什么?”
“现在的种子大多采用杂交技术,到第三代、第四代就会出现基因缺陷,产量会低得可怕!”
林祖辉看着一群眉头紧锁的人,突然笑了起来。
“呵呵~”
“都别太紧张,那是未来,还是亚非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未来。”
“别人能做,我们一样能做,现在一切都来得及,我们现在不就在研发自己的良种吗?”
“其实我觉得这个战略很有意思,希望将来有机会也能去海外其他国家试试水。”
“当然,这也要靠各位给我创造这样的机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