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首页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锦衣夜行修罗武帝宋吹最牛微信朋友圈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特种兵之王寒门崛起笔趣阁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云澜乱世志一戟平三国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1章 北燕悲情太子冯翼:论老实人如何在权力局中精准踩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序幕:“心软”太子埋下动乱伏笔

话说在中国历史上群魔乱舞、皇帝比走马灯还勤的十六国时期,东北那旮旯有个叫北燕的国家。创始人冯跋同志,从打工人(后燕将领)逆袭成老板(天王),也算一代枭雄。他在位二十多年,搞汉化、促生产、减税赋,把北燕经营得有点“小康”模样,内部相对安稳,外部嘛……在虎狼环伺(北魏、柔然、刘宋)中努力苟着。

冯老板家大业大,自然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按规矩,这“太子”的帽子,稳稳地扣在了长子(也有说法是嫡子)冯翼的脑袋上。按说,这剧本开局不错:老爹创业成功,国家运行平稳,自己名正言顺。怎么看都是“躺赢”的节奏吧?

然而,冯翼同学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权力的牌桌上,拿一手好牌,不代表你会打!史书给冯翼的评语精准又扎心:“仁弱无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人挺好,心挺软,就是关键时刻优柔寡断,缺乏杀伐决断的魄力。 在那个今天称王明天就可能变烧烤的乱世,这性格简直就是给自己立了个“易推倒”的FLAG。

第一幕:太子监国初体验,秒变烫手山芋

时间来到公元430年8月,冯跋老板身体亮起了红灯,而且不是小感冒那种,是病得下不了床的重症。眼看公司cEo要“宕机”,老冯同志赶紧启动“接班人计划”。他郑重其事地把太子冯翼叫到床边:“儿啊,爹这身体怕是不中用了(咳咳咳…),公司…公司就交给你了!你代爹主持朝政(监国),统领禁军,大小事务都你说了算!稳住了!” 顺便还叫来两位重量级高管——中书监申秀和侍中阳哲,搞了个小型“托孤仪式”,意思很明显:哥几个,以后就辅佐我儿子了!

按说,这剧本安排得明明白白。太子监国,手握兵权,名正言顺,老爹背书,重臣辅佐。冯翼同学,你的时代来了!支棱起来啊!

然而,剧本刚翻开第一页,就杀出了个“程咬金”——宋夫人。

这位宋夫人,是冯跋晚年最宠爱的妃子,自己也有个宝贝儿子叫冯受居。眼看冯翼正式走上前台,宋夫人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凭啥是他?我家受居不香吗?不行,得搅和!”

于是,宋夫人使出了宫斗剧里的经典技能——“温柔一刀”。她找到刚上任、屁股还没坐热的监国太子冯翼,一脸“我都是为你好”的表情,忧心忡忡地说:

“哎哟喂,我的太子殿下!您看皇上(指冯跋)这气色,眼瞅着一天天见好哇!您这急吼吼地就代父临朝、发号施令,知道的明白您是尽孝监国,不知道的……还以为您等不及了呢?多不合适啊!要不再等等?让皇上安心养病?”

好家伙!这招“捧杀”+“离间”,堪称教科书级别! 中心思想就一个:你爹还没死透呢,你这么积极,是不是想咒他死?

我们的主角冯翼同学,听完这话的反应是啥?

他,信了!他真的信了宋夫人“你爹快好了”的鬼话!而且觉得宋夫人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内心oS:哎呀,宋姨说得对!我这么积极,显得我多不孝、多急不可耐似的!不行不行,得避嫌!

于是,这位手握监国大权、统领禁军、刚刚被老爹和重臣们寄予厚望的太子爷,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辞职! 他麻溜地辞去了监国的职务,拍拍屁股,退回自己的东宫“安全屋”,每天就干一件事——早中晚按时打卡,去老爹病床前请个安、探个病,一天三次,风雨无阻,堪称“北燕第一孝子”(至少他自己这么觉得)。

冯翼这一退,直接把“王炸”打成了“三带一”,还是最小的那种。 宋夫人心里乐开了花:“这傻孩子,也太好忽悠了吧!”

第二幕:宋夫人的“临时主场”,老实人被彻底“拉黑”

宋夫人一看冯翼这么“上道”,胆子立刻肥了。她利用自己侍奉在皇帝(病得神志不清)身边的便利,开始假传圣旨(俗称“矫诏”)。内容很简单粗暴:“皇上病重,需要绝对静养!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宫打扰!皇子?不行!大臣?更不行!都给我在宫门外头候着!”

这命令一下,整个宫廷瞬间成了宋夫人的“私人会所”。皇子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大臣们忧心忡忡,但谁也不敢硬闯。唯一拥有VIp通行证的,只有一位名叫胡福的宦官(中给事)。为啥是他?因为他是宋夫人觉得“可控”的自己人(至少表面上是)。

那么,我们的主角冯翼在干嘛呢?他,很听话!真的只在宫门外“候着”,或者回东宫待着,严格遵守着“宋姨”传达的“圣旨”,一天三次探病打卡,绝不多问,绝不多事。他心里可能还在自我感动:“看我多守规矩!多孝顺!” 完全没意识到,他老爹冯跋,这位北燕的开国之君,已经被宋夫人像“软禁”一样,彻底隔离在了深宫之中,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权力真空?不,真空已经被宋夫人这个“空气泵”迅速填满了!

冯翼的“老实”和“守规矩”,在权力斗争中,成了最致命的弱点。他精准地踩中了“优柔寡断”和“缺乏政治敏感度”这两颗大地雷。 他本可以质疑那道奇怪的禁令,本可以凭借太子身份和监国(虽然辞了,但名分还在)的余威强行入宫,本可以联络支持他的大臣……但他什么都没做。他选择了最“安全”、最“省心”的方式——等待。等待老爹“好起来”,等待事情“自然解决”。

第三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叔叔教你做人

宋夫人机关算尽,眼看就要把儿子冯受居推上宝座,实现“母凭子贵”的终极梦想。但她万万没想到,那个拥有VIp通行证的宦官胡福,他!居!然!是!个!二!五!仔!

胡福的真实身份,是冯跋的亲弟弟、时任司徒(相当于宰相)、手握实权的冯弘安插在宫里的眼线!胡福一看宋夫人玩这么大,立刻屁颠屁颠地跑去向他的真主子冯弘告密:“老板!宋夫人要搞事情!她想立她儿子!老皇帝(冯跋)被软禁啦!太子(冯翼)就是个摆设!”

冯弘一听,眼睛都亮了:机会!天大的机会! 他可不是冯翼那种“老实人”,他是实打实的野心家、行动派!冯弘二话不说,点齐几十个心腹武士(人数不多,但都是精锐),风风火火就杀奔后宫!

戏剧性的一幕来了:宫门口的守卫一看是权势熏天的司徒大人冯弘带着杀气腾腾的武士来了,瞬间“战术性撤退”(史书说“禁卫军溃散”),象征性地挡了一下就作鸟兽散。宋夫人倒是有点“骨气”,赶紧把宫门关上,试图负隅顽抗。

然而,在绝对的力量(和冯弘的决心)面前,关门有用吗?冯弘手下一个叫库斗头的家僮(贴身仆人),充分展现了什么叫“艺高人胆大”,直接翻墙而入!进去之后,这位猛人估计是太紧张或者太兴奋,抄起弓箭就是一顿乱射(目标是宫女们?这操作有点迷),宫内顿时一片鬼哭狼嚎。

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躺在病榻上、本就奄奄一息的冯跋老同志,被这突如其来的喊杀声、弓箭破空声、宫女惨叫声……吓得(或者说刺激得)够呛!史载“惊骇气绝”——一代开国之君,竟然以这种极其憋屈和戏剧性的方式,被活活吓死(或者说气死)在了病床上! 冯老板的创业生涯,就此画上了一个极其不体面的句号。

冯跋一死,冯弘立刻接管现场,控制宫廷。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还在东宫懵逼的太子冯翼扣上两顶大黑锅:“不侍疾、不奔丧!” 翻译一下:你爹病重你不尽心伺候(虽然你一天打卡三次),你爹死了你也不来哭丧(虽然宫门被锁你进不来)!你,不孝!不仁!不配当太子!

扣完帽子,冯弘立刻宣布:“国不可一日无君!我,冯弘,勉为其难,接任天王了!” 这流程走得,那叫一个快刀斩乱麻,丝滑无比。

直到这时,我们反应永远慢半拍的太子冯翼同学,才终于从“我是谁?我在哪?发生了什么?”的状态中惊醒过来!哦豁!爹没了!叔叔抢班夺权了!我的皇位飞了!还给我扣了不孝的大帽子!这不能忍!

冯翼终于爷们儿了一回!他拿出太子的名头(虽然现在有点不好使了),召集了东宫的卫队(数量和质量嘛……),决定武装反抗,扞卫自己的(理论上)继承权!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冯翼的东宫卫队,对上冯弘那些刚刚经历过宫廷政变洗礼、杀气正盛的精锐武士,简直就是“青铜误入王者局”。 史书记载极其简洁:“太子翼率东宫兵出战而败,兵皆溃去。”——冯翼带着兵去打,然后……就败了,兵都跑光了。这“战斗”过程快得估计连个像样的水花都没溅起来。冯翼同学的军事指挥能力,跟他爹和他叔比起来,大概差了十个吕布。

结局毫无悬念。 冯弘派了个使者,带着一杯毒酒(或者一条白绫),来到狼狈不堪的冯翼面前:“天王有令,赐太子翼……死。” 史书冰冷地记下了这一幕(《资治通鉴》原文:“弘遣使赐翼死”)。冯翼,这位北燕的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名义上的)太子,最终在叔叔的逼迫下,结束了自己充满憋屈和遗憾的一生。

大清洗!冯弘的“亲属消消乐”。冯弘这人,心狠手辣,做事讲究一个“斩草除根”。他深知自己得位不正(弑兄逼侄),为了永绝后患,他开启了一场针对冯跋一脉的“大清洗”!

史载,冯弘下令诛杀了冯跋所有的儿子,数量多达百余人!这里面,自然包括我们刚领了盒饭的主角冯翼,也包括宋夫人心心念念想推上位的亲儿子冯受居(宋夫人估计也难逃一死)。冯跋辛苦建立起来的家族核心,几乎被冯弘屠戮殆尽。北燕的宫廷,一时间血流成河。冯弘用最血腥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权力的稳固(暂时的)。

第四幕:太子提前下线的复盘和后续影响

复盘东宫——冯翼为啥输得这么惨?

性格决定命运(致命弱点): “仁弱无断”是核心。在需要他果断出手、强硬表态的关键时刻(宋夫人施压、宫门被锁),他选择了退让、隐忍、守规矩,错失良机,把主动权拱手让人。

政治敏感度为零: 对宋夫人的阴谋毫无察觉,对宫廷被隔绝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叔叔冯弘的野心更是缺乏警惕。像个政治小白。

缺乏实力根基: 虽然顶着太子名头,但老爹冯跋生前似乎并未刻意为他培植羽翼、掌握实权(尤其是兵权),导致在危机时刻,他能调动的力量极其有限(东宫卫队战斗力感人)。反观冯弘,长期担任司徒,掌握实权,党羽众多(如胡福)。

对手太狡猾\/狠辣: 宋夫人是宫斗高手,冯弘是政变专家+心狠手辣的行动派。老实人冯翼对上这俩,就像小白兔进了狐狸和狼的包围圈。

冯跋的锅:创业容易守业难,继承人选育是短板。回头看,冯跋同志作为开国老板,在继承人培养和权力交接安排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光立名分,不给实权\/历练: 立了冯翼当太子,却没给他足够的政治历练和实权(尤其军权),让他像个“花瓶太子”,关键时刻毫无掌控力。

忽视潜在威胁: 对弟弟冯弘这样位高权重、野心勃勃的实权派,缺乏有效制衡,甚至可能养虎为患。

后院起火: 晚年过分宠幸宋夫人,导致后宫干政,给阴谋提供了温床。

得位不正的“诅咒”:冯跋自己也是通过政变上台(杀了后燕末帝慕容熙),史家评其“得位不正,终致祸起萧墙”,仿佛有种宿命的轮回。他夺了别人的位,最终自己的继承人也被人夺位灭门。

历史影响:太子祭天,法力无边(加速灭亡)。冯翼之死和随之而来的冯弘大清洗,对北燕来说是毁灭性的。

严重内耗: 骨干宗室几乎被屠光,统治集团内部人心惶惶,力量被极大削弱。

冯弘的暴政: 冯弘上位后,对内高压统治,对外政策反复无常。先装模作样向北魏称臣,转头又抱刘宋大腿,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气得够呛。

加速灭亡: 内部虚弱不堪,外部强敌(北魏)虎视眈眈。冯翼事件引发的这场血腥政变,无疑是北燕加速崩溃的催化剂。仅仅六年后(公元436年),拓跋焘亲征北燕,冯弘仓皇逃往高句丽,最终在那里被高句丽王诛杀。北燕,这个在乱世中挣扎了三十年的小国,就此灭亡。

第五幕:历史回响——冯翼悲剧的多维解读

冯翼的故事,在血腥的政变和屠杀中戛然而止。但他的悲剧,却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最表层的解读。冯翼的“仁弱”,在和平时期或许是美德,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尤其是权力交接的敏感时刻,就成了致命的弱点。他轻信、退让、缺乏政治敏感度和决断力,最终不仅害了自己,也连累了整个家族。可以说,他的性格,是他悲剧的直接导火索。

更深一层看,这是古代权力继承制度不完善的必然结果。在没有明确、刚性、被广泛接受的继承法则(如嫡长子继承制在实际操作中常被打折扣)和权力过渡程序的时代,“太子”这个身份本身就是高危职业。皇帝与太子、太子与其他皇子、太子与权臣、太子与后宫……关系极其微妙,充满了猜忌和不确定性。冯跋虽然指定了太子,也让他监国,但却没有为他扫清障碍,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制衡与保障机制,导致冯翼在面对阴谋时,毫无制度性的保护。

冯翼的悲剧,是十六国时期政权内部权力斗争残酷性的一个典型缩影。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君臣、父子、兄弟相残是家常便饭。道德伦理在绝对权力面前,往往不堪一击。北燕冯氏家族内部的这场血腥屠杀,不过是那个混乱时代的一个注脚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制造了这场屠杀的冯弘,自己的结局也并不美好。他篡位后,与强大的北魏关系恶化,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持续进攻下,最终在公元436年,也就是他篡位六年后,兵败逃亡高句丽。北燕至此灭亡。而据《北史》记载,冯弘后来被高句丽王所杀。他的儿子冯业,则带领部分族人赴海投奔了南朝刘宋,后来在岭南扎根,还成了着名冼夫人家族的祖先。这历史的因果循环与命运转折,真是充满了吊诡之处。

第六幕:现代启示录

第一课:善良要有锋芒,老实更需智慧

冯翼就是典型的“老好人”,缺乏防人之心。在职场中,我们可以与人为善,但绝不能失去警惕性,尤其当涉及到关键利益和岗位竞争时,要能识别出那些“笑里藏刀”的宋夫人式人物。

第二课:权力与责任不可轻易放弃

领导让你暂时主持工作(监国),那是信任,也是考验。你倒好,因为别人一句“你是不是想抢班夺权”的风凉话,就真的撂挑子不干了?这不等于把江山拱手让人吗?在职场,关键时刻一定要顶上去,牢牢抓住属于自己的权和责。

第三课:信息就是生命线

冯翼最大的失误之一,就是自己切断了自己的信息渠道,变成了瞎子和聋子。在现代社会,信息同样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公司还是行业里,都要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学会收集、分析和判断信息,绝不能闭目塞听。

第四课:道德感不能替代解决问题的能力

冯翼有很强的道德感(孝道),这本身没错。但他错在把道德姿态当成了解决复杂政治问题的方法。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困境,比如坚持原则却不会变通,最终把事情搞砸。真正的成熟,是在坚持底线的前提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尾声:乱世中的悲剧符号

冯翼的一生,堪称一部浓缩的“储君失败教科书”。他的故事链条无比清晰:立储监国(开局王炸)→ 退让失权(精准踩雷)→ 仓促反抗(垂死挣扎)→ 兵败族灭(彻底凉凉)。

他不是暴君,甚至可以说是个好人,一个“老实人”。但在那个“丛林法则”盛行的十六国乱世,在权力交接这个最血腥、最残酷的修罗场上,“仁弱”这种品质,如果没有铁腕和智慧作为铠甲,就成了最大的原罪。 他的命运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冰冷的现实:在权力的游戏中,善良而无能,往往比纯粹的邪恶死得更快、更憋屈。

对比同时代其他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女性,如北燕后来被冯弘当作政治筹码嫁到柔然的乐浪公主(用婚姻换和平),或者夏国灭亡后带着幼子流亡北魏的呼延皇后(忍辱负重延续血脉),冯翼的被动和无力感显得尤为突出。别人在绝境中尚能挣扎求生,而他手握一定资源,却因性格缺陷,步步被动,最终满盘皆输。

总结陈词:冯翼,这位北燕的悲情太子,用他短暂而憋屈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性格决定命运”,什么叫“乱世容不下老实人”。他不是历史的推动者,更像是一个被历史巨轮无情碾过的、象征权力交接失败的祭品。他的故事,没有英雄史诗的壮烈,只有宫廷阴谋的诡谲和人性弱点的唏嘘。每当翻开这段染血的历史,冯翼那“仁弱无断”的身影,都像一声沉重的叹息,提醒着后人:权力的王座之下,从来都铺满了荆棘与骸骨,光有善良的名头,是远远不够的。在历史的牌桌上,拿一手好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打,并且,敢打。可惜,冯翼同学,两样都没做到。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叹曰:

虎符初掌折良筹,玉碎龙帷帝梦休。

椒殿血凝残月冷,唯余仁魄向燕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书剑盛唐符尊传我的老婆是双胞胎(超级兵王在都市)神医凰后:傲娇暴君,强势宠!龙婿陆凡全文免费太古龙神诀无相进化大唐:从种土豆开始医道狂尊林阳苏颜吞天圣帝武炼阴阳没你就不行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食鬼猎人诸葛孔明纵横异界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都市之上门神医重生之投资大亨尹素婳莫君夜
经典收藏大秦长歌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满江红:武穆重生谬论红楼梦大宋泼皮布衣首辅倾世太子妃【完结】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三国之兴强汉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战狼狂兵这位诗仙要退婚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唐末战图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崇祯本纪神秘王爷欠调教穿越枭雄
最近更新大楚武信君三藏还俗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大宋伏魔司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大唐躺平王衣冠谋冢高门庶子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明朝的名义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