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醉清风明月

首页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即鹿红色莫斯科穿越医女嫁贤夫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云澜乱世志大国重坦抗战之扞卫者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我大哥叫朱重八大唐:神级熊孩子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醉清风明月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全文阅读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txt下载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71章 犁声未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雾气像一匹潮湿的白绸,将整个讲理坡包裹得严严实实。

少年猛地从梦中坐起,心口仍在狂跳,那若有似无的马蹄声仿佛还回响在耳边。

他侧耳细听,窗外只剩下那单调而富有韵律的犁地声,一下,又一下,像是大地的脉搏。

他披上外衣,赤脚走到堂屋。

昏暗的光线下,主人正佝偻着背,将一碗饭、一双筷子,轻轻摆在灶台旁那只磨得光滑的小凳上。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声响,动作熟稔得如同每一次呼吸。

少年喉咙有些发干,他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声音压得极低:“老丈,您说的那个……走路慢的人,他真的会来吃吗?”

主人没有回头,只是用布满老茧的手指,将筷子摆得更正了一些,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的天气:“来不来,都得摆。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少年心中更添疑云,凑近了些。

借着灶膛里微弱的余火,他看见那碗尚有余温的白饭边缘,竟凝结了一层细密的白霜。

明明是夏末的清晨,暑气未消,这寒霜从何而来?

他心头猛地一沉,那虚无缥缈的马蹄声,似乎又一次踏过沾满露水的草地,由远及近,清晰了瞬息,又倏忽远去。

日子一晃,便到了秋分。

七村联合举办的“开仓礼”在讲理坡最大的晒谷场上举行。

这是方圆百里最隆重的日子,新收的谷物堆成金色的山,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按例,祭谷仪式由讲理坡的主事人主持。

一个名叫阿禾的少女,在一众乡老和官员的注视下,缓步走上祭台。

她没有像往年一样,捧出装满新谷的祭器,也没有念诵繁复的祷文。

从县里来的官员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引经据典,颂扬一番神明功德、皇恩浩荡,却见阿禾默默从怀中捧出了一只陶碗。

那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碗,甚至可以说是破败。

碗底有一圈明显的焦黑,碗沿还有几处细小的豁口。

她将这只碗轻轻放在晒场中央的石台上。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哄笑。

“阿禾,你拿个烧火的破碗出来做什么?”“是啊,祭神的东西,怎么能这么寒碜?”

官员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他觉得这有失体统,刚要开口训斥,阿禾却抬起了头。

她的目光清澈而平静,扫过每一个人的脸,最终落在一位年长的老农身上。

“三伯,请把今年的头一捧新米,倒进这里。”

老农虽然疑惑,但还是依言照做。

金黄的稻米落入碗中,发出清脆的响声。

阿禾没有停下,她从谷堆旁抽出三支饱满的稻秆,并在一起,用火石点燃,然后小心地将这束小小的火炬,引向碗中的米粒。

就在火焰接触到米粒的刹那,奇迹发生了。

那火焰没有如预想中那般熄灭,反而“轰”地一下腾起半尺高,发出明亮而不灼热的橙色光芒。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那跳跃的火光映照下,陶碗焦黑的外壁上,竟缓缓浮现出一行扭曲古朴的篆字——守心者不惧荒年。

全场瞬间死寂,连风都仿佛停住了呼吸。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那行如同从碗的生命里生长出来的字,一时间竟忘了言语。

官员张了张嘴,喃喃道:“神……神迹啊!”

阿禾却轻轻摇了摇头,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这不是神迹,是记得。这只碗,是咱们祖爷爷那一辈,从大荒年里传下来的。那年颗粒无收,祖爷爷就是用这只碗,煮最后一把谷糠,分给了全村快饿死的人。他说,只要人心不荒,地就不会永远荒下去。咱们每年祭拜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神明,而是祖辈们守望相助的心,是这颗心,让我们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荒年。”

她的声音落地,晒谷场上鸦雀无声。

人们看着那只碗,看着那行字,仿佛看到了百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看到了在绝望中点燃的那一捧微弱的希望之火。

这件事很快传了出去,甚至惊动了朝廷。

不久,一位从京城来的儒臣抵达了讲理坡,他的任务是修订本地的乡志《守心录》。

儒臣认为,书中那句“凡人可承圣志”的说法有悖礼法,大逆不道,意图将其删去,并批注“唯庙堂能通天意,百姓只需顺天而为”。

阿禾没有与他争辩经文,只是恭敬地请他留下,同炊一日三餐。

午时,阿禾煮粥。

她故意少添了许多水,端上来的粥半生不熟,米粒坚硬,难以下咽。

儒臣只尝了一口,便紧紧皱起了眉头:“姑娘,此非待客之道。”

阿禾平静地反问:“大人,若天下百姓,皆食此粥,君可知其中滋味?”

儒臣愣住了,他看着碗里那些硌牙的米粒,久久没有说话。

入夜,阿禾又引他到灶前。

晚饭的柴火尚未熄灭,跳跃的火苗在灶膛里噼啪作响,映红了两人的脸。

阿禾指着那团火光说:“大人您看,这火,连这小小的灶屋都照不完全,更别说百步之外。可天下万家,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捧火。圣贤之道,若是只在触不可及的高台之上,又怎比得上这捧能暖人身、熟人饭的烟火来得实在?”

儒臣凝视着那团温暖的光,心神剧震。

他想起了自己寒窗苦读的日夜,想起了那些圣贤书里描绘的天下大同,可他从未想过,那宏大的道理,竟藏在这最卑微的灶火与半生的米粥之中。

那一夜,儒臣彻夜未眠。

第二天,他没有删去“凡人可承圣志”,反而在那一页的空白处,郑重补写了一句:“道在举箸之间。”

冬雪初降时,阿禾做了一个梦。

她梦见一个叫关平的年轻汉子,就站在讲理坡最高的田埂上。

他手里牵着一根用草绳编成的缰绳,那缰绳正在一点点地断裂、散开。

关平回过头,对着家的方向露出一个释然的微笑,身影如同晨雾一般消散,只在风中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爹,我走了。”

阿禾从梦中醒来,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积雪盈尺。

她没有悲伤,反而觉得心头一片前所未有的清明。

清晨,她照例去扫雪,扫到灶屋门口时,脚步顿住了。

她看见,那只摆着冷饭的小凳,竟被极轻微地挪动了半寸,碗边的积灰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印痕,就像是……曾有人在这里坐过一样。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走进灶屋,往尚有余温的灶膛里,多加了一块干透的松木。

火苗“噗”地一下,猛地跳了起来,将她的影子长长地投在雪地上,温暖而坚定。

来年开春,犁铧再次划破沉睡的土地。

那个少年回来了,他已褪去一身青涩,换上了学子的长衫,头戴弱冠,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他不再是那个懵懂的过客,而是带着满腹的疑问与探求,重返讲理坡。

他带来了一本自己手抄的《耕读纪闻》,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一年来的所见所闻。

他翻开书页,指给阿禾看:“我在北方一个镇子,看到他们总在井边放一条石凳,说是给‘挑水人歇脚’,可那镇上家家户户离井不过百步。我还去了江南,看到那里的村民插秧时,无论田多田少,必定会留下一垄‘空行’,他们说,这是‘让晚到者也有地可种’。”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阿禾,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阿禾,这些……这些习俗,都是从这里传出去的吗?”

阿禾没有直接回答。

她的目光越过少年,望向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农夫。

春日的阳光下,犁铧翻开湿润的泥土,带出阵阵清新的土腥味。

她轻声说道:“不是传的。是人心到了那个地方,有些东西,自然而然就会长出来。”

话音刚落,就在远处那道长长的犁沟尽头,一个模糊的身影一闪而逝。

那人骑在马上,身形挺拔,像一杆刺破天际的长枪。

尽管隔着很远,少年还是一眼瞥见了那马尾扫起的一缕尘烟。

少年的瞳孔骤然收缩,浑身的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那个背影,那个骑在马上的姿态,竟与他一年前那个夏末清晨,在梦中所见的景象,一般无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杀鬼破邪光明纪元医道狂尊林阳苏颜王婿叶凡我家魔王升级中混沌天帝诀全文阅读方羽修炼五千年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我的美女俏老婆尹素婳莫君夜吞噬古帝太古龙神诀最强升级凌天战神魔法傲世录没你就不行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上门龙婿重生之投资大亨至尊神位
经典收藏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大明凰女传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三国之兴强汉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小将很嚣张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红楼欢歌这位诗仙要退婚朕要抓穿越在女尊世界成了香饽饽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倾世太子妃【完结】洗尽铅华寒门巨富老鼠公爵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之乖乖田舍郎
最近更新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英烈传奇大乾风云起苍穹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史上最强县令三藏还俗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铜镜约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唐代秘史云起惊鸿客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玉符传奇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醉清风明月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txt下载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最新章节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