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木易煜浩

首页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逆猎轮回快穿之十佳好妈妈末世虐杀游戏末世裁决:光影之战道统传承系统时停五百年巫界术士非酋变欧之路万族王座惟我神尊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木易煜浩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全文阅读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txt下载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第24章 (第153章 )武装力量全面升级与开启新的航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24.1 四个科研组的初始困境

地球历2818年,晨光斜斜切进指挥中心,作战沙盘的全息投影里,500艘未来战舰的虚影正缓缓旋转。

暗蓝色的舰体轮廓在光影中流动,护盾的能量涟漪像呼吸般起伏,引擎喷口的蓝光,将沙盘边缘的铭牌\"四级低等宇宙文明舰队建设计划\"映得发亮。

指挥中心的广播突然响起林轩的声音:\"各团队注意,以初级大一统理论为基础的舰队建设攻坚,从今天正式启动。\"

这句话像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众人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艾丽娅站在作战沙盘前,指尖划过500艘战舰的虚影。

她深知,这些未来的钢铁巨舰蓝图上,眼下缺一件能抵御四级文明大炮的\"护身符\"。

前一晚,她刚看完第37次模拟实验回放,传统反物质护盾在模拟攻击下像层薄冰般碎裂,能量冲击让舰体装甲熔化出拳头大的洞。

“靠硬堆能量扛攻击就是找死,”她无奈地对泽尔说道,“我们试着把能量输出调大,也试过叠三层护盾,结果不是撑不过10秒就破了,就是能耗太高把引擎憋坏了。得换个法子。”

泽尔盯着屏幕上扭曲的能量波形,突然抬手敲了敲桌面:“可能咱们的思路一开始就出错了。你看这攻击能量,它就像洪水,三级文明的护盾是筑堤坝硬堵,水越涨坝越容易塌;可四级文明说不定是挖河道。与其跟它较劲,不如顺着它的性子给条出路。”

他指尖划过模拟攻击的轨迹,眼睛亮了起来:“就像暴雨天地面积水,硬用板子挡着只会漫得更快,不如在旁边凿个沟,让水顺着沟流走。护盾要是能做到这样,根本不用拼能量强度,只要找对‘导流’的法子就行。”

“小泽,你说说四级低等宇宙文明的护盾该是咋样的?”艾丽娅把模拟数据往泽尔面前一推,屏幕上传统护盾碎裂的画面还在反复播放。

泽尔挠了挠头,指尖在计算板上漫无目的地划着:“这你是专家,我只能瞎猜。但总觉得不该是现在这样,像块硬邦邦的铁板,碰一下就碎。”

艾丽娅挑眉:“哦?那你觉得该像啥?”

泽尔的目光落在窗外漂浮的星尘上,那些微粒在引力场中灵活地绕开障碍物:“或许该跟这些星尘学,碰到攻击就先‘躲’一下。比如说反物质束冲过来的时候,护盾的力场就顺着它的路径弯个腰,等这股攻击掠过去了,再自己恢复原样,压根不用硬碰硬地去扛。”

“这思路有点意思。”艾丽娅指尖在虚拟星图上划过,忽然停在一片扭曲的时空褶皱处,“你看这空间褶皱就知道了,攻击过来的时候,护盾就顺着它的纹路‘滑’过去,等攻击走了,它自己又能合起来。而且这护盾得有点‘记性’,第一次碰到某种攻击,可能得愣一下,0.1秒才能反应过来;但第二次再遇上,就得在0.01秒内就变样挡回去,跟咱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似的,见过一次的病毒,再想进来就难了。”

泽尔的计算板上立刻弹出几组拓扑模型,他指尖点向模型中流动的能量线:“还得能‘分轻重’。主力舰的护盾不用处处都一样厚实,敌人往哪个方向打,那个方向的护盾就赶紧变结实点;其他地方就不用那么费劲,省下来的能量全用到挨打的地方去。这就跟人打架时,肯定会下意识抬胳膊护着脑袋一个道理。”

艾丽娅看着逐渐成型的构想,轻轻点头:“关键是得找着一种材料,能让力场想变成啥样就变成啥样。这材料得跟橡皮泥似的,能随便捏形状,可又得像钻石那么结实耐折腾。说不定啊……这种材料就藏在那些咱们还没见过的高维晶体里呢?”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

这不再是硬抗攻击的笨办法,而是让护盾成为与宇宙规则共舞的智慧屏障。

与此同时,卡列斯的实验室正弥漫着焦味。

实验舰的模拟空战画面在屏幕上反复播放,加装初代护盾的战舰刚躲过第一波反物质束,引擎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推力表从8500万牛骤降至5000万牛,就像负重的马车突然断了轴。

最终,模拟舰体在第三波攻击中解体,残骸的投影映在卡列斯布满血丝的眼睛里。

\"这不是勉强及格,是根本跑不动。\"他把初代引擎参数拍在桌上,功率为7亿千瓦,推力只有8500万牛,能量转化率不到55%。

卡列斯捏着眉心,盯着屏幕上引擎崩溃的瞬间,畅想着理想中的四级宇宙文明引擎:“这初代引擎就像匹被套上枷锁的野马,明明有劲儿却使不出。真正的四级引擎该是‘会呼吸’的。湮灭能量进来时它就敞开‘喉咙’吸,转化时能顺着宇宙的力场纹路走,一点多余的劲儿都不浪费,哪会像现在这样,一半能量都从裂缝里漏掉?”

维兰娜俯身调出能量流动的模拟图,指尖划过那些紊乱的轨迹:“得让它和周围的空间‘处好关系’。就像鱼在水里游,身体摆动总能顺着水流的方向,不做一点无用功。引擎的湮灭点该嵌在时空的褶皱里,借那儿的力场把能量放大,而不是傻乎乎地在三维空间里硬烧燃料。”

伊芙突然一拍桌子,眼里闪着光:“还要有‘弹性’!现在这引擎就像块硬邦邦的石头,能量输出要么猛冲要么骤降。理想的该像根弹簧,负荷大了就多输出点,负荷小了就收着点,还能把多余的能量存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弹’出来,就像骆驼的驼峰,既扛得住长途跋涉,又不会浪费一点养分。”

卡列斯闻言点头,在草稿上画了个循环的箭头:“最关键是得‘懂配合’。护盾要能量时它能立刻调过去,武器要发力时它也能跟上节奏,就像交响乐团里的指挥,整个舰体的能量流转全由它来协调,哪会像现在这样,护盾一启动,引擎就跟被抽了筋似的?”

就在三人对着空荡的设计图沉思时,实验室中央的全息屏幕突然泛起柔和的蓝光。智能程序“华夏之智”已悄然捕捉到他们的对话碎片,将那些零散的构想编织成一幅动态轮廓。

引擎核心是团流转的“力场漩涡”,四大基本力不再各自为战。

强核力像坚韧的丝线,将能量牢牢拢在漩涡中心;弱核力化作细密的筛网,精准过滤掉紊乱的波动;电磁力如灵动的纽带,牵引能量沿着预设轨迹流转;引力则像无形的手掌,轻轻托住整个力场,让它们像咬合的齿轮般协同运转。

漩涡外围环绕着层叠的“维度缓冲带”,当负荷陡增时,缓冲带便舒展如花瓣,从额外维度中汲取储备的力场能量;负荷减轻时又收拢如叶片,将多余能量压缩回高维空间,整个过程不见丝毫滞涩。

最令人惊叹的是它与宇宙规则的呼应,引擎运转时,周围的时空泛起涟漪,仿佛在跟着力场的节奏轻轻呼吸。

当护盾需要能量,漩涡便微微侧倾,一缕由四大基本力共同编织的能量流顺着涟漪滑出,既不干扰主推力,又能精准补足护盾需求;武器充能时,它像调琴师般拨动力场的频率,让输出的能量与主炮的谐振完美合拍,不见半分浪费。

这轮廓没有生硬的管道,没有轰鸣的机械,更像一个与宇宙本源共振的生命体。

它不与力场对抗,而是顺着规则起舞;不执着于单一力的强度,却能让四种力像交响乐团般默契配合,总能在最需要的时刻,以最省力的方式释放恰到好处的能量。

卡列斯三人望着这团流动的光,一时都没说话。屏幕上的轮廓明明是程序生成的,却像是从他们心底最深处捞出来的模样。

武器实验室里,马洛克把三级战术武器的测试报告递给泽尔,“咱们这武器,打10万公里都费劲,还打什么仗啊?”

泽尔的计算板上立刻弹出两组模型,“所以啊,咱得在战术武器上搞出‘引力谐振炮’,能在15万公里外精准锁定敌舰,靠共振直接拆了它。战略武器就得做‘超维湮灭弹’,用能控制的正反物质爆炸,把对方的星球防御彻底掀翻。”

通讯实验室中,维克斯正把三级文明的中微子通讯报告拍在桌上。

演算分析结果显示,实验舰的编队指令如果在10光年外会延迟2分钟,引力波信号在强磁场中甚至会出现\"串线\"。

“三级文明的设备虽说能传消息,但就跟拿个破喇叭喊口令似的,又乱又不清楚,”他指着泽娜显微镜里蜜蜂跳舞的样子,“你看蜂群,靠翅膀振动的频率传递消息,既不容易受干扰,又准得很。咱们得在中微子和引力波的基础上,学这种生物级的精准稳当劲儿。”

四大团队的攻坚任务,在2818年的晨光中同步启动。

24.2 核心技术的逐一攻克

泽尔的计算板上,正滚动着近百种异常材料的勘探记录。

“你是想让攻击直接没影儿?”他忽然停在一组数据前,“上个月,无名星球734号地区发回过重力异常的报告,那边3000米深的矿脉区,碎石总在固定地方飘着,跟被啥东西托着似的。”

艾丽娅立刻调阅行星探测日志,放大矿脉的地质扫描图,岩石断层处隐约有暗蓝色反光。

“把勘探机器人调过去,重点查这个反光区域,”她指尖在屏幕上圈出坐标,“仔细扫扫周围的重力场数据,看看这暗蓝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来头,让机器人实时传数据回来。”

第三周,勘探机器人在无名行星的3000米矿脉里,传回了震撼照片。

暗蓝色的晶体像冻结的星空嵌在岩石中,周围的碎石违背重力,悬浮成一圈光晕。

泽尔飞快调出星际矿物数据库,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比对,突然停在一行标注着红色星标的记录上:“这是……暗宇结晶?”

他的计算板瞬间弹出密密麻麻的参数,数据流像沸腾的水花般翻滚,“数据库里说这东西极其罕见,它的引力场强度,居然是已知最强材料的3倍!”

两人带着采矿机器人钻进矿脉时,艾丽娅的靴底蹭到一块结晶碎末,腕表上的引力指针突然疯狂打转。

“就是这玩意儿了,”她蹲下身,“给战舰装上用这东西做的护盾,反物质炮打来的攻击,只会绕着船身飞过去。”

同一时期,卡列斯团队的引擎优化陷入僵局。

维兰娜指着护盾的引力场数据说:“测算过了,装了暗宇结晶后,舰体重量增加了30%。现在这引擎就跟小马拉大车似的,一转弯,能量全耗在对抗引力场上了,根本跑不动。”

伊芙调出湮灭室的热成像图,接话道:“更糟的是,这玩意儿每运行一小时,内壁就被辐射蛀出一堆小孔,跟蜂窝似的,30%的能量全从这些窟窿里漏掉了。”

优化目标很快明确,功率冲10亿千瓦,推力稳1亿牛,转化率至少70%。

“不是要造全新的引擎,是给它换副结实的‘筋骨’,”卡列斯用手指点着湮灭室的图纸,“第一代引擎是靠电磁力来约束正反物质的,太‘软’了根本兜不住;得换成钕-167的强核力,用这个当‘枷锁’才牢靠。”

武器测试场同样不顺利。

2819年初,第一发谐振炮的引力波在15万公里外偏了500公里。

马洛克踹了踹炮座,骂道:“这引力波在星际里飞,就跟没头苍蝇似的乱撞!换了十几种材料想稳住它,用钕-167吧,又太硬,把频率搅得乱七八糟;用弱核力调节吧,射程直接缩到8万公里,这压根没法弄!”

通讯团队的同年初次测试中,第一套改良版通讯器在5万万公里外的实验舰之间测验失败。

泽娜的培养舱里,一群蜜蜂正对着模拟中子星磁场乱撞。

这些被植入\"导航基因\"的蜂群,在强磁场中晕头转向,振翅频率被扭曲,蜂后发出的\"集合信号\"变成混乱噪音。

“生物通讯也不是啥都行,”维克斯盯着中微子的信号轨迹,实验舰收到的坐标比实际目标偏了3000公里,“咱们这通讯器现在就跟这群蜜蜂一个样,碰到强磁场,信号轨迹能偏出去0.3光年那么远。”

护盾团队遭遇现实重击,首批运回的10吨暗宇结晶纯度仅65%,提纯到99.99%时,泽尔发现它们的引力场像团乱麻。

对模拟反物质束的偏折率,只有可怜的30%。

“得给这结晶加个‘骨架’才行,”他盯着元素周期表看了三天三夜,铅笔最后圈住了钕-167,“就用它的强核力,把这些乱糟糟的引力场‘拧’成一股绳。”

上万智能机器人立刻开工。

激光束切开矿岩,真空吸盘轻取结晶,熔炼炉里钕-167按0.3%比例钻进结晶的原子间隙,5000c高温下两种物质像被无形的手编织在一起。

卡列斯团队的第一重优化启动。

智能机器人将钕-167熔成纳米颗粒,均匀注入湮灭室内壁材料,镀膜机器人覆上0.05毫米超导层。

三个月后测试,湮灭室连续72小时承受反物质冲击,内壁磨损率从30%压减至15%。

\"以前是用纸糊的锅烧水,现在总算换了口钢锅,\"卡列斯看着数据笑,引擎功率冲到8.2亿千瓦,推力摸到8800万牛。

2819年秋,武器团队的战略武器试爆引发意外。

半颗试验弹在1000公里外炸出直径300公里的陨石坑,冲击波震碎了基地的观测窗,坑沿的沙子被加热到1500c熔成玻璃珠,坑上方云层被震成螺旋状,形成持续48小时的沙尘暴,季风雨推迟一周,坑区气温比周边低了7c。

“用电磁力约束吧,反物质一下子就把屏障冲垮了,换成强核力呢,能量又全憋在超维空间里出不来,”马洛克把测试数据揉成一团纸,“三级文明的武器就是没脑子的愣头青,咱们可不能比这还笨。”

通讯团队这边,泽娜把蜂群的振翅频率图谱放大,“蜂群有个能耐,频率能跟着环境稍微调整。普通磁场里,翅膀一秒扇200下;到了强磁场里,就降到180下,就是调整的幅度还不够大。”

她指着暗物质分布的区域说:“中微子到了时空弯曲不正常的地方就会‘迷路’,或许不用硬邦邦地去校准,让信号像蚂蚁绕开障碍物那样,顺着暗物质的引力场‘绕着走’呢?”

引擎团队的推力卡在9000万牛上不去的时候,伊芙在超维空间模拟器跟前蹲了三天,突然一把拽过维兰娜说:“把湮灭的过程往超维空间里挪1纳米试试,那儿的时空弯曲能把能量密度放大,就跟用放大镜聚太阳光似的……”

机器人调整引擎的空间坐标参数,将湮灭点精准锚定在超维空间边缘。测试时,实验舰的推力表猛地跳到9800万牛,功率冲到9.5亿千瓦。

但新的麻烦来了,超维空间的引力波动让能量输出忽高忽低,波动幅度12%,像个喘粗气的病人。

“加个‘弱核力稳频阀’,”维兰娜指着那条起伏的波动曲线说,“镝-162的弱核力能把那些乱飘的引力波吸收掉,让频率稳稳地定在4.7赫兹上。”

机器人加装的稳频阀像个精密的“能量缓冲垫”,三个月后,波动幅度压减至3%,推力稳定在9900万牛。

武器团队的转机来自林轩的偶然路过。

那天傍晚,他抱着护盾测试数据路过武器实验室,瞥见炮管旁堆着的暗宇结晶废料,那是艾丽娅团队淘汰的不合格样本。

“你们老想着把引力波‘困住’,”他翻着数据页随口说,“艾丽娅那儿倒在琢磨‘引着走’,说结晶的引力场能让能量‘顺溜儿地跑’……不过武器跟护盾原理不一样,保不齐是我想岔了。”

“引着走?”泽尔盯着结晶废料喃喃,“或许不用硬把它困住,而是让引力波顺着结晶的引力场‘直愣愣地往前跑’?”

两人连夜模拟,用暗宇结晶做“引力导轨”,让波沿晶体晶格传播,钕-167则嵌在导轨外侧,像扶栏般防止波“跑偏”。

2820年春的测试中,引力波在15万公里外的偏差缩至180米。

战略武器的突破同样与林轩有关。

2820年初,他来武器库调取实验舰引擎的共振参数,看见湮灭弹的残骸时停了停:“卡列斯那引擎能让能量‘慢悠悠地跑’,靠的就是超维空间跟现实空间的‘力场缓冲’。你们这炸弹炸得也太急了,说不定……可以在俩空间中间加层‘过渡带’试试?”

马洛克和泽尔盯着“过渡带”三个字琢磨了三天。

“超维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力场不一样,说不定能当成天然的‘缓冲垫’用。”泽尔在模型上标红参数,“用镝-162的弱核力调节过渡带的‘厚度’,让湮灭能量一点点‘渗’出来。”

他们让机器人在弹头里加了层镝-162隔离膜,厚度仅0.01毫米。

试爆时,爆炸范围缩至250公里,冲击波扬起的沙尘只够形成3小时的薄雾,坑边缘的沙子虽仍熔化,却没再出现玻璃化结晶。

“降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云层就算受了扰动,12小时也就恢复正常了,”泽尔指着气象数据笑起来,“这样至少不会把气候搞乱了。”

通讯团队也迎来关键进展。

泽娜把蜂群的振翅频谱图放大:“不过蜂群有个本事,频率能跟着环境稍微调整。你看,在普通磁场里,它们振翅是200赫兹,到了强磁场里就会降到180赫兹,就是调整的幅度还不够大。”

她突然指着图谱上的暗物质分布带说:“中微子穿透力是强,可到了时空弯曲不正常的地方就会‘迷路’,试了十几种校准算法,全被磁场搅得没用了。说不定不用硬去校准,让信号像蚂蚁绕开障碍物那样,顺着暗物质的引力场‘绕着走’呢……”

维克斯和泽娜正犯难时,林轩抱着实验舰护盾的引力参数路过,瞥见屏幕上的中微子轨迹,随口道:“艾丽娅用暗宇结晶的引力场‘引着’攻击走,你们能不能用它给中微子‘指条道儿’?三级设备就缺个‘引力路标’,说不定结晶能当这路标……当然了,通讯跟攻击的方向不一样,可能这主意不怎么对。”

这话让两人眼睛一亮。

泽娜马上想到了沙漠蚁的“磁罗盘”,“不是硬逼着它拐弯,是让中微子顺着暗宇结晶的引力场梯度,自己‘自然而然地转向’!”

他们让智能机器人在发射器里嵌入0.2米长的暗宇结晶柱,柱体的六边形晶格能形成“引力导轨”,就像给中微子铺了条会绕路的铁轨。

2820年春的测试中,5万万公里外的信号偏差缩至500公里,虽未达标,却比初期设备的3000公里好了太多。

护盾团队的两年攻坚迎来首次重大测试。

当第一台护盾原型机在实验舰上展开时,艾丽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反物质束射来的瞬间,72%的能量确实被引向了虚空。

可不到一小时,结晶表面突然布满蛛网般的裂纹,能量储备断崖式下跌。

“辐射都在啃它的‘骨头’了,”卡列斯踹了踹护盾底座,“给它套件铅-208做的‘防辐射衣’试试。”

这层0.5毫米的合金层刚装上,新麻烦又冒了头,强核力太“横”,引力场紧绷得像拉满的弓,能耗比预期高了35%。

那天深夜,艾丽娅盯着监测屏上的力场曲线发呆,泽尔突然起身从工具台上抓过一把微量移液器,吸了点镝-162溶液滴进结晶反应槽,又伸手把冷却旋钮往左旋了半格,指着屏幕上渐渐平稳的曲线说:“你瞧,一降温,弱核力就能让这场强变得不那么冲。咱们掺0.1%的镝-162进去,就能让它一直保持这种不较劲、松快的劲儿,结晶的引力场就不会动不动就拧成一团了。”

艾丽娅团队调试暗宇结晶时,总因场强忽强忽弱导致引力场紊乱,艾丽娅盯着数据愁眉不展,泽尔在旁观察许久,突然动手调整了冷却参数并加入微量镝-162,用实际操作演示解决办法。

艾丽娅没料到,泽尔这专攻数学的小子,竟给她的材料学研究来了这么关键的一下助攻。

她抬眼朝泽尔投去赞许的目光,倒把泽尔闹得耳根发红,手都不知往哪儿放了,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笑了两声,眼神飘向了别处。

引擎团队的第三重优化来自一次食堂偶遇。

转化率卡在65%迟迟上不去的时候,卡列斯正好撞见艾丽娅在跟人炫耀实验舰护盾的引力场能自己修复。

他盯着数据突然一拍桌子:“让引擎的引力场跟护盾共振起来!那些跑掉的能量,暗宇结晶能给‘吸’回来再用!”

接下来的半年,机器人给引擎裹上暗宇结晶薄片,反复校准两者的引力频率。当共振成功的那一刻,能量循环图上多了条漂亮的闭环曲线,原本逸散的15%能量,顺着引力场流回引擎,转化率猛地跳到70%。

2821年深秋的测试里,实验舰做了套“8字回旋”动作,引擎功率稳定在10亿千瓦,推力表稳稳停在1亿牛,核心温度仅升高5c。

“以前就像个漏水的桶,能量哗哗往外跑,现在总算把缝焊严实了。”卡列斯盯着屏幕上起伏的正弦波曲线,嘴角扬了起来。

武器团队的引力谐振炮经过半年优化,结晶纯度和合金丝缠绕密度不断调整,最终让偏差压减至2米。

2821年夏,当谐振炮在实验舰上连续击穿15万公里外的3个模拟引擎舱时,马洛克摸着炮管直乐。

战略武器的后续优化中,马洛克和泽尔反复调整镝-162隔离膜厚度和弱核力参数,将厚度精确到0.008毫米。

最终试爆那天,荒漠只扬起一阵短暂的尘土,环形坑边缘的草叶甚至没被烤焦,爆炸产生的热量被控制在坑区范围内,周边的风向标纹丝不动,气象站的温度计仅波动0.5c。

马洛克捡起坑边一片完整的枯叶,叶片上还带着晨露:“这才叫武器该有的样儿,只把堡垒拆了,草原一点都伤不着。”

通讯团队解决了信号“撞车”难题。

中微子信号能绕路后,实验舰的引力波信号在交汇时,总有2%的概率像500个喇叭同时喊话般串音。

“三级设备靠时间差来避免冲突,效率太低了,”泽娜翻看着蜂群通讯的研究资料,“你看,蜂后振翅的频率一改变,所有工蜂马上就同步调整,靠的就是这种‘集体节律’。”

她提出给每艘战舰的信号加“量子节律码”:基于镝-162同位素的能量跃迁特性,让每个信号携带独特的“频率指纹”。

当它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释放的0.814兆电子伏能量,能像印章般给引力波“盖章”。

但测试时,节律码总被强引力场“磨平”,识别率降到80%。

“林轩送实验舰引擎的共振数据过来时,指着节律码的衰减曲线随口说:“卡列斯用钕-167的强核力稳住引擎频率,你们能不能给节律码加个‘强核力骨架’?让它跟甲虫那外骨骼似的,又韧还不容易变形。”

维克斯和泽娜若有所思,立刻调整方案,在节律码生成器里加钕-167合金片,用强核力“撑住”弱核力场。

镝-162的跃迁能量被约束在稳定的频率区间,再强的引力场也无法扭曲其“指纹”。

地球历2821年测试中,实验舰的信号“撞车”率降到0.05%,500组信号像蜂群振翅般同步跳动。

泽娜盯着频率曲线笑:“三级通讯是‘各说各话’,咱们这才算‘集体合唱’。”

护盾团队的第三版原型机也在同年完成测试。

在实验舰上稳稳偏折85%的反物质束,连续运行8小时仍面不改色。

2822年春天的某个傍晚,迎来了实验舰上的终极验收。

谐振炮和湮灭弹完成最后测试时,数据惊艳全场。

引力谐振炮,15万公里内命中率99.2%,能精准震碎敌舰引擎舱而不伤及核心;连续发射50次,炮管温度仅升12c。

超维湮灭弹,破坏范围可控在50-200公里,能量利用率从三级武器的30%跃升至85%,辐射残留量降至安全值1\/10。

另一处,通讯模块的终极测试场景让整个团队振奋不已。

5万万公里外的实验舰同时接收500组指令,中微子信号像被无形的手引导着,绕开3处强磁场干扰,抵达时延迟仅0.008秒;引力波信号在交汇时纹丝不乱,错误率压到了0.03%。

泽娜调出蜜蜂振翅和信号频率的对比图,维克斯摸着通讯器的外壳笑了:“三级文明解决了‘能不能传过去’的事儿,咱们总算弄明白了‘怎么传才能稳当、准确又快速’。”

同时,第500套护盾模块在实验舰上完成终极测试时,报告让整个基地炸了锅,反物质束的偏折率稳定在92%,就算10%的漏网之鱼撞上舰体,结晶的自修复层也能在0.5秒内把痕迹抹得干干净净。

同年深秋,实验舰的所有核心模块均通过终极验证。

护盾、引擎、武器、通讯系统的性能参数稳定且达标,各模块间的协同效率达到预期。

24.3 从实验舰到舰队的跨越

林轩在全体会议上宣布:“实验舰的活儿已经干完了,打今儿起,启动500艘战舰的大规模量产计划。”

量产的六年里,挑战比攻坚时更考验耐心。

智能机器人的生产线需精准复刻实验舰的每一处细节,暗宇结晶的提纯工艺必须分毫不差,钕-167的配比误差不能超过0.001%,通讯器的暗宇结晶柱安装角度偏差需小于0.05度。

艾丽娅带领团队驻守采矿点,确保每批次暗宇结晶的引力场强度一致。

卡列斯为生产线加装“共振校准仪”,让每台引擎与护盾的能量交互效率都复刻实验舰的水准。

马洛克则编写了武器系统的“智能适配程序”,确保500门谐振炮的瞄准精度与实验舰完全同步。

地球历2828年秋,最后一艘战舰的舰桥灯光亮起,500艘战舰的暗宇结晶护盾同时展开,暗蓝色的引力涟漪连成一片强有力的防护网。

引擎喷薄的蓝光形成整齐的光带,推力表上的数字清一色稳定在1亿牛。

谐振炮的瞄准镜同步锁定15万公里外的靶标,通讯屏上500个信号点像心跳般规律跳动。

所有数据与2822年实验舰的最终测试报告没有大的出入。

林轩站在指挥中心,望着全息投影中列阵巡航的舰队,背后显示屏首先滚动出护盾系统的性能参数。

暗宇结晶与钕-167合金交织的引力场护盾,对反物质束偏折率稳定在95%,对扩散性爆炸波的吸收效率达92%,受攻击后0.5秒内可自主修复70%损伤,且能根据敌方攻击轨迹实时调整力场形态,像灵活的水幕般引导能量绕流,既坚韧又智能。

引擎系统的参数紧随其后,基于四大基本力大一统理论的超维湮灭聚能引擎,功率稳定在10.5亿千瓦,推力始终锁定1亿牛,能量转化率突破70%,航速峰值达31%光速;借助弱核力稳频阀,能量输出波动幅度控制在3%以内,能与护盾、武器系统实时共振,按需分配能量,如同精准的能量管家,让每一份能量都用在刀刃上。

武器系统的性能同样亮眼,战术武器引力谐振炮有效射程15万公里,瞄准偏差不超过2米,可通过引力波共振精准击穿敌舰引擎舱等关键部位,连续发射50次后炮管温度仅升高12c,且能适配不同目标自动调整共振频率;战略武器超维湮灭弹采用镝-162隔离膜控制能量释放,爆炸范围可在50-200公里内精准调控,能量利用率达85%,仅对目标区域造成破坏,周边环境温度波动不超过0.5c,辐射残留量降至安全值的1\/10,实现了精准且可控的打击。

通讯系统的数据彰显着协同作战的核心能力,基于暗宇结晶引力导轨与量子节律码的协同技术,中微子信号在5万光年范围内延迟仅0.003秒,引力波信号串音率压减至0.03%,即便在强磁场或时空扭曲区域,也能像蜂群般通过“频率指纹”精准传递指令,500艘战舰的通讯同步率达99.98%,确保整个舰队如同一生命体般行动一致。

每一组数据都印证着从实验舰到舰队的跨越,这不再是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整个文明科技体系的协同跃升。

“从‘一艘实验舰’到‘五百艘舰队’,”林轩转过身,冲伊芙、维克斯这帮科学家笑了笑,“咱们用十多年证明了,四级文明的底气,从来不是某一艘战舰多厉害,而是这五百艘战舰能跟一个生命体似的,同呼吸共进退,步调都能踩到一块儿去。”

伊芙笑着接话:“可不是嘛,前几年调试单舰的时候,总跟摁葫芦起瓢似的,现在500艘跟串了线似的,一动全动,这才叫真能耐。”

维克斯认同道:“以前谁能想到啊?那会儿调试个共振频率都得熬半宿,现在倒好,跟指挥一群蜜蜂似的,齐整!”

24.4 向伊瑟拉星域进发

地球历2828年夏,当500艘战舰在临时基地上空列队展开,暗蓝色的护盾能量涟漪连成一片时,瑟隆长老带着瑟兰、维兰娜等人走进林轩的战术室。

此时,林轩正和埃隆、亚瑟围着中央的全息星图讨论,星图上,伊瑟拉星域被醒目的红色光标标注为战略目标,周围还密密麻麻分布着舰队行进路线与战术节点。

老人枯瘦的手指攥着衣角,喉结滚动半晌才开口:“林指挥官,这些战舰……能不能暂借伊瑟拉?我们想……回家。”

瑟兰长老连忙补充:“我们知道这很冒昧,可母星的能量塔还在被厄煞人掠夺,殖民区的族人每天都在减少……”话没说完便红了眼眶。

“您二位要说借,我可一艘都不给!”林轩对瑟隆和瑟兰长老说道。

众人闻言一片愕然,林轩随即微笑道:“我干嘛要借给你们啊?咱们早就是一家人了!我造这五百艘船,是为了在这颗无名星球躲一辈子吗?杀回伊瑟拉星球这事儿,我心里一直没忘。接下来,咱们整个文明的头等大事,就是干翻那帮侵略者,把伊瑟拉星域给夺回来!”

他调出舰队的武器参数,“卡列斯博士的引擎参数里藏着伊瑟拉的引力常数,泽娜的医疗舱数据库里存着你们的基因序列,就连Rob1号,都学会用伊瑟拉语报能量参数了。您说说,我能让这些花了这么多心血弄出来的东西,就这么在基地里搁着吗?”

瑟隆猛地抬头,看见屏幕边缘滚动的船员名单:华夏工程师与伊瑟拉科学家混编在每个技术单元,泽娜的实验室里摆着卡列斯送的矿物样本,马洛克的炮组人员正和伊芙调试共振频率。

“不可!”瑟兰急步上前,“厄煞文明的四级中等宇宙水准湮灭炮能撕裂护盾,整个巴纳德星系的主要文明,没一个能扛住他们的武器!我们不能把华夏文明拖进这场战争!”

林轩收起笑容,指尖轻叩桌面,指挥舱的灯光突然切换成伊瑟拉星的晨昏色。

“还记得咱们头回一块儿调试超维引擎吗?”他调出能量共振的曲线,“俩文明的技术就跟正反物质似的,撞在一块儿才能爆出最大的劲儿。这些年,咱们的护盾共用一套拓扑结构,引擎用同一种湮灭算法,早就成了掰不开的整体。你们的母星,那就是咱们半个家;你们的敌人,那就是咱们的仇人。”

就在瑟隆等人还想开口推辞时,一直沉默站在角落的埃隆突然上前一步,指了指指挥舱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的联合演练画面。

华夏工程师正手把手教伊瑟拉族人操作谐振炮校准仪,而伊瑟拉的念力师则在帮华夏工程师稳定引擎的量子态波动。

“长老您看,”埃隆的声音带着笑意,“十二年前我第一次修伊瑟拉的能量导管,光认那些螺旋纹路就花了三个月;现在倒好,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出哪根管子是卡列斯博士亲手拧的。这十多年来,咱们的工具台早混在了一起,零件箱上一半写着华夏文,一半刻着伊瑟拉星图,您说这还分什么彼此?”

亚瑟跟着点头,抬手拍了拍瑟兰长老的肩膀:“您总说怕拖累我们,可您忘了?去年暗物质矿脉塌方,是伊瑟拉的念力师用精神丝线护住了我们三个工程师;上个月调试护盾共振,又是卡列斯博士连夜算出了华夏引擎的适配参数。战场上哪有孤军奋战的道理?再说了,那帮厄煞人抢了咱们的家园,保不齐下次就敢动我们的星舰。对付这种豺狼,就得攥紧拳头一起上!”

埃隆接过话头,目光扫过舱内众人:“老林头儿和小亚说得对,咱们早就是一家人了。家被抢了,哪有借船帮忙的道理?自然是举全家之力,把侵略者赶出去才算完!”

他转身指向身后的全息星图,语气愈发恳切:“诸位请看,这几天老林头儿天天把我和亚瑟叫到这儿,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光复伊瑟拉星域。您看这上面标着的攻击路线、能量补给点,全是为夺回您的母星盘算的。”

星图上,伊瑟拉星域周边的战术节点闪烁着微光,几条加粗的航线像箭头般直指被侵占的核心区域,显然是经过反复推演的结果。

三人的话像暖流通遍指挥舱,瑟隆长老看着屏幕上那些混编作业的身影,枯瘦的手指终于松开了衣角,喉结又动了动,这次没再说出推辞的话。

林轩态度坚决地说道:“就这么定了。”

随即让Rob1号传令下去,立刻做好远征准备,目标直指侵占伊瑟拉的侵略者,即日启程!

次日清晨,深秋的寒意裹着星尘掠过临时基地,500艘战舰如钢铁森林般在临时基地上空列阵。

暗蓝色的护盾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舰体两侧的谐振炮管整齐划一指向深空,引擎喷口的蓝光如凝固的火焰,将整片星域映照得如同白昼。

最前方的“华夏号”旗舰指挥舱,林轩站在指挥台上,声音经扩音器传遍每艘战舰:“大伙儿听着,伊瑟拉的山脉正被厄煞人的湮灭炮一口口啃着呢……”

他抬手一挥,500艘战舰的全息屏幕同时亮起伊瑟拉星球的资料影像,破碎的大陆板块、燃烧的能量塔、星环中漂浮的族人遗体。

“有人说这是伊瑟拉的仗,跟咱们华夏没关系。”林轩的目光扫过队列里混在一块儿的华夏工程师和伊瑟拉战士,“可你们瞅瞅,卡列斯博士给引擎换的每根管子,上面都刻着伊瑟拉的星图;泽娜那医疗舱里,纳米虫的基因序列里都嵌着伊瑟拉的急救码。这些年,咱们的护盾共用一套拓扑结构,早就成了掰不开的疙瘩!”

林轩猛地指向伊瑟拉星域的坐标:“今天,咱们不是把战舰‘借’给盟友,是带着家人回家!让那帮厄煞人瞧瞧,拆了伊瑟拉人的星环,就得拿他们的堡垒来赔!”

他按下通讯键,500艘战舰的引擎同时轰鸣,蓝光汇成一道贯穿星空的洪流。

“目标伊瑟拉,坐标锁死!”林轩的声音透着股金属般的硬气,“把侵略者的防线撕个稀巴烂,让伊瑟拉的极光,重新照亮那片天!出发!”

平台下响起雷鸣般的呼应,谐振炮的充能声如低沉的战鼓。

第一缕阳光刺破天际的瞬间,舰队如离弦之箭冲出临时基地,护盾的涟漪在星空中荡开层层叠叠的波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医小农民超凡兵王超级贴身保镖捞尸人符尊传快穿:炮灰女配,有剧毒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剑控天下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阴阳诡探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重生之投资大亨傲剑天穹亲爱的少帅大人神医凰后:傲娇暴君,强势宠!女神的贴身高手方羽修炼五千年寒门败家子王渊李诗涵我的悠闲山村生活我都看到了
经典收藏工业大摸底,我的机甲藏不住了花都绝品小道士快穿之宿主她专业拆cp差异时间线快穿之家养小反派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末世之修罗神君快穿之主神大人带回家末世:我穿梭两界成霸主我在末世造飞船星际逆袭指南银河漫游技术手册快穿之反派大佬他又双叒叕死了全球变异:我有末世安全屋快穿人生导师系统末世之唯一风暴恰逢娱乐圈全球复苏开局成为洛水河神万界怪物分身重生之神级实习老师
最近更新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丧尸也怕三刀流两只蚂蚁闯天下开局乘着热气球逃亡交易吞噬星空飘流的空间离体【星空吞噬者】噬骸武装宿舍求生:给我配校花,我拿校花孵金蛋全球穿越:我能听见异植心声末世种田录源能进化:从荒野到宇宙之全球缺氧我有小世界,开局先杀狗男女归途:华国纪元我在废土肝熵值末世下我那短暂的一生末日系统:开局囤爆三十层物资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末世:你有异能,我有神功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木易煜浩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txt下载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最新章节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