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也没客气。
直接拿走了数据,看了一眼。
“这是因为材料不过关产生的故障。”
“我们国产的tR材料,生产工艺不过关。”
“纯度大打折扣。”
“关键这种新型雷达,还大面积使用这种材料。”
“所以出了这种问题。”
于博耸耸肩,随后把记载数据的纸扔到了桌子上。
现场几个老专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材料?”一位老专家立刻反驳:
“我们用的tR组件都是军工级标准,抽样检测纯度达标了啊!”
“军工级?那是给老款雷达用的。”
于博嗤笑一声,故意把数据纸扔在桌上:
“咱们这可是用的是鹰酱的新型架构!”
“国产tR材料工艺差,杂质多,纯度根本跟不上,大面积使用肯定出问题。”
“可是,如果是材料问题,为什么之前没有问题?”
俞家国司令带着警卫员走进来,常服上的将星在灯光下格外耀眼,脸上还带着风尘。
听到这话,赶紧询问。
于博显然认识这个东岸舰队的司令。
自己早就想有个契机,能够快速获得赏识。
从而提升军衔。
现在,竟然见到了东岸舰队的司令!
泼天的富贵就要轮到自己头上了!
于博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个自以为很完美的微笑:
“俞司令,其实材料是有个使用寿命的。”
“杂质虽然多,但是不影响基本性能。”
“不过,随着功率和使用时间的增加,杂质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就像鞋子里有个小沙粒,刚开始走路觉得还能忍受。”
“但是时间长了,脚会被磨的越来越疼。”
这个比喻,让俞家国一下子理解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提高材料的纯度?”
俞家国接着问。
于博则是叹了口气:
“我们没有先进的工艺。”
“氮化镓组件,热预算高,外延生长温度大于1000°c,离子注入激活退火需大于1300°c,对光刻胶、设备耐温性和热应力管理要求极高,易损伤其它结构。”
“而且需生长复杂的应力缺陷缓冲层,来缓解失配,增加了工艺步骤难度。”
“氮化镓组件化学稳定性极高,需高能等离子体刻蚀,易造成侧壁损伤、表面粗糙度增加,导致漏电和击穿电压下降。”
其他老专家也纷纷附和。
“的确,氮化镓组件虽然好用,但是制造难度太大了。”
“我们汉龙国的制造工艺,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至少需要30年。”
“我还以为是算法问题,没想到是材料性能问题,于博士不愧是少年天才啊。我们老喽!”
于博听着老专家们对自己的结论赞同,嘴角不禁微微扬了起来。
“于博士年纪轻轻,看得倒是透彻。”
俞家国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认可:
“那总不能让雷达一直趴窝吧?有替代方案吗?”
“难道我们的雷达,就只能低端了吗?”
于博摇摇头:
“也不一定,我们可以采用行波管+无源相控阵。”
“这是高功率的传统路线。
“行波管可以提供千瓦级峰值功率,对比氮化镓单芯片仅百瓦级,驱动铁氧体或模拟移相器构成的无源阵列。”
“这样也能达到远距离的探测。”
俞家国眼睛一亮,看向那些老专家。
“胡闹!”
一直沉默的老专家李教授终于忍不住了:
“行波管要高压电源,预热就得半小时,波束扫描是毫秒级,根本没法抗干扰!而且寿命不到5000小时,氮化镓能用到10万小时,这能比吗?”
李教授的话一针见血,实验室里的气氛又变得凝重起来。俞家国的眉头也重新皱了起来,陷入了沉思。
而把于博推荐到基地的那位老专家赵德义,此刻站了出来,反驳道:
“老李,你说的这些弊端我都知道,但现在的问题是,氮化镓材料我们短期内解决不了,难道要眼睁睁看着雷达项目黄了?”
“我们应该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谈性能优劣。”
赵德义看向俞家国,语气恳切:
“于博这个方案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确实切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现在军方验收在即,这个演习就是为了这个雷达验收准备的。”
“我们没有时间再去攻克材料难题了,采用行波管路线,至少能让雷达顺利通过验收,形成战斗力。”
“而且,北极熊的主力战舰雷达,很多都是采用的这个技术路线,这说明它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是可行的。”
赵德义补充道:
“虽然体积可能比设计方案中的青蛙- 2雷达大 10倍左右,但只要能满足探测需求,稍微牺牲一点体积和重量,也是值得的。”
“我不同意!”
之前其他老专家立刻反驳:
“雷达体积增大 10 倍,会严重影响舰艇的隐身性能和航行稳定性,这可不是小问题!”
“我们现在的军舰,排水量才多少?”
“用了这么大体积,而且更耗能的笨重雷达。”
“我们舰体上还有放导弹的空间吗?”
“要想塞下这么大的雷达。”
“军舰排水量势必要上去。”
“但是我们有对应的燃气轮机吗?”
“现在我们最先进的燃气轮机,也是青蛙-2雷达的设计者,路天穹设计的cGt40燃气轮机。”
“但是虽然设计出来了,还没法制造。”
“就是因为材料问题。”
“所以,问题兜一圈又回来了。”
“那就是我们的材料工艺问题。”
俞家国不懂这些技术细节,但是听了反对的声音,还是明白了什么。
“也就是说,使用了替代方案,雷达将会10倍于青蛙-2导弹的体积和重量?”
“而且寿命还会很短。”
“我们军舰的电力跟不上?”
李教授接过话头:
“的确如此。”
于博涨红了脸,刚才的得意竟然被两个专家批评了。
这还怎么在俞家国面前刷存在感?
于博提高声音:
“材料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之前的东海大战,以及棒子半岛的战争。”
“充分说明了一个雷达配上先进的防空导弹。”
“将会产生多大的优势。”
“现在不用成熟的技术。”
“难道在鹰酱的导弹落在我们的头上才想起来用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造机甲被校花曝光,军方抢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