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云铺垫了半天,终于图穷匕见。
他搓着手,脸上带着无比希冀的笑容,小心翼翼地问道:“青山兄,你最近……那个……有没有新的……大作啊?”
“嗯?”
“我的意思是……”
刘振云的腰又弯下去了几分,那表情,活像一个求地主赏点余粮的佃户,“如果有的话,那个能不能……考虑一下咱们《未名湖》?”
“《未名湖》?”
刘青山挑了挑眉。
“对啊!”
刘振云一拍大腿,声音都高了八度,“这可是咱们燕大自己的文学期刊啊!亲儿子!是咱们燕园文学的圣地!”
他开始上价值了。
“身为燕大人,你怎么能不支持一下呢?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这叫什么?这叫支援自家根据地建设!”
约稿?
刘青山这下总算是彻底明白了。
合着请自己吃这顿两毛六分钱的豪华大餐,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又是套近乎,又是拍马屁,根子在这儿呢。
原来是为了约稿。
“没有。”
刘青山摇了摇头,回答得干脆利落,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哎,别啊!”
刘振云急了,那张刚还红光满面的脸,瞬间就垮了。
“中篇!中篇就行!您那《伤痕》不就是中篇嘛!再来一个!轰动一下!”
刘青山还是摇头,端起汤碗,开始仔细研究那片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鸡蛋花。
“那……那短篇!短篇也行啊!”
刘振云跟菜市场讨价还价的贩子似的,疯狂降低标准。
“以青山兄你的实力,一篇短篇小说,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你吃完饭,回宿舍,腿一翘,烟一点,估计一个晚上就憋……不是,就创作出来了!这对你来说,就是毛毛雨啦!”
“没空。”
刘青山依旧不为所动。
他用汤勺,小心翼翼地把那片唯一的珍贵鸡蛋花给舀了起来,吸溜进了嘴里。
“哎呀,青山兄……”
刘振云这下是真的急了,脸上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他绕过桌角,凑了过来,“你怎么就…你怎么就油盐不进呢?我这……我这好不容易请你吃顿大餐……”
“哦?”
刘青山放下汤碗,好笑地看着他,“我油盐不进?”
他伸出手指,点了点面前的空盘子,“这锅塌豆腐,不就是你放的盐吗?”
他话锋一转,不置可否地问道:“我倒是很好奇,你老刘什么时候这么热心了?你这成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家伙,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起校园刊物了?”
“难道……你现在还兼职《未名湖》的编辑?”
“不不不,不是我!”
刘振云一听这话,脸刷的一下,腾起两朵可疑的红云。
他犹豫了一下,那股子扭捏劲儿又上来了。
他看了看左右,发现邻桌的人都在高谈阔论,没人注意他们,这才压低了声音,凑了过来,“我哪有那本事啊。我那点墨水,自己还不够喝呢。”
“其实……其实是帮见梅师妹约的稿。”
“哦——”
刘青山拉长了声音,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我就说嘛。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哎,怎么能叫盗呢!我这是……这是为爱发电!”刘振云嘿嘿地傻笑起来,也不害臊了,干脆摊牌了。
“见梅她……她现在不是在《未名湖》编辑部当业余编辑嘛。”
“然后呢?”刘青山明知故问。
“然后……然后这刊物现在遇到点困难。”
刘振云叹了口气,也顾不上害臊了,开始大倒苦水:“你是不知道啊,青山兄。《未名湖》现在是内忧外患,举步维艰啊!”
“外面那些大刊,像《人民文学》、《收获》、《当代》、《燕京文艺》都在疯狂抢稿源。现在文学复苏,全国的好稿子都缺!咱们学校里但凡有点文采的,写出点好东西,谁不想着往那些大刊上投?稿费高,名气大啊!”
“这稿子一少,刊物的质量就上不去。质量上不去,就更没人看了。印出来都发不出去,这不,恶性循环了嘛。”
刘振云一脸的忧国忧民,那表情,仿佛他才是《未名湖》的主编。
“见梅她……她是个特认真的人,特有理想。她最近就为这事儿发愁呢。眼看下一期又要组稿了,可连一篇能镇得住场子的开篇首作都还没着落。”
“所以,她就愁。”
“她一愁,我……我就跟着愁。”
“然后,我就给她出了个主意……我说,咱们学校里,不是有你这位文坛第一人,当红炸子鸡嘛!只要你能给一篇稿子,哪怕就一篇!那《未名湖》的排面,不就瞬间提振起来了?!”
刘振云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刊物大卖,郭见梅对他投来崇拜目光的美好未来。
“这不光是帮刊物,也是帮见梅啊!你想想,她要是拉到了你的稿子,那她在编辑部里,得多有面子?那些师兄师姐,不得对她刮目相看?”
刘青山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他对《未名湖》这份刊物,其实远比刘振云要了解。
这份刊物,是真真正正由学生们自己发起创办的,是思想解放大潮下,燕园学子喷薄而出的文学热情的结晶。
就在去年的10月,也就是79年的秋天,由燕大“五四文学社”牵头,中文系、历史系的一帮文学青年们,凭着一腔热血,把这份刊物给捣鼓了出来。
创刊号的刊名,还是请了大名鼎鼎的矛盾先生亲笔题写的,矛盾先生甚至还专门写了发刊词,这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
其核心团队,全都是在校学生。
比如这届的主编,叫熊光同,是77级中文系的学生。编辑里,还有个后来大名鼎鼎的查见英,现在也还是中文系在读的学生。
从选题、组稿、编辑、校对,再到跑印刷厂,几乎所有流程,都是这帮学生自己完成的。
学校方面,基本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供一点必要的场地和印刷协调支持,但绝对谈不上介入内容管理,更别提拨款了。
这份刊物,稿件来源也基本都是学生自己写的诗歌、小说、散文,偶尔也会收录一些校外的青年作者来稿,比如刘青山就知道,史铁声、南岛他们,也曾给这份刊物投过稿。
说白了,
这就是在思想解放、文学复苏的大潮下,燕园这帮天之骄子们,出于最纯粹的文学热情,搞出来的一块自留地。
刘青山记得很清楚。
去年创刊的时候,那个主编熊光同,还雄心勃勃地托人找过自己。
那时候,《一代人》和《伤痕》刚刚崭露头角,熊光同的嗅觉很灵敏,他觉得刘青山是自己人,必须拉入伙。
“青山同学,你来吧!以你的才华,我们直接给你个副主编干干!咱们一起,把《未名湖》办成全国第一的校园刊物!”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当时的熊光同,意气风发,说得那叫一个豪迈。
但刘青山婉拒了。
为什么?
因为他这个重生者,太清楚这份刊物的命运了。
《未名湖》……
就是一闪而过的昙花。
它的寿命,实在是太短了。
从79年10月创刊,到80年的3月份停刊……
满打满算,总共也就只发行过四期。
刘青山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日子。
现在,是1980年的1月底。
也就是说,距离这份刊物噶掉,满打满算,也就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它为什么会夭折?
原因很简单。
第一,没钱。
学生办刊,全凭热情,拉不到赞助,学校不拨款,印几期就没钱了。
第二,没人。
学生的主业毕竟是学习,而且这帮77、78级的天之骄子,很快就要面临毕业分配,热情一过,团队自然就散了。
第三,没稿源。
就像刘振云说的,真正的好稿子,都流向那些给钱、给名的大刊了。
把一篇稿子投给一份注定要夭折的刊物?
这不叫支持,这叫49年入国军,纯属白给。
刘青山虽然不指着稿费过活,但也不想这么浪费自己的羽毛。
不过,
看着刘振云那张写满了“希冀”和“拜托了”的脸,刘青山终究还是没把话说得太绝。
他沉吟了片刻,抬起眼皮,问出了一个最关键、也最现实的问题:“有稿费吗?”
“啊?”
刘振云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那张刚刚还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垮了下来。
他张了张嘴,喉结上下滚动了半天,一个字也没能“啊”出来。
“呃……”
刘青山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也不说话,脸上带着一丝揶揄。
刘振云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那张脸,这下是真红了,红得像煮熟的虾子,那是窘迫,是尴尬,是没底气。
“这个……这个……”
他期期艾艾地解释道:“青山兄……你看……这……这刊物它……它主要是服务咱们同学们的,对吧?它不盈利啊……”
“校方也不拨款,全靠我们学生自己往里贴……印刷费都快凑不齐了……见梅说,她们编辑有时候还得自己掏钱垫……哪……哪还有钱给稿费啊……”
“所以,你请我吃一毛钱的锅塌豆腐,就是想让我白送一篇稿子?”刘青山笑道。
“哎呀,青山兄!怎么能叫白送呢!这是为爱发电!这是为咱们北大的文学事业添砖加瓦!”
刘振云一看刘青山笑了,知道这事儿还没彻底黄,赶紧又凑了上来,那张脸又活泛开了。
“要不……要不你写首诗?”
他开始疯狂降低底线,“诗歌!诗歌也是你的强项啊!你那几首诗,现在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诗歌短小精悍,不占篇幅,也不费您多大事儿,对吧?”
他比划着手,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也不用像《一代人》或者《回答》那么……那么惊艳绝伦……”
刘振云斟酌着用词,生怕把刘青山给吓跑了。
“……和那,差不多就行!”
“噗——”
刘青山这回是真的没绷住,差点把刚喝进去的汤给喷出来。
“和《一代人》差不多就行?”
他哭笑不得地看着刘振云,“老刘,你可真是……真敢开口啊你。”
他放下汤碗,指着刘振云的鼻子,又好气又好笑:“你当那玩意儿是大白菜啊?我回宿舍就能给你薅一颗出来?”
《一代人》和《回答》那是什么级别的作品?
那是开创一个流派的扛鼎之作!
是能写进文学史的!
这家伙,张口就要一篇“差不多”的,还他妈不给钱!
刘振山这脑回路,也是清奇得可以。
“嘿嘿嘿……我这不是……这不是对你有信心嘛……”刘振云尴尬地笑着,他也意识到自己这话说的有多离谱。
刘青山懒得理他这茬,他换了个思路,斜睨着刘振云:“我说,你这么费劲巴拉地帮她约稿,图什么呢?”
“你干嘛不自己试试?”
“啊?试什么?”刘振云一愣,没跟上刘青山的思路。
“投稿啊。”
刘青山一副你是不是傻的表情看着他,“你不是也喜爱文学吗?我知道你私底下也经常写点东西,天天往报社投稿,虽然一篇没中过。”
“哎,谁说没中过!我中过豆腐块!”刘振云不服气地反驳。
“行行行,中过豆腐块。”
刘青山不跟他犟这个,“我的意思是,你就写一篇,直接投给郭见梅不就行了?”
刘青山循循善诱,开始给他当起了狗头军师。
“你想想,你把稿子给她。她是不是得审稿?”
“她审稿,是不是得提意见?”
“她提意见,你是不是得改稿?”
“你改稿,是不是得跟她讨论?”
刘青山压低了声音,朝他挤挤眼:“这一来二去的……你俩在图书馆、在未名湖畔,一边讨论文学,一边……讨论人生。这机会,不比你在这儿求我管用?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懂不懂?”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