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研墨的中年人

首页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赘婿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大国军舰拒嫁天王老公大宋的智慧宋吹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一戟平三国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研墨的中年人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全文阅读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txt下载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2章 王师凯旋入帝京 万民夹道贺中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靖康二年,正月十四,卯时初刻。

汴京城外十里长亭,晨雾正浓。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天地间一片苍茫。然而这份静谧,很快便被阵阵蹄声与人声所打破。

李纲身着大红朝服,头戴进贤冠,立于长亭正中。他身后,百官依次排列:枢密使吴敏、户部尚书蔡懋、工部尚书吕颐浩、御史中丞许翰,以及翰林学士、起居舍人、台谏官员,济济一堂,无不肃容以待。

\"李相公,\"礼部侍郎蒋猷快步而来,手捧厚厚的仪注册,\"下官已将迎驾仪制再检一遍,从郊迎到太庙告祭,一应俱全,不敢有半分疏漏。\"

李纲接过仪注,翻阅几页,点头道:\"甚好。此番西征灭夏,乃我朝开国以来第一大功,礼制万不可有差池。\"

他环视众官,声音威严:\"诸位同僚,今日迎驾,关乎国体。某再强调一遍:进退有序,揖让有礼,不得喧哗,不得失仪。违者,休怪某事后参奏!\"

\"是!\"百官齐声应诺。

正说话间,远方官道上尘土飞扬,旌旗招展。

\"来了!\"有人低声道。

众官连忙整理衣冠,依次站定。

先是御营司的前驱骑兵,人人甲胄鲜明,手持长戟,威风凛凛地策马而过。接着是仪仗队:黄罗伞盖高张,金瓜斧钺森列,羽葆华盖飘飘,日月旌旗猎猎。

随后,便是浩浩荡荡的西征大军。步卒方阵整齐如一,骑兵队列肃然无声。虽是长途跋涉归来,却无半分疲态,反而个个昂首挺胸,眼中闪烁着胜利者的光芒。

最后,金辂龙车缓缓而来。

赵桓端坐车中,身着天子衮冕,十二旒垂于额前,日月星辰、龙凤虎蜚诸般图案绣于衣裳之上,威严如天神下凡。龙车两侧,侍卫森严,刀枪林立。

\"臣等恭迎官家凯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纲率百官齐齐跪地,山呼之声震动原野。

龙车停驻,赵桓缓缓下车。他扶起李纲,温声道:\"李卿辛苦了。朕西征数月,全赖诸卿坐镇京师,操持国政。\"

李纲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官家神武,西征灭夏,开疆拓土,乃千古未有之盛事!臣等在京,日夜盼望官家凯旋,今日得见龙颜,实乃天幸!\"

\"朕此番得胜归来,非一人之功,乃将士用命,诸卿同心之果。\"赵桓环视百官,每一个人都满面红光,眼中尽是骄傲与激动,\"今日还都,与诸卿共享太平,朕心甚慰。\"

***

龙车重新启动,浩荡的队伍向汴京城进发。

距离城门尚有五里,便已能听到震天的锣鼓声。无数百姓早已夹道而立,人头攒动,彩旗飞舞。

\"官家!官家回来了!\"

人群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道路两旁,家家户户都悬挂着红绸彩带。门楼上、屋檐下,尽是\"恭贺官家凯旋\"、\"神武天子威震四夷\"、\"大宋万岁\"的标语。就连平日里庄重的佛寺道观,今日也都张灯结彩,钟鼓齐鸣。

人群中,一名须发花白的老汉激动得泪流满面,对身边的孙儿说道:\"囡囡,你可记住了!今日是何等日子?这是咱们大宋的官家,亲征灭夏,凯旋而归的日子!你将来要告诉你的孙子,说你亲眼见过真龙天子!\"

小孩仰着头,懵懵懂懂地问:\"爷爷,官家真的是龙么?\"

\"当然是!\"老汉笃定地说,\"你看那龙车上的图案,那便是真龙显形!咱们官家有龙神护佑,所以才能战无不胜!\"

不远处,几名商贾模样的中年人正兴奋地议论着:

\"这回可真是扬眉吐气了!西夏那帮子强盗,年年来抢咱们的货物,现在好了,被咱们官家一锅端了!\"

\"听说兴庆府的府库都被搬空了,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咱们大宋这下可真是富了!\"

\"不止这些,听说还俘虏了好几万西夏人,这些都是劳力啊!有了他们,边境的工程就不愁人手了!\"

人群中的读书人们,讨论的则更有深度:

\"此番西征,官家亲征,堪比汉武、唐宗!\"

\"不止如此,官家灭国而不屠城,优待降俘,仁义之师,古今罕见!\"

\"我大宋自太祖立国以来,何曾有如此武功?今日方知,我朝非是不能战,而是不愿战。一旦天子决意用兵,四夷皆当臣服!\"

\"官家年富力强,又有如此雄才大略,我大宋中兴有望矣!\"

妇人们也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

\"咱们官家真是俊美,坐在龙车上,就像画上的神仙!\"

\"听说皇后娘娘怀了身孕,这下又要添个小皇子了!\"

\"天佑我大宋,有这样的官家,咱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甚至连平日里不大出门的老妪们,今日也都拄着拐杖来到街头,颤颤巍巍地向龙车方向叩拜:

\"菩萨保佑,总算盼到这一天了!\"

\"老身活了七十多岁,头一回见到咱们大宋这么威风!\"

人群中还夹杂着不少外地来的客商。他们虽非本朝子民,但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

\"大宋朝廷,果然非同凡响!\"

\"难怪宋货在我们那里这么受欢迎,原来背后有如此强大的国力支撑!\"

\"这次回去,一定要多带些宋朝的货物。有这样的皇帝,宋朝的东西肯定会越来越值钱!\"

***

龙车经过朱雀门时,守门的禁军齐声高喝:\"恭迎官家凯旋!\"

声如雷霆,威震四方。城门楼上,彩旗招展,鼓乐齐鸣。

进入内城后,街道更加宽阔,两旁的建筑也更加雄伟。皇城司、开封府、大理寺、刑部大堂,无不悬挂着庆贺的横幅。就连平日里威严肃穆的御史台,今日也张灯结彩,一派喜庆。

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百姓们的欢声笑语:

\"咱们大宋真是威武!西夏那么大的国家,说灭就灭了!\"

\"听说官家在兴庆府审讯李乾顺时,那厮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活该!谁让他们年年来犯我边境,杀我边民的!\"

\"现在好了,西夏没了,咱们边境就太平了!\"

一些手工艺人也趁机做起了生意:

\"卖糖人咧!西征得胜糖人!\"

\"官家凯旋面人!买一个图个吉利!\"

\"胜利年画!刚印的胜利年画!\"

甚至连茶楼酒肆都改了招牌:

\"得胜茶楼\"

\"凯旋酒肆\"

\"灭夏居\"

整座汴京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

太庙,庄严肃穆。

这里是大宋列祖列宗安息之所,平日里除了定期祭祀,很少有人能够进入。今日官家凯旋,要向祖宗禀报战功,自然要举行最隆重的告祭仪式。

太庙前的广场上,早已摆好了祭祀的器具:青铜鼎彝、玉璧珪璋、丝绸幡盖,无不精美绝伦。祭坛上,牛羊豕三牲齐备,黍稷稻粱五谷俱全。香炉中,檀香缭绕,烟雾袅袅。

赵桓在内侍的服侍下,褪去衮冕,换上专门的祭服:玄色的袍子上绣着金龙,头戴平天冠,腰束玉带,足登舄履。整个人看上去更加庄严肃穆,有如神明降世。

钟鼓齐鸣,礼乐大作。

\"请官家入庙!\"

司仪官高声唱礼。

赵桓缓步走向太庙大门。两旁,身着法服的太常寺官员持香炉引路,宫女们手捧花篮,撒花瓣于地。整个过程庄重而神圣,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进入太庙,更是另一番景象。

大殿正中,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神宗、哲宗诸帝的神位依次排列,每一个都雕刻精美,金光闪闪。神位前,香烛高燃,供品丰盛。

赵桓走到神位前,深深一拜:\"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桓,今日得以西征告捷,灭夏开疆,皆赖祖宗之德,神灵之佑。桓不敢忘本,特来禀告,以慰在天之灵。\"

说罢,他双膝跪地,额头触地,行最高规格的叩拜大礼。

身后的百官见状,也都跪下,一同向祖宗神位叩拜。

片刻后,赵桓起身,开始正式的祭祀仪式。

\"初献!\"

司仪官高声唱礼。

赵桓亲自端起盛满美酒的青铜爵,走到太祖神位前,双手高举,然后缓缓将酒洒在地上。

\"太祖皇帝在上,桓今日得以西征告捷,皆赖太祖开国之功,为我大宋奠定根基。若无太祖当年筚路蓝缕,岂有今日之盛?桓敬上此杯,以表子孙之敬!\"

接着是太宗、真宗,一直到哲宗,赵桓都亲自敬酒,并且每一位都有专门的祭词:

\"太宗皇帝在上,您当年虽未能收复燕云,然为我朝打下了坚实基础。桓今日西征得胜,正是要继承您的遗志,终有一日,必要收复燕云,完成您未竟之业!\"

\"真宗皇帝在上,您在位期间,我朝国力强盛,文治武功并重。桓今日效法您的治国理念,内修文德,外张武威,正是要让我大宋再现当年盛况!\"

\"仁宗皇帝在上,您仁德天下,爱民如子。桓此番西征,虽用武力,然灭国而不屠城,收降而不辱俘,正是秉承您的仁政理念!\"

\"神宗皇帝在上,您当年锐意变法,图强求富。桓今日的种种新政,无不是在继承您的改革精神!\"

\"哲宗皇帝在上,您虽早逝,然志向高远,欲恢复祖宗之业。桓今日西征,正是要实现您的夙愿!\"

每一杯酒洒下,都伴随着虔诚的祷告。整个太庙中,只有赵桓的声音在回响,庄严而神圣。

\"再献!\"

赵桓又一次为每位祖宗敬酒,这次祭词更加详细,将西征的经过向祖宗们详细禀报:

\"列祖列宗在上,桓此番西征,历时数月,行程万里。先是密遣使者,分化西夏内部;继而四路并进,合围兴庆;最后灭国立路,开疆拓土。期间虽有艰险,然有神灵庇佑,终得全功。桓将此功献于祖宗神前,愿祖宗之灵安息!\"

\"三献!\"

第三次敬酒,赵桓的祭词更加慷慨激昂:

\"列祖列宗在上,桓深知今日之功,只是开始。我大宋乃礼义之邦,文明之国,当为天下表率。桓发誓,定要继承祖宗遗志,内修文德,外张武威,让我大宋威名传遍四海,让华夏文明照耀万邦!若有违此誓,天地不容!\"

三献礼毕,钟鼓再次齐鸣,音乐更加庄严肃穆。

赵桓最后一次向祖宗神位深深叩拜,然后缓缓起身。

\"礼毕!\"

司仪官高声宣布。

整个告祭仪式历时近一个时辰,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庄严神圣的气氛。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有些年老的大臣甚至热泪盈眶。

***

走出太庙,赵桓长舒一口气。告祭仪式总算圆满完成,他也算是向祖宗有了交代。

\"官家,\"李纲上前道,\"太庙告祭已毕,接下来是否要回宫休息?\"

\"不急。\"赵桓摇头,\"朕想在城中走走,看看百姓们的庆祝。\"

于是,赵桓改乘便轿,在侍卫的保护下,开始在汴京城中巡视。

此时正值晌午,阳光明媚,整座城市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庆祝的人群。

一些富商大户,在自家门前搭起了彩棚,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点心。

\"来来来,今天高兴,大家都来尝尝!\"

\"官家凯旋,我们也跟着沾光!\"

\"免费的茶水,免费的点心,图个喜庆!\"

一些手艺人也纷纷展示自己的技艺:

糖画师傅现场制作糖画,画的都是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

面塑艺人捏出了官家的模样,惟妙惟肖;

年画师傅现场绘制庆祝年画,供不应求。

就连平日里最严肃的书院,今日也放假一天,让学生们上街庆祝。

一群小学童聚在一起,奶声奶气地背诵着新编的童谣:

\"官家官家真威武,

西征灭夏立大功。

从此边境得太平,

百姓安居乐融融。\"

妇女们则聚在一起,讨论着各种传说:

\"听说官家在西夏用的那些火器,一炮就能轰塌城墙!\"

\"真的假的?这么厉害?\"

\"当然是真的!我表哥在军中,亲眼见过!\"

\"那咱们大宋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那还用说!有这样的官家,有这样的武器,谁还敢来犯咱们?\"

老人们则更加激动:

\"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回见到咱们大宋这么威风!\"

\"是啊,从前总是挨打,现在总算扬眉吐气了!\"

\"官家真是天神下凡,专门来拯救我们的!\"

\"这下好了,咱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用担心外敌入侵了!\"

甚至连乞丐都在庆祝:

\"今天高兴,给大家表演一个!\"

\"好好好,我们也要为官家庆祝!\"

整座汴京城,无分贵贱,无论老幼,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这种全民狂欢的景象,正是一个强大帝国应有的气象。

***

夜幕降临,庆祝活动更加热烈。

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灯笼,整座城市灯火辉煌,如同白昼。街头巷尾,锣鼓声、歌声、笑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一些富户甚至在自家院子里燃放烟花,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美轮美奂。

赵桓站在宫殿的高台上,俯瞰着这座灯火辉煌的城市,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一年前,这座城市还在金兵的围困下瑟瑟发抖。如今,却是如此的繁华昌盛,充满生机。这种变化,让他深深感到了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与荣耀。

\"官家,\"李纲走到他身边,\"百姓们的庆祝,您都看到了。这就是民心,这就是国运。有这样的民心支持,我大宋何愁不兴?\"

\"是啊,\"赵桓点头,\"朕最高兴的,不是灭了西夏,而是看到百姓们如此欢欣鼓舞。这说明朕的努力没有白费,朕确实为他们带来了一些改变。\"

\"官家的功德,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纲道,\"有这样的君主,是大宋之幸,是百姓之福。\"

赵桓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只是开始。朕要让这样的庆祝,成为常态。朕要让大宋,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帝国。不仅要让本朝百姓安居乐业,更要让四夷宾服,万邦来朝!\"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龙之战神神医小农民绿茵之谁与争锋凰妃倾天下免费阅读清穿之锦玉无双【完】遭遇色大叔:霸道前夫来找茬清穿雍亲王与他的娇娇小王妃从前有座镇妖关权柄大明傲剑天穹傲天佛尊林峰携带一个提示框的我无敌了一人之最强异类极品通灵系统我白天特案局办案,晚上地府当差丰碑杨门疯巫妖的实验日志lol之电竞天王书剑盛唐总裁,宠妻请排队
经典收藏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霸魂管仲寻唐倾世太子妃【完结】三国之霸主刘琦诸国志战狼狂兵金融帝国之宋归崇祯本纪神秘王爷欠调教易,三国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大清挖坑人幻之盛唐奶爸劝学史东汉不三国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谬论红楼梦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汉旌
最近更新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谁主噬心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巨宋明朝的名义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笔架叉将军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研墨的中年人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txt下载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最新章节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