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剧里的这句话,无论是太极殿里的四人还是现代的几人都不由的露出了笑容。
李丽质也嘟起了小嘴,奶声奶气的模仿起了剧里李世民那又气又无奈的傲娇口吻。
“我告诉你魏征,我是不会听你的!哼!”
那惟妙惟肖的小模样,逗得众人又是一阵轻笑。
倒是嬴政,看着剧里李世民和群臣们其乐融融的相处模样,修长的手指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他自问,自己是做不到和臣子有如此近的距离的。
他也不想这么干。
但是,他却对这种所谓的“更好的政治氛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还想多看看这贞观朝的政治环境究竟是如何的?可有自己能够借鉴之处。
而此刻,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看着底下那四位大臣颤抖的肩膀也是不由的无奈,他们在笑什么自己当然清楚。
说实话,倘若这剧里演的不是自己,他都觉得好笑。罢了罢了,权当是后世人演绎的另一个自己来看便好,而且,不得不说,这后世演员将自己的神态抓得确实不错。
李世民收敛心神,将目光重新投向光幕。
[贞观五年,正月,以赵郡王李孝恭为首的各州朝集使,以李世民军事上「北殄匈奴,西灭吐谷浑,东定高丽」,民生上「关中米价斗直三、四钱,流散者咸归乡里」,并且祥瑞频现「景云见于秦州,庆云覆于太极殿」等原因,联名上表,请求唐太宗李世民举行封禅大典。]
看着光幕中列举出的一条条功绩,李世民的胸中也不由得涌起一阵心潮澎湃。
就连御座之下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和魏征四人,看着光幕中的叙述,也是与有荣焉,纷纷颔首。
以陛下的功绩,封禅泰山,告慰天地,确实合情合理。
殿内的几人,都对后世剧中会如何演绎这一段故事,充满了好奇。
随即,光幕中传来了剧中李世民温和而沉稳的声音。
【“怎么,又提起封禅的事了?”】
【只见大殿内,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说道:“陛下的功德,天下人有目共睹,是到封禅的时候了,时不可失,天不可违啊,现在封禅,臣等认为已经算晚了。”】
殿内的四人闻言也不由的点了点头,若陛下有如此功绩,那么封禅,也情有可原。随即,长孙无忌也是侧过身子问魏征:“魏公,以为如何呢?”
魏征闻言一愣,刚要开口,长孙无忌便摇头晃脑的抢先一步,与他异口同声的说了出来:“我以为,不可。”
说完,长孙无忌还得意的哼哼了两声,笑道:“我就知道,我看啊,这剧里的你啊,八成也是跟你说的一样。”
魏征被他这一下弄得颇为无语,你都知道我会怎么说,那你还问我作甚?逗我一下很有意思是吧!
御座上的李世民看着底下这两人的互动也是十分无语,合着你们刚刚还笑朕呢!你们这样也没比朕好到哪里去啊!
李世民轻笑一声,将目光重新聚焦于光幕,期待着剧中自己的回答。
【而此刻,剧中的李世民也是轻笑一声说道:“你们啊,都以为封禅是帝王的盛事,朕,不这样看。”】
这个回答,让太极殿内的君臣几人都不由得有些惊讶,包括李世民自己。
【“如果天下太平,家给人足,即使不封禅,有什么不完满吗?”】
【大臣还想再说些什么,李世民却继续说道:“以前,秦始皇封禅,汉文帝,不封禅,难道后来人有觉得汉文帝不如秦始皇吗?”】
魏征听到这番话,眼中瞬间迸发出赞许的光芒,他抚着胡须,对着御座上的李世民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欣慰笑容。
陛下此言,当真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然而,李世民看到魏征这突如其来的笑容,却吓得一个激灵。
玄成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不过,此刻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
李世民心中正盘算着,要不要待会儿先跟始皇帝陛下解释一下,自己绝对没有拉踩他的意思啊!
现代。
嬴政听到这番话,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探寻,他转向李今越问道:“今越,这汉文帝是?”
李今越闻言还有些惊讶:“诶?陛下,您不是跟武帝陛下关系还挺好的嘛?文帝是武帝陛下的爷爷啊,你们……不认识?”
嬴政闻言当即低下头思考了一下,才似乎回想了起来说道:“啊…他似乎,确实在我等讨伐清妖和倭寇的时候提起过,只是,我等并不认识。”
李今越闻言也是笑道:“啊,这样。”
随即,她便给始皇帝介绍了起来:“陛下,汉文帝刘恒,也是我们华夏历史一位十分杰出的皇帝,甚至可以说他一直都是古代皇帝争相模仿的典范,这个其实我们从他的谥号就可以看出来。”
“所谓,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这些,文帝陛下都占了。而且,”李今越笑了笑说道:“咱们二凤陛下的谥号也是太宗文皇帝,而他也是以汉文帝为榜样的。”
天幕下,刘恒听到这一番话也是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自己这些年干的还不错。
李今越的声音继续响起。
“在文帝陛下期间,他大幅减免田租,将汉初的‘十五税一’降至‘三十税一’,甚至在公元前167年到前166年,完全免除了田租,这是古代史上极其罕见的‘无税期’,直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极大的刺激了农业生产。”
“同时,他降低人头税与徭役,在政治上稳固皇权,废除严苛的法律,推行仁政。”
“总得来说,汉文帝的治国核心就是‘不折腾’。不滥用民力、不搞大规模工程、不轻易发动战争,以一种温和而务实的政策,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
嬴政听着,神色平静,只是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思绪翻涌。
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嗯,继续看吧。”
此刻,光幕中,剧情已然进入了关键时刻。
【大臣继续劝谏道:“封禅,表示的是君王的功绩。而君王之所以有功绩,正是因为他治理天下的结果。”】
【李世民听到这番话,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抚须沉思。】
【而这时,魏征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不可。”】
【李世民一听,当即抬眼看向他,问道:“你,不同意封禅?”】
【“因为,朕的功不高?”】
【魏征挺直了身躯,朗声答道:“陛下当然功高。”】
【“德不厚?”】
【“陛下当然德厚。”】
【“华夏不安定?”】
【“华夏当然安定。”】
【“四夷不宾服?”】
【“四夷当然宾服。”】
【“五谷不丰登?”】
【“五谷当然丰登。”】
【御座上的李世民嘴角终于又勾起了笑容,随即,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福瑞未至?”】
【魏征闻言,脸上竟露出一丝无奈的轻笑,说道:“福瑞?当然有福瑞。”】
【御座上的李世民看着魏征那副无奈的神情,心中好笑,嘴上却故作严肃的追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同意啊?”】
【魏征躬身,从容不迫的给出了回答:“虽然有陛下说的以上六点,但毕竟我们所承受的是隋末大乱之后,人丁户口还未恢复,仓廪还有些空虚。”
【“而封禅呢,必然车驾东巡,千乘万骑,沿途供应的,朝廷花费的,都不是容易承担的,这样做一次封禅,就算是不收赋税,也抵偿不了百姓的劳苦。”】
【“那么,与其得到封禅的虚名,而得到实际的害处,陛下为什么要封禅呢?”】
番话掷地有声,不仅响在剧中的朝堂,也清晰地传入了各个时空的天幕之下。
现代,嬴政听着这番条理分明的剖析,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在史书中看到的自己数次巡游天下的情况,车马浩荡,随行者众,加上地方上的开销想来,那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随即,再联想到自己登基后初次西巡,其花费……
嬴政不动声色的摩挲着手指,心中却已暗下决定。罢了,这魏征所言,确有其道理。看来,日后无甚大事,自己还是少出宫为妙。
也不知道是不是别人家的臣子说话比较容易让人听进去,
此刻,另一边,大汉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原本也兴致勃勃的盘算着,待彻底扫平匈奴,定要携卫青、去病一同登泰山,行封禅大典,告慰天地,也顺道游览大好河山。
可听完魏征这番话,他那股子兴奋劲儿也被压下去了几分。
自己出门一次,竟如此折腾百姓么?
他想起了,自己既已答应了今越丫头,往后要善待百姓,不可再随意折腾,那便不能食言。
可……封禅!那可是封禅啊!
自己平倭寇,定匈奴,创下不世之功,封一次禅,难道很过分吗?!
刘彻心念电转,忽然眼前一亮。
对啊!这钱,朕从倭国那边的金山银山里出!朕自己出钱,不折腾百姓,今越那丫头总说不出什么来了吧!
想到这里,汉武帝顿时心安理得,甚至还有些小得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