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夜阑雪

首页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宋的智慧织明逃荒被弃,我进深山吃喝不愁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这是你的江湖呢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军事承包商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讨逆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夜阑雪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全文阅读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txt下载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9章 景德年间的政局跌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时间到了景德二年(1005年)十月,宰相毕士安病逝了,毕士安是一个性格温和、好为善事的好人,他的去世让朝局瞬间失衡。原因是寇准性格太刚了,经常看谁不顺眼就往死里骂,关键是他连皇帝也不给面子,急眼了就敢指着鼻子唾沫星子横飞。大家对他是怨声载道,有毕士安在的时候,还能经常帮他打打圆场,左右安抚让大家消消气。

毕士安死后,寇准依然是我行我素,整天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派头,大事小事都要抬杠争个输赢,这就让皇帝慢慢开始抓狂。但这寇准毕竟是在澶州之战中立过大功的人,赵恒一边心怀感恩,一边却在心里极力忍耐,“这瘪犊子玩意要不是有功,我受你这窝囊气”。

此时大大咧咧拽了吧唧的寇准还不知道,他已经被一双充满仇恨的眼睛给盯上了,这双眼睛的主人就是时任知枢密院事的王钦若。

这个王钦若长相很有特点,他极为瘦小,脖子上长了一个大如头颅的瘤子,人们都说王钦若之所以那么聪明,就是因为长了两个脑袋。他的出身很苦,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紧跟着母亲也改了嫁,没了生计的王钦若只得投奔在了大伯家。

寄人篱下的日子可是很不好过的,尤其是还有着一个苛刻的婶娘,开始的日子里,小王钦若是砍柴、做饭、挑水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却还经常因为活没干完被罚吃不上饭。冬天的时候,王钦若连件厚衣服都没有,在每个寒冬的深夜,他都是蜷缩在茅屋里瑟瑟发抖,据他很久以后说,那段时间里他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冷、彻骨的冷。

后来到了堂弟读书的时候,王钦若被选做了陪读,总算是摆脱了繁重的劳作,但还是经常遭受堂弟的欺辱。他很聪明,先生教的他听一遍就能明白,还能举一反三。

看着蠢笨如牛、胖得像猪一样的堂弟,他心里只有一个字,“恨”,他恨婶娘一家,恨自己悲惨的身世,恨身边每个比自己好命的人。他咬牙发奋读书要出人头地,立誓不惜任何手段要当天底下最大的官证明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学会了把这股敌意隐藏了起来,更学会了察言观色,揣度长辈的心思做事情,这样就能少挨些打、就能少饿肚子。就是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产生的行为模式,直接影响了王钦若的一生。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王钦若很不走运地成为了后者。

太宗淳化三年(992年),31岁的布衣王钦若中了进士,就此踏上了仕途。王钦若是个善于“揣摩人心”的能臣,他很会迎合上意,并快速帮领导解决掉麻烦,因此他也不断得到重用。赵光义当时非常头疼官仓粮食腐烂的问题,他很快就提出了改善粮食保管的方法,并说明了实施的具体步骤;后来赵恒忧愁税赋过重的问题,他就连夜整理出全国欠税的条目呈报,上面各地的税种、数额、户数一一对应,哪些税种该减免、哪些该保留,让赵恒一看就清清楚楚。

也正由于会揣摩人心,性格阴暗的王钦若又开发了个相关技能——说人坏话。

经常喜欢说坏话的小伙伴们请注意了,马上我们就请大师级人物给大家做一次实战教学。

我们平时说坏话的时候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就只是单纯地陈述“那个人多么多么坏、对自己怎么怎么不好”,说完拉倒,能不能产生效果不知道。

王钦若大师说坏话的水平是炉火纯青的最高层次,他说坏话的高超境界有两点体现:

第一点是共情。人们总是对别人的恩怨高高挂起、作壁上观,却对自己的个人得失充满警惕,这是人性使然。我们的王钦若大师说坏话的时候,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利害,直接引起对方害怕自身受损而产生的恐惧。

前朝宰相李昉的儿子李宗谔当时任职翰林学士,文笔、能力都不错,这就让当时的名臣、也是后来的宰相王旦很喜欢他,想推荐他更重要的岗位上。王旦是出于公心的,于是在正式推荐前,提前和一众大臣进行了商议。

结果这事就让王钦若知道了,他早就和李宗谔有矛盾,于是转头就和皇帝唠了家常:“王旦和李宗谔几代世交,最近听说李宗谔请托王旦帮忙推荐提拔,而且王旦已经答应他了。这当然无可厚非了,毕竟谁不喜欢扶植自己人上位呢。”果然几天后,王旦就以举贤任能的名义推荐了李宗谔,赵恒惊讶之余当机立断地直接否决。

皇帝最怕的是什么,是权力的丢失,是大臣私下弄权把自己蒙蔽,王钦若深刻地领会到了这个心理,瞬间击中了皇帝的脆弱点。我们相信王钦若说坏话的时候,语气、表情一定是配合到位的,清澈的大眼睛里会极力表现出真诚和善良,话里话外都在传递着一个意思:“俺说这话可不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出于替你考虑,是出于一颗正义的公理心。”

第二点是“不说坏话”,这“不说坏话”恰恰是说坏话的最高境界。我们总会对别人说出来的主观认定不自觉地怀疑,而会对自己推断出来的结论深信不疑,这是人思维的本能。那就把证明这个人“坏”的证据“不经意间”拿出来好了,甚至可以用夸赞的方式,关键不在于你怎么定调子,而在于领导听到以后会怎么认为。

赵恒有个宠妃叫刘娥,原先的郭皇后去世后,赵恒就想立刘娥为后,参知政事赵安仁却提出刘娥出身过于卑微,建议立老宰相沈伦的孙女沈才人。赵恒听了以后虽然不太高兴,但觉得赵安仁是替朝廷考虑,也就没做多想。

这事让王钦若知道后,就立即拿来做了文章,于是找机会跟皇帝说:“赵安仁这人真不错,他以前是沈伦提拔上来的,到现在还不忘恩情去推荐沈才人,真是仗义啊。”

赵恒一听就大为光火,搞了半天,敢情你赵安仁拿我的事情不当回事,原来是拿出去换人情了,这妥妥就是奸臣啊;于是就疏远了赵安仁,不久之后就清理出了宰执班子。

说坏话是把双刃剑,如果你坏话说多了,总会让听者觉得你怨念太重、心机太深。但是说坏话大师王钦若不会这样,他会一边说着坏话,还一边让皇帝觉得他是一个虚怀若谷、善解人意的好同志。

上次在澶州之战前,他提出迁都金陵,却被寇准当庭劈头盖脸一通臭骂。之后他一度被冷落,被赶去地方做了一段时间节度使,直到战事结束很久后才又重新回了中央;而且从此他身上还被人扣了一个“逃跑宰执”的帽子,沦为了笑柄。

对寇准他是怀恨在心,但他没有着急出手,而是在安静地观察着。此时的王钦若如同一条默默潜行的鳄鱼,默默地在等待一个能一击致命的时机。

有一次大臣朝议后,又是一轮吵架抬杠的寇准照样是大大咧咧地先走一步,赵恒在后面目光复杂地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说道:“寇宰相虽然性格让人难以忍受,但澶渊之盟厥功至伟。毕竟为国家做过贡献啊,大家就忍让一下吧。”

这个时候,王钦若知道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只见他上前一步,悠然叹了一口气:“陛下您知道百姓怎么议论澶渊之盟吗,虽然是陛下不惜万乘之躯犯险才拿下的和平,但大家都说这是被迫签下的城下之盟,是屈辱的和议。”

听到这种评价,赵恒当然有些郁郁不乐,王钦若见状立即趁热打铁:“皇上知道赌博吧?赌徒输到最后就会倾其所有,甚至不惜押上身家性命,这就叫孤注一掷。皇上你那个时候就是寇准的孤注啊,要是赢了他就是荣华富贵、千古流芳,要是输了反正丢的不是他寇家的江山。所以说人家寇准聪明,我们自愧不如啊。”

高,真的是高,说坏话高手王钦若就像一个高明的剑客,出手两招狠辣至极,几句话就一剑封喉,让寇准不世之功化为乌有。

这第一步,他瞅准皇帝厌烦情绪升起的节骨眼,表现出来替皇帝着想的样子,顺其自然地来了把火上浇油。

第二步,他使用了“代入感”这个绝招。他把皇帝的视角直接切换到了一个被利用的工具身上,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让人屈辱感顿生。

他的这短短几句话实在是太形象了,由此还诞生了“孤注一掷”这个成语。

王钦若整个表达流水自然,毫无刻意说坏话的痕迹,顺理成章得出寇准“名为爱国,实为欺君”的结论,还顺势把自己当年的逃跑行为套上了忠君的光环,给自己打造了一个“为了国家多年来不惜忍辱负重、背负骂名”的光辉形象。

王钦若一席话让赵恒有种大梦初醒的感觉,赵恒顿时觉得这个寇准着实是可憎可恶。不久后的景德三年(1006年)二月,寇准被罢了相,贬职到远在大西北的陕州做知州。

好不容易挤走了寇准,望眼欲穿的王钦若也没能当上宰相。接替的人是王旦,王旦的做派就是那个时候最典型的士大夫形象,他举止优雅,行走间步履轻盈,言谈举止间透露出一种高雅的气质,遵循着“克己慎独,守心明性”圣人教诲。

王旦这个人有一个着名的特长——“一眼识人”,看一眼就知道你适合干什么方面的工作。他是赵光义时期的进士,入仕后他干的主要都是人事工作,担任过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理检院,这些岗位包括了识人、用人、查人的一整套流程。

常年的浸淫让他目光变得极为锐利,很会看人识才,在他手上出了很多能臣干吏,这就让当时还只是皇子的赵恒也注意到了他,长期和他交好。赵恒选择这样的人才当宰相是有所考虑的,这时候刚刚从战争转入和平,军队大批裁撤、相关职位大批撤销转任,必将涉及大量的人事变动,一个“知人善任”的宰相将给大宋省去很多麻烦。

当上宰相后的王旦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大大发挥了他“一眼识人”的功力。在彼时紫宸殿的晨光里,王旦的袍角掠过金砖,像白鹤掠过雪原。新科进士们战战兢兢跪成排,这位宰相却只消一瞥便定乾坤:\"你适合管钱粮\"、\"你去刑部历练\"、\"你去边关吃三年沙子\"——后来果真个个应验。赵恒曾打趣他这本事:\"王相的眼睛,莫不是借了司命星君的判官笔?\"

最绝的是秦州知州人选之争。当王旦举荐李及时,枢密使曹利用急得直拍案几:\"那书呆子连马都骑不稳!\"王旦不紧不慢抿口茶:\"曹公可记得去年春闱?李及答卷时滴墨未污卷面,这般定力...\"他忽然拈起案头镇纸,\"好比这方青玉,温润内敛却可镇纸千斤。\"

三个月后,秦州传来捷报,李及不仅整肃军纪,还设计生擒西夏细作七人。在那天的殿堂之上,群臣望向王旦的眼神不自觉地多了些许敬畏。

王旦同时更加强了廉洁管理、业绩考核,整个大宋也更加吏治清明、井井有条。

最郁闷的人还是王钦若,王旦当上宰相以后,不遗余力地死死压制着他。有一次赵恒提议也提拔王钦若为相,王旦坚决不同意:“大宋立国以来,还没有南方人当宰相的,况且这个王钦若也不是什么贤臣。以上我所说的都是朝臣们共同的看法,不是我王旦自己非要压制某个人。”王钦若是江西新余的,确实是南方人,王旦公开歧视南方人,而且还强调这是大家的共同意见。这说明,在当时的朝廷里,地域歧视是个普遍现象。

在古代,南方地区较晚开发,在北方人看来属于“蛮夷”地区。然而,随着南方的逐步开发,越来越多的南方读书人步入仕途,这使得朝堂上的“南北战争”愈加激烈。

而赵恒也只好收回了任王钦若为相的想法。王钦若气得牙痒痒的却丝毫没有办法,他只能极力压制住对王旦的怒火,反而笑脸相迎,但同时默默咬着牙等待着新的机会。

此时大宋的外无战事、天下太平,然而咱们的皇帝赵恒并没有就此去享受他的安逸生活,他像是个修修补补的泥瓦匠,一直在一点点找补着大宋这座宏伟大厦上的坑坑洼洼。他先是弥补了大宋的制度漏洞,又加强了国防、解决了边患危机,然后发展经济、解决了宋朝人的吃饭问题,让大宋的盛世气象愈发昌隆,国运蒸蒸日上。

但赵恒还不满足,心里还是有个疙瘩,他知道成长中的大宋王朝基石上现在还差最后一块缺损,那就是需要证明大宋王朝国祚长久的“正统性”,换句话说就是,凭什么非得是你们老赵家人当皇帝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民国诡案录太古龙神诀逆天神针,鬼医毒王妃入仕绝命狂徒我有一座长生观天魔,重生日本当和尚大宋的智慧无仙征战诸天世界冒牌魔王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这个衙门有点凶我白天特案局办案,晚上地府当差天才医生圣骨传今世猛男重生80年代当军嫂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书剑盛唐
经典收藏神秘王爷欠调教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丰碑杨门大宋泼皮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金融帝国之宋归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穿越枭雄大魏芳华战狼狂兵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一世浮城朕要抓穿越崇祯本纪汉旌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唐末狐臣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
最近更新长安烬长月烬明胡沙录大庆:神医系统,开局检了范妹妹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世子无双,这纨绔不当也罢!权倾朝野,女帝求我别反大夏第一神捕逍遥赘婿,只想当富翁南北无间古代打工日志:从退婚开始躺赢边军凶猛穿越大梁,我带着七个老婆去流放杂论对话迁徙的三国城堡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寒门:从纳妾开始无敌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替弟从军,镇北王的军功也敢抢?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夜阑雪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txt下载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最新章节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