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明荣这边留下了一半的气枪,另一半由王石井护送去哭夜关,亲手交给兄长代明军。
对枪比较熟悉的目前只有代明荣、代战骁和王石井,代明荣和代战骁走不开,只有王石井最合适。
另外王石井也是“女婿”,代明荣还交代了他几件别的事,都需要王石井代为去哭夜关与兄长去谈。
除此之外,王石井还要负责把沙棘果如何酿酒、做果酱等的方子送过去。
这是邵云安自己拿出来孝敬给家里人的,代明荣送给兄长一份全无心理压力。
王石井这边要马上出发,邵云安给他拿了一匣子金锭,让他去了哭夜关给他大伯和堂哥买些牛羊什么的。
如果那边的集市没有牛肉,就多买些鸡、猪,给他们改善改善伙食。
亲了亲儿子,抱了抱小太子,王石井带着干粮和200名作为护送的先锋军离开大营。
这边,校场的某个秘密地方,虎行关的数名将领都聚集在这边“玩枪”。
王青用一把玩具枪跟军营里年轻的小兵们混熟了。
蒋沫熙听说这件事后,过了两天又给王青拿了三把玩具枪。
军营里一帮的老爷们儿逗着小太子和小行翼打枪,两个孩子现在只要醒了就闹着去外面玩。
将领们都知道正君过来了,大帅那边不好总过去打扰。
但自从这气枪拿出来,代明荣每天早上起来走出帅帐,就能看到一群没眼色地在外面站岗的人,尤其以某个姓“戴”的为首。
留下的这一半气枪代明荣可不敢分下去,怕到时候还没上战场呢就给他们一群没见识的给玩坏了。
反正不管他们怎么站岗,这气枪平日里是要练手,但更重要的是留在战场上发挥它应当发挥的关键作用。
王石井去哭夜关了,晚上邵云安就只能抱着大金或小金睡了。
虎哥反正是不离小太子和小行翼,王青和王璟妍照顾两个“弟弟”也更得心应手。
两个小娃基本都能睡整觉了,王行翼开始吃辅食后也不肯吃奶娘的奶了,邵云安也不为难奶娘了。
要喂奶,奶娘就要忌口,很多都不能吃。现在奶娘不用喂奶了,饮食上也不用顾忌那么多了。
王行翼和小太子睡觉前半个时辰喝一碗羊奶,会坚持到早上才会肚子饿。
太子晚上都不尿床了,王行翼尿了后会哼哼,王青会醒来给他换衣服换尿布。
有时候王青提前醒了会给他嘘嘘。
空间的环境会让小孩子更容易安眠,也能更快入睡。
不过太子渐长,邵云安会拿果子出来给他吃,但不会在他醒着的时候带他去空间了。
一般都是哄睡后才会把他送进去,免得太子记性好,记得表哥会送他去一个神奇的地方。
蒋沫熙还是早出晚归,这一天中午,代战骁却是独自策马回来直奔帅帐。
午饭刚摆上桌,代战骁回来,代明荣很惊讶:“今日这么早?”
代战骁上前拿起一个空碗就开始盛饭,嘴里说:“熙哥儿让您过去一趟。”
说完,他用脚拖过张凳子,坐下就开始吃,边吃边说:“吃完走。”
邵云安:“那哥,你顺便给熙哥儿带份饭。”
代战骁点了下头。
代明荣本来在喂太子吃饭,粟辰逸也不让他喂了,让他赶紧先吃。
邵云安回去拿了饭盒回来,给蒋沫熙装好饭菜,那边的伙房可以热饭,如果送过去凉了也不怕。
代明荣和代战骁火速吃完饭,代战骁提了食盒走了。
邵云安和粟辰逸喂完两个小娃,把两个小娃交给吃完的王青和王璟妍,他们两人才开始吃饭。
代明荣和代战骁这一去“作营”直到天黑都没回来,营地里有人传说“作营”附近不知出了什么事,有炸响的声音。
这个消息没有传到邵云安的耳朵里,但他有猜测蒋沫熙那边是不是出什么结果了,所以才急吼吼地把他爹喊了过去。
“作营”,体会到王石井和邵云安心情的代明荣有点头晕。
代战骁和作营的匠人,“私务坊”来的匠人都站在一旁。
“私务坊”的匠人还好,毕竟不是头一回听炸响了,“作营”的匠人却是一个个面色发白。
过了好半晌,代明荣问与他面对面坐着的“孩子”:“这回从京城送来的,都是这个?”
对方点了下头,却砸得代明荣更加头晕了。
代明荣抬了下手,勉强回神的代战骁让匠人们先出去。
闲杂人等出去了,代明荣问:“此次从京城带来的,你都做完了?”
蒋沫熙摇头:“多。”
代明荣试着理解:“带来了很多,你只做了今天这几个?”
蒋沫熙点头。
代明荣突然觉得他把王石井派出去就是个错误!还有,他爹老当益壮的,为啥不亲自过来一趟!
还不知道他爹跑敕南府的代明荣只觉得抓瞎。
蒋沫熙是个神童,还是个说话不方便的神童,最合适代为交流和传话的就是王石井,奈何王石井给他派出去了!
代明荣想了想,问:“熙哥儿,这次送来的东西是要全部做成这炸雷吗?”
蒋沫熙:“开战。”
代明荣看向儿子,啥意思?
蒋沫熙抿抿嘴,张口:“胡国,开战,做;不开,不做。”
代明荣明白了,真是难为了这孩子说了这么多字。
“那你先做二三十个备着,若是要开战了,我会告诉你。”
蒋沫熙点点头。
代明荣接着就交代代战骁,务必把蒋沫熙和所有接触过炸雷的匠人看管好,特别是匠人。
那是一只老鼠都不能让它跟匠人们碰面!
这东西杀伤力太大,代明荣还得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收着。
后半夜,代明荣和代战骁才带着已经困得睡着的蒋沫熙回来。
代明荣也没把蒋沫熙送回儿子的帐篷,而是让代战骁把蒋沫熙抱走了。
第二天,代明荣和代战骁都没去“作营”,蒋沫熙也没去,代明荣让他好好休息一天。
代明荣把儿子喊来帅帐,直接问:“熙哥儿做些什么你平时知道吗?”
邵云安摇头:“我不问他,他能说的他会说。”
代明荣点点头,又问:“那‘私务坊’的事你知道吗?石井是知道的。”
邵云安这回没隐瞒:“我知道,在宫里皇上当着我跟爷爷的面说的,但私务坊具体做些什么我不清楚,熙哥哥也不能说。”
代明荣这回放心了,说:“既然皇上任命熙哥儿为坊主,就是心知他的能力,只是他毕竟还小……”
邵云安心疼地说:“熙哥儿都是给武家那群王八蛋给逼的。”
武简现在能下床了,但要恢复到如常人那样还需要时间。
毕竟邵云安对外没有仙水了,要不是国公府有“仙山宝地精华”撑着,他早就该是个死人了。
武家的事代明荣远在边关,了解地并不细致,还是粟辰逸这回过来跟他说了不少京城的辛密。
代明荣询问儿子也是想确定一件事,跟儿子谈完了蒋沫熙后他就让儿子先回去了,他则给京城写了一封信。
几日后,哭夜关这边迎来了王石井一行人,众人轻装简行,速度自然快些。
对王石井这个侄婿,代明军是如雷贯耳,却是头一回见到本尊。
代明军和代战厉对王石井的到来都表示出了极大的欢迎,不过也同样好奇他为什么会突然过来。
如果说是来看看将军府的长辈,那侄子(堂弟)战安怎么没来?
不过稍后,两人就知道他们完全是想岔了,王石井不是来走亲戚的,是来给他们送大礼的!
永明帝和君后乘船一路花了十多天才回到京城。
所有人进京后直接在城门口原地解散,永明帝和君后乘坐御辇直接回宫,老将军也回府。
不过永明帝前脚刚进宫,后脚翁老帝师、岑老、罗荣王等没能前去敕南府的一众官员就进宫求见了。
君后回景幽宫休息,永明帝宣诸位求见的大臣到东临殿。
永明帝只来得及去擦擦头发,换一个发冠,再换身衣服就得去见客。
求见的大臣以罗荣王和翁老帝师为首快速走进殿内,永明帝这边刚坐下,龙椅还凉着呢。
罗荣王停下就说:“皇上!敕南府此次亩产是否当真有28石?”
永明帝:“皇叔莫急,朕先喝口茶。”
御前的宫女送上茶,罗荣王却是狂喜:“皇上!这么说敕南府不是谎报亩产?”
殿内立刻炸开了,永明帝拿起茶盏笑呵呵地说:“若敕南府敢谎报,朕第一个打王世子板子。”
罗荣王激动了:“皇上,敕南府鲜玉米的亩产如此之高!那晒干后岂不是少说也能有10石?”
喝了两口茶的永明帝放下茶盏一脸喜色地说:“皇叔可是保守了。
敕南府一亩干玉米,不带芯,纯粮食,亩产最低有13石,最高有16石。”
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气,老帝师的声音都颤抖了:“皇上,您确定是干玉米,不带芯的干玉米?”
永明帝的点头砸在了所有人的心上,他满是感怀地说:“敕南府干玉米亩产超16石的不多。
将近3000亩的玉米,也就不到400亩的亩产能到16石,其余的平均在13石。”
翁老帝师当即蹙眉:“不知皇上可知敕南府的亩产为何会相差如此高?”
永明帝没有直接回答老帝师的问题,而是又抛出一枚炸雷。
“忠勇村的40亩玉米地,干玉米纯粮的亩产在18到19石之间。”
“嘶——怎么会这么高!”
永明帝这才解释,敕南府那不到400亩的高产玉米地中是混入了“忠瑞园”内的玉米种子,所以亩产会有那样的差异。
而忠勇村的那40亩地种的全部是“忠瑞园”的种子。
罗荣王嘴角颤抖:“皇上,咱们燕国百姓,能吃饱饭了啊!”
永明帝深吸一口气,说:“若虎行关、哭夜关那边也能种植玉米,哪怕一亩能有5石的纯粮,咱们燕国的百姓就真的能吃饱饭了。”
广福这时候送上了两个带锁的长匣子,说是骠骑将军和大将军一前一后送来的急奏。
因为皇上不在京城,这两份急奏没能及时送到皇上的手里,另外骠骑将军还送了一样东西过来。
老帝师立刻说:“皇上,说不定虎行关和哭夜关的玉米有消息了!”
所有人都眼巴巴地想要知道这匣子里的是不是有关玉米的奏报。
永明帝倒也干脆,拿钥匙开了两个匣子。
骠骑将军代明荣的是两封信,大将军代明军的是一封信。
王石井和邵云安在虎行关,永明帝先拿出了骠骑将军代明荣的那两封信。
他拆开一封取出信展开,这一看,永明帝不动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